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梯度教育结构与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反梯度

第27卷总第117期2009年第4期

科学・经济・社会V01.27-SumNo.117

No.4。2009

SC皿NCE・ECoNOMY・SoC玎£TY

区域梯度教育结构与对口支援西盎R吉日I)同校的反梯度

董海军,曾东霞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区域梯度教育结构的现实。基于反梯度理论,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促进了高等教育

区域协调发展,具备反梯度之意蕴,从而体现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区域梯度;教育结构;对口支援;反梯度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15(2009)04-0013一03

RegionalGradientintheEducationalStructureandAnti・--gradientof

thePartnerAssistance

DONG

on

the

Western

Colleges

Hal—jHa,ZENG

Dong—xia

(SchoolofPublic

Abstract:Thereisdevelopment.Basis

thefactthat

on

Administration,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

course

theregional

gradient

structure

hastakenshapein

on

theof

our

highereducation

theregional

the

anti—gradienttheory,partnerassistance

western

colleges,whichpromotes

coordinationdevelopmentofthehigherpracticalsignificanceofthepartnerKeywords:regional

education,hasthemeaningofanti—gradientandreflects

thetheoreticaland

assistance.

gradient;educationalstructure;partnerassistance;anti—gradient

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级号门人才,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为此,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实施了“对LJ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几年来,对口支援—【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了使对几支援工作在理沦上得到提高,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工作,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出发来讨论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将我圈的区域布局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是一种基本的共识。东部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中部是指经济次发达地区,而西部则是指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有人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问的收

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r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问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均大于中、西部地区。…

一、区域结构:高等教育梯度体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区域越大越明显。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即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等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受到各种凶素的制约,如人口因素、资源因素、地理环境、生态状况、民族历史、人文背景等。只有通过研究目前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在建

困对核心一半边缘一边缘体系的划分以及新体系或新秩序

构建作出了贡献而获得广泛关注。世界体系如此,区域体系同样如此。在我国,这种区域间的不平衡或者说地区间的差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做好教育的供给和发展。近

收稿日期:2009—02—16

基金项目: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摹会面(资助编号:20090450992)资助,同时系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萤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07ASH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董海军(1978一),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育社会学等。

13

万方数据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也明显存在着东中西部发展的梯度复制问题,西部高等教育远远落后于中部,特别是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1731所,东部地区(11省市)为770所,占总数的44.5%;中部地区(8省区)552所,占总数的31.9%;西部地区(12省区市)409所,占总数的23.6%。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东部地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45.8%、48.2%,中部地区分别占33.5%、33%、31.1%,而西部地区只分别占21.5%、21.2%、加.7%。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大学竞争力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高校云集,而除陕西之外的西部省份,尤论足人学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东部地区落后很多,列时还表现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上,区域差异不仅存在严重的“马太效应”,而且分配仍然很不均衡,很不合理。

可见,我圜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呈现东部、中部与西部的梯度结构布局。区域梯度结构自然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是低梯度地区难以长期接受的,而Ii,如果这种差距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不利于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凶此,包括宏观区域布局结构在内的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已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2】

这样一种梯度教育体系,既不能构造实施反梯度总体战略条件,不能满足西部开发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西部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可是,这样一种结构布局,是由于区域布局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是区域梯度的复制。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必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原则之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样一种梯度教育体系,是与教育公平不相容的。加大对闰家教育区域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把教育资源公平地投放下社会,足新时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和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导向和科学依据,更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和措施。

二、结构突围: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反梯度

对于教育结构布局,有人认为要建构一个充满活力、宏观有序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和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p1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行政决策和干预,调整高校的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4

后发展因家和地区在寻求经济发展的理沦思维巾,梯度推移理论影响深远,甚拿成为我国一些医域发展决策的思维定势。而实践的结果恰恰陷入了低梯度陷阱和落后的增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小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显然不符合后发展地区的战略目标。严酷的现实要求我们反省:梯度

】4

万 

方数据推移等于后发展地区的跟进顺序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实现跨梯度超越?这就成为『日J题的关键。若要解决区域梯度教育结构,强化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那么很可能会陷入到低梯度陷阱和落后的增长中去,因为梯度推移的渐进过程始终解决不了边缘区的落后状况,其始终是处于低梯度中。缪尔达尔(1957)在《经济理论与小发达区域》一书中指出,“区域增长是一个不平衡的增长过程,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差异”,口1如果没有政府r预,区域差异将不断扩大。

反梯度推移理论是与梯度推移理论相对的,足在梯度推进理论的幕础上提出和发展的。该理论指出,虽然各地区间存在经济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足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丌丁能性来决定。因此,后发展地区要缩小并上王消除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只能积极创造条件,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核心,实现跨梯度超越发展。16o而要实现技术突破和产jIk升级,却受制于被复制的教育梯度结构。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fl{,梯度教育体系的产生是甫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环境地理因素造成的,若通过IH场竞争或者自t博弈来建构,那么这种有悖于教育公平的梯度将得以扩大加深,『fIi不是得到缓解。

反梯度推进理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作为久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的理论,已在不少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类似的,教育,特别足高等教育并不一定按照梯度结构逐步推进。当然,这并不等丁说是所有的欠发达地区都能够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这样一种发展模式需要一定的世界经济技术背景和自身必备条件。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踟调发展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有了飞速发展,但由于梯度结构的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仍而临诸多方面的困难,仪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差距,而缩小差距的一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中央政府的关注和协渊。任由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仪不会缩小还会进一步拉大。关注和协凋仅依靠梯度推移解决不了落后地区的状况,只有实行反梯度推移战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才能缩小落后地【)t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首先,西部地区要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的Iq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因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和高素质的人才结合起来,彳’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与之相关,必先让西部的高等教育崛起和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进行反梯度的行政决策和f:预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优化。

其次,西部对人才的培养应确屯以“内部培养为主,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的思想,从内部培养和造就量多质优的人

才,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可是如今,无论是高校数量,高校在校生人数,还是高校自身的实力和质量,西部都无法与经济、教育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相抗衡,过高地寄希望于大批人才回流,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第三,西部的“教育先行”应成为跨梯度结构突围的首选。区域梯度教育结构的存在是实施反梯度推进的前提。发展需要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是要依托教育的,特别是高等教育。促使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先于它的经济发展,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类高级人才。

第四,结构突围的重要措施之一即是东中部名校与西部普通高校结对子,进行对口支援。在结构布局的规划上,在政府投入上,应有大举措,如要像扶持“985”与“211”高校那样扶持中西部的普通高校、中青年名师轮换到中西部高校支教等等。“对口支援”,是指由政府启动,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有关机构和学校之间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引进发达地区的物质和智力资源,促进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种援助模式,¨1这是在目前现实条件下具备可操作性的结构突围措施之一。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得到东中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许多东中部名校K期对口支援西部高校,逐步启动并且逐渐新增支援高校,从而使对口支援丙部地区高等学校政策具有圆家强制性、历史时效性、地区互动性、涵盖全面性、影响持久性的特征。坤1这种促进人才或资金或设备由东中部向西部的支援的逆向流动行为,产生了一种反梯度效用。

三、结构重建:高等教育区城协调发展

思考高等教育区域结构问题,是我阍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所应承载的使命和责任。没有区域发展的全局意识,没有教育区域结构的全局意识,必然对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问题视而不见,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陷入梯度陷阱而无法真正实现“教育先行”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教育公平已成为制约我阏教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如何将因家政策优势转变为教育公平的实践与发展是各地正在探索的问题。“对口支援”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促进

教育公平发展的卓有成效的模式之一。L91对口支援计划实施

几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成效显著,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r突出进步。对F1支援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厂西部地区高校办学质量,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o/Jo]

对门支援是促进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口支援,是党和政府对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采取的有力措施。高等院校对口支援,需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力所能及的前提F无偿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

万 

方数据和财力,使受援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增强西部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西部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东部优势高校通过对口支援把先进的办学理

念输送到西部高校,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同西部

高校优势互补,建立西部特色学科和科研,形成人才高地,进而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把一所边远高校新疆农业大学带入“国家队”,【I叫中南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文化对接,智力援助,共同打造医学高原。

对门支援西部高等教育,对于保障教育公平和促进民族团结’提!升综合国力也具自.重要意义。这不仅体现了支援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是受援高校服务和引领当地经济文化的实践。坚持并深入实践对几支援,将缓解区域梯度教育结构的张力,有助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平衡发展,从而为实施反梯度推移总体战略创造条件。因此,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反梯度行动是投入不大但社会效益巨大的善举。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反梯度实践,我们需要注意三方主体的职能工作。

对于支援学校而言,这是一种反梯度转移,支援学校从对口支援计划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不相称。因此,首先支援高校对支援人员要做好选拔推荐和思想动员工作。抽取的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支援精神,避免“干部F乡”式支援。二是要使自身的优势符合支援适应西部高校的需要。对口支援不是硬性将经验“植于”受援对象,而是需要将东中部经验创造性地再转化以适应西部地区具体情况。三是妥善安排好自身的支援计划。抽调人力的岗位工作的安排以及支援物资与资金的筹集等需要统筹安排。

对于受援高校而言,需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将自身的“地方性知识”与对U支援学校的优势因素创造性结合起来,而不仪仅足被动的受体,从“等与靠”的依赖思想中走出来,主动培育“造血”能力。

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是需要认真调研,跟踪管理并监督评价对【J支援工作。二是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创造出有效的办法,改进支援学校的激励模式。三是斟酌对口高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共同发展。为缩小西部高校与中东部高校的差距,也必须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借助东中部名校的比较优势,同时也要发挥西部高校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孙灭琦.1978年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收入和

消费水平变化的一个比较分析[J].西安金融,2005,(4).

[2]土海燕.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2一

14.

[3]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

2005,(5).

(下转第20页)

15

的认识,尤其是对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安排,正是以其满足农民这些利益需求的能力为主要评判依据的。例如:村民委员会,作为由农民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的自治组织,其职责就是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村民的意愿,决定和处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办管理本村的企业,调解村民纠纷,促进村民团结等。所以,村民委员会在实现农民个人利益方面的保障功能、组织农民办理公共利益的协调和整合功能、代表村序利益在与基层政权利益博弈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的功能实现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民对这一政治制度安排的信任。农村现行民主政治制度,只有从治理效能上足以去解决农村利益分化中的平衡I'uJ题,才能从情感上解决自身在当前农民心目中的认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农民的信任感,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

由此可见,农村政治安排的规范化,包括村庄选举制度的规范、村民“一事一议”制度的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都是为厂增强农民对村庄民主政治安排的信任,从而吸引农民的实际参与,让农民在投票中学会投票、管理中学会管理的同时,形成民主的亲身体验。这种体验,能于无意识中锻炼农民的民主管理能力,使农民逐步熟悉和习惯民主操作规程,从而客观r:为农村民主政治建没培养了一些基于长期基层民主训练所形成的具有民主、理性和独立政治品格的农民主体。

总之,.卜述三种途径的良性互动,客观上提供了一种农村民=E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民主政治文化的培植为维系和论证民主政治制度安排提供了保证,现代政治人格塑造为农民行使政治主体权利准备了条件,民主政治制度的规范运作为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实践增添了信心。当然,上述政治文

化视野下的建设路径仅仅为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或必要性,要将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到现实层面,显然离不开其他各方面因素的支持,而最关键的一点又取决于中国在解决由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出所造成的农村衰退与遗弃这一问题时的力度和决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民主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uj题,中途出现一些传统因素的复归有时既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必须注重步骤和节奏,不要只是从最终日标来评价当前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而是将它看成不断趋向民主目标的过程,我f『J相信农村政治建设必将最终达到农村社区的善治状态。参考文献:

沙莲香.中国社会文化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j

1998.

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北京:中

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雷振文.政治人的现代化与政治秩序调适[J].晋阳学刊,2008,(3).

;;

45

从H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J].政治学,200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十意见(二00』£年十二月三十一甘).光明El报,2006一02—23(1

~21.

(文言编发)

(上接第15页)

[4]张湘洛.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J],江西

教育科研,2007,(1).

[5]张可云.医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2.

[9]

研究,2008。(1).

韩廷斌.对口支援:激发西部高校活力——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在对口支援中得益纪实[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

[10]清华大学课题组.东两部高校对u支援的实践与经验[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11]黄朝武,何志勇.把一所边远高校带入“国家队”[N].农民

日报,2008—3—26.

[6]廖才茂.低梯度陷阱与跨梯度超越[J].当代财经,2002,

(9).

[7]

李延成.对口支援:对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安排[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8]

同卫华.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的思考[J].中国高教

(华男编发)

万方数据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