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分析

(一)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德育、生产劳动、军训等。要求学生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增强社会文明意识,发展社会实践技能。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没有应用背景,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也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3)、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的五个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知识以及为了岗位需要所需的专业知识等。

2. 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资料收集、文献检索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等技巧和能力,并形成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

2)、有理解、审查机电系统图纸和技术文件,组织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的技术管理能力。

3)、具有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以及分析现场运行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以及运用计算机控制、监控生产过程、获取信息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6)、具有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制造、管理、销售和初步设计、改造的能力。

7)、具有实际工程需要的计划、总结、报告、说明书、论文、合同、公文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及计算机文字、表格、图形处理能力。

8)、具有辨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形成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1)、思想和情感方面

(1)政治品质: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爱护同志和家人,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

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

(2)思想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我国机电一体化事业有情感、有信念、有责任心。

(3)道德品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4)学风方面:勤奋、严谨、求实、进取。

2)、意识和意志方面

(1)实践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2)质量意识: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3)协作意识:要能与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

(4)创新与竞争意识:不断追求新意境、新见解、敢于竞争。

(5)坚毅意志: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3). 身体和心理方面:

(1)具有健康的心理、务实的心态;

(2)具有健全的体质、良好的体能;

(3)拥有旺盛的精力、敏捷的思路。

(二)职业面向及岗位

1. 毕业生职业面向及工作任务分析

1)、面向工业企业生产现场,从事各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

2)、面向工业企业生产现场,从事机床设备的操作、维护与技术改造岗位。

3)、面向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局部设计等方面的

工作;

4)、面向机电设备制造公司,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局部设计等方面的工

作;

5)、面向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工控设备制造公司或代理公司,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

修、销售及经营管理。

6)、面向科技开发公司,从事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产品开发以及设备改造的设计、安

装、调试等方面的工作。

2. 就业岗位分析表(附表一)

二、教学课程设置

(本节编写说明:“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包括主要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的内容、实施及要求,应简洁明了,公共课、选修课均不介绍)

(一)课程设置表(附表二,见EXCEL 模板)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A 、专业学习领域

1、机械制图

主要讲授基本几何作图、投影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法则, 有关绘制机械制图的规则、画法, 绘制零件图、简单装配图及测绘的方法,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构形能力, 具备绘图和看图技能,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在教学中应留一周时间完成一简单机械的测绘。

2、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精度在现代大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几何精度、各种典型结合的精度设计、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计量器具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相关知识、手册正确地选择公差配合以及选用量具进行技术测量及合格性判定的能力。

3、工程力学

主要讲授静力学、材料在拉、压、弯、扭、剪等典型变形下的力学性能及强度校核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部分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要素、工艺要素、零件的强度概念等。

4、机械设计基础

主要讲授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及相关的实验等,简明地介绍了基础理论知识和通用零部件、常用机械传动和机构的选用与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其应用,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掌握通用机械零件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结合工程实际,合理把握传统内容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电机与电气控制

主要讲授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分析计算与实验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电机原理及电力拖动基础两部分,按先直流后交流的次序安排,既考虑同《电工电子技术》的配合又利于电机与拖动内容紧密的联系。

6、Auto-CAD2008实用教程

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上,主要讲授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Auto-CAD2008中文版操作环境、绘图流程、基本编辑命令、显示控制、基本绘图命令、尺寸和公差、绘图环境设置、设计中心、

图形输出、三维建模。利用计算机绘制平面图形、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方法步骤、有关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7、机械制造基础

本课程是专业领域的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刀具、夹具、量具等方面的知识,重点放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和加工方法上。包括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适用场合与加工工艺性,典型零件结构工艺性和加工方法的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机床通用夹具的选用原则和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切削参数选用知识;各种常用量具、量仪的检定、调试和操作训练,掌握零件尺寸误差和主要形位误差的测量技能和评定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方法。

8、数控机床

本课程讲授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运动传动原理、机床分类。典型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的性能、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机构特点与调整方法。液压与气动系统执行与控制元件在数控机床中应用的基本知识,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基本知识和精度检测和调整。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典型部件、调整方法,掌握数控机床几何精度检测的基本方法,具备进行数控机床维护的基本能力。课程教学中,穿插安排16学时的机床结构认识、数控机床的典型部件、机械安装、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等实验。

9、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

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核心技能培训课程。主要介绍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处理、数值计算、数控加工刀具选用、各种常用编程指令与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数控车削编程及加工(子程序,公、英制螺纹,固定循环,复杂零件)、数控铣床编程及加工(基本编程,刀具半径及长度补偿,复杂轮廓,宏指令及典型曲面)、DNC 和网络数控等知识,熟练掌握典型数控系统的操作,具有手工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设计、程序编制、刀具选择、对刀、试切调整、参数设置、运行报警识别处理等操作,最终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的基本能力。了解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培养学生将工艺设计技术与数控系统功能有机结合的工作能力。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在多媒体教室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0、机械测绘与设计

本课程通过减速器的测绘与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起到巩固、深化、融会贯通及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有关绘图软件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11.传感器应用技术

本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制定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基础知识;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含成形磨削、数控加工);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挤压加工和铸造成形工艺;模具型腔的抛光和表面强化技术;模具装配工艺等。

12、pro/Engineer训练教程

本课程从CAM 软件的教学入手,让学生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利用三维设计功能完成机械零件的设计,并生成数控刀轨和NC 代码,通过现场网络,进行数控加工。本课程主要内容有:Pro/E基本操作;二维剖面草绘设计;Pro/E的特征造型设计;特征的基本操作;曲面特征设计;Pro/E软件的CAM 功能;Pro/E通用加工工艺参数;常用数控车床、铣床加工方法等。

B 、实训教学

1.金工实习(2周):金工认识实习是机电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训内容是: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焊工。实训的主要任务是:基本掌握车、铣、刨、磨、钳、焊等所用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上述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养成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车钳工实习(各2周):通过四周的实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车工或钳工的操作方法,并通过课外培训,达到中级工水平,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3周):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训内容是:基本操作训练;数控加工编程与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机床的选用、调试、验收;简单故障的排除等。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程序编制方法以及维护维修等;熟悉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4.顶岗实习、毕业实习(30周):了解机械加工车间、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组织及其管理和职能;掌握机电类产品的加工方法各生产工艺,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及规章、制度;了解机电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在此期间,还要根据需要,进行有关技能鉴定的考核。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10周):通过某一产品的设计过程,全面了解与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原则、方法、步骤和技巧,并建立技术与经济关系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识图和绘图,并对实际设备能进一步全面了解,以具备适应现场的工作能力。

三、教学环节综合分析

(本节编写说明:1. 实践教学是指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和分散的实践教学学时的总和,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军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为验证理论而附设于理论课的实验、练习等教学环节不作为实践环节统计。2. “实践教学特色分析”应说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技能培养特色的模式和做法)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分析(附表三)

(二)学时与学分分析(附表四)

(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附表五)

(四)1. 主要实训教学时间分配表(附表六)

2. 实践教学特色分析

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了 “工学结合”、“2+1”等多元化产学结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设备优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多处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机电实训中心:承担学生的钳工实训、车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电工电子

实验、维修电工实训及技能鉴定等工作。

CAD/CAM实训室:承担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相关软件的使用与实训教学。

(2)校实训基地

(略)

四、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本节编写说明:1. “专业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主要说明学生必须取得的各种专业类资格证书及简介。2. “通用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主要说明推荐学生取得的通用类资格证书等内容)

(一)专业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制图员证书为本专业必考证书。是目前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行业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机电类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机械制图绘图能力的衡量标准,主要考核 国家标准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仪器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投影法的概念、 工程常用的投影法知识、图样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毕业资格规定,对于选择该证书作为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毕业生必须取得中级(四级)证书。

(二)通用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学习和考核推荐学生应该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为:AUTO-CAD2008证书、中级数控车工证书、电工证书、中级车工或钳工证书为选考证书。

五、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说明

(本节编写说明:1. 本节内容应重点突出,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琐。2. 修订过程主要说明修订计划的调研、论证和研讨情况)

(一)修订过程说明

本专业培养计划是在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紧扣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开发的。把握“一个目标”、“双证书”培养;即“一个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实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双证书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构建“两大体系”。 “一条主线”:始终坚持以职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为主线。“两大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同时又各自独立,体现理论教学体系服务于实践教学体系,贯穿素质教育的实施。即开发分阶段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实施培养过程目标监控,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使用说明:

1.本计划是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本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

2.本计划在2012级开始实施。

3.编制原则

(1)行业牵动与主动适应相结合的原则;

(2)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

(3)整体优化的原则;

(4)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原则;

4.本计划为实施性教学计划。

5.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强化就业技能, 在全院范围内安排公共选修课,在全系范围内安排专业选修课。

6.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确需变更教学计划,由系提出建议,教务处审核,报教学院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主要变动情况及创新点

本方案按照机电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教学计划中整合相关课程,压缩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数,引入实践教学,跟踪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技能培养,通过“2+1”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双证书”教育,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教材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学生在加强基础、突出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因此,在本教学计划中,特别强调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表一 就业岗位分析表

填写说明: 1. “就业岗位列举”一栏具体列举毕业生在某一职业领域中能够很快顶岗工作的岗位和今后经过努力可以胜任的其他岗位。

2. “就业岗位”数以列举5—6个为宜。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