3 空间发展战略专题研究A3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年9月

目 录

第1章 引言 ................................................................................. 1

1.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1 1.2黑龙江实行“七位一体”帮扶部分弱县加快发展 .................................. 1 1.3黑龙江省“林地共建、场村互助”建设新农村、新林区的发展要求 .. 1 1.4绥棱县成功升级国家园林县城.............................................................. 1

第2章 研究框架 . ......................................................................... 2

2.1 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 2

第3章 背景分析 . ......................................................................... 3

3.1 区域层面 . ................................................................................................ 3 3.2 自身优势 . ................................................................................................ 3 3.3 问题与挑战 . ............................................................................................ 4

第4章 目标定位 . ......................................................................... 5

4.1 发展目标 . ................................................................................................ 5 4.2 规模预测 . ................................................................................................ 5 4.3 发展方向 . ................................................................................................ 6

第5章 产业发展规划 . ................................................................. 7

5.1 产业发展现状 ......................................................................................... 7 5.2 产业发展策略 ......................................................................................... 8

第6章 空间发展规划 . ............................................................... 10

6.1 现状空间分析 ....................................................................................... 10 6.2空间发展理念与目标............................................................................ 10 6.3空间结构规划........................................................................................ 12 6.4 用地规划 . .............................................................................................. 13

第7章 综合交通规划 . ............................................................... 16

7.1 对外交通规划 ...................................................................................... 16 7.2 道路交通规划 ...................................................................................... 17

第8章 发展实施策略 . ............................................................... 18

8.1 区域协调策略 ...................................................................................... 18 8.2 生态优先策略 ...................................................................................... 18 8.3 和谐发展策略 ...................................................................................... 18 8.4 产业升级策略 ...................................................................................... 19 8.5 时序推进策略 ...................................................................................... 19 8.6 梯度开发策略 ...................................................................................... 19 8.7 空间重构策略 ...................................................................................... 19

第1章 引言

1.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绥棱县纳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辖区及通河县、巴彦县、绥棱县、汤原县、萝北县山区部分,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安全保障基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分区施策、严格管制,因地制宜、点状发展,区域合作、整体联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为原则,明确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科学适度有序开发林木矿产资源三个建设重点。绥棱县作为生态功能区组成之一,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提供了政策支持。

1.2黑龙江实行“七位一体”帮扶部分弱县加快发展

2009年黑龙江省实施“七位一体”帮扶战略,帮助10个弱县的相关经济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在4年时间内实现大幅增长。实行一位省级领导、一位市级领导、一个省直部门、一家大企业、一家金融机构、一所高校、一家科研院所共同帮扶一个弱县的“七位一体”帮扶办法,全力助推弱县实现赶超式发展,推动全省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升级。帮扶重点是帮助弱县依托资源优势,选择确定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帮助弱县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弱县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延长产业链条开展招商;帮助弱县选择确定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吸纳就业多、经济贡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绥棱县作为帮扶对象之一,应借助此次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1.3黑龙江省“林地共建、场村互助”建设新农村、新林区的发展要求

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鼓励各

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

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

场县共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剂,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央、省委、总局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实际步骤,进一步调动农场、林场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提出开展“林地共建、场村互助”,逐步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和新林区建设步伐。

绥棱县县域内拥有森工、农场、两个部队、浆果研究所等七个客属单位,应把实现共同富裕,共同进步作为开展“林地共建、场村互助”活动的基本准则,积极融入区域大环境中,引导更多的林区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加强和共建林场的沟通联系,争取各林场多方面的帮扶支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实现区域共享,在生态环境方面实现区域共管,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区域联手,共同实现“互利双赢”的发展目标。

1.4绥棱县成功升级国家园林县城

2012年2月8日,绥棱县被命名为国家级园林县城,这是绥棱继获得省级园林绿化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在打造园林县城建设中,绥棱县科学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绥棱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公园绿地建设着手,先后修建了东北湖公园、植物园、怡馨园、森铁公园、文化广场、健身休闲广场等大批公园绿地。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现代气息和丰富景观内容的公园绿地已成为绥棱县园林建设中的精品工程。今后绥棱县将加大生态建设,争取建设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综上,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绥棱的总体定位和战略发展空间,拟定绥棱发展方向,使得绥棱能积聚更多的能量,提升自己,实现从配角到名角的飞跃。

第2章 研究框架

2.1 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2.1.1 整体定位

2.1.1.1 国家层面

中国生态园林城市、中国著名的黑陶之乡。 2.1.1.2 省域层面

黑龙江农副产品及林产品加工基地。 2.1.1.3 地区层面

哈尔滨市大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轴的重要节点。 2.1.1.4 城市层面

绥北地区中心城市、生态宜居之城。

2.1.2 主导产业选择

2010年,绥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比2009年增长37.7%。三次产业结构为58.4:16.6:25。绥棱县工业发展以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现阶段逐渐形成的支柱产业都是以农副产品和石材、木材的初级加工为主,初级加工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较小,还未能形成产业集群。

因此,如何选择主导产业,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将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任务。

2.1.3 空间扩展模式

绥棱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快速发展时期,而城市空间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也将会伴随而进行跨越式的重大发展。

因此,对于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途径的确定将是本次规划的重中之重。

规划将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空间拓展时序,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优化以及居住、商贸、生态、

公共服务等功能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

2.1.4 道路整饬与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结构体系的支撑。对绥棱而言,良好的区位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但其对外和内部交通却存在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对道路交通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滨北铁路、鸡讷公路、绥北公路是目前绥棱与区域中心城市哈尔滨、绥化、海伦的主要联络线,但是前两者对城市形成割裂,使得城市的发展基本局限于铁路以东地区,城市地块之间交通联系不畅。

如何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具有外向型的特征以及可生长的特性,并缓解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割裂,同时结合大运量轨道交通合理布局城市结构,是本轮规划至始至终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

此外,绥棱内部自身的道路网结构如何适应新一轮城市的快速扩张,协调好与外部交通的联系,高效的联接城市各个片区,也是本轮规划的重点。

2.1.5 实施策略与建议

规划基于理论研究提出了适合绥棱县发展的目标定位及相关发展战略,那么如何将这些定位

和发展战略付诸实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通过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绥棱现阶段发展正处于由相对粗放、产业链关联度和层级均不高到集约化发展、形成高度关联的农副产品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及轻工业为主导的的转型阶段,对生态的保护以及对产业的统一规划布局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给予现状发展条件提出适合绥棱未来发展需要的合理策略和实施建议是本次规划得以实现的关键。

因此,规划将结合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开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提出绥棱县未来发展的实施策略建议。

第3章 背景分析

3.1 区域层面

3.1.1 宏观背景

3.1.1.1 国家十二五规划

把握国家政策脉络,在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中结合自身优势,将绥棱县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建设提上新的高度。 3.1.1.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将绥棱县纳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为绥棱县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提供了政策支持。 3.1.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为黑龙江省的发展以及绥棱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绥棱县应将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城镇发展目标、城镇功能定位的重要决策依据,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相关有利政策,争取城镇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3.1.2 区域背景

3.1.2.1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绥棱县可借助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建设发展生态主导型产业,建立现代化大农业,同时可开展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白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

3.1.2.2 黑龙江省“林地共建、场村互助”建设新农村、新林区的发展要求

场县共建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特点和优势。绥棱县县域内拥有森工、农场、两个部队、浆果研究所等七个客属单位,应把实现共同富裕,共同进步作为开展“林地共建、场村互助”活动的基本准则,积极融入区域大环境中,加强和共建林场的沟通联系,争取各林场多方面的帮扶支持。

3.1.2.3 黑龙江实行“七位一体”帮扶部分弱县加快发展

2009年黑龙江省实施“七位一体”帮扶战略,绥棱县作为帮扶对象之一,应借助此次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1.2.4 绥化市打造城市型经济和中等规模城市群

绥化市提出了把绥化打造成全省经济强市和中等规模城市群的发展目标。绥棱县作为绥化市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城镇,绥化市提出将加大绥棱县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为绥棱县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3.1.2.5 绥棱县成功升级国家园林县城

2012年2月,绥棱县被授予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在打造园林县城建设中,绥棱县科学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后修建了多处公园绿地。今后绥棱县将加大生态建设,争取建设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3.2 自身优势

图3-1绥棱县区位图

3.2.1 区位优势

绥棱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交通区位上,滨北铁路(哈尔滨至北安)经由绥棱县西部,担负着过往旅客、货物运输的任务。哈绥—绥北公路、鹤嫩公路、鸡讷公路等省道穿越县域,贯通南北,加强了绥棱县对外生产要素的联系。哈黑高速出口距绥棱县八公里,使得绥棱县与哈、大、齐经济体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3.2.2 资源优势

自然物产资源:林业资源与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全绥棱县水资源丰富,境内三大条主要河流有克音河、诺敏河、泥尔基根河,用于引水灌溉的自然沟渠和泡沼达到363处;花岗岩石材矿等资源储量丰富。

旅游资源:“三色游”、人工漂流、森林窄轨铁路等旅游资源丰富。

3.2.3 产业基础优势

绥棱县特有的产业资源优势使得其在特色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包括黑陶、草柳编手工艺已初具规模,森林工业,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发展良好,未来在重点做大做强现有支柱产业基础上,重点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绥棱经济的腾飞。

3.3 问题与挑战

3.3.1 城市特色不明

3.3.1.1 形象特色传播范围有限

2012年年初,绥棱县被授予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其宣传力度明显不足且城市产业及城市特色缺乏相应内涵。 3.3.1.2 产业特色不够明显

1)城市优势资源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2)产业发展能级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

3)产业集聚程度较低,规模经济效应不能发挥 ; 4)产业链条延伸较短,生产技术较为落后。 3.3.1.3 资源优势没有完全发挥

良好的湿地、森林资源对于城市旅游、度假以及宜居建设应产生更大的积极效应。 3.3.1.4 城市结构问题突出

1. 用地布局

图3-2绥棱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主要问题体现在:

1)城区工业布置分散,不成规模,对环境造成污染;

2)城市化质量较低,公共设施集中于繁华大街,呈蔓延式发展,城市缺少腹地和纵深; 3)城市公共产品缺位,绿地不足,核心区能级低,核心形象缺失。 2. 道路交通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过境交通穿越城区,扰乱城市功能;

2)铁路阻隔效应明显,铁西组团与主城交通联系不便; 3)城市内部支路系统不完善,静态交通设施贫乏。

第4章 目标定位

4.1 发展目标

4.1.1 总体发展目标

以生态建设、经济转型为重点,促进县域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成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环境优良的宜居城镇和旅游名城。

4.1.2 经济发展目标

规划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万元,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31:43:26;规划到203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20:37:43。

4.1.3 社会发展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提高教育设施水平,提升人口素质,人民安居乐业,文化休闲活动丰富。城镇化进程加快,规划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5%。城乡统筹不断推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4.1.4 环境发展目标

县域生态质量优良,中心城区环境整洁有序,循环经济有效运行,生态文明深入人心,人居环境舒适、清洁、健康,自然生态与多元文化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形象良好,城市特色突出。

4.2 规模预测

4.2.1 人口规模

4.2.1.1 人口现状

绥棱中心城区包括绥棱县政府所在地及绥棱林业局建成区的范围,人口主要包括绥棱县中心城区户籍人口和绥棱林业局局址人口。截至2010年底中心城区和绥棱林业局局址总人口为9.6万人,其中,绥棱县中心城区户籍人口6.9万人,绥棱林业局局址人口2.3万人;暂住人口约4000人。

4.2.1.2 人口规模预测

从发展趋势看,促进绥棱县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随着绥棱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大量人口涌入各级城

镇。

二是由于林权改革、林场所撤并,下山的林场人口会对中心城区人口有较大影响。 三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和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和泥草房改造部署指导思想、《黑龙江省撤并规划纲要》(黑建村[2011]1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黑龙江省省行政辖区范围以及黑龙江省代管的大兴安岭地区村庄将实施撤屯并村规划,未来绥棱县域内进行迁并

的村、屯将逐步向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集聚,县域内森工部门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绥棱县中心城区城市人口由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两部分组成,其中,户籍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而暂住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

表4-1绥棱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判断表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绥棱中心城区人口为: 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为12万人; 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21万人。

4.2.2 用地规模

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971.34hm 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5.12m 2。规划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459.38hm 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1.62m 2。规划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2398.33hm 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4.21m 2。

4.3 发展方向

4.3.1 发展方向的选择

4.3.1.1 北部

中心城区北部地形有一定坡度,南高北低,可开发,但北部地区的绥棱变电站及高压走廊对用地有很大分割性。应综合考虑各类用地性质,合理分布,尽量把变电站及高压走廊带来的负效应降到最低。 4.3.1.2 南部

中心城区南部主要为农林用地和村落,地势平坦,到鸡讷公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铁路沿线可依托铁路及公路条件布置工业及仓储物流业用地。 4.3.1.3 西部

中心城区西部受铁路限制,设施发展滞后,现状主要为工业园区及棚户区,最西端是和海伦县交界的界河克音河,可发展空间很小。 4.3.1.4 东部

中心城区东部土地现状利用率不高,由于靠近对外道路东兴路,存在大部分较有潜力开发的用地,并且土地拆迁量不大,远期可重点考虑。

4.3.2 发展方向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绥棱县南部、东部的空间引力大于城镇西部和北部的方向引力,综合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为:“南拓、东移、西控、北优”。

南拓:现状用地向南开拓发展。城区南部沿铁路线区域主要发展新的工业园区,为城市工业的发展预留出充足用地。党政机关南部规划一处大型滨水公园,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东移:依托对外交通要道东兴路,东侧打造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北方现代化新农村居住组团,安置城区近郊居民点。配设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西控:控制城市向西发展,对西部区域的道路交通进行优化及社会服务设施进行完善。克音河两侧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带,可借此在克音河沿线打造生态示范湿地。

北优:现状用地向北填空补齐,在城区北部打造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同时依托北部现有的水资源建设一处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型森林公园。

图4-1绥棱县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示意图

第5章 产业发展规划

5.1 产业发展现状

5.1.1 概况

5.1.1.1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并持续看好

2010年绥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比2009的年增长37.7%。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17.5亿元,增长37.8%;第二产业产值为5.0亿元,增长69.7%;第三产业产值为7.5亿元,增长22.2%。三次产业结构为58.4:16.6:25,呈现一、三、二的结构水平,与2009年的58.3:13.5:28.2基本一致,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当年人均GDP 绝对量为9001元,比2009年的6552元增长37.4%。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01—2004年期间,绥棱县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2004年达到18亿元。2005年,受国内外形式的影响,三产波动较大,全县经济出现下滑。2006—2010,经济平稳发展,整体上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图5-1绥棱县历年经济指标变化图

5.1.1.2产业结构转型速度慢并期待突破

三次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结构特征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主要参考指标。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迁促进了绥棱县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但整体而言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仍偏慢,未来发展期待突破。

绥棱县是一个以农牧业、林业为主的县,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占有优势,近年来出现下滑趋势。受国家政策影响,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例较小,但近年来保持较平稳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在受到05年经济滑落后出现逐步的增长趋势。绥棱县社会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调整过程,未来亟需通过工业的发展实现突破。

图5-2绥棱县历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5.1.1.3社会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钱纳里等人根据世界银行多国统计资料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再分析各国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把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转变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以基准人均收入(人均GDP )来判断。第一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二、三、四为工业化阶段;第五、六为发达经济阶段。在整个工业化阶段,人均GDP 从1200美元到2400美元为工业化初期,从

2400美元到48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超过4800美元为工业化后期。

2010年绥棱县人均GDP 约为9001元,按照当前汇率折合为1300美元。对应钱纳里模型阶段划分处于第二个阶段,也即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的阶段。一般在该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

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如何把握住这个机遇实现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将是绥棱社会经济未来20年的重任。

表5-1钱纳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判断标准(1998标准)

5.1.1.4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与地位分析

图5-3 2010年绥化市市区及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示意图 单位:万元

通过与绥化市和其它县市的比较发现,绥化市市区、绥棱县、肇东市经济总量遥遥领先,明

显高于其它县市。绥棱县在绥化市的经济总量偏低,远低于绥棱县和肇东市,三次产业产值也比较低,尽管绥棱县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但在绥化市区和其它县市共十一个地区比较中,第一产业产值仅位于第十位,在绥化市各县市中不具有竞争优势。

5.2 产业发展策略

5.2.1 总体发展思路

5.2.1.1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构建多元、外向的产业体系

放弃粗放、与其他地区同构性的发展思路,促进以生态旅游、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体系的多元产业体系,积极争取融入哈大齐城市群协调发展。

构建以内部资源开发带动和外部市场带动为主的生态型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间的联系,打造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发展策略,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

依托林产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壮大产业规模和加强资源以产业的支撑作用。 5.2.1.2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实现产业“簇群”;强调功能的多元化,建设充满活力的地区;布局有机化,具备弹性发展空间。

1)产业体系的构建以保障生态环境为前提

绥棱工业化推进的目的是完善区域功能,壮大经济规模,更好地积累资金用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产业体系。

2)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5.2.2 产业发展重点

5.2.2.1利用寒地黑土资源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构筑名牌、绿色产业群,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推进粮食产能工程为重点,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增收为重点,最大程度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种植业。调整种植业结构,重点发展水稻、大豆标准化粮田建设、对俄葡萄生产出口基础和山野菜生产基础为代表的特种作物规模化生产。巩固商品粮基地县地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设施建设,扩大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覆盖面,进一步挖掘耕地增产潜力,提高粮食品质和单产。

2)畜牧业。以规模化养殖为主要发展方式,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把畜牧业作为绥棱县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的主导产业。

5.2.2.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推进优势产业战略升级

发展生态工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为重点,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资源,抓好废弃物多层次利用,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科学引导企业向园区发展、投资向园区汇聚,走企业集中发展、产业集聚强势和资源集约利用的道路。

1)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人造板材、家具、木制工艺品等初级产品的同时,还要积极培育精深加工产品。在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上,可发展纤维加工、医药加工、食品加工、工业油加工和香精油加工等产品,打造独具绥棱特色的、远近驰名的林产品品牌。

2)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培育蒿天公司马铃薯加工、速动粘玉米加工、山野菜食用菌农产品加工及乳业公司冷饮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林下产品,建立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3)工艺品加工业。扩大黑陶、草柳编、树皮画规模化加工和以木制手工艺品加工,依托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扩大工艺品加工的品牌效应。 5.2.2.3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对全县旅游资源在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下加以合理地开发利用,不仅对重点的山水自然景区要加大保护力度,还要加强对历史文化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

利用自然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吸引外来旅游人口,加强其对商业、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巩固提升交通、通讯、餐饮、商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商务、现代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

务业。把第三产业发展成为百姓经济,加强引导,放手推进,努力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6章 空间发展规划

6.1 现状空间分析

6.1.1 现状空间描述

绥棱现状用地空间布局由于一直以来,城市道路缺乏系统建设,处于较为无序扩张的状态。

图6-1 绥棱建设用地现状图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仍旧按照历史发展格局分为铁东和铁西两部分发展。其中铁西部分由于交通联系的不便,发展较为缓慢,用地混杂且没有形成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铁东部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心,在火车站东侧,沿繁华大街、繁盛大街单中心蔓延式向东发展。原有城市范围内的用地缺乏整理,混杂发展,且没有形成明确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开敞空间。东部新拓展区域则沿繁华大街、繁盛大街线性发展,形成居住区为主的典型马路经济,发展缺少腹地与纵深,也使得繁华大街、繁盛大街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已经开始出现了交通阻塞问题,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市政

发展压力。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在空间塑造方面除街道景观装饰之外,

也缺少空间特色。

6.1.2 现状空间存在问题

1. 依赖繁华大街的通道经济现象仍旧较为明显; 2. 北部和南部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 3. 集中且均质发展,级差地租效应没有显现; 4. 公共设施布局不均衡, 服务能力限制发展; 5. 过境交通与城区内交通混乱,干扰城市生活。

6.2空间发展理念与目标

绥棱未来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是制定城市发展计划的基础,也是形成绥棱未来发展思路的前提。6.2.1 构造适应城市健康发展的未来发展理念

1). 形成以城市有序拓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城市会随其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向各个方向拓展,在拓展的过程中,要倡导有序健康的发展理念。避免混杂扩张,同时也要避免过速、盲目的扩张。在措施上通常通过整理道路系统,科学选择拓展主导方向,整合旧区,激活新区等方式。

2). 形成以跨越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经济发展理念

跨越发展将具体表现在:

一是产业跨越,在现有主导产业的发展基础上,重视潜质产业的培育。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第三产业向劳动密集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的知识服务业方向发展;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跨越,工业经济中的主导要素是资本,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来推动; 三是城市发展跨越,不拘泥于传统的CBD 、CCD 、TOD 以及生态城市等空间发展模式,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城市格局。对于绥棱来说,近期适时控制向东扩展,转而向南,并通过以行政中心为代表的新建公共设施,以公共资源为导向的资源转移为重要举措,提升城市新区的吸引力,带动绥棱实现跨越式发展。

6.2.2 构造适应生态环境保护与以人为本发展要求的未来发展理念

1). 集约与复合利用土地, 提升城市发展效率的用地发展理念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局面,适应死守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的要求,我们不仅应该十分节约的利用每一亩可建设用地,而且高效的利用发展用地,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好成分的预留。

因而,一方面我们要集约化利用土地,营造紧凑发展的城市,另一方面还要对土地进行复合利用,促进用地功能的融合,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率。

在土地利用的选择中,合理利用优质资源,适时做足土地储备。近期开发南湖周边地带,利用优质资源,打造南湖生态景观核心,带到周边发展,形成绥棱新的开发建设吸引点,并同时适当进行周边地段的土地储备,为城市下一步的升级创造基础。

2). 综合配置城市功能 增加城市生活活力的功能发展理念

城市的发展最后都要回归为居民服务这一根本上,因此城市功能的配置应该以人的需求和使用要求为出发点,不仅要完善的布置城市各项功能,还要对功能能进行整合,营造便捷、舒适的园林城市。绥棱现状的城市功能单一,众多的城市公共功能还没有合理配置,因此,需要以景观、交通、公共设施等资源条件作为杠杆,并利用级差地租效应,增加城市的多功能,并合理疏导绥棱建设方向。

3)统筹城市用地和道路交通,构建低能耗城市的资源发展理念

绥棱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今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大影响城市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因此,首要需打通对外联系通道,梳理内部交通网络,构建双环,为绥棱的跨越式发展拉开骨架。

此外,根据城市良好的环境资源,还要保护城市外围的生态背景,降低城市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不仅应该重点发展公共交通,还应该合理布置非机动交通路网系统,保护和促进非机动交通,增加非机动出行,构建生态低碳城市。

6.2.3 绥棱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绥棱的发展总目标是力争在规划期内将绥棱建设成为城市特色突出,经济繁荣,产业结构优

化, 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秩序良好,工作和生活方便舒适,有地方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林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生态园林城市。

为了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需要确立以下具体的目标:

目标之一:统筹各组团之间的整体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区域的要素市场、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体化。

目标之二:确保城市发展所需的土地及基础建设供应,以应付不断增长的工业、商业、住房、道路、绿地及其它主要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需要。合理确定土地使用强度和控制人口密度。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统筹兼顾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和市容景观的要求。

目标之三: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并严格控制城市水源、湖泊和绿化开敞空间等生态保护区,发展城市绿化,美化城市景观河段、滨水地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整治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源,搞好污水、固体废物、危险品及危险装置的处理和防护工作,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目标之四: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保护具有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发展中保持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地区文化品质。

目标之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特别是要建成一个大容量、环境上可接受、既节省能源又安全便捷的客货运输系统,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6.3空间结构规划

图6-2 绥棱城市空间规划结构

绥棱城市空间结构最终形成“一环、两带、三心、四轴、五区”的结构。

6.3.1 一环

绕城水系及周边林地组成的环城景观绿廊

打造以克音河、吉长沟、东沟以及城区南部沟渠河道水体为主轴的滨水景观轴带,构筑起带状的沿河绿色开放空间的整体空间风貌。同时将南湖、北湖以及城区内部的景观廊道连成整体,是体现山、水、城相融一体的重要标志。

6.3.2 两带

繁华大街和繁盛大街两侧形成的两条商业服务设施带。

6.3.3 三心

在一环两带的基础上,城市形成三个主要中心,三中心互有倚重,又相互联系,创造城市三

个特色增长极。

1)新城南湖行政办公中心

通过城市行政中心带动南湖周边地段的开发,从而形成新城。并与行政中心同时建设部分核心行政机关的办公场所,以及大型的金融、科研、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共同组成新城的中心,由此带动中心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形成南湖新区。

2)北部新区公共服务中心

为引导城市的北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将老城区内需要用地扩张的公共功能北移,通过公共资源的吸引导引城市的北优,在北湖森林公园南侧依托良好景观、土地资源优势,打造形成商业、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功能的公共服务中心。

3)老城商业中心

建设城市新城的同时,在老城区内,利用原有的城市商业中心,进行整合及升级,形成老城区的服务中心,并依托繁华大街、繁盛大街、铁路客运站等特色文化和交通优势,打造的商业中

心,使其成为绥棱城市特色的体现之地,带动老城区复兴的中心之地。

6.3.4 四轴

园林大街、西城路、东兴路,规划三街组成的四条道路景观轴。 1)园林大街

打造文化之路,以黑陶文化为主题,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大道。 2)西城路

打造迎宾之路,是进出绥棱的门户,展现绥棱生态园林城的形象 3)东兴路

打造生态之路,突出街区绿色生态的特点 4)规划三街

打造旅游之路,依托北部生态旅游公园,打造集饮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之路。

6.3.5 五区

1)南部新区

位于城市南湖周边地区,是老城区南拓的新城。绥棱城市今后行政、科研、生态、休闲的中心,也是将来的城市生活、高品质居住的主要分布地。片区的主要功能为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生态居住。

2)老城片区

位于铁东区块的老城区内,主要以老城更新改造为主,形成富有生活气息的和谐文化城区。结合繁华大街、繁盛大街,在老城周边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中心,

3)北部新区

在北部地区则发展以健身、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中心,提高老城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发展潜力。

4)站前服务区

位于老城火车站、客运站及周边区域,以商业、服务为主 5)西部产业新区

位于现状铁西片区,居住环境较差的居住用地及公共功能逐渐外迁,依托铁路打造物流枢纽中心,以林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等为主要产业,打造绥棱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

6.4 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总体可以概况为:整合老城、拓展新城。

城市在现有基础上对于老城区进行整合和梳理,并向东适当拓展。根据利用城市良好资源的原则,向南靠近南湖地区发展新城。

整体规划将不同的组成部分,都当做城市综合功能的组团来对待,虽在主导功能上根据城市结构的分工,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具备城市发展所需的居住、公共配套、休闲空间、及产业用地的组成,使其各具系统,同时又联系在城市复合系统当中。

规划考虑现有情况,分阶段、分区域实施。首先通过大型公共功能和教育等稀缺资源的入驻,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拓展南部新区的建设,以扩展城市张力,丰满城市骨架,并形成良好的城市新形象;同时对于老城区内的部分功能进行适当的搬迁和整理,恢复老城区活力,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增加老城区公共空间、结合城市特色历史文化,继续打实城市原有基础;近期对于产业组团以产业发展为重;在新城具备一定的规模,老城区的环境整治显现初效后,逐步建设

高端生态居住配套;最后逐渐拓展老城及新城规模,形成老城——新城——产业组团的空间格局,造就历史与文化——资源与形象——产业与飞跃的城市格局。

图6-3 绥棱城市用地规划图

6.4.1 居住用地规划及人口分布规划

现状居住用地主要集中于老城区及林业局分布,在旧城部分人口密度较高,且住宅建设布局分散,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的指导,低层私房多,密度大,居住环境质量差;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不足,道路普及率低,硬化率低,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管网缺乏统一建设,环卫设施与消防设施达不到规范标准;小区级公共绿地、健身场所及儿童游憩设施、场所普遍缺乏,居住环境有待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老城区的改造存在着随意拆除有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老城环境风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

规划居住用地的分布主要分为四部分:站前片区、北部片区、中部片区、南部片区和东部片区。

图6-4 绥棱居住用地规划

其中,站前片区和中部片区为现状铁东居住用地以及部分规划新增或整合居住用地。以旧区改造为主,对于建筑情况较差、居住环境恶劣、妨碍城市健康发展的居住片区予以拆除改造;对于建筑情况一般、居住环境可改造提升的居住片区,予以基础设施升级,部分拆除创造开放空间的方式改造;另外,还规划部分新建居住片区,以容纳旧区改造的人口转移。该片区是城市逐步发展的基础所在,宜通过逐步的改善,解决现状居住困难,恢复老城健康活力。

南部片区为环南湖地段,该片区居住用地细分又可以划分为东部生态高档居住地区以及环南湖新城拓展居住地区。其中东部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建设标准较高,采取低密度生态住宅与中密度景观住宅相结合形式开发,其他地区则作为新城拓展的配套,中档住宅为主,并可吸纳一部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新城居住片区的建设开发,主导与新城功能的逐步引进以及新城环境的逐步提升相契合,做好土地储备与阶段性开发计划。该片区是绥棱城市建设新形象、新环境的体现,宜整体规划、分段实施、总体肌理空间控制,形成绥棱新城的宜居之所,体现绥棱的宜居环境优势。

北部片区为林业局居住用地为主的拓展区域,现状已有部分楼盘进行建设,宜适当控制,当解决交通与基础设施成本的投入回收问题后,再逐步开放。从控制沿街景观、把握住区环境入手,从而造就绥棱城市形象。

6.4.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主要是解决现状杂乱布局及局部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在新增规划基础上进行调整,分级设置,均衡分布。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服务于整个城市的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主要分布在老城繁华大街与繁盛大街附近的老城公共中心,北部的公共服务中心,新城行政中心,整体共形成三处市级的公共设施服务中心,以设置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各中心在功能上又各有侧重。

第二层次是服务于各组团片区的片区公共服务中心。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以片区型服务为主,主要功能在于分担市级公共中心的服务压力,形成城市的组团型服务模式。

第三层次是服务于居住区的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住区的设置分布,其布置的原则是小规模,均衡布局,主要以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主。

6.4.3 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绥棱现状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铁西,以农副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能源等。 存在的问题:

1、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零乱,大量工厂、企业散布在居住用地中,对周边生活环境存在严重的干扰。

2、各生产单位间彼此远离,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和共享,也不利于企业间在未来发展中形成更有整体优势的产业链。

根据产业集中优势考虑,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铁西工业园区、南部工业园区内。其中,铁西工业园区,主要布置一、二类工业,重点发展木材加工、纺织品加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南部工业园区位于中心城区南部,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等一些污染少,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项目,特别是对大气造成污染的项目不宜设置。为保护周围生态环境,需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处理。

6.4.4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遵循点、线、面相结合原则,并与自然水体、开放空间、道路系统形成良好对接,形成集中设置,多点布局的格局。

图6-5 绥棱绿地系统规划

其中,公共绿地主要是以城市中大、中、小公园形式,均衡布置,规划结合城市公共空间以及住区格局,更好的满足市民的方便与共享。

防护绿地主要是沿对外交通干线以及主要交通性干道两侧布置,减少对于城市的影响。 此外还在新城沿南湖以及周边水体周边规划布置大量的生态绿地,一方面作为城市绿肺,是绥棱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最佳体现,隔离城市功能对于自然环境的侵蚀和影响,并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一方面又能作为重要的公园,提升南湖地区人气。

6.4.5 景观系统规划

通过对城镇自然环境、景观资源的挖掘利用和特色景观风貌的梳理,建构人工和自然有机结合的城镇景观系统,在营造城镇景观风貌特征的同时,实现老城传统空间景观特色的承袭、延续,并创造特色鲜明、体验丰富、整体和谐的城镇景观环境。按照“城在树中、花在城中、人在花中”

的建设理念,通过强化重点景观风貌区和节点的形态,增强城镇空间的可识别性,塑造多样化和富有活力的城镇空间,展现和突出“适宜居住与生活的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特色。

图6-6 绥棱景观系统规划

第7章 综合交通规划

7.1 对外交通规划

7.1.1 现状概况

7.1.1.1现状

绥棱县中心城区现状主要对外交通有铁路和公路。滨北铁路从中心城区西部穿过,绥棱站位于中心城区内。鸡讷公路从中心城区南部自东向西通过,绥北公路从中心城区西部的铁西工业园区穿过,中心城区的东出口是绥棱至阁山乡的乡道——绥四路。

长途客运站至2010年已从三级客运站建成占地面积2hm 2的综合配套二级客运站,客运车辆发展到104台,开辟了绥棱至绥化、绥棱至明水、绥棱至伊春、绥棱至海伦、绥棱至哈尔滨、绥棱至庆安、绥棱至大庆等长途线路。

图7-1 绥棱县对外交通示意图

7.1.1.2存在问题

1)中心城区的对外出口过少,造成交通的极大不便。 2)交通网络的布局受地形环境影响较大,布局不均衡。

3)对外交通道路技术等级低,公路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抗灾能力弱,部分道路路面无硬化。 4)对外交通道路缺少防护绿化,道路景观较差。

5)对外交通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货运站和停车场的建设较为滞后。

7.1.2 对外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形式为铁路和公路。规划对绥棱火车站站场设施进行修缮和改造。中心城区现状对外道路为繁盛大街、绥北路。规划将西城路、东兴路向南打通至鸡讷公路,增加两个对外出口,以弥补城市出口不足造成的对外交通压力。 7.1.2.1铁路

改造绥棱火车站,建设铁路货运中心。 7.1.2.2公路

1)高速公路

积极利用哈黑高速绥棱互通口,建设互通口至绥棱县中心城区的公路连接线。 2)对外公路

中心城区每个方向都有主要公路与外围城镇衔接,东面有绥四路与阁山乡、四海店镇等对接,南面有绥北路、东兴路与绥化北林区对接;西面有绥北路、鸡讷公路与海伦市对接,北面东兴路与双岔河镇对接。

3)过境交通组织

外围城市环城路承担主要机动车交通流的过境交通组织;

繁盛大街过境交通由规划九路、鸡讷公路组织过境,东兴路过境交通由规划九路组织过境。 4)公路运输场站

保留现状长途汽车站,规划用地面积1.02hm2。

5)对外出入口

规划中心城区对外公路出入口6处,包括绥化方向出入口(绥北路)、海伦方向出入口(绥

北路、鸡讷公路);双岔河镇方向出入口(东兴路)、四海店镇方向出入口(繁盛大街)、上集镇方向出入口(鸡讷公路)、后头乡方向出入口(西城路)。在哈黑高速公路与鸡讷公路交汇处增设绥棱出入口。

7.2 道路交通规划

7.2.1 现状概况

7.2.1.1现状

绥棱县中心城区道路现状为“五横五纵”的路网结构。“五横”为东北湖大街、繁华大街、繁盛大街、繁荣大街、园林大街,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30m 、40m 、40m 、30m 、40m ,其中繁华大街、园林大街道路红线外两侧各留有10m 的绿化带。“五纵”为铁东路、西城路、中心路、东城路、东兴路,道路红线最宽处的宽度均为40m 。

现状道路网络的交叉口较多,主要位于中心城区。由于有些路段太窄,给交通管理带来难度,致使有些地段交通秩序混乱。 7.2.1.2存在问题

1)现状道路等级建设欠缺,尤其支路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结构较为混乱; 2)城市道路红线不明确,存在建筑或设施侵占道路用地现象; 3)存在一定数量的丁字路和断头路;

4)缺少社会停车场、广场用地,各种客货车辆沿街停放,挤占道路,干扰交通; 5)现状道路绿化、小品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6)现状道路路面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建设质量不高。

7.2.2 道路交通规划

以城市主干路构成城市交通的基本路网骨架,城市道路整体形成“双环、两横两纵”的交通路网体系。

“双环”指由西城路、东北湖大街、东兴路和园林大街组成的城市内环;由铁东路、规划一街、规划八路、规划六街组成城市外环。

“四横”指规划三街、繁华大街、繁盛大街、园林大街四条东西向道路。 “两纵”指西城路、东兴路两条南北向对外道路。

图7-2 绥棱县道路交通规划图

第8章 发展实施策略

8.1 区域协调策略

8.1.1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导向政策

产业政策要按照不同功能区域要求进行实施,着重促进不同产业类别的调整和转移,引导产业向专业园区聚集。

土地政策要根据功能区划,优先满足重点区域用地,合理控制建设优化区域用地增量,严格管理建设限制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域的土地用途。

政府投资要着重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向城市发展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功能核心区的重大建设任务倾斜。

8.1.2 协调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工业产业向园区集聚。

在城市向乡村扩散、乡村向城镇转化的过程中,要加强资源保护与利用,特别要注重对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确保城乡特色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要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进行统筹测算安排。

8.2 生态优先策略

新城的建设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为主要原则。

建立产业进驻的生态评估机制,有选择的引进一些污染小、资源消耗小的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策略相符合。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探索环境排污交易等新型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绥棱给予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而非单纯GDP )的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培育更大范围的

城市生态环境。

8.3 和谐发展策略

8.3.1 建立节约型的城市经济和空间体系

建立以中等技术、重高技术和高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 推行土地利用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3.2 人居空间与产业空间协调发展

通过支持物流服务等产业和环保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为城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设就业地区与生活地区之间方便的交通联系。

建设具有优良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在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过程中,追求自然景观要素与人工环境建设之间良好的结合。

建设覆盖城乡,方便群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宝保障、公共活动场所等公共性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安全系统的建设,提高运行与管理水平。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合理放宽人均居住用地的标准,制定各类社区的环境配套建设标准,加强社区的活力与凝聚力。

8.3.3 促进城乡之间的一体化发展

鼓励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参与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强化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向农村拓展和延伸,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绥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8.4 产业升级策略

1 完成近期产业布局

积极引入新的产业门类,对效益不佳的企业进行改造和搬迁。 在南部和西部两个产业组团里完成产业门类的专业化布置。 争取引进大型工业项目和国家重点课题项目。 2 完成产业更新

远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完成初级产业的更新换代。 积极引进高等人才,进行高附加值的产业的研发和生产。 在整个区域层面完成产业的布局。

8.5 时序推进策略

8.5.1 近期措施

完善城市近期发展骨架,梳理交通,疏散过境交通,解决现实问题 城市特色的加强,内涵的丰富 重要城市节点的建设

8.5.2 中远期措施

农副产品、林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升级 完善城市行政、商业、文化中心的建设

引入常态化的大型国际性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

8.6 梯度开发策略

8.6.1 完善土地开发制度

对城建项目进行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的分类,及市重大项目、区建设项目、市区合作项目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方式。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搞好土地开发与储备,为房地产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防止开发商的“圈地”行为。

8.6.2 内涵发展与空间外拓并举

与城市财政能力相适应,合理选择城市空间外拓的时机。

在空间外拓形成增量的同时,加强以存量为基础的内涵型拓展(如老城区、居住老区的改造等),促进空间功能重组与空间利用集约化。

8.7 空间重构策略

8.7.1 完成老城区的更新与再开发

旧区更新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居住条件,凸显城市景观风貌,增强城市活力。

立足于老城区进行土地的更新与再开发,近期以改善环境为主,引导周边地价提升。

8.7.2 城市中心塑造

将老城区塑造成为具有城市特色的、具有活力的生活中心。 将西部产业园区塑造成为具有地方产业特征的,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依托商业步行街、繁华大街、繁盛大街的改造,形成老城区现代化商业中心。

19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