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历时两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最终让莫卧儿帝国与东印度公司同归于尽

只要翻开地图,就能清楚地发现,南亚次大陆在地理上是封闭的:南印度是一个深深伸入印度洋的半岛;次大陆的东面是那加丘陵,阿拉坎山脉、尼他明山系形成了天然屏障,隔开缅甸与印度;北面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这条山脉之中;而次大陆的西面是同样险峻的兴都库什山脉,只有几个山口可以穿过这道山链,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是在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上的开伯尔山口。它海拔1000多米,隘道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2米宽,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和地理上的封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部印度历史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征服的历史”,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雅利安人、波斯人、塞种人、贵霜人(我国史书上的大月氏)、突厥人一波波的涌入南亚次大陆。火枪的出现永久性地结束了“骑马民族”对定居居民的天然优势,来自西北方的噩梦终结了,但是最后的征服者来自曾经平静的大海。英国在18世纪征服了人口多达4亿的次大陆,获取了大不列颠帝国最大的一块殖民地:英属印度——那颗英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而庞大的印度终于被小小的东印度公司蚕食鲸吞,成了世界近代史上一大荒诞现象。

在1857年的暴动之间英国军队与印度人之间的苦战

两个不一样的印度

英国人一开始在孟加拉的胜利来得如此迅速,连他们自己也未曾想到。他们还没有做好立即统治这样一大块领土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加之胜利来自阴谋,不能一下就剥夺那些合作者的权力,所以,最初只能满足于做太上皇,而把直接统治权留给他们扶植的统治者。这些土邦王公作为世袭的、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统治着印度1/3的领土和1/4的人口。某些王公,如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的王公,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其他王公,如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略大于巴黎郊区的游览胜地布洛涅树林。其中400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超过30平方公里。

虽然驯服的土邦在帮助英国人统治整个印度时起了很大作用,但当英国人站稳脚跟之后,殖民当局迫不及待地开始着手解决这一“时代的错误”,英国人指责“王公行政败坏,民众承受着莫大的痛苦,所以必须有良好的政府替代,以便给上千万人民带来幸福”。这当然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实际上连英国人自己都承认,这些弊政绝不只是土邦统治者的过错,而应由英国殖民者负责,因为土邦的弊政是公司高级职员们发财致富的良好土壤。真正的原因在于,土邦的存在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实现工业资本剥削印度的大目标有很大妨碍。英属印度取消了内地过境税,而各土邦依然有关卡税,商品进出土邦都要纳税,新建交通设施要穿过土邦,有时会遇到土邦的阻挠,这对实行全印规划也是一个干扰。可以说,建立统一市场的需要才是英国人卸磨杀驴的主要动机。

英国人宣布,土邦王公死后无嗣,其权力即宣告失效,领地将被东印度公司没收。自19世纪30年代到达尔豪济勋爵总督(1848-1856年)时期的 20 多年时间内,英国兼并土邦的土地共占土邦总面积的 1/3。此外,英国人还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号,甚至有早已名无实的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后,英国要取消他的皇帝封号,其家族要被赶出德里……

英国人就这样抛弃了整个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而占印度绝大多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由于英国人贪得无厌的掠夺而郁积着愤怒。英国殖民者破坏了印度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又给他们套上了新的殖民主义枷锁,比如英国的纺织机器几乎消灭了印度的全部城市纺织工人。在19世纪中期,印度展示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血迹斑斑的图画。饥荒、瘟疫、死亡,成了人民经常的伴侣。印度人的民谣已经唱到,“别看他们(殖民者)的脸白,可是他们的心黑!” 甚至西方教育的推广,寡妇殉葬和杀婴等中世纪习俗的废除这样毋庸置疑的善政也被印度人理解成摧毁他们的社会制度,牺牲他们向来尊重的风俗习惯,使他们的国家西洋化,最后使印度改信基督教。

查尔斯·坎宁,印度总督,任内爆发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858 年成为代表英王的第一任印度总督

英国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印度的前景并不美妙。当坎宁勋爵继达尔豪济勋爵就任全印总督时,他曾经在伦敦的告别宴上忧心忡忡地说:“我们不能忘记,在印度的天空上,尽管现在还是晴朗的,但是一片小小的乌云可能升起,开始时它不过只有拳头那么大,但是逐渐扩展,最后终将形成暴风骤雨,使我们覆灭。”

他一语成谶。

整个国家都燃烧起来了

最初的乌云竟然是在英国人的统治基础——军队的上空出现的。

大不列颠用来统治印度的是一支28万人的军队。而其中的英国人只占19%,大部分士兵都是印度人(“土兵”)。殖民者利用这20多万“土兵”统治着广大印度居民,而20多万“土兵”又受着不到4万英国官兵控制和监视。英国人是主子,一切比较高级的军官都由他们担任,印度人最高只能升到上尉。一个白发苍苍的印度军官,见到军阶低、年纪轻的英国军官乃至士兵,也必须恭恭敬敬。在印度官兵们看来是关系重大的宗教信仰,也常常受到粗暴的践踏。这些“土兵”原来都是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很自然地和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广大人民对殖民者仇恨的增长,他们的不满情绪也一天天高涨起来。

1857年初,印度社会开始流传着一个预言: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到普拉西战役100周年的那一天,即1857年6月23日就要结束。有些地区的英国军官已经意识到形势紧张,害怕起来。他们夜里都枕着手枪睡觉。英国驻德里的一个头目自己就说过:“英国人正像生活在一座随时都会猛烈爆发的火山上似的。”

火山果真爆发了。1857年,英军更新装备,换装新式的恩非尔德步枪,为保护枪械,子弹表层涂有一层油脂。当时军中到处传说,这种油脂含有牛油和猪油的成分。猪油是穆斯林禁忌的,牛油是印度教徒的忌讳,因此土兵们认为受到了侮辱,兵营中一片愤怒。驻在距离德里不远的密拉特的一个骑兵连90人中的85人拒绝使用这种违反他们宗教信仰大忌的子弹,英国殖民当局的军事法庭以违抗军令罪将这85名印籍官兵判处8—10年徒刑,这使驻密拉特的印籍官兵忍无可忍,于1857年5月10日提前举行起义,并连夜向德里进军,驻德里的印籍官兵与他们里应外合,5月19日整个德里获得解放。起义者杀死都城内大部分殖民官吏,烧毁东印度公司办事机关。幸免一死的英国人都逃出了德里,许多英人把自己的脸孔涂黑,穿上印度服装。不少人死于天气炎热和途中的艰苦,许多被附近村民所杀。那位徒有虚名、“权力超不出宫墙范围”“像家兔一样听其自然地繁殖着”的君主——82岁的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又被起义者推上了王位,宣布恢复莫卧儿帝国,号召全体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在皇帝的旗帜下。

孟加拉军区印度土兵共13万7 571人,其中约有7万人参加了起义,另有3万人在暴动之前被解除了武装。北印度殖民军队几近全部瓦解。对此,马克思讽刺道:“50个孟加拉团已不复存在。孟加拉军全军覆没。”许多地方,就像位于德里东南部的詹西一样,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携手发动了起义,如同国人熟悉的詹西女王所发布的起义文告中说的那样:“人类属于真主,印度属于德里皇帝(穆斯林),詹西属于拉克西来·巴伊女王(印度教徒)。”甚至在英国总督所在地加尔各答,殖民者也处于草木皆兵的状态,天天流传着将要起义的消息。总督坎宁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恐惧心理,在6月的一个夜里,只穿了一条短裤仓皇地溜到船上去了。

可惜的是,领导起义的封建主们关心的只是恢复自己在英国人入侵前的无限权力,对起义的下层人民则只知利用,对下层人民改善经济地位的要求毫不考虑,这场伟大的印度民族起义如同狂风暴雨一样,一阵瓢泼而下后却突然停止不前了。

“我们要用自己的球棒战胜印度人”

但英国殖民者没有停止不前。

印度起义的消息传到伦敦,大不列颠举国震惊于“幼稚与野蛮深植于印度人的心底,文明的油漆非常之薄,像一件外套一样被迅速扔掉”。只顾吸引眼球的媒体,譬如理应值得尊敬的《泰晤士报》首先采用耸人听闻的方式揭露了关于印度土兵在德里和密拉特“残杀英国妇孺的暴行”,而这实际上是一个英国传教士在距离德里 1000 里之外的地方,凭空虚构出来的。马克思曾批评说,这个报纸正在把复仇的激情发展到一种极其狂妄的地步。

与弥漫在不明真相的英国百姓中的歇斯底里的复仇情绪不同,首相帕麦斯顿(即中国近代史书中的巴麦尊)的反应却平静而自信。帕麦斯顿甚至拒绝了别国的援助,坚持“我们要用自己的球棒战胜印度人,这样才能使英国站得更高”。5个月之内,帕麦斯顿共向印度派遣了8万英国援军(包括从中国调回的一支侵略军)。惶惶不可终日的坎宁为此对其大加恭维:“你的早有准备和慷慨地调遣大批部队增援印度英军,值得所有人赞誉。”

巴麦尊

但真正值得殖民者赞誉的是抗拒起义的印度人。绝大多数王公仍然是对英国忠诚的,有些王公在紧要时刻向英国提供了必需的军事支持,就连英国当局也不得不承认,土邦王公是英国的一个坚定的政治合作者。他们的支持在危机时刻帮助英国扭转了局面。坎宁总督说:“这些土邦政府是风暴中的先锋者,没有了他们,我们就会在这场风暴中被彻底摧垮。”

而印度内部的长期以来的宗教与民族不合也在大起义中发酵。与德里相距约400至500公里的旁遮普的战略位置十分显要。而在1857年的这个夏季,唯一能对旁遮普的英国人施以拯救的正是兵力超过英军3倍的10万锡克士兵。“在起义中,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都只想回到原有秩序中去……在这种秩序中,锡克人没有任何地位。”生活在旁遮普的这个尚武的民族“是听着莫卧儿统治者残暴地对待他们的先辈的故事长大的”,结果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联合起反抗英国人,而一向反抗英国人(8年前刚刚被征服的)的锡克教徒不合作了,反而帮助英国人镇压起义。

另一个传统上的战斗民族——尼泊尔的廓尔喀人也向英国人伸出了援手。宫廷中有些大臣要求采取中立政策或者联合印度王公一起进攻英国殖民者,但尼泊尔国王忠格·巴哈杜尔却主动提出帮助东印度公司。他先派出一支4000人的军队援助公司政府,随后又应公司要求,亲自率领了一支8000人的军队与英国殖民军一起镇压起义。

印度人的旧式前膛炮在射程上远不如英国军队的新发明的后膛炮。英国人方面拥有广布各地的电讯系统,能够及时获悉和交换情报,决定行动方针,起义力量方面却没有这种条件,以致往往在得到情报时,敌人已经兵临城下。至于指挥官的军事素质和经验,更是无法相比了。这样,1857年6月中旬以后,英国殖民者已从被动转为主动。赶来增援的几路大军,首先向起义的重要中心发动进攻。德里被英军包围后,起义者进行了顽强的保卫战。青壮年市民们几乎都武装了起来。全城的兵力一度达到5万人。酷热的天气以及疟疾和霍乱流行,也增加了英军的困难。从6月初到7月中,英军接连更换了4个总司令,仍旧无法攻入德里。直到9月14日,英军近万人在新装备的50门后膛大炮的帮助下,终于从城墙缺口冲进城去,但起义者还是进行了寸土必争的巷战。经过6天反复的争夺,德里终于陷落。英军死亡5000多人,4名指挥官中有2名被击毙,2人负伤。

绘画,1857 年 9 月,英军攻破被起义者占领的德里

“帖木儿的子孙没有玷辱自己的先祖

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的野蛮报复。1857年9月20日,德里全城陷落后不久,英国人及其锡克骑兵就抓获了坚持留在城内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及其皇妃、亲王等人,英军上尉哈德森枪杀了三位亲王。锡克族士兵则把他们的尸体带到了182年前莫卧儿王朝奥朗泽布皇帝曾经处决第九代锡克教师尊特格·巴哈杜尔的地方,并把它们展示在殉难地所建的锡克教庙前面以示复仇雪耻。老迈的皇帝目睹这一惨景,令人惊异地克制住自己,把头转过去说到,“感谢真主!帖木儿的子孙没有玷辱自己的先祖(莫卧儿王朝建立者巴布尔为帖木儿六世孙)!”皇帝、皇后和太子,随后被押往缅甸囚禁,后来死于仰光狱中。莫卧儿帝国至此寿终正寝。

绘画,1857年 9月,躲避在胡马雍陵墓的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带到英军上尉哈德森面前

但起义还在继续。

尽管英国人扬言,德里沦陷后,“不出8天,起义将会平息”,但这场起义仍然持续了一年以上的时间。尤其是詹西保卫战也因其激烈顽强和带有全民性质,在大起义中占有光荣地位。

1858年3月下旬,英军开始围困詹西。女王亲自监督修筑防御工事,并领导人民坚壁清野,准备作长期斗争。3月24日英军开始攻城,女王率领全城军民奋勇抗战。在敌人炮火下,工人赶制武器,市民抢修城墙,连广大妇女也积极参加防御,担任慰问、运输、救护工作。女王身着戎装指挥战斗。4月3日,英军突入城内,女王领导巷战,终因寡不敌众,5日詹西失守。女王着男装,背负养子,率部突出重围。6月17日在抗击英军又一次进攻中,她身先士卒,勇敢杀敌,不幸牺牲,时年23岁。

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雕像

在主要的起义中心相继沦陷后,从1858年4月起,起义转入游击战阶段。从各沦陷城市撤出的队伍加上原来分散在农村的起义力量大约仍有12万人。殖民者既要用大量兵力保住大城市和交通线,又要派出流动部队去一个个进攻游击队的堡垒,实在是大伤脑筋。为此,一方面英军增兵到11万,并纠集了多达31万的土著部队(包括尼泊尔廓尔喀人),另一方面,英国统治者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政治攻势,拉拢参加起义的封建主,从内部彻底瓦解起义势力。1858年11月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告印度王公及印度百姓书》中宣布:“印度人认领养子的习惯将被认为是正当的,养子可以继承其父的财产和地位;任何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不会受到任何干涉……此后不再剥夺印度王公的封邑以及他们的任何权利。”这是釜底抽薪的手段(而且英国人实现了诺言,从 1858 年到 1947 年英国撤离次大陆的 90 年时间里没有一个土邦因继承人或其他原因被取消或被兼并),许多受封王公认为起义目的已经达到,纷纷缴械投降,使少数坚定的起义领袖难有作为。局势变得越来越困难,1859年初流亡尼泊尔的印度起义者竟多达6万余人,随着1859年4月最后一股起义军在中印度被镇压,局势基本稳定了下来,历时两年的大起义结束了。

讽刺的是,在大起义中被毁灭的不只是古老的莫卧儿王朝,还有莫卧儿王朝的征服者——英国东印度公司。印度民族大起义使英国议会于1858 年2月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权力转到英国女王手中,取消公司董事会而设立一个以一名内阁部长为首的行政会议代表女王负责处理印度事务。1858年11月1日坎宁勋爵发布公告,将东印度公司的权力移交给英国女王,由英国女王对印度直接统治,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东印度公司任命的最后一任总督坎宁,摇身一变,成为女王任命的第一任印度总督。

大起义虽然结束了,英国人仍然心有余悸。从此,英国人在印度军队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全体军官以及炮兵部由欧洲人控制。印度兵变的教训使英国人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在印度维持一支不可抵抗的英国军队;二是大炮必须掌握在欧洲人手中。英国殖民当局还严禁印度人私藏武器,轻则罚款 500 卢比,重则判处7年监禁,外加体罚。无论如何,这次大起义给了沉浸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又一个征服战争胜利喜悦中的英国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后来到印度任职的克罗默勋爵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愿年轻一代的英国人阅读、关注、学习和深入体会印度兵变的历史,它充满了教训和告诫。”

参考资料:

耿兆锐《印度大起义与英国社会的反应》;

[印度]R·C·马宗达等《高级印度史》;

李加洞《英国对印度土邦的政策》;

王孟懿《锡克族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李文业《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

林太《印度通史》;

马生祥《伊斯兰教的圣战:印度1857-1859年大起义的主要形式》;

尚劝余《莫卧儿帝国》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原创,其他媒体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好 文 推 荐

一句大白话胜过千条枪的红军标语:国民党旅长表示很怕“穷人不打穷人”的口号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共产党当年那些充满革命斗志和豪情。而在湖南东南部的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中,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激情的燎原岁月。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侵华战争日军何以敢以一挑五?陆军轻兵器产能竟不如中国地方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日关系,一直如车行刀刃之上,时有彻底倾覆之险。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中印高层博弈内幕: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如何发生的?

在抗战时期印度给了中国很多帮助,然而中印两国的亲密合作为什么会演变成印度持续的军事行动?“为什么尼赫鲁要搞我们?”这个问题,不但普通中国人难以理解,毛泽东也十分费解。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