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江西省青池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2014版)

文件编号:QCZD-QS-2014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前 言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修订编制此《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本制度具体阐明了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指导本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销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是本企业开展质量活动,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该文件的发布实施必将使我企业质量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目 录

001 发布令 „„„„„„„„„„„„„„„„„„„4 002质量安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考核„„„„„„„„5 003质量负责人任命书„„„„„„„„„„„„„„„6 004各部门负责人任命书„„„„„„„„„„„„„„8 005《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的管理规定„„„„„„9 006质量管理体系„„„„„„„„„„„„„„„„„10 007治理结构图„„„„„„„„„„„„„„„„„„14 008文件管理制度„„„„„„„„„„„„„„„„„15 009各部门的质量安全职责和权力义务„„„„„„„„19 010不合格管理制度„„„„„„„„„„„„„„„„23 011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 26 012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30 013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制度„„„„„„„„„„„34 014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35 015质量安全事故处置方案„„„„„„„„„„„„„39 016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权限和能力„„„„„„„„„40 017质量职责考核办法„„„„„„„„„„„„„„„50 018人员及档案管理制度„„„„„„„„„„„„„„54 019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59 020采购管理制度„„„„„„„„„„„„„„„„„60 021供方业绩评定准则„„„„„„„„„„„„„„„63 022原料验收管理制度„„„„„„„„„„„„„„„64

023进货查验记录制度„„„„„„„„„„„„„„„66 024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68 025关键控制点的确定与作业指导书„„„„„„„„„71 026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73 027产品防护管理制度„„„„„„„„„„„„„„„74 028运输管理制度„„„„„„„„„„„„„„„„„76 029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77 030检测设备管理制度„„„„„„„„„„„„„„„79 031委托检验管理办法„„„„„„„„„„„„„„„82 032出厂检验记录制度„„„„„„„„„„„„„„„84 033工厂厂区管理制度„„„„„„„„„„„„„„„86 034生产车间管理制度„„„„„„„„„„„„„„„87 035产品贮存管理制度„„„„„„„„„„„„„„ 89 036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90 037加工设备设施管理制度„„„„„„„„„„„„„92 038化验室检验管理办法„„„„„„„„„„„„„ 93 039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95

QCZD-QS-2014-001

发布令

本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具体阐明了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措施,是指导本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是本企业开展质量活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现予以批准发布,自 2014 年 6 月15日实施,本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江西省青池食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骑铭

2014年 6 月14 日

QCZD-QS-2014-002

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

为不断满足顾客要求,保证本企业持续稳步的发展,特制定本企业的质量安全方针。 质量安全方针:

以人为本, 质量第一, 诚信为本, 顾客至上。

质量安全目标:

1、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 2、市场占有率每年提高2%, 顾客信息处结率100% ; 3、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8% 以上。

为明确质量安全目标,现将质量安全目标分解到企业各部门,以便贯彻落实。

企业各部门质量安全目标

一、生产技术科(生产车间):

1、工艺指标合格率98% 。 2、设备完好率90%以上。 二、供销

1、供 应:(1)按照采购计划及时采购,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主要原材料购进合格率98%以上。

2、销 售:完成销售计划率99以上% 。顾客信息处结率100%。 三、质检科:(1)产品质量检验准确率100% 。

(2)人员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

四、办 公 室:(1) 文件定期发放回收做到100% 。 (2)在用文件有效性率100% 。

活动记录:质量安全目标考核记录

QCZD-QS-2014-003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为贯彻执行《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持续合格,满足顾客要求,现任命为本企业质量负责人,其职责如下: 1、负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组织工作。 2、根据需要提出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任何改进建议和需求。

3、确保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提高各层次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并提高其能力。

4、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相关方进行联络。

5、负责监督协调各部门的质量职责执行。处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对产品质量负责。

6、确保本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技能、质量意识得到不断提升。

江西省青池食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年 月 日

QCZD-QS-2014-004

各部门负责人任命书

一、质检科长

为贯彻执行《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持续合格,满足顾客要求,现任命为本企业质检科长。 二、生产技术科长(车间主任)

为贯彻执行《制度》,保证生产有效运行,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现任命为本企业生产技术科长(车间主任)。 三、供销科长

为贯彻执行《制度》,确保采购到优质原材料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现任命为本企业供销科长。 五、办公室主任

为贯彻执行《制度》,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现任命为本企业办公室主任。

总经理:

年 月 日

QCZD-QS-2014-005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规定

1、制度的编制:

1.1《制度》由质量负责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 1.2《制度》报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1.3任何人未经总经理批准,不得将《制度》提供给本企业以外人员, 手册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将手册交还,由质检科核收登记。

1.4 如本《制度》需向顾客提供,以证实有能力、稳定的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时,可经质量负责人批准,提供给顾客,由质检科登记。

1.5《制度》需更改时,由职能部门提出申请,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更改。

1.6《制度》更改时填写更改页,并将作废页同时收回集中销毁,有关方法参照《文件管理制度》。

1.7制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以换版: a) 编写制度所依据的标准、法规进行重大修改; b) 国家政策和经营环境变化;

c) 企业内部机构重大调整或质量职能分配变动; d) 制度一次性修改过多,已影响使用。

1.8 换版的制度应收回、销毁、登记,填写《文件记录销毁表》。 1.9本《制度》的解释权质检科。

QCZD-QS-2014-006

质量管理体系

一、为了有效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本企业应该做到:

1、理解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本企业的应用。

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3、确定为保证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制度和措施。

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5、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6、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二、本企业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或有关人员对客户的要求和市场状况、产品、生产工艺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三、记录控制程序:

1、对记录进行控制管理,为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符合要求及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2、各职能部门是质量记录的实施收集、整理与保管部门。

3、质量记录要按格式、要求正确填写,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明日期和记录人姓名。质量记录不许擅自涂改,如需纠正误码应划线改后在上方加盖修改人印章或签字。

4、记录可提供产品、服务与管理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有效运行的证据;还要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为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信息。

5、质量记录的控制内容:

A、标识。单件记录可用编号做标识,归档的质量记录每卷应有封面、目录,

记录名称等以便于检索、快速查找。

B、保存。记录的保存环境要有防火、防潮、防腐、防鼠等条件,以确保记录在保存期间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

C、属计算机单独储存的记录要复制,以防原始记录丢失。

D、保护。各部门应明确专人保管。

E、保存期。一般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保存2年,特殊要求的记录另定保存期。

F、处置。对过期作废的质量记录归档后经办公室审核,实施监督销毁。

四、通过采取培训、宣传或会议等形式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客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将客户的要求落实到有关部门。确定质量管理的总要求,不断树立和加强自身及员工的质量意识,了解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与本企业每一个员工对质量认识的紧密关系。

五、企业成功取决于理解并满足现有的及潜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总经理必须遵循并向全体员工贯彻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原则,以实现服务客户、使客户满意为最终目的。

1、通过市场调查、预测或与客户直接沟通等方式,统筹确定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

2、本企业内部各层次应及时对确定的客户要求进行沟通,并调配本企业整体资源予以满足,应对有特殊要求的客户予以满足。主动了解与客户特殊要求有关的种类信息,理解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以满足客户特殊要求并争取超越客户期望。

六、总经理应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与本企业总的宗旨相一致,相适应。

七、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发生变更,在对

其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如:

1、当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时,可能引起体系文件,资源配置的调整。

2、当管理范围、市场结构调整时,相应的体系文件、人力资源,作业环境均可能发生变化。

3、当设施设备发生重大调整时,相应的体系文件、人力资源、环境要求、过程控制等均可能发生变化。

上述情况都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因此,在策划和实施以及变更时,办公室应协助总经理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

治理结构图

文件管理制度

为对指导和影响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所涉及的各类文件(包括外来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宜性,并满足使用需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定义

受控:具有明确发放范围并且受更改控制。

非受控:发放范围事先不确定并不受更改控制。

二、职责

1、《制度》由办公室组织编制,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质检科负责控制管理。

2、各职能部门负责本职能范围内作业文件、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和控制管理。

三、工作程序

1、 文件的分类

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如下几类:

a) 制度;

b) 作业文件和质量环境记录。

本企业技术文件分为如下几类:

a) 内部文件;

b) 外部文件。

2、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2.1制度由办公室组织编制,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

2.3作业文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2.4对外来文件,由相关人员审核其适用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采用的内

容。

2.5涉及两个部门以上的管理性文件,批准发布前必须经所涉及部门负责人会签确认内容。

3、文件的发放

3.1各类文件由发放部门控制管理,并且按规定的编号原则标识,以便追溯。

3.2各类文件均应按预先确定的《文件发放范围一览表》发放。

3.3《文件发放范围一览表》根据文件使用对象确定发放范围及数量,并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4、管理与控制

4.1批准后,《制度》原稿交质检科保管,技术文件和资料由原发文部门保管,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保管与本部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未经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借和复印,如有丢失应承担泄密责任。

4.2企业内使用的质量体系文件均为受控文件,发放前由控制部门编号并加盖“受控”状态标识,同时将发放情况记入《文件发放登记表》,各部门收到文件后填写《收文登记表》。

4.3 “受控”文件持有者须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涂改、复印、外借,持有者调离该岗位时,文件控制部门应将原发放“受控”文件收回。

4.4予实绩会议前,各文件控制部门对“受控”文件进行一次评审,以确定文件的有效性及是否需要更新。

4.5当文件和资料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使用人应到文件发放管理部门办理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文件仍沿用原文件的发放编号。

4.6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应提交文件丢失书面报告,填写《文件领用审批表》经文件发放部门负责人批准可重新办理领用手续,文件发放部门在补发

新文件时应给予新发放编号,原文件视为作废文件,必要时,文件发放部门应将作废文件的发放编号通知有关部门,以防误用。

5、文件更改

5.1一般情况下,质量体系文件的更改依据评审质量会议的结果进行,体系运行中如职能部门对文件提出更改要求时,应由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当出现特殊情况需指定其他部门更改审批时,该部门需获得原审批的背景资料,由原发文部门按程序要求进行更改。

5.2文件更该时,更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经原文件审批人员重新审批后持单更改。

5.3文件更改的方式有手写更改与换页更改。

a)手写更改时,将更改内容用细实线划掉,在其上方填写正确内容。

b)换页更改时,按《文件发放登记表》的数量和范围发放新页,同时将作废页收回销毁。

c)《制度》更改采用换页方式,所有更改均应记录,并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

d)文件经多次更改或大幅度更改时应进行换版,新版本发布,旧版本即行废止。

5.4外来文件的发放情况也应记入《文件发放登记表》。

5.5各外来文件管理部门每年年底到有关标准管理部门对外来标准进行有效性检索。发现更新情况及时对企业的相应标准进行更换。

6、文件更新

各部门对管理的质量体系文件的适用性进行评审,评审后每年更新,并按以上文件更改的要求重新发放。

7、记录管理

文件控制过程中发生的记录,由文件控制部门按要求保存。

四、引用质量记录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文件更改申请单

文件销毁记录

QCZD-QS-2014-009

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义务

一、办公室

职责:

1、协助总经理处理日常事务,定期、系统的向总经理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议。

2、负责文件的传达、发放、登记、传递、催办、清退、保管、组卷等工作。

3、负责组织全企业员工健康体检和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年度培训计划。

4、保持对员工实施教育、技能、经验、意识等方面培训的记录。

5、负责制定厂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条例,并组织实施。

6、、负责厂区及生活区绿化及卫生管理。

权力义务

1、对健康体检不合格的员工提出调离生产岗位。

2、监督、检查各部门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对具体实施情况作出处理建议。

3、根据相关考核结果,对员工提出相应的奖罚意见。

二、供销科

1、负责生产用原材料的采购、储运工作,保证生产的需要。

2、按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对采购材料质量严格把关。

3、做好物资的仓储管理工作,对原材料的搬运、储存和防护进行控制;负责仓库环境、设施及安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不会受到损失。

4、根据市场情况负责产品销售,完成产品销售任务。

5、负责产品的搬运、防护和交付工作,负责车辆运输、产品储存的安全管

理工作。

6、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及时收集顾客意见,处理顾客投诉。

7、负责市场预测、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状况顾客意见、需求,为改进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提供信息。

8、组织供应商资质评定。

(二)权力义务

1、对不能保证按质、按量、按期供货的供方,提出更换建议,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评审。

2、摸清本单位所属物料库和各单位分管物资的库存情况,及时向供方提供采购计划。

3、对市场信息、用户信息有搜集权和反馈权。

三、质检科

(一)职责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实施原辅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对出厂产品质量负责;

3、严格按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进行产品的抽样送检工作,按时抽取样品送委托检验机构进行产品检验,根据检验结论,对产品进行处置;

4、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将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客户反馈信息,传递到有关领导和部门;

5、负责不符合品的识别,并跟踪不符合的处理结果,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工作;

6、负责本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定收集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原辅料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及检验文件,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7、负责制度、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的编制发放、管理、控制和更改作废;

8、确保各类质量报表的准确性,负责保管产品的检验报告、检验资料;

9、负责计量管理工作,负责计量器具的检定、发放、报废等工作,按时完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完善原始记录,健全计量器具台帐,跟踪计量器具的流转全过程;

10、保证在行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扰,确保行使职责过程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

(二)权力义务

1、处理在产品质量上出现的技术问题、对不重视产品质量,干扰本部门行使职权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门和人员对质量事故的责任者批评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2、对安全、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状况差的部门,批评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3、对产品质量好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褒奖。

4、向有关部门索取、查阅有关产品质量的质量管理的文件和资料。

四、生产技术科(生产车间)

(一)职责

1、指挥调度生产全过程,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组织召开生产会议,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确保生产条件满足质量安全要求,根据需要配置生产资源。

3、组织制定企业的技术改造计划和设备的检修、更新计划,负责设备的管

理工作。

4、组织制定生产计划,做好生产现场的管理和工艺技术要求的贯彻实施。

5、负责解决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生产技术准备,审批工艺技术文件。

6、负责组织新产品的开发鉴定,提出新产品开发计划。

7、建立健全各生产岗位的质量责任制,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

8、负责与产品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协调和验证。

9、负责生产中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负责工艺技术要求的贯彻,及操作规程的正确实施;

10、抓好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采取安全措施、清除事故隐患;

11、制定设备检修计划,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验收工作。

12、根据生产任务,编制年度和月份生产计划,编制原材料、设备配件需求计划;

13、负责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14、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及时掌握生产情况,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权力义务

1、指挥日常生产工作活动,对生产中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和人身、设备事故,追究责任和提出处理意见。

2、对不重视产品质量,干扰部门行使职权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门和人员批评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3、对安全、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状况差的班组,批评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4、对产品质量好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褒奖。。

QCZD-QS-2014-010

不合格管理办法

为对不合格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中所发现不合格产品和工作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活动。

一、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1、 目的是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情况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是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不合格情况控制。

3、 职责:

3.1质检科负责不合格情况的鉴别、记录、标识、评审,组织分析发生不合格情况形成的原因,落实责任,制订处理结论并报有关领导。

3.2 质检科及相关部门参与对不合格情况的评审、组织、分析不合格情况的原因。

3.3 生产车间负责对不合格情况办理隔离、返工或销毁的处置,参与不合格情况的评审,组织分析不合格情况的原因。

3.4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情况及成品中不合格情况的评审结论的审批。

4 、工作制度:

4.1 不合格情况鉴别和记录:

化验员按照产品执行标准、按生产班次和日期编号取样检验,进行净含量、感官和理化指标检验,检验的不符合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同时在相应检验记录表中记录。

4.2 不合格情况的标识和隔离

4.2.1鉴别出不合格情况,化验员按有关文件规定,立即作出相应状态标识,经评审和处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再重新标识,并取消原标识。

4.2.2不合格情况有生产车间设专人或操作者负责按品种分类隔离,任何部门及人员无权转移和处置。

4.3不合格情况的评审

4.3.1原辅材料不合格情况的评审由质检科和供销科科长负责。

4.3.2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情况由质检科与生产车间评审,评审结果有质量负责人审批。

4.3.3成品的不符合情况由质检科、生产车间进行评审,结果由质量负责人审批。

4.3.4评审结论明确后,由质检科填写“不合格情况通知单”中评审意见栏。评审人签字后,由化验室传送到有关部门,通知单一式三份,一份存根,由化验室保管,一份交车间,一份交质检科,月底由质检科汇总统计,任何人不得撕毁更改。

4.3.5对同一问题连续发生的不合格情况品由质检科、化验室、生产车间分析其产生原因,由责任部门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质检科负责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交给质量负责人。

4.4不合格情况的处置

4.4.1不合格情况被判为返工,组织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进行返工后由化验员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做好记录。

4.4.2因原辅材料质量引起的不合格情况,由质量负责人批准,由生产班组进行处置,不符合情况的原材料由供销科科长办理退货。

二、工作不合格管理办法

l、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不合格、技术工作不合格、过程不合格、体系不合格等等。

2、当出现管理工作不合格、过程控制不合格项情况时,由质量技术科负责填写《不合格产品评审处置单》中:“不合格原因”栏,由企业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并确定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采取纠正措施,及时处理,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跟踪验证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3、当出现技术工作不合格、体系不合格项情况时,由办公室负责填写《不合格产品评审处置单》中:“不合格原因”栏,确认责任部门和岗位,责任部门和岗位负责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召开质量分析或评审会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针对其不合格项进行充分的修订、完善和补充,并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办公室负责跟踪验证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和评估效果。

三、引用质量记录

产品不合格处理记录

工作不合格处理记录

QCZD-QS-2014-011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

一、目的

通过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存在的原因,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二、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存在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服务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对影响产品的潜在原因实施预防措施并验证。

三、职责

1、生产车间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实施效果;根据车间质量状况制定预防措施。

2、一般服务质量问题,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纠正措施的实施。

3、重大和综合服务质量问题由各职能部门提出,由总经理负责组织质量负责人、质量技术科和生产车间实施,监督、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

4、供销科负责有效的顾客投诉。

5、各部门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对分析出的不合格事实要传递给生产车间,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四、不合格的识别

对发现的不合格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采取纠正措施,通常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l、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出现重大问题;

2、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3、供方产品出现严重不合格时;

4、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时;

5、其它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五、纠正措施管理内容及要求

1、对严重不合格、连续出现三次的一般不合格要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2、对顾客投诉产品质量不合格,必须分析直接原因采取综合性的纠正措施。

3、轻微不合格、偶尔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可直接纠正,不采取纠正措施。

4、纠正措施要经过审批后方可执行。

5、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必须进行监控。

6、必须对每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六、实施纠正措施的步骤

1、识别和评审不合格,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方面和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不合格,特别应该注意顾客的抱怨。

2、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原因。

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的需求。

4、确定并实施这些纠正措施。

5、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后果。

6、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七、纠正措施实施要求

1、要善于发现不合格,主动寻找差距,抓住改进机会,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2、各部门对来自顾客或内部提供的不合格事实,填写在《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的“不合格原因”一栏内,用简单、明确的文字进行描述,并由提供人和责任人签名确认,或由质检科确认。

3、分析原因。责任部门将产生不合格事实的准确原因写入《不合格评审处

置单》相应栏内;如果由主观原因以外的其它(例如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等)发生的原因,也应将其原因写清楚。

4、责任部门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消除原因的具体措施;如果有其它原因,则相关部门应同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实施,写入《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的相应栏内。

5、生产车间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和验证,如果是质量管理运行方面的改进措施,办公室负责跟踪验证。

6、若纠正措施效果不佳或无效果,则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改进。跟踪和验证记录应填写在《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的相应栏内。

7、各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八、预防措施管理内容及要求

l、识别潜在不合格

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情况发生。各部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服务质量统计、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以往的管理评审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执行的记录等。

A、发现潜在不合格时,由部门负责人召集各相关部门讨论分析原因,确定责任部门,生产车间填写《预防措施实施表》并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B、在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总经理配置必要的资源,并协调监督预防措施的实施,并传递给生产车间。

C、必须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2、预防措施实施要求:

A、各部门应将来自顾客、社会或本企业内部员工发现的潜在不合格事实写入《预防措施实施表》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内,并由提供人或潜在不合格责任人签名。

B、潜在责任部门依据潜在不合格的事实反映(表现),分析产生潜在不合格的准确原因,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要真实的填写在《预防措施改进表》的相应栏内。

C、依据潜在不合格原因和潜在不合格影响程度、预防措施的难易和时间急缓要求,研究确定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并落实实施。如果预防措施带有全局性或其它重要价值,应提交管理评审讨论确定。

D、生产车间跟踪并记录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结果,评价、验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将跟踪验证情况填写在《预防措施改进表》的相应栏内。

E、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九、质量记录

纠正措施处理单

预防措施处理单

QCZD-QS-2014-012

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顾客投诉或提出的质量改进建议是企业产品质量不断进步的源泉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正确对待处理顾客的投诉与客户提出的质量改进建议,消除各种不利于顾客投诉的障碍,迅速圆满地为顾客解决问题,是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持续发展的根本。

当顾客对产品不满时通常作出三种反应:一是向企业及有关部门投诉;二是当不愿投诉又有别的选择机会时,顾客通常会选择到别处购买,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三是当不愿投诉又没有别的选择机会时(如一些公共服务或垄断产品),顾客通常会设法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而加以传播,这种传播效力是非常大的。一旦选择机会增多,即使原来的产品或服务品质已有很大提高,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市场的激烈竞争容不得任何企业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和怠慢,为规范企业的投诉处置流程,迅速处理顾客投诉,维护企业信誉,促进质量改善与售后服务。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追踪改善以及处理逾期反应等项目。

凡本企业产品遇顾客反映质量异常的申诉(以下简称“顾客投诉”)时依本规范规定的要求办理。

二、职责

1、供销科

①详查顾客投诉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规格、数量、反馈的质量问题。

②了解顾客投诉要求及客户投诉原因。

③协助解答顾客提出的疑难问题或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④迅速传达处理结果。

⑤对顾客投诉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2、质检科

① 受理顾客投诉及调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及重大顾客投诉及时提报企业

领导。

②对顾客投诉产品的质量检验确认。

③发生原因的调查及处理,对相关部门下发《纠正(预防)措施单》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④对顾客投诉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⑤传达投诉处理结果。

3、生产技术科(生产车间)

①针对顾客投诉内容详细调查,找出原因,制定处理改进措施并执行。

②提报投诉产品可追溯性记录。

③对发生问题责任人及车间、班组做出处理意见。

④对顾客投诉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三、处理程序

1、接受投诉

业务人员以及企业内任何部门人员在遇到顾客反映产品异常时,首先填写《消费者投诉记录》,不得推托(而让顾客再拨打别的部门电话),应记录好,供销科及时与相应营销企业联系,及时给顾客答复。

2、投诉上传

接受投诉的企业人员填写好《消费者投诉记录》后,在一日内上报供销科、质检科和总经理。

3、投诉的调查

(1)质检科根据登记顾客投诉产品查找当批次产品存留样品,进行质量复查。

(2)生产车间查找出当批次生产可追溯性记录,并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3)非质量异常顾客投诉发生原因(指人为因素造成)。

质检科、供销科、生产技术科根据存在问题及顾客投诉动机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处理、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礼、有据的与顾客进行周旋,妥善处理。

4、投诉处理:

①一般质量问题的投诉

由供销科根据《消费者投诉记录》记录情况,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能够给与顾客口头答复的,将及时给与答复(例如由于顾客专业知识的局限而产生的问题),必要时给予书面答复。对于销售人员能够现场或马上处理有关质量的问题,则应马上予以顾客答复解决,销售人员只需将填写好的《消费者投诉记录》传真回企业质检科即可。

若需进一步与顾客进行见面沟通协调,由顾客所在地营销企业营销人员见面沟通协调处理,处理完毕,填写《消费者投诉记录》,回传至企业质检科、供销科备案。

由相应责任部门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由相应责任部门找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由质检科下发《纠正(预防)措施单》。及时解决、改进存在的问题。

②严重的质量问题投诉

对于顾客反映比较多或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投诉,应上报总经理,并召

开专题会议,针对问题制定专门改进解决措施,给与顾客满意答复。

③对于重大食品安全投诉及重大顾客投诉,接通知责任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提报企业领导,及时做出反应,妥善处理危机公关。

调查人员应将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从顾客手中取回,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④顾客投诉回访

顾客投诉妥善处理完毕,若需回访客户的,由供销科电话与客户进一步沟通,或由当地营销企业进行客户回访,回访内容在《消费者投诉记录》上填写好,由供销科统一进行保存。

从接受顾客投诉到处理结束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

5、相关质量记录

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制度

1、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企业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信息收集工作。

3、质检科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信息结果通报质量负责人。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向质检科下达风险监测任务。

(1)制定企业标准;

(2)通过危害分析或过程检查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3)消费者投诉存在重大食品安全的。

(4)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5、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质检科可以做出不予评估的决定:

(1)通过现有的监督管理措施可以解决的;

(2)通过检验可以得出结论的;

6、质检科按照风险评估实施方案,遵循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的结构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

7、质检科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质量负责人。

8、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

(1)收集责任部门:质检科

(2)收集方式:

a.检测化验异常的;

b.危害分析中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

c.日常检查监督中检查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

d.消费者投诉存在重大食品安全的;

e.上级监督部门检查存大重大食品安全的;

(3)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质量技术科必须2小时之内向质量负责人进行通报,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风险评估或做好处理措施。

(4)质检科如实记录收集的信息,处理的方式及结果。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 目的

当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对食用者产生的危害发生扩散,引用本《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尽早回收,以减轻或杜绝对社会、公众的威胁,维护生产企业的形象,减少本企业损失,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成品的回收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为本程序的最高决策者,指定质检科负责本工作,并指定对外发言人,负责提供资源支持。

3.2 质检科长(回收辅助人员)

a)收集各部门(包括媒体、执法部门)传来的有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顾客投诉,如实记录每一细节,包括供销部的回应;

b)保证总经理在食品回收上能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决定如何回应媒体和消费者,确保供销部对每一询问的回应都是有根据的;

c)与执法部门一起进行任一涉及食品回收的讨论,保持记录,包括已确定的决议和还在讨论中的决议;

d)有权召集任一人员提供回收程序中任一方面的优先协助,包括质疑原料、盛装物和生产过程情况。

3.3 各部门负责提供销售信息,确定不安全食品的回收方案处于供销科的控制之下。

3.4 质检科负责发现问题,对食品进行检验和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3.5 各部门负责在最短时间内,对问题产品进行逆向追溯。

3.6 质检科负责与媒体保持联系,做好沟通,同时与卫生主管部门及技术监督部门协作。及时与法律部门沟通,以确保决议与行为的合法性。

4 发生下列情况时,企业启动产品召回制度

4.1当获知本企业生产食品可能存在安全危害或接到所在地的工商、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书面通知,应当立即进行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评估。

4.2 企业要积极配合各级工商、质监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

4.3 经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确认属于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当实施召回。

4.4 企业留样复检发现产品出现上述一项或多项质量问题。确认属于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当实施召回。

4.5 消费者投诉,经落实是上述质量问题。确认属于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当实施召回。

5召回实施

5.1 主动召回

5.1.1确认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

5.1.2按规定的时间内召回,通知有关销售者停止销售,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

5.1.3企业向社会发布食品召回有关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向质监部门报告。

5.1.4 企业提交的食品召回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停止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二)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三)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四)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可能受影响的人群、严重和紧急程度;

(五)召回措施的内容,包括实施组织、联系方式以及召回的具体措施、范围和时限等;

(六)召回的预期效果;

(七)召回食品后的处理措施。

5.2 责令召回

5.2.1企业在接到责令召回通知书后,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

5.2.2食品生产者应当在接到责令召回通知书后,按照本规定5.1.2规定发出通知。

5.2.3食品生产者接到通知后,应当按照本规定要求实施召回。

6 召回评估与监督

6.1 企业应当保存召回记录,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召回的批次、数量、比例、原因、结果等。

6.2 企业应当在食品召回时限期满15日内,向所在地的质监部门提交召回总结报告

6.3 企业应当及时对不安全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有关规定应当销毁的食品,应当及时予以销毁。

6.4 企业对召回食品的后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 并向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报告,接受市级质监部门监督。

7产品回收步骤:

7.1 发现问题

7.1.1 生产各部门在销售前发现的问题,立即停止销售产品,隔离存放,并对

该产品进行检验。

7.1.2顾客发现的问题,由销售负责人了解并记录问题发现的地点、时间和批号等,及时向质检科长报告,质检科长保持与顾客的持续联系。

7.2 投诉评估:

投诉汇总报告由发现问题的归口部门如实整理成书面材料并交品控部会签,如果发现产品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则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a)供销科及生产车间调查研究以确定存在危害因素,必要时与有关卫生部门来协助;

b)立即通报质检科长、总经理;

c)库房负责追溯食品的所有标签。立即停止销售;

d)供销科、质检科收集并反复研究有关质疑食品,加工前后的食品与质量记录,详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7.3回收的开始:

一旦确认问题食品具有危害性而且已进入销售,立即启动回收程序,供销科立即通报质检科长、企业总经理,对已销售食品进行调查。确认启动后,应通报卫生部门和质监部门。同时,指示各部门人员在回收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 库房应立即停止销售,对未销售食品进行贮存隔离工作。负责采购的人员在质检人员与生产企业总经理确认问题的发生点。确认方式主要有:

如与供应商有关,总经理及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一道找出根源。必要时,提供详细的问题产品资料,包括批号、规格、照片、以免造成危害。

8、纠正预防措施

企业发生产品召回后,要启动纠正预防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

9、引用质量记录

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

QCZD-QS-2014-015

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响应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职责

3.1质检科负责组织对紧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组织处理。

3.2企业质检科负责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配合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在紧急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统筹和协调。

3.3质检科负责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产品召回的具体实施工作。

3.4各车间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质检科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涉及不安全产品和原料。

4.工作程序

4.1报告

报告原则:企业任何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涉及企业产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4.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各车间、部门主管领导不在时,可直接向企业领导报告,在2小时之内,由企业统一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4.2.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4.2.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4.2.3总结报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调查;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立即予以召回并处理。

5.责任追究

5.1各加工车间、部门负责人及企业领导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畅通,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5.2各加工车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事故发生后,要及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不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要实事求是。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6.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质检科组织进行原因分析,编制《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质检科长确认后予以实施。

质检科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质检科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和有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QCZD-QS-2014-016

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权力义务和能力要求

一、总经理兼质量负责人

职责:

1、负责编写制度和有关程序文件并组织实施。

2、负责编制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和质量体系的日常监督考核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对查出的不符合项进行验证。

4、参加质量分析会,协助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5、参与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建立质量事故档案。

权限:

1、对质量管理方面的会议有招集权

2、对违犯工艺纪律,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和事有提请处理权。

3、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有监督、考核权。

4、对各部门管理工作有监督、检查、协调、指导权。

能力要求

1、质量负责人必须具有初中以上学历。

2、熟悉质量规范,维护质量体系运行,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实施管理。

3、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4、熟悉本行业产品及技术发展方向,了解顾客及市场需求。

5、三年以上同行业工作经验。

二、办公室主任

(一)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业企业生产的方针、政策、条例、法规。

2、负责组织全企业员工健康体检和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年度培训计划。

3、负责企业对外质量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

4、对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应具有的能力进行评价,对能力不满足要求者,根据其需求进行培训。

5、保持对员工实施教育、技能、经验、意识等方面培训的记录。

6、负责全厂行政管理人员的调配,任免奖惩,负责处理失职、泄密、违纪和重大责任事故等有关事件。

7、负责制定厂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条例,并组织实施。

8、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各级人员教育培训计划,掌握全厂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熟悉程度。

(二)权力义务

1、对健康体检不合格的员工提出调离生产岗位。

2、监督、检查各部门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对具体实施情况作出处理建议。

3、根据相关考核结果,对员工提出相应的奖罚意见。

(三)能力要求

1、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根据领导指示,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上级的决议、决定和工作布置。

2、具有一定的业务实施能力,能编制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起草报告、总结、文件等文字材料;能提出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计划、要求和措施方案。

3、具有胜任本职工作必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热情。

4、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和工作经验。

三、供销科长

(一)职责:

1、负责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掌握物资信息,保证合理库存;

2、按质检科提供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对采购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3、组织供应商资质评定。

(二)权力义务

1、对不能保证按质、按量、按期供货的供方,提出更换建议,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评审。

2、摸清本单位所属物料库和各单位分管物资的库存情况,及时向供方提供采购计划。

(三)能力要求

1、熟悉所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确保采购物资质量。

、对原材料知识丰富,有较强的谈判及沟通能力和技巧。

2、、熟悉本企业产品市场情况,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独立处理销售的有关问题。

4、具有较强的公关意识,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

6、具有市场竞争的分析能力,有应对棘手问题的处理能力。

7、初中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同行业销售工作经验。

四、质检科长

(一)职责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实施原辅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对出厂产品质量负责;

3、严格按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进行产品的抽样送检工作,按时抽取样品送委托检验机构进行产品检验,根据检验结论,对产品进行处置;

4、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将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客户反馈信息,传递到有关领导和部门;

5、负责不符合品的识别,并跟踪不符合的处理结果,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工作;

6、负责本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定收集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原辅料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及检验文件,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7、负责制度、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的编制发放、管理、控制和更改作废;

8、确保各类质量报表的准确性,负责保管产品的检验报告、检验资料;

9、负责计量管理工作,负责计量器具的检定、发放、报废等工作,按时完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完善原始记录,健全计量器具台帐,跟踪计量器具的流转全过程;

10、保证在行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扰,确保行使职责过程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

(二)权力义务

1、处理在产品质量上出现的技术问题、对不重视产品质量,干扰本部门行使职权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门和人员对质量事故的责任者提出批评教育和

处理意见。

2、对安全、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状况差的部门,批评教育和的提出处理意见。

3、对产品质量好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褒奖。

4、向有关部门索取、查阅有关产品质量的质量管理的文件和资料。

(三)能力要求:

1、检验员应熟悉各种原辅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

2、检验员应有谨慎的工作作风和熟练的业务能力,熟悉有关的检验政策、法律法规,办事认真,立场坚定,具有省级以上劳动部门核发的检验员职业这个证书。

3、高中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同行业检验工作经验。

4、熟悉本行业产品及技术发展方向,了解顾客及市场需求。

5、具有协调本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能力。

五、生产技术科长(车间主任)

(一)职责

1、根据生产任务,编制年度和月份生产计划,编制原材料、设备配件需求计划;

2、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及时掌握生产情况,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负责工艺技术要求的贯彻及操作规程的正确实施;

4、建立健全各生产岗位的质量责任制,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

(二)权力义务

1、指挥日常生产工作活动,对生产中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和人身、设备事故,追究责任和提出处理意见。

2、对不重视产品质量,干扰人部门行使职权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门和人员批评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3、对安全、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状况差的班组,批评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4、对产品质量好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褒奖。

(三)能力要求

1、岗位专业知识要求:具有食品工程专业知识、生产组织与计划和现场生产综合管理等相关基本知识。熟悉本企业主要产品。掌握生产能力计算、生产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能有效地组织与协调本部门的生产管理活动,保证各项指标的完成。熟悉本企业的设备和生产能力状况,稳妥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能及时正确判断和处理重大生产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

3、学历与资历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

六、化验员

(一)职责

1、严格按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进行产品的抽检工作,按检验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外观、理化、卫生指标检验,作出检验结论;

2、完成本岗位担负的检验和临时性试验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3、确保检验项目齐全、数据准确,检验记录填写字迹清楚、真实,检验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岗位;

4、按规定的方法取样,确保取样有代表性,留样标记清楚、正确。

1、在检验工作中,进行随机抽样。

2、在监督检验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3、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存放。

(三)能力要求

1、岗位专业知识要求:熟悉掌握有关检验器具和检验方法,熟悉本企业主要产品。

2、能力要求:能合理安排食品检验计划,及时正确处理检验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问题。

3、学历与资历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有1年以上食品加工、检验经验,负责出厂检验的化验员必须取得化验员职业资格证书。

七、操作工人

(一)职责

1、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对本工序的质量负责;

2、参加本企业组织的质量管理、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认真学习本岗位技术业务知识,熟悉工艺和操作规程要求,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和维护设备;

3、做好生产过程的各种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遵守卫生规范要求,做好本岗位的清洁卫生、清洗消毒工作,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

(二)权力义务

1、结合自己的业务,经常深入生产实际,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提出个人意见,协助领导解决问题。

1、岗位专业知识要求:接受过岗前三级培训,熟悉所在岗位的主要产品。

2、能力要求:安心本职工作,熟悉本职业务,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踏踏实实,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和临时性工作,不推,不拖,保质保量。

3、学历与资历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八、仓库管理人员

(一)职责

1熟知所保管物资(产品)的性能、用途及维护、保养等基本知识。

2除负责物资进库的点数检验收入外,发现数量、质量不符或有损坏、缺件等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或采购经办人员进行处理,保证库存物资符合质量标准。

3负责在库物资按类别、型号、规格等分区定置,整齐存放,符合库管要求,对贵重物资要专门存放,严格控制。

4负责对所管物资的维护、保养,做到有检查、有记录,保证所管物资不锈蚀、变质、损坏。

5坚持日清点、月盘点制度,对出库物资要认真复对品种、规格、数量,并及时记帐。

6负责做好库存物资的标识工作。

(二)权力义务

1有权拒绝不合格物资或未经检验合格的物资入库。

2有权拒绝发放不符合领用、出库手续规定的物资。

1、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通则、细则、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2、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定的各种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3、勇于批评和揭露掺杂使假,不按标准规定和工艺配方生产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4、积极向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提合理化建议,维护企业正当利益。

(三)能力要求

1、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以及相关行业仓储管理工作经验。

2、了解仓储知识,熟悉仓库管理流程,会做仓库管理报表。

3、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能吃苦耐劳。

4、具有较强的沟通、管理和协调能力。

九、生产管理者

1、负责基础设施(主要为生产设备)确定、提供、维护等的管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转;

2、负责生产技术科的管理,确保按时提供顾客所需的产品;

3、负责组织开展现场的环保、安全检查、评比,监督生产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运行控制情况。组织雨季防汛的安全检查;

4、负责车间出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岗位资格条件:

1、工作经历:具有1年以上生产工作管理经验;

2、技能: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熟知生产、包装机械的性能、产品的要求;

3、性格:敬业,严谨、果断,视质量为生命。

十、质量管理人员

1、负责企业贯彻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方针、政策,并实施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

2.策划和实施对控制措施和(或)控制措施组合进行确认所需的过程

3.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保证体系稳定的提供质量安全的食品。

5. 负责处理生产过程、市场反馈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对产品质量负责。 岗位资格条件:

1、性格:敬业,热情,能吃苦耐劳。

2、具有1年以上质量管理经验,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全过程,是主要质量负责部门的骨干人员。

十一、技术人员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有关规定;

2、负责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负责重点工序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技术要求。

岗位资格条件:

1、工作经历:具有1年以上车间工作经验;

2、技能:熟知生产机械性能,熟知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机械操作熟练,技术水平高;

3、性格:敬业,热情,能吃苦耐劳。

活动记录:

《职工履历表》、《人员能力评价表》、《人员档案》

QCZD-QS-2014-017

质量职责考核办法

总经理负责企业的质量工作,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负全面责任,有权对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A、本考核办法采用打分制,每月考评1次,每次10分为满分,年终进行总评比,总分为120分。 B、凡在考核中发现未按管理制度要求执行、未履行职责的部门、车间及个人,每发现一次扣1—5分。

C、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要追究其责任,每发现一次扣10分,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按考核不符合执行。

D、年终总分低于100分,年度考核不合格,扣发部门年终奖金。高于110分者,发给年终奖金,高于120分者,由企业研究决定颁发奖金或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附:各项工作考核打分细则

各项工作考核打分细则

一、质检科: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得1分)

2、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实验进行考核。(得分2分)

3、对组织质量分析会,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顾客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上报进行考核(得分2分)

4、考核计量器具的管理、检验、周期检定和建立台帐工作。(得1分)

5、考核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及跟踪处理结果,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验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