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秦 文 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部资料

编者:郑国岱

联系电话:[1**********]

二0一六年八月

绪言:理解和尊敬——我们的研究立场

一、理解和尊敬:

虔诚与尊敬是态度,它形成的基础必须警惕刻板印象,展开的办法最基本的有三个:

1、置回历史

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作家创作和作品展开的历史真实。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要清醒认识:

(1)关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落后、光明与黑暗的标准是什么?

(2)关于“吃人的封建礼教”:

你知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吗?

2、置回作品

一切能指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完成它的所指。例如,关于《西游记》,人们历来喜欢孙悟空,不喜欢唐三藏,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回归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唐僧真的很可爱。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背景是她展开的历史,主体是作品,所以,一切的文学史论必须老老实实回归作品,一切文学史论也必须指引我们回到作品而不是脱离作品。

3、置入自身

人文领域所谓的客观永远是相对的,主观才是绝对的。所以,置入自身的生命体验到文学批评中来既是必要,也是当然。这里需要警惕的是所谓“人性解放”。人性需要解放还是需要建构,这是叩击所有人良知的问题。

二、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神话和原始诗歌。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后来的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物质存留。蕴涵着丰富的文学因素。

先秦文学流传给我们的丰厚文学遗产主要以《诗经》、《楚辞》、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为代表。

(一)先秦散文: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1、历史散文

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以记言为主。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以记事为主,是编年体史书之祖。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诸子散文

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墨子》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2)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开始向专题论文过渡,它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3)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荀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

(二)先秦诗歌概说:

1、诗歌的生成:

关于诗歌的生成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起源于劳动,一是起源于宗教(巫)。其实诗歌的生成既是物质实践活动也是精神实践活动的结晶。

2、先秦诗歌分类:

(1)四言诗:《诗经》——黄河流域的歌谣为主,诗风质朴

(2)杂言诗:《楚辞》——长江流域的歌谣为主,诗风绮丽

先秦诗歌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楚辞与《诗经》不同在均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地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采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经久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 历史散文

第一节 道义谱系——《春秋》和‚三传‛

一、中国史官制度

1、史官制度与历史散文的分类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汉书·艺文志》)

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案《周官》、《礼记》,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唐·刘知几《史通·外篇·史官建置》)

因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职责分工,先秦历史散文自然可分为记言与记事两大类。前者有:《尚书》、《国语》、《战国策》,后者有:《春秋》、《左传》等。

2、史官制度与士大夫的道义执著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备受重视,还和历代史官对历史道义的主动承担有关。中国古代现实设置的史官制度相当于西方世界精神设置的终极审判,不过,中国的终极审判不在天国而在人间,不由上帝而由人(史官)来完成。

A 、秉笔直书:春秋时,齐庄公被其大臣崔杼所杀,“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B 、春秋笔法:“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二、《尚书》:上古文献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以记言为主。

1.内容:商周记言史料汇编

《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文心雕龙·宗经》)

(1)《虞书》、《夏书》:假托之作

(2)《商书》:殷王朝史官所记

《盘庚》三篇:语辞古奥,感情充沛,比喻形象生动,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3)《周书》:周初到春秋前期文献,主要是诰和誓两种文体

2.艺术特征:

(1)语言古奥典雅,结构完整。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韩愈《进学解》)

历来认为《尚书》文辞古奥艰涩,究其实是时代遥隔所致,书中语言在当时只是日常口语,何来的艰涩?另,书中各文诰皆能单独成篇,说理清晰,叙事完整,已显示出相当成熟的散文艺术技巧。

(2)情感质朴自信

这很大程度上和发言者的身份有关。他们位高权重,言语之间不必夸饰和遮掩。

三、《春秋》

1.版本:

(1)“春秋”本义:各国史书通称

(2)《春秋》专名:孔子修订的鲁国春秋

2.特色:

(1)编年体史书之祖:

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历史。具体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2)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

孔子把自己的价值评价带入历史叙事,在《春秋》的记事过程中借助严谨措辞寄予褒贬的感情。例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为“弑”等。后人称赞这种做法为“微言大义”,实际上作者的深意往往难为读者所领会,于是解说书出来了。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於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3.“春秋三传”:

(1)《谷梁传》:为鲁人谷梁赤所传。

(2)《公羊传》:为齐人公羊高所传。

(3)《左传》:为鲁人左丘明所传

前两传侧重从理念上对《春秋》加以阐发,其发扬的就是《春秋》“微言”背后的“大义”。《左传》则侧重于事件叙述。如《春秋》鲁隐公元年记:“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谷梁传》着重解释为什么用“克”不用“杀”,《左传》则把相关内容铺展成六七百字的叙事文章。就文学成就而言,《左传》高于其他两传。

四、《左传》

(一)《左传》的版本:

1、作者:相传为鲁太史左丘明所作,所以称《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是简称。实际上,左丘明应该是在前代史官记述的基础上编订的。

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然睿旨存亡,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观《左传》之释经也,言见经文而事详传内,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信圣人之才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刘知几《史通·内篇·六家第一》)

2、版本:

(1)战国初期:《左氏春秋》、《春秋古文》,并非为阐发《春秋》而作。

(2)汉哀帝,刘歆:《春秋左氏传》,引传解经,零星。

(3)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以传系经——《左传》整体散附《春秋》经文每年之后。

(二)《左传》的思想内容:

1、继承了《春秋》编年体形式,叙事年限基本与《春秋》重合。

《春秋》:鲁隐公元年——鲁哀公十四年 (前722年——前481年)

《左传》:鲁隐公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722年——前468年)

2、贯穿全书的崇礼重民思想:

城濮之战:进退的考量基本依据是:礼

曹刿论战:借以征战的基本凭借是:忠之属。司法公正

3、波澜壮阔的“春秋”图卷。

(1)诸侯的明争暗斗:主线

(2)士人的兴起:士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代表民间智慧的觉醒

士农工商——四民之首 士——仕

(3)民生百象:乐师、百工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哤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刘知几《史通·外篇·杂说上》)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韩愈《进学解》)

1、严整细密、纵横跌宕的叙事艺术。

(1)丰富的叙述手法。

顺叙:全书以时间线索编序

补叙:介之推不言禄

预叙:骞叔哭师 设置悬念,叙事更有张力

(2)故事性、戏剧性情节

一鼓作气

2、擅长叙写战争

(1)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 宏观

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战争过程固然精彩,但战前运筹,战后余响叙述完备

(2)把战争道德化、神秘化。 春秋无义战

3、语言简洁精练、委曲有致。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之好

第二节:铺张扬厉——《国语》和《战国策》

一、《国语》

1、成书及体例:共21卷

(1)作者:历来认为也是左丘明所撰,如司马迁认为:“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唐代刘知几也说:“左丘明既配经立传,又撰诸异同,号曰《外传国语》,二十一篇。”事实上,《国语》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当为各国史官记述的汇编。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左传》则为内传。这是从它们和《春秋》在内容上互相关联的紧密程度来说的。

(2)我国最早的国别史。记叙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史料。其中,《晋语》有九卷,将近全书的一半,且各国语写作风格不一致,所以有人认为《国语》的最后编订者应该是晋国人。

‚《国语》:《周》、《鲁》多掌故,《齐》多制,《晋》、《越》多谋。其文有甚厚甚精处,亦有剪裁疏漏处,读者宜别而取之。‛(刘熙载《艺概·文概》)

(3)记载年限:前967——前453(西周末——春秋)

前722——前468(《左传》)

前722——前481(《春秋》)

2、内容和特点:

(1)记言为主:多应对之辞。记载各国贵族的重要言论

《国语》记言——《春秋》外传,

《左传》记事——《春秋》内传

(2)崇礼重民:《邵公谏厉王弥谤》

《勾践灭吴》

(3)语言平实晓畅

二、《战国策》

1、编撰及体例:

(1)西汉以前:非一人所撰,未有专名

《国策》、《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短长》

(2)西汉:刘向,《战国策》

(3)体例:33篇,“因国别”以“时次”,上接《春秋》,下迄楚汉

“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 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刘向《战国策·书录》)

2、思想内容

(1)纵横家言论汇编

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时的讲稿、记录和著作,史料价值不高,“可供参考”

A 、思想切于实用。 《苏秦始将连横》

B 、价值立场繁杂。 《冯谖客孟尝君》

(2)“士”的崛起。 养士

《左传》时代士的活动还不普遍,《战国策》时代士已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力量,所以各国诸侯争先“养士”以笼络人心。其著者如孟尝君有食客三千。因此,虽然孟子其说不行,但日子却不会如孔子般“惶惶然”。

另外,纵横家们的实用主义路线正是其主体价值意识的觉醒——他们没有必要坚决依附某个集团的利益来获取自身的价值。

3、文学成就:

(1)集中笔墨,塑造鲜明人物形象,为《史记》纪传体导夫先路

历史叙事由事件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人成为历史记载的中心

《冯谖客孟尝君》

(2)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A 、长于铺陈排比 《苏秦始将连横》

B 、巧于以情动人 《触龙说赵太后》

C 、妙用寓言说理 画蛇添足

4、作品讲解:《冯谖客孟尝君》

第二章 儒家散文

第一节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家散文的兼济情怀

一、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小时贫贱,长大后为小吏,三十多岁始收徒讲学。51岁后历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大司寇。55岁至68岁率弟子周游列国。

1、我们所认识的孔子:矮化——神化——妖魔化——人化

2、孔子的精神修养过程(孔子心目中的孔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天命:人生发展历程的客观规定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耳顺:‚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从心所欲:“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

二、《论语》的思想内容辨正: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

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述孔子及其门人言谈行事的著作,通行的注本历史影响最大为朱熹《论语集注》。另有: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清崔述的《洙泗考信录》,近代康有为的《论语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现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等等。

1、政治思想:

(1)礼治思想:孔子并没有提“仁政”,他的治国理念是“为国以礼”、“礼之用,和为贵”。而礼治的切入点在“正名”而治: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第十三》)

正名是什么?

(2)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典型误读:

① 特权思想:“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出处:“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礼记·曲礼上》)

② 保守思想——恢复周礼: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y ì)》)

完整版: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2、教育理念:

(1)革命性的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第十七),是另一种版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教育公平:

A 、“有教无类”(《卫灵公》):受教育机会量上的公平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B 、因材施教 质的平等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

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3)人才培养目标:君子——内仁外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A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

B 、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

(4)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典型误读:

“愚民”,理由: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解: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旁证: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一》)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第十七》)

3、伦理观念:理性主义的伦理观

(1)社会伦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

理解第三句话,我们尤其要把它置回孔子说话的语境下才不会闹笑话。

(2)家庭伦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三、《论语》的散文特色:

1、洗练精审小短章: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1)小短章的思想及艺术魅力

小短章往往省略了言说的语境,给精确解读遗下困难,但留白的结果也让短章有了更灵活和富有弹性的义涵。同时,短章直截了当的陈说,也使它具有整洁精警的形式美和目击道存的思想冲力。后世的《世说新语》及各种短篇叙事作品都多少受到了影响;种类繁多的诗话、词话则在说理方面继续展示小短章的迷人魅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这句话的解读就可以是消极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也可以是积极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小短章的种类

A 、语录:

《论语》共二十章,499则。其中单纯的语录仅为270则,其他形式达到229则。 《论语》全文约2.3万字,纯语录8千2百多字。

B 、记事:《乡党第十》纯记事

C 、叙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D 、论理:人物对话

2、说理朴实精练、意蕴悠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一派温婉平和,大度从容,既在说理,也在抒情——好高兴啊!

3、叙事精简,意趣盎然。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而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在三十几个字的空间里,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都有了;人物的神情、语言、心理也跃然纸上;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又构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张力。

4、人物语言传神写照,真挚动人。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通过长沮、桀溺对子路的明知故问,对孔子的劝说,以及“耰而不辍”的态度,把隐者对孔子的嘲讽、傲慢和冷落,以及对现实不满的神情语态,都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同时也表现了孔子的孤独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精神。

四、作品讲解: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运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应聘,突出民生,强调礼治。 曾皙的一番话含义大致有三:一,春风化雨般的礼乐教化;二,安乐祥和的大同世界理想;三,成功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许曾皙,也对其他学生的表现表达遗憾。赞许很真诚,遗憾的表达则缓缓流露,生动刻画出一位伟大教育家雍容大度,循循善诱的道德风范。

第二节:善恶之辩

——儒家散文的‚气‛和‚势‛

一、“五常”与孔孟荀三家思想比较:

“五常”历来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群,不过儒家各派各有侧重罢了。通过这些侧重情况的考察,我们可以直观的把握儒家思想体系的演变。

由上表可知“仁义礼智信”在各家思想中的排行分别是:《论语》——仁、礼、信、知、义,《孟子》——仁、义、礼、智、信,《荀子》——礼、义、智、仁、信。这表明: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孟子侧重从仁义的路线去发扬孔子的思想;荀子则侧重从礼义的路线去发扬。荀子对智的关注还甚于仁,表明荀子已经把儒家的思路引入实践理性的路途——

仁的完成不是出于道德建构的需要,而是实实在在的理智考量的结论。

二、“内仁”路线的发扬:孟子

1、生平:约前372—约前289

孟子名孟轲,字子舆。邹人,生活在战国(前475—前221)中期,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行为仿佛孔子。但生平际遇与孔子有很大差别,因为战国重“士”,所以生活优渥。可惜游说不利,退而著书,后人尊为“亚圣”。

2、孟子的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显然,孟子认为“人性善”是天赋的,所以舜“由仁义行”而不是“行仁义”。“端”和“几希”却都极力提醒人与兽之间的分野是极其脆弱的,所以要“扩而充之”,要“养”。

3、《孟子》的文学特色:

《孟子》全书共七篇,记述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孟子》文章是章向篇的过渡,语录体向对话体发展。刘熙载评价说:“集义养气,是孟子本领。不从事于此,而学孟子之文,得无象之然乎?”(《艺概·文概》)我们也认为,孟子文章重点在一个“气”上。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说理善假寓言、比喻。

(1)《孟子》七篇,以对话体发展了语录体

首先,篇幅加长,议论增多,都围绕一个中心;其次,对话体把人物与人物、思想与思想放到一个平台上交锋,使人物的光彩、思想的魅力、行文的跌宕容易生成。

(2)以义养气,以气宏义,不仅从逻辑上说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道义在兹,气势凛然;孟子有方今天下舍我其谁的道义担当,所以,每场对话的始终他都稳稳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于是言语之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3) 叙事跌宕,机巧深博。

孟子惯常使用的是先抑后扬的手法,叙事几乎都是先从自己尴尬的处境开始,营造悬念,蓄积文势。

4、作品讲解:《齐桓晋文之事章》

三、“外礼”方向的展开:荀子

1、生平: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

荀子,名况,字卿,荀亦作孙,故后人称“荀卿”、“孙卿”。与孟子同为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但他兼采百家,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赵国人,游于齐,为稷下学者;后到楚为兰陵令,政通人和,但声誉震主,于是退而著书。《荀子》皆为长篇专题论文。李斯、

韩非子都是他的学生。

2、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性恶论中人的地位: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

人的努力使他自己成为与天地并列的价值主体。

应该说,孟荀二人都认识到人身上有善有恶,并且“恶”是自然人的主体内容,两家的区别在于,孟子认为人身上的善是与生俱来的,荀子则认为善是人自己努力来的。

3、《荀子》的文学特色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以“孟荀”并举,称“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不过,孟子文章重在“气”,荀子文章胜在“势”——孟子以浩然之气自由挥洒,荀子则以严整阵势令人叹服。

(1)说理严谨周详,博比繁喻。

(2)句式工整,含蕴精警。

4、作品讲解:《劝学》

第三章 诸子散文

第一节 《老子》和《庄子》

——道家的诗意栖居

一、老子其人其书:

1、老子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比他稍早,为周王室史官。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2、《老子》成书:

年代难定,我们认为老子应该是该书思想体系的原创者,但此书在流传过程中,道家后学可能有所附益。这种情况在古代典籍的流布过程中很普遍。

3、《老子》章节赏析:

(1)“道”的观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这把段话把我们的思想引向形而上的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有三:道、无、有。道包涵了“无”和“有”,“无”在逻辑上又先于“有”——无中生有。

(2)“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首先,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国”的概念的把握。小国寡民并不否定大一统,因为春秋时期“国”只是地方行政单位。其次要抓住老子的社会憧憬里面“有”什么。在他的“小国寡民”里有什佰之器,有舟舆,有甲兵,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的生活退回原始社会是无法实现的。第三,要理解老子的“无”。老子说“不用”那可能就是“无

不用”,所有的东西(包括“器”、“舟舆”、“甲兵”等等)循道而为,不必人用。就算要“用”也只会像“结绳而用”那么自然、自如、自在。另外,“不远徙”不是“不远游”——徙是迁徙,目的地是他乡;游是游历,终点是故乡——故乡足以安居乐业不必迁徙。既然不必远徙,舟舆也就只是生活的需要而非必要。人人乐土重迁,安守本分,自然甲兵无所陈之。第四,什么是“往来”?那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小国寡民中,人们安乐祥和、自足自在,自然可以不相往来。

这样的理想和儒家“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憧憬在神韵超脱之处浑然相同。后世《桃花源记》又有更加诗情画意的具体描述。这表明在传统中国的理想社会里,在物质小康的基础上,人们更加向往的是心灵的自在和安详。

历史上把小国寡民和自然而为学得最成功的恐怕要算汉武帝和他的大臣主父偃了。他们的推恩令把藩国割据的危险消解于无形。从而避免了像汉景帝和晁错削藩所酿致的“七国之乱”。所以后代多有人把《老子》一书当成“帝王之术”。

4、《老子》的艺术特色:

(1)为散文的发展带入形而上的哲理思辨。

《老子》之前的散文罕见有形而上的玄思妙想,《老子》的出现启示给散文一条有别于指实、指事的臆想幻化之路。庄周是这条路上最杰出的学生了。

(2)语言韵散结合,形象隽永。

《论语》其实延续的是《尚书》《春秋》等的记史传统,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老子》则从春秋时期流行的诗言志出发,化诗为文。出发点不同,使两者别有意趣。

二、庄子其人其书:

1、庄子生平:

名周,先秦最大的道家。活动时间约公元前369——约前286。蒙地人,曾为漆园吏,生活贫困,但特立独行,以自己的人生践行了自己的哲学主张。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途中。‛庄子曰:‚住矣!吾将曳尾于途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2、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庄子·齐物论》)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都是相对而言的,甚至于人与物的存在也是相对的。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3、《庄子》的艺术特色:

(1)标志着论说文正式由语录体过渡到专题论文。

《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的著作集,脱离语录体, 由对话式论辩发展为专题论文。

(2)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

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 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

4、作品讲解:《逍遥游》

第二节 《墨子》和《韩非子》

——墨与法的质朴与犀利

一、孔子的第一个放对者:墨子

1、墨子:名翟,约前479——前381,宋国人(或说鲁国)。先学于儒家,后自创立,竟使墨家成为当时的“显学”。其为人勇于担当、急公好义。他对儒家的批评很激烈。墨子对儒家的批评比较集中在《非儒》、《公孟》两篇。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公孟》)

2、《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其中心内容为“十论”:现存24篇(原有30篇,每论分上中下),集中反映墨子学说和其说理文的特点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子·鲁问》)

3、兼爱:墨子哲学的核心概念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除了同等,还有先后的要求:‚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墨子〃兼爱下》)

4、专题论说文的开始。

《墨子》一书既有专题论文,也有语录体散文和对话体散文。前者如“十论”,后者如《公孟》篇。不过它的专题论文还留有语录体的尾巴,每篇开始都有“子墨子言曰”。

A 、质朴实用——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墨子·修身》)

B 、逻辑严密,善用例证

《非攻》(上)

二、荀子以后的法家——韩非子

1、生平: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况。秦始皇很赏识他的文章,于是兵加韩国迫韩非使秦,后因李斯用计,下狱而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

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2、思想:

(1)师承荀子,崇尚老子,追求“无为而无不为”。

A 、由礼治走向法制:

荀子:人性恶——礼治(法和类)——自觉加强制

韩非:人性恶——严刑酷法——强制

B 、循道无为而无不为

《解老》、《喻老》

(2)融合法、术、势,建构新法家。

A 、法:法律 法制, 魏国李悝(ku ī)《法经》——商鞅

B 、术:办事 用人方法, 韩国申不害

C 、势:权力 权威, 赵国慎到

“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定法》)

3、《韩非子》的文学特色:

(1)长篇论文气势磅礴、淋漓尽致。如《五蠹》、《孤愤》。

刘勰评价韩非子的文章:“韩非著博喻之富”(《文心雕龙·诸子》),又说:“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文心雕龙·情采》)在刘勰看来,韩非子的文章和庄周一样是文辞情采的最杰出代表。

(2)短文冷峻犀利、睿智简洁。《难一》、《难二》等

“韩非锋颖太锐”(刘熙载《艺概·文概》)

(3)寓言艺术大师:全书三百多则寓言。

A 、第一个有意识的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

B 、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

C 、形象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

D 、艺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

4、作品讲解:《五蠹》

第四章 《诗经》

第一节 流动的风雅

——《诗经》的编成

一、《诗经》的集结与成书。

1、先秦的采诗制度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书·艺文志》)

“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古代的乐官在集结与整理、加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后编定在春秋时期。这里存在一个由“诗”到“经”的渐变过程。

2、孔子与《诗经》

显然,先秦诗歌的原生态肯定是丰富而又驳杂的,垂范万世一定有一个筛选动作。 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古《诗》三

千篇,《书》三千二百四十篇,虽卷帙繁多,而未经删定,未必篇篇有义可为法戒。(《经学历史》,清·皮锡瑞)

其实,与其讨论孔子是否删定《诗经》,不如讨论孔子如何读解《诗经》,因为他的读解为几千年的诗经学规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1)主旨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

(2)情感的中和。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第三)

(3)兴观群怨的功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第十七)

(4)以礼为先的批评立场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第三)

二、《诗经》“六义”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毛亨《毛诗序》)

1、《诗经》的分类与编排。

现存《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六笙诗”有目无辞,实305篇。《诗经》按音乐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共十五国风,160篇,按各诸侯国或地域编排,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 “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作者主要是贵族;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大部分产生在黄河流域,少部分涉及江汉流域。

2、《诗经》的艺术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经集传》)

三、《诗经》的流动

1、诗经时代的风雅

(1)生活中的风雅

‚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第十六)

(2)工作中的风雅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第七)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第十三)

2、后诗经时代的流风

(1)先秦:《孟子》、《荀子》

(2)两汉:有四家

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三家诗”和“毛诗”。“三家诗”属今文经学,后均失传,唯存《韩诗外传》。“毛诗”属古文经学,独传至今,即今本《诗经》。

(3)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集汉学之大成,具有里程碑意义。

(4)宋代:

《诗》学开始冲决汉学之藩篱,代表作为朱熹的《诗集传》。简明扼要。笼罩元明。

第二节 发乎情 止乎礼义

——《诗经》的情感世界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第十七)

《周南》、《召南》为国风诗之首,“用于乡乐,众人合唱。人若不能歌二南,将一人独默,虽在人群中,正犹面对墙壁而孤立。或说《周南》十一篇,言夫妇男女者九。《召南》十五篇,言夫妇男女者十一。二南皆言夫妇之道,人若并此而不知,将在最近之地而一物不可见,一步不可行。”(钱穆《论语新解》)

一、 《周南·关雎》

1、它是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一首古老的情歌,感情质朴纯真,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意境优美。

2、诗歌充分展现了四言诗的魅力:诗歌饱含幽怨感伤的情绪,但节奏明快,所以全诗如出水芙蓉,清新脱俗又楚楚动人。

3、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4、重章复沓的韵律与变奏:全诗一共五章,每章四句。其中有三章以“参差荇菜”带起,属于典型的重章复沓手法运用,但诗篇在整齐中又有变化。首章以“关关雎鸠”开始,次章才转入“参差荇菜”,第三章又以“求之”顶针第二章而下。整齐之中有变化,这种变化与思恋的情感历程神完璧合,赋予诗篇流畅婉转的动人风姿。

5、“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对《关雎》的评价,意指本篇的情感中和,也即是后代所谓的“发乎情止乎礼义”。

6、思考:(1)本篇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2)谁在采荇菜?

二、《秦风·蒹葭》

1.这是一首怀恋情人的恋歌。深秋的早晨,诗人望着那芦苇霜花的景象临水怀人,反复追寻着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意中人,抒发着眷恋爱慕和惆怅失意的情怀。

2.诗歌以赋法写成。每章开头两句是景物描写,它既是对眼前景物的客观再现,同时这种深秋时节的萧瑟、空旷、冷落的景象,也是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凄婉心境。接下的两句点出诗人所思念的对象,然而他的意中人却好象是在虚无缥缈之中,可望而不可即。最后四句诗人展开了反复追寻、苦苦求索的描写,透露出了诗人那眷恋企慕之情和求之不得的失望惆怅的意绪。全诗意在抒情,却无一“情”字,而是采用了以景衬情和叙事言情的手法,达到了曲婉动人的抒情效果,同时也创造出了凄婉而朦胧的意境。

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句数相等,字数相同,给人以整齐的形式美感。三章的诗意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变化,就是一些字词的变换,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呆板,也造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逐层深化了情感的内蕴。有些词的变换还显示了刻

意的运用,如“为霜”、“未晞”、“未已”,写出了时间的变化推移,与情感的层层深化相配合。

4、思考: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是女?为什么?

三、《卫风·氓》

1.《氓》是一首古老的弃妇诗,在形式上是一首赋体叙事诗,但也兼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歌通过女主人公自述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及被遗弃的过程,反映了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上的悲惨遭遇,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

2.诗歌共六章:第一章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第二章写女主人公的思恋之情及结婚;

第三章总结婚姻爱情的教训;第四章申辩自己无辜被遣;第五章写自己辛勤操持家务,却遭到粗暴的对待;第六章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3.此诗的艺术特点:

(1)在叙事上采用了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在抒情上运用了叙事言情、议论抒情及直抒胸臆的手法。

(2)诗歌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主,但比、兴手法也运用得相当出色。起兴中兼有比喻。

(3)诗歌的结构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条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叙事线索;一条是按心理情感变化的抒情线索,情节的变换与情感的起伏变化交织在一起。

(4)此外,诗歌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4、思考: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 《楚辞》

第一节 晓汲清湘燃楚竹——《楚辞》的变与骚

一、屈原与楚辞:

1、楚辞:

指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是在在楚文化的氛围中和楚地民歌、音乐的基础上,诞生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诗歌。楚辞又指战国时期的楚人和汉代人模仿创作的一批楚辞作品也统称为“楚辞”。东汉王逸把这些作品汇聚起来研究,著成《楚辞章句》一书,影响深远。

裒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也。后人或谓之骚,故刘勰品论《楚辞》,以《辨骚》标目。考史迁称‚屈原放逐,乃著离骚‛,盖举其最著一篇。《九歌》以下,均袭《骚》名,则非事实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楚辞类)

2、屈原与楚辞: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讬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错杂而广异义焉。(《楚辞章句》,汉·王逸注)

这里,王逸明确的指出屈原对于楚地歌谣既有学习继承,又有改造创新的关系,而且他改造的重点是“词”——以新的思想注入楚地旧有歌谣的音乐形式中。

二、屈原与《诗经》:

1、中原文化的扩散: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论语·微子第十八》)

鲁国是春秋时代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孔子那时候,鲁国的艺术家们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纷纷离开鲁国,中原文化扩散到各地是很自然是事。“亚饭干适楚‛——在鲁国,地位仅次于大师的艺术家到了楚国,对楚地文化的发展肯定有非常积极的贡献。

2、《诗经》对屈原的精神影响:

虽然同样源远流长,但以楚辞为代表的先秦杂言诗成熟时间要晚于四言诗。因为成熟在后,所以自然可以从《诗经》中汲取营养成分。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楚辞章句》,汉·王逸注)

在王逸看来,楚辞的兴寄是依照《诗经》来的。所以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渊源上都受到《诗经》的影响。

3、屈原对《诗经》的艺术演进:

变《三百篇》之体,而为长句,变短什而为长篇,于是感情之发表,更为宛转矣。此皆古代北方文学之所未有,而其端自屈子开之。然所以驱使想象而成此大文学者,实由其北方之肫挚的性格。此庄周等之所以仅为哲学家,而周、秦间之大诗人,不能不独数屈子也。(《屈子文学之精神》,王国维)

王国维认为中国文学有北方文学和南方文学两个传统,屈原是第一个把这两个传统是精神融会贯通的诗人。他把北方人的肫挚情感和南方人的浪漫想象相结合,成就了楚辞。

三、屈原的文学创作: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固知《楚辞》者,体慢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招隐》,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文心雕龙·辨骚》刘勰)

第二节 世浑浊而莫余知兮——屈原的诗歌

一、屈原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状况。

1、生平: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与楚王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楚辞章句》)

2、创作:

屈原的作品学术界基本认定的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其它作品争议较多。

“屈子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者也。宋玉景差感屈子之所感,而言其所言;然亲见屈子之境遇,与屈子之人格,故其所言,亦殆与言自己之言无异。贾谊、刘向其遇略与屈子同,而才则逊矣。王叔师以下,但袭其貌而无真情以济之。此后人之所以不复为楚人之词者也。”(王国维《文学小言》)

二、《离骚》

1、解题:《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2、结构:《离骚》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叙述诗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遭谗被疏的经历以及决不同流合污的意志。

(2)通过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的描写,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抑郁心情。

(3)描写诗人经过激烈的去国和留楚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并决心以身殉国。

第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第二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

3、《离骚》中的名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课文选讲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解: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子孙,我太祖的尊名为伯庸。正当夏历寅年的正月啊,就在庚寅之日我降生。生父观察我出生的气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我。为我取名叫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

分析:这一层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显示了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生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诗人认为出

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气宇非凡,又获嘉名,诗人写出了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译解: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在丰姿。披佩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配饰。流年似水我好象赶不上啊,只怕年岁不等待我。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薄暮去采江边的紫苏香草。

分析: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又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译解:日月匆匆而不停留,春秋季节依次更替。感慨草木的飘零冷落,只怕有为人年迈色衰。何不趁着壮年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乘着骏马而自由驰骋,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分析:第二层自述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由感慨时不待我,言及国家的命运,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最后,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意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国而献身。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信任,可残酷的客观现实不让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这就为下文写诗人所遭遇的现实作了铺垫。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译解:古代三个君王品德多么完美啊,所以那时群芳都聚集在他们身旁,他们还佩带了申椒和菌桂啊,哪只是把蕙草和香茝联结起来。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已经遵循正道而找到治国的途径。那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行啊,只贪走邪出的小道而寸步难行。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译解:那拉帮结派的小人们苟且偷安,使国家前途变得昏暗危险而狭隘。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灾祸啊,怕的是君王的战车将要颠覆。匆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为的是赶上先王们的足迹。君主不了解我的忠诚之心啊,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而大发脾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译解:我本来就知道忠言会招来祸害,可我宁愿受苦也不愿舍弃直谏。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主的缘故。国君起初已经和我有了约定的话,后来反悔变心有了别的打算。我已经不把离别看作难事,只是为国君的多次变卦而悲伤。

分析:第三层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己的一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诗人先赞颂古三王和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纣,批判党人群小,委婉劝告怀王莫蹈昏君复国的覆辙。他指天为证,耿耿忠心。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遭遇的挫折,委婉的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它以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矗立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块丰碑。《离骚》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述诗人在现实中的遭遇,反映了楚国现实的黑暗和屈原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奇诡的幻想,描写了诗人苦闷彷徨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和艰难的选择。

5.《离骚》的思想内容:

(1)《离骚》的主旨一般认为是忠君和爱国。在古代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屈原所爱的是他的宗主国,他的爱国之情,是和祖宗之国与宗族的感情连在一起的。在《离骚》中,有不少诗句表述了对君王的关心和担忧,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在战国七雄并争的时代,楚国本是很强大的诸侯国,《战国策·秦策四》曰:“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但此时的楚国已走向衰落。所以屈原对国家现实忧心忡忡。“岂余身之惮殃,恐皇舆之败绩”,忧虑的是国家的危亡,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屈原希望国君能够效法前圣,励精图治,使楚国强大。诗中反复申述国君要学习前代圣君明主的道德和治国经验,汲取前代暴君昏主残暴荒淫而误国的教训。希望国君能够“抚壮弃秽”,改变法度,革新政治,自己也愿意“道夫先路”。诗人的忠君和爱国也曾有过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离开楚国。

(2)美政理想。屈原在《离骚》在陈述了他的美政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其美政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君贤臣。三后(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尧、舜(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禹、汤、周文王都是屈原理想的明君。他说:“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表达了明君贤臣的遇合(“两美必合”)的政治理想。二是举贤授能。屈原提出“举贤才而授能兮”,又以“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的例子,表明了这种用人的理想。三是修明法度。屈原提出“循绳墨而不颇”,要遵循法度,并批评当时违背法度的做法:“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屈原的批判精神是基于他的忠君爱国和美政理想。他的批判一是针对历史上的暴君昏君,如桀纣之流:“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二是针对那些奸佞的“党人”:“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三是针对那些变节的贤人君子:“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的批判也直指昏庸的楚王:“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6.《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1)《离骚》以诗人自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有着高贵的家世、美好的品质、优秀的才能、高尚的人格。诗人以披香戴芳的象征手法,反复描写了自己人格的高洁和精勤不息地修养道德,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苏世独立的形象。诗人有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关切君王和国家的命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岂余身之惮殃,恐皇舆之败绩”。虽然有小人的离间和君王的疏远,最终都没能改变他眷恋故国的情怀。诗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执着的理想追求。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探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感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就:“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臣不吾与”。虽然现实的黑暗使理想难以实现,但他执着坚持自己的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2)《离骚》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叙述、幻想、虚构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创造了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创造性地将《诗经》的简单比兴发展为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大意象群:一是人事意象群。二是花草禽鸟意象群。三是神话意象群。

(3)《离骚》创造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离骚》是一首抒情诗,主要是以抒发忠贞而遭忧的情怀为诗的线索。抒情诗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离骚》的前一部分

是在诗人的人生遭际的基础上展开抒情的,后一部分又虚构了女媭劝说、陈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四方神游等一系列虚幻的情节,使抒情在若隐若现的情节中展开。同时,也扩大了诗的结构,增加了诗的内容含量,形成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

(4)《离骚》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离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三、重点作品讲解:《涉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