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检测2

打印 保存

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

№:ADBD2008R_[***********][***********]8874 检测文献 作 者 检测范围 检测时间

总文字复制比:21.2% 去除引用:0% 重合字数:1632

文献总字数:

7705

主题单元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 —以北师大版为例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互联网资源库,其他比对库 2013-12-25

总段落数:[1 ] 疑似段落数:[ 5 ] 疑似段落最大重合字数:[ ] 疑似段落最小重合字数:

[ ]

主题单元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 —以北师大版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一、教科书的相关概述 (一)教科书的定义

教科书,“所谓教科书,也称课本。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教材的主体。教科书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主要基础。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

或音节。主要由课文、注释、插图、实验和习题等构成。其中课文是最基本的部分。”[1] (二)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 (三)教科书的意义和作用 1、教科书的地位和功能 2、小学教科书研究的意义

教科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丰富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这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教科书是呈现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文本,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社会当下的价值取向。加强对教科书选文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家、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有利于我们选取符合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的选文,从而使教科书的编写更加合理。 北师大版“主题单元”编排体系 主题单元的定义

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编写组曾提出,北师大版的主题单元是指以生活或文化的某一内容为依据进行的单元编排活动。其基本程序是:先规划某一学段的总体框架,确定生活或文化内容的大体范围,然后分门别类,划分具体的类目,再依照类目来选择合适的文章,并确定与之对应的写作或综合活动的内容。[2] 北师大版教材编排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编写组提出,本套教科书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首先确定贯穿1-6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确定每个年级、每册的主题单元[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共12册,共设计了146个主题单元,低年级每册15—16个单元,中年段12个单元,高年段8—10个单元,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学习难度也加大,因此单元数量逐渐减少。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语文天地一般包括“日积月累、拓展阅读、畅所欲言、初显身手、金钥匙”。六年级的教科书中,“语文天地”变成“综合活动”,这一部分更多的是要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处理材料,然后再进行交流,相对于中低年级,综合性加强,也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依据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选文的要求

(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编写组曾提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我们以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作为本套教材总的指导思想。 (三)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1、内容形式精美,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认字、写字教学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2、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3、符合时代精神,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保护环境等思想的熏陶。

4、体现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进步文化的精华,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教育。 四、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主题类型 (一)主题的概念

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对于主题类型的划分,以往的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划分标准不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文依照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以“人”的发展、人格的形成为核心,以北师大版为例,扼要地将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主题类型分成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这四个方面。

四个主题类型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编排情况

主题类型 篇数 百分比(%) 人 与 自 我

(51篇) 自强自信 11 诚实守信 6 独立自主 2 态度习惯 9 改正错误 3 读书与艺术 9 实践劳动 11 人 与 社 会

(106篇) 关爱 46 合作 2 规则 5 智慧 17 奉献 15 民族 4 爱国 17 人 与 自 然

(84篇) 赞美自然 69 环境保护 15 人 与 科 学

(25篇) 探索科学 奥秘 11 科技发展 5 科学精神 9

其他 17

(说明:文章具有丰富性、多元化的特点,一篇文章可能有不同的主题,但为了方便分析,在统计归类时,考虑将文章归入更为倾向的主题类型。)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基本可以归入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这四个主题类型中,,但表现这四个主题的选文所占比例却不尽相同。其中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题的选文比较多,各占106篇和84篇,可见北师大版教材重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学生的教化作用。 1、关于“人与自我”主题

在心理学上,“自我”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它强调独立自我主体存在的自觉性,它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动因。

北师大版教科书在“人与自我”主题中又可以分为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独立自主、态度习惯、改正错误、读书与艺术、实践劳动这7类。其中自强自立、态度习惯、实践劳动等篇目相对而言比较多。而关于独立自主的选文比较少。在教科书中的体现主要就是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主要集中在低年级,而到了高年级,却没有这方面的文章。这应该是选文编排方面的不足。“独立自主”在当下尤为重要。我国近年来在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时,很注重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内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即反对大国的控制与影响,自己也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自行决定对待世界事务的立场。而且,自主、创新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因此,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你“独立自主”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2关于“人与社会”主题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人的发展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所谓个体社会化, 是指“个体凭借其生理特点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 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 []

学生生活的范围逐渐扩大,由原先的家人、老师同学、社会上的其他人乃至后来与其他国家的人相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选文中关于“人与社会”的主题,关于“关爱”的选文所占的比例最大,这其中包括与家人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爱。学生最先接触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上学之后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接触变多,这种亲密的关系在学生的生命历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最初的人格塑造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关于“关爱”部分的选文所占比例比较大,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低年段,如第四册中的《妈妈的爱》表现的是妈妈对孩子的爱,第六册《春天的雨点》表现的是难能可贵的师生之情。

关于智慧、奉献、爱国类的文章也比较多,毕竟爱国是永恒的主题,而关于合作、规则的选文就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合作的选文就更少了,北师大版在第三册出现了两篇《比本领》《天鹅、大虾和梭鱼》,而在其他其它年级几乎没有出现过。规则指的主要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我们必须遵循规则,大大到国家,现在我国越来越寻求“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固然很重要,但不可逾越一定的章法制度。小到我们个人,也要遵循社会上的各种规则。合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是经济、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追求国际经贸的全球化和国际社会文化多元化,需要我们国家与其它国家一起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儿童,遵循规则和善于合作也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素质,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 3、关于“人与自然”主题

朱志勇[39]指出,关于我国语文教科书中对自然环境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1978年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似乎处于一种“冲突”状态,以显示中国人面对自然坦然又充满自信的精神境界,但违背了自然规律,第二阶段就是1978年以后,人与自然开始倾向于“和谐”和“协调”状态。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关于“人与自然”的选文共84篇,所占比例相对而言也比较大。其中赞美自然的有65篇,而环境保护的有19篇。赞美自然的选文贯穿每个学段,如第一册的《我家住在大海边》《浪娃娃》、第五册的《海底世界》、第十一册的《长江之歌》《三峡之秋》等这些选文,主要是介绍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没办法游览所有的名胜古迹,观看所有的自然美景,但是通过这些选文,能够让我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在“人与自然”主题上,关于环境保护的选文比较少。张庆先生[40]曾说过:“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迫切需要我们向下一代注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比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张人类要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

然的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支配当前世界课程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选文中,环境保护的选文有第九册《只有一个地球》《鸟儿的侦查报告》《绿色千岛湖》等选文。为了经济的发展,人类不断开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 一定程度上环境受到破坏,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想不断地征服大自然,后果只能是大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报复。小学教科书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理应多选取关于环保方面的文章,让学生从小就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若能选取一些介绍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文,更能够让学生明白该以相应的实际行动来进行环境保护。 4、关于“人与科学”主题

关于“人与科学”的选文有25篇,与其他三个这题类型的选文相比较,是最少的。其中关于“探索科学奥秘”与“科学精神”各占11篇和9篇。探索科学奥秘的选文有《苹果落地》《我的影子》等,关于“科学精神”的选文有《当代神农氏》《一个这样的老师》等。而关于科技发展的选文只有5篇。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成就卓越,。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体现科技发展的选文却偏少,该套教科书应该对科技发展这个方面的知识引起重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主题单元下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以“主题单元”为主,但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地方、不同学校使用这套教材,这套教材设置了一些开放单元:《外面的世界》(第一册)、《车的世界》(第二册)、《书的世界》(第三册)、《体育世界》(第四册)、《集市与超市》(第五册)、《特产》(第六册)、《地名》(第七册)、《纪念册》(第八册),这八个开放单元主要集中在中低年段,高年段的语文教科书没有出现开放单元。以下以第五册《集市与超市》为例,课文正文部分就出现了两张图,一张是关于“集市”的图,另一张是关于“超市”的图片。(因笔者在实习期间,正好在三年级实习,指导老师讲了这一课,故采用老师的课堂实录片段对这一课进行分析) 指导老师《集市与超市》课堂实录片段: 师:回想一下,你们有没有发现超市有什么特点? 生1:超市的东西大、齐、全,而且有分类。

师:观察很仔细,像在开元寺附近,到农历二十六时的赶集,东西就没有分类,想在哪卖就在哪卖,所以超市的第一个特点,它就会分门别类,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2:超市有手推车、购物篮。

师:没错,在集市上,就没有手推车和购物篮,在小型的超市也没有。 生3:超市里的货品不能讲价

师:也就是说,超市的东西是明码标价,货品上方的架子上都标有价格,标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而我们在集市上买东西时,就可以和小摊贩讨价还价。 生4:超市有收银台,而集市没有。

师:有道理,超市有收银台,我们要付账时都是通过电脑算账,一般不会出错,而集市上一般是人算,有可能会出错。你们还有没有发现超市其他的特点? 生5:超市有储物柜,而集市上没有。

师:你们发现超市这么多特点,看来你们都可以称得上购物的“资深达人”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超市的特点:1、大多全2、而且有分类3、有手推车、购物篮4、明码标价5、有收银台6、有储物柜。

《集市与超市》是一个开放单元,课文只是分别呈现了“集市”与“超市”的图片,这个单元没有特定的主题。从上述课堂实录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师生之间配合得很好。《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单元没有特定文本,也没有特定的主题,这节课的教学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挖掘文本内容,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而且北师大版教科书也是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让学生在课堂有话说,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像这种开放单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对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1)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那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教科书,它的编写也应该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特点和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制定适合他们学习的教科书。这就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应该从选文主题与体裁上都应该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在选文主题的选择上,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而且他们平时接触更多的家人和老师、同学,因此,教科书应尽量选取来自于他们生活的主题。这样,有助于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学习能力也比低年段的学生强,教科书也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量编排符合他们的思维、想象特点的选文,这时候编排的选文不仅要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起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的学习。

在选文的体裁上,也要难度适合。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对于低、中、高年级,他们认知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年级的学生的选文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中低年级应以诗歌、记叙文为主,对于高年级应以说明文、散文为主,课适当编排一些应用文或小说,而戏剧和议论文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不宜大量编排。 (2)具备全球眼光,选取一些外国选文,体现全球化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多样文化,我们既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关注当代先进的文化,,也应该要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优秀的文化,这要求教科书应当适当编排一些能够反映全球化的一些外国选文。这里的外国选文,指的是1、外国作家的作品及外国民间故事和神话;2、国人编写的介绍外国风物或人物的文章3、以外国为背景外国人为主要人物的故事。[]我们正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在各个方面联系更为密切,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更为频繁。通过各种渠道,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收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科书可以编排一些合适的、具有时代感的外国选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

北师大版实际上也选取了很多外国的选文,如《古罗马斗兽场》(介绍意大利)、《一个这样的老师》(美)、《穷人》(俄国)、《他发明了什么》(介绍美国发明家惠特尼)、《“诺曼底号”遇难记》(法•雨果)、《钓鱼的启示》(美•詹姆斯·勒菲斯特 )实际上,这些选文大多是介绍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一些文化,选入北师大版的外国选文中以有关美国的选文居多,而像《花之咏》(黎巴嫩•纪伯伦)、《我们的错误》(坦桑尼亚•)这些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国家的选文几乎是是屈指可数的,西方文明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才会编排大量关于西方国家的选文,但是世界毕竟是多元的,我们应当适当编选一些非西方化的选文,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具有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教科书应该选取一些关注弱势群体的文章,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很多时候需要互帮互助,但是有个群体一般都会被我们忽略,那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实际上,弱势群体包括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即生理上存在缺陷的人群,而社会性弱势群体指的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人群。

其实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这方面的体现并不明显,只有少数几篇,如《丁丁和牵牛花》《一件好事》《拾穗》(法国)、《语言的魅力》(法国)、《凡卡》(俄国),这五篇都是表达对表达对弱势群体关爱的题材。在当代,“弱势群体” 也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弱势群体实际上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群体并不能从中得到多少福利,他们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而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关注“弱势群体”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往往很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不断地推敲文本中字词句段篇章,有时会忽略文本的人文性。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明确的概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

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课程标准第2页)北师大版教材要培养小学生从小关注现实和关注人类,可以适当地选取关于“关注中国弱势群体”的选文,有利于培养当代儿童爱心,引导小学生关注周围人的生活,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参考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编写组.兴趣先导 学会学习 整体推进 文化积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2(1):36关于

[]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4-57 [39] 朱志勇.语文教科书自然环境价值取向的分析[J].上海教育教研,2000(10) [40] 张庆.张庆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67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