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两个白头翁,对话啁啾南北风

  居住在上海杨浦区国和路上的百岁寿星吴祖刚和万心慧分别出生于1908年3月和1910年8月。对于他们来说,今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因为在去年,万心慧已跨过了百岁的门槛,这样,他们就成了上海排名第三的婚龄最长夫妇。两位老人为何能这样长寿?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  以读诗写诗来陶冶情操,使自己胸襟豁达、祛病延年是吴老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已是103岁的吴老虽说耳朵有些背,眼睛也有些老花,但看上去依然腰板笔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在老人座椅旁的书柜里,放着一些诸如《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祥注古诗源》、《蕙风诗话》之类的线装书籍和报纸,一看就知道老人是一个常年和诗词打交道的文人。而实际上,吴老确实是一位百岁诗翁,他在春节前夕写的贺词几乎年年在报纸上登载。96岁时,老人曾以少年之心,洋洋洒洒地写下一首想与李白“联唱”的《梦游珠穆朗玛峰》,诗中“谁云青天不能上,风萧萧兮珠峰坡,老夫此去兮思荆轲。回首家山兮泪滂沱,此志既已决,万夫不可夺。长歌策杖登山行……”之句,折射出了老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诗坛引起一时轰动;101岁时,老人又写下了《老怀四叠》,在中华诗词界引来了公众唱和,唱和的人遍布大江南北。评论界认为,“吴祖刚的《老怀四叠》大气、奇气具备。其中‘华容道上三关过,长坂坡前一路冲’、‘枝头两个白头翁,对话啁啾南北风’、‘百年一觉银河梦,明日行程征远空‘等句,平中出奇,沧桑感人。”上海诗词学会会长褚水敖在拜访老人时,曾对他说:“您无愧是盛世人瑞。您的创作和健康,是当今中华诗词复兴的一个吉兆。其实,“枝头两个白头翁,对话啁啾南北风”又何尝不是两位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呢?  夫妻关系的和睦是老人长寿的另一个原因。在旁人的眼里,吴祖刚和万心慧有很多的不同,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风趣幽默侃侃而谈,一个沉默寡言。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一起走过了79年的风风雨雨,而且配合相当默契。吴老爱写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体字。吴老兴致来时,常常挥毫泼墨,吟诗作对。而大家闺秀出身的老伴万心慧便在一旁作陪,时不时给点意见,颇有“红袖添香”的味道,令他人羡慕。吴老说,以前老伴身体好的时候,常常由她把诗友的信函与唱和的诗读给自己听,还代笔给人家回信。如今,万老因身体上的原因,身手不如吴老利索了,可她一看到老伴就会露出满脸的笑容,有人夸吴老会哄人开心,吴老笑道:  “我没逗她呀,她就是一见到我便会笑。”当随行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吴老和万老时,只听得吴老说了一句“等一下。”,接着就把两人中间的大寿桃放在了自己的身上,随后将手搭在了万老的肩上,两人偎着,随着摄影师的“咔嚓”一声,两人留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老人的饮食荤素不拘,从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了营养上的平衡。他的早餐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块面包;午餐除了饭以外,就是两个蔬菜、一小块鱼肉或鸡肉(偶尔也吃些猪肉);晚餐是一杯麦片、一个鸡蛋、一个番茄;半夜里肚子饿了,就吃几块苏打饼干。值得一提的是,老人早餐的吃法十分独特,他先在面包上涂抹黄油,然后又涂上豆豉辣酱,对于这种“中西合璧”的吃法,有很多人认为不可理解,但吴老却说他对这种吃法情有独钟。平时,老人也吃一些水果和粽子糖、巧克力之类的零食。他再三强调自己吃东西不忌口,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嗜好,那就是喜欢吃辣椒,“他们都叫我‘辣椒大王’”,说罢,老人不由地笑了起来。  年轻时的吴老很喜欢运动,即使是在90岁时,他也还能从家中一直走到五角场。百岁以后,他依然改不了“好动”的习惯,经常从五楼走到四楼,又从四楼走到五楼。两位老人对国家大事十分关心,当他们听说哪个地方遭受重灾,就积极行动起来,以奉献自己的爱心。如四川汶川地震时,两位老人曾捐款2000元;青海玉树地震时,曾捐款1000元;甘肃省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捐款500元等等,而且每一次都是吴老自己从五楼走下,步行到居委会,亲手交给居委干部,其情令人感慨不已。老人的养老金并不多,当有人问他为何要捐这么多钱时,吴老说:“我们是中国人,同胞受灾我们心痛,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鼎力帮助他们。做了善事,我们感到欣慰。”孔子云:仁者寿。老人的长寿,不能说和他的仁爱之心无关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