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下)

龚维斌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

2、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第二个原则就是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我想总书记也是在这一次讲话里面用了一个学术界经常使用,但是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政府的文件里面很少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就是治理这个词。我最早个人接触这个词是1999年,当时刚到国家行政学院,时间不长,才几年时间,也是第一次出国到菲律宾马尼拉去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当时的题目会议的主题就是从政府管制或者叫管理到社会治理。当然英文没有那么长,叫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那么其实这个Governance是90年代从欧洲兴起的一个新的理念,也是新的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产物,它强调的是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只是诸多社会管理当中的一分子,当然是主要的份子,主要的一员,主要的力量,我们还需要动员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的履行社会义务,参与社会管理,是由多方共同来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责任,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当然,在中国,我们要坚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动员和利用社会团体、群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公民个人等等来共同参与我们的社会管理。因为现代社会日益分化,人们的社会需求也都日益多样化,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也不可能用一个尺度用一种力量用一个标准去满足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差异化的、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和利用多方的力量来参与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满足社会方方面面的需求,也才能够减少社会的矛盾,节约社会的资源和群众的成本。我想这是强调第二个理念或者原则。

3、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第三个是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前面我也强调了提到过我们现在有些人有些领导干部说我非常重视社会管理,但是往往是不出事不管不问,出了事高度重视、高度负责,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事后被动应付,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出要关口前移,要防范于未然。

所以去年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院院长马凯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大会上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这篇重要的报告里面,马凯国务委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问题,他认为社会管理应该要构筑一个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社会管理体系,一是要构建一个源头治理的制度体系。所谓源头治理就是要把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它不发生,少发生,要产出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发生的土壤。当然我们说这是一种理念状态,实际很难完全做到,但是我们需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工作。那么第二个制度体系或者是机制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构筑一个动态协调的机制。所谓动态协调就是说有问题有了矛盾我们要及时把它化解掉,处理掉,不要让矛盾扩大,不要让问题扩散,不要让风险蔓延,使矛盾问题不激化,不转化、不升级、不蔓延,能够及时的得到消除化解。第三个体系就是要构筑一个应急处置的体制。2003年SARS以后应急管理或者说危机管理或者是风险管理当然学术界有不同的词,我们现在统一叫做应急处置、应急管理,得到了中国政府高度的重视。从理论界、学术界到党政部门形成共识,我们国家2004年就出台了突发事件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我们又出台了颁布实施了一部新的法律叫《突发事件应对法》。所以我们在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建设、法制建设上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但这也说明我们有些事情它防不胜防,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我们要在紧急状态下我们要有一些特殊的措施,我们要有一些特殊的机制,特殊的手段动员资源,动员力量来控制局面,消除隐患,保持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

比如说2008年我们汶川发生大地震,去年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这些都需要动员一些紧急的资源,紧急的一些力量。2008年南方发生冰雪灾害,我们还有边疆少数民族发生的“3·14”事件,“7·15”事件,正是由于我们这些年有了这样一个处理危机处理应急的这样一个体制机制的这样一个积累,所以才使我们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从容、有序、有力、也有效。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马凯同志提出的三个层面,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就非常有价值。我们想特别强调他的这个理念贡献就是要关口前移、要防患于未然,党要主动出击,不是事后被动应付。

4、坚持统筹兼顾、协商协调

第四个原则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协商协调。我们这个现代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前面也提到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有的时候搞不好经济社会的原因转化成政治的问题,还有政治的原因。既有现实的问题也有历史的问题,既有国内的

原因也有境外的原因。所以我们这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叫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交织,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境内问题和境外问题交织,合理的诉求和不合理的要求交织。

因此,在这样一个矛盾纷繁复杂,错综复杂的一个时期,我们处理问题就要通盘考虑,瞻前顾后,环顾左右,不能解决一个问题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需求而引发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我曾经分析过这么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社会矛盾的出现,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工作方法,我们政策制定没有兼顾长远,没有兼顾左邻右舍引发的。比如有些地方在安置拆迁补偿的时候群众利益的要求当然是非法的要求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有些领导同志耳根一软就简单答应,本来被安置的安抚的一些群众看到会闹的一些人得到了一些过高的要求的利益以后,马上就回来又找政府引发了新的矛盾。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个左邻右舍平衡的问题。

那么还有新上任的领导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的分析,简单的开口子,给政策,满足一部分人的不合理的要求,又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攀比和心理的不平衡。所以我想这里面也有一个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想在征地拆迁、水库移民、下岗安置、社会保障等等方面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个原则,是协调利益关系时候需要认真把握的一个政策。当然我想强调这一条并不是要有意的去压低群众正当的需要、正当的权益,而是要合理、合法,而且要考虑到社会效果。

5、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

第五个原则或者理念就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前面我提到了我们现在法制建设滞后,有的是无法可依,有的是有法不依,有的是执法不严,还有的是有法不太可依,就是法律已经滞后于现实的变化。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首先我们是要完善立法,尽可能按政策、按法律来处理问题,有政策的按政策,没政策不完善的空白的,我们要尽早研究出台政策、完善政策,避免随意性。除了政策以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以外,我们还要动员利用多种手段比如说道德的力量、乡规民约的力量、自我管理的力量。我们要用他律(法律是他律)、自律(道德是自律),还有互律来实现管理。我曾经分析过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的模式,晚清以前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社会的治理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乡绅,靠的是家族长老,所以费孝通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一篇文章叫《皇权与绅权》,他认为在传统社会晚清以前皇权是不下县的,就是县以下的治理主要是靠当地的绅士和家族的长老,就是宗族的领头人。所以有人总结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来源,来源于三个方面,叫皇权、绅权和族权。三足鼎立构成了一个权力的金字塔,当然皇权是居于金字塔之上的,基层主要是靠绅权和族权。当然,1949

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权力结构,传统的权力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我们的行政力量应该说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统的绅权、族权被彻底的打碎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治理的力量里面还有一些合理的成分,还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加以挖掘、利用,甚至于培育和发扬。

所以80年代有一部很有意思很轰动的电影叫做《秋菊打官司》,中国老百姓就认一个死理,一定要讨要一个说法。当然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面推进人们的法制理念的建立,推动地方领导干部树立这种法制意识都非常有帮助,但是我们要反问一下,有一些事情是不是一定要像秋菊那样非得给个说法?

我去年大概11月份在中央12台连续做了几期嘉宾点评全国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的案例,其中提到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西部有一个省,有两个农民放马,这两个马群走散了。后来又一户农民就认为那一批马是他的,但这两个农民或者牧民互不相让,一定认为这批马是他的。这个马本身的价值大概就1800块钱,他们最后闹到说非要讨个说法,说要做DNA鉴定,如果要做这样一个技术鉴定要花3600块钱,他们也愿意,就是为了讨要一个说法,赌一口气。但是最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特别是有威信的一些老人的协调下,最后要马的这一户给了另外一户900块钱作为补偿,说现在先不说这是谁谁谁的,这样就先把问题解决了。我想既和和气气的解决了矛盾,化解了纠纷,也减少了两家的经济负担,还节约了我说宝贵的有限的司法资源。所以说并不是什么事情特别在民间基层一定要走向诉讼的这样一个渠道,所以这些年我们在地方推行的法庭之外的调解制度就非常有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政仲裁,几位一体,大调解这么一个格局。我想这就是一个综合施策的一个具体表现。

6、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下面我讲第六个原则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且中国又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历史悠久的这么一个东方文明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照单照抄走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老路子。尽管在它们那里可能是成功的,但是它们的那些东西如果照搬到我们国家,我相信一定会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说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我曾经也专门写文章分析过中国的社会管理领域,社会管理面临的一些特殊的国情。这是去年咱们有关思想认识形成之前,咱们谈过的一个观点,我写的一个文章。就中国跟西方社会欧美社会相比的话,所谓西方主要是指欧美社会相比的话,我们说中国从社会构成来讲,

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费孝通先生、梁漱溟先生讲中国是人文社会,我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讲差序格局是有差等的,以自己为中心,由自己子女、亲属一层一层往外推出去的,这个社会关系就像一个石头投到河水里面形成的波浪波纹一样一层层向外推出去。所以梁漱溟先生也讲了中国讲人文的,这种差序就是以人文为基础的,所以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样一个伦理的关系。儒家文明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同构,所以这是中国社会构成文化的一个特征。西方社会我们讲的是契约,讲的个人本位,权利本位,所以说社会的构成不一样。

第二个我们跟欧美国家不一样的,中国这个社会和美国,至少在美国这么一个国家是先有社会后有国家的,我们中国可能先是国家置于社会、个人之上的,所以可能这是权力或者说权力的来源,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的不同。

那么第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建立了我们试图尝试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就是计划经济体制,这是前无古人的,一个悲壮的一个尝试。尽管不成功,失败了,但是我一直认为现在认为这是一个可贵的探索,至少给人类社会以惨重的代价、教训告诉了我们这条路走不通。但是我们的制度设计者他的初衷应该是非常善良的,非常积极的,这一点应该肯定。也是因为这样一个悲壮的实验,所以我们造成了跟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转轨的过程中我们增加了一种难度,就是我们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一层就是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以我们经常说过去我们研究现代化的时候,说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把西方一百多年的所走的路程在三十多年里面要时空的压缩,同时我们还面临另外一个挑战是体制的转轨,所以我想这是第三个跟西方发达国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从历史发展阶段来讲所面临的不同。

第四个的不同就是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这也是我多次强调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应该说也是历史形成的,而且这60年来我们的执政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综合国力(GDP来衡量)跃居世界第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民生、福利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而且共产党现在拥有将近7800万党员,今年是建党90周年,它掌握的庞大的社会资源拥有着强大的组织和社会动员管理能力,我想这是西方任何一个政党所不具备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这是一个前提我们不能忽略。

所以我们想所谓的立足国情,这是我想一个共产党领导,我们要尊重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特点。另外我还想强调,中国在现代化、在全球化、在信息化过程里面,我们的时空

被大大压缩了,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但是人们的需求结构日益高级化,日益向发达国家看齐,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并不是很高,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我想强调的第三个我们的国情。

所以,概括一下讲我们所谓的国情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第二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的是社会主义,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所有的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都应该在这个前提下立足于这个基础来往前推进,而不是另搞一套,而不是全盘否定我们过去所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体制、好的一些方法、方式。那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前面也提到我们还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还有可能不适应的地方还需要与时俱进,加以改革创新。这是我想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个方面或者说最主要的,我要讲的内容就是需要坚持的原则。也是回答了我第二个大的问题,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

(四)中国式社会管理模式

我们中国式的社会管理到底最后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社会管理模式呢?我想有这么几条可以跟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建设的这个思路、我们的方向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中国特色,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也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

1、五个转变

所以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管理体制,在我们前面讲的理念、总体思路指导下,我们要实现五个转变来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所以五个转变第一个在思想观念上要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在管理主体上要从重政府管理、轻多元参与向党政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要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在管理环节上要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那么在管理手段上要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2、中国式社会管理格局

最终实现一个中国式的社会管理的格局是什么呢?我想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概括一下就是要实现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

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构建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当然这个话比较长也比较罗嗦,但是我认为这也是集中反映了这些年来我们政府领导和学术,政府领导的探索和学术一些研究的一些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举措

第三个大的问题我想在进一步阐明一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举措。总体思路明确了,我们还要做哪些事情?我想讲四个方面。第一是当前的重点工作,第二是方式方法,第三是社会建设,最后还有一个就是第四个方面还讲一下调查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的重点工作

那么这一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里面也针对当前我们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各个社会管理的主体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他讲了八个方面,我这里也再次跟大家重温学习。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格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这样一个格局,目标思路是明确了,但是实际工作里面,我们说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党委应该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社会应该怎么协同,公众应该怎么参与?他们的权利义务,他们的边界,他们的责任,他们的关系应该怎么界定?应该说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

那么总的来讲,就是党、党委应该是抓大事,要制定社会管理的大政方针政策,要支持政府依法对社会履行社会管理的义务和职能,要支持帮助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积极地履行社会管理的义务、责任,参与社会管理。党委政府要像研究重视经济建设、经济管理那样要经常分析社会管理的形势、社会管理的规律。政府该管好的一定要管好,社会管理的职能一定要到位,不该管的要坚决的把它转出去,所以我们政府职能现在有些地方是不到位,有的是缺位,有的是越位,有的是错位,这个问题还要进一步的得到解决。前几天,带着一个调研组调研了广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做法,一些经验,当然也包括一些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就非常深切的体会到广州在这些地方做了很多很好的探索。比如说我们一些

基层社会管理的任务,政府原来管不了管不好的,就把它转出去,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民间的一些力量,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力量来进行社会管理,效果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过去,我们认为社会管理可能就是党和政府、社会组织的事情,实际上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们去年就提出来,在马凯同志的报告里面就提出来,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社会组织都有履行社会义务,进行社会管理的职责。所以大家知道这一次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创新的研讨班,我们的对象上参加学习的对象上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邀请了除了省部级主要领导以外,我们还有副部级单位的主要领导,还有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主要领导列席了这个学习班,而且在这个班上面讲话里面,我也提到了总书记提到了我们是非公有制企业它也有着履行社会义务、进行社会管理的职责,调节心理、化解社会矛盾、调节劳动关系这样一些责任。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那么第二个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那么这里面包括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公共参与机制等等方方面面。我觉得现在可能就我理解来讲,可能要进一步改革完善,进一步疏通改革和完善群众的诉求表达机制,特别是信访机制。信访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一个诉求表达的一个渠道,也是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从上到下应该说有不同的认识。总的原则信访制度还应该坚持,但要完善。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第三个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前面我已经提到了我们现在流动人口的一些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问题。特殊人群他的一些存在,这样一些方面我们都应该要做到服务到位,管理到位。这一次中央也特别提出了要建立实有人口的基础信息的,就是国家对人口信息的制度。特别是周永康同志也提出了我们要改革身份证制度,我在广州调研的时候,公安局的同志就告诉我说我们一代二代身份证建立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有一个因素,当然可能当时有一些条件限制没有做到,其实现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就是把个人的生物信息比如说指纹和身份证结合起来,这样就真正能够做到身份证只用一个号码,终生受用,就统一了教育、医疗、交通、工商、税务、劳动、金融等等系统分散的这样一个协议系统。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第四个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现在我们说这个社会管理它最重要的载体、最重要的力量是什么?是基层、是社区。我最近也在一些报刊媒体上发表一些观点,我说过去我们常讲一个概念叫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实际上我进一步讲就是社会人最终是要变成社区人的,他不可能老在社会上漂着,他要融入到生活在归属到一个社区。社区既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理的空间载体,也更是人们心理认同、感情依托社会管理的一个载体。所以我们应该像总书记那样讲的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向基层倾斜,要夯实我们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要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的了的看不见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这个权力结构的配置有些问题,很多被肢解在一些调调上面,被架空在上级部门,基层的真正需要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行政资源往往是不足的。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第五个就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这里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还有群体性社会安全方方面面。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

第六个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管理。这个我不想多说了。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第七个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我想这个一方面党政要加强监管,舆论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对于网民、社会公众要教育他们遵纪守法,要加强立法,利用一些技术手段趋利避害。一方面要保障公民上网的自由,发布信息的自由,网上交易的自由,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网络的健康、安全,保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

第八个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我想这里面我要特别强调一个观点,在我们当今快速变动的社会里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念变成了一种多元化、差异化这样一个形势。人们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选择意识越来越强烈,受境外思想的影响冲击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过程里面,我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物质家园建设的过程当中,精神家园的建设就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

所以我最近也提出一个观点,社会管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除了我们总书记讲的这八条任务之外,我个人还觉得也是有关理论家讲的应该要促进社会认同。这个认同靠什么?靠

我们文化的力量,靠我们核心价值理念的力量,所以我认为当前和今後一个时期要在核心价值理念塑造上面要下工夫。当然除此之外,思想道德建设还应该有心理的疏导、法制的教育、人文的教育这些方面。这是我结合总书记讲的八项重点工作和我自己的一些研究,一并给大家汇报了我们的一些想法。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重点工作我想为了更好的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完成我们八项重点任务,我想还介绍讲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的问题。那么要在用好传统方法手段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运用新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其实这些问题在前面都已经提到过,这里我想再系统的总结一下。所谓的多种方式方法:1、健全法治体系。 2、完善政策体系。3、借助道德力量。4、发挥政治优势。这里我想要特别强调指出,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的群众路线,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一个群众路线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这也是这一次习近平同志在党校讲话里面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5、依靠科技支撑。6、善于舆论引导。我想这六个方式方法也是我们前面讲的理念或者原则里面讲的综合施策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问题

我想讲第三个小问题就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这两个词密不可分。我也一致认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都有各自独立的领域,但是又不能完全分开。社会建设应该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有效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的保障。所以这一次锦涛总书记在这个讲话最后一部分也特别强调指出,为了要从源头上推进社会管理,还要加强、要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在当前特别要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来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所以我们认为:

1、社会建设民生为重

1、社会建设民生为重。十二五规划建议稿里面也特别提到今后五年我们在加强社会建设、注重民生改善的同时还要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我觉得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值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里面的民生建设,我想在当前时期就突出表现为就业的问题、教育的问题、住房的问题、社会保障的问题、医疗卫生的问题、收入分配的问题。所以十七大报告讲了五有叫做老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当然近几年也有一些专家还增加了几点,说它应该增加到业也所就,有就业,困有所助,困难有人帮助你,

由五有到了七有,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虽然我们过去讲十七大报告讲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想再加一句话,社会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把这些问题切实解决了,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人们的幸福感、满意感提高了,社会管理才能够有前提和基础。

2、社会建设其他问题

那么我想除了民生以外,社会建设还有别的什么事情吗?从我一个专家从我一个社会学者的角度讲,我还想强调三个方面,社会建设相关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1)调整社会结构

第一,我认为就是要调整社会结构。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专家就发布了一个报告叫《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在这本书里面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就提出,说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它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的或者叫纺锤状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我们的中间阶层或者说中产阶层占大多数,最富的人和最穷的人是占少数的,这样一个社会才是和谐稳定的。但是从社会结构这个角度这些年来看,底层社会很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中产阶层的发育、中间阶层的发育并不一帆风顺,特别是这几年我们面对高起的房价,不景气的股市、证券市场,我们有些曾经有望步入中产的这些小资们迅速的发现自己成为了夹心层,甚至于资产缩水了。所以社会结构的调整任务非常迫切。

(2)社会流动渠道和机制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与社会结构相关的是社会流动的渠道、流动的机制。去年我在北京日报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怎样拓宽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那么,我想一个社会有阶层、有分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的固化,阶层的不流动,产生龙生龙、凤生凤这样一种状况,代际循环,贫困贫富传递、代际传递,这个社会就可怕了。如果社会能够有一个畅通的合理的流动渠道、流动机制让底层社会看到希望,尽管有一些暂时困难,暂时有一些地位不理想,通过努力有希望向上流动,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那么这个社会可能会因为有分层而产生了竞争,产生了一些活力而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所以我们说一个合理而充分的畅通的流动渠道、流动机制对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又非常重要。

(3)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那么第三个方面与社会建设相关的也是社会学家们所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叫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我们有物质的基础设施,有道路有水电基础设施,一个社会它的和谐稳定,它的有序运转,也要有一些基础的设施,基础的制度,比如说诚信、信用就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制度、社会基础设施。所以温家宝总理第三次来到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我也全程收看了交流的实况。总理特别提到说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最担忧的一个事情就是社会诚信的问题,当然包括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这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们社会建设社会管理里面面临的一个基础性的一个问题。这是我想补充说明的。第三个大的问题就是主要措施里面第三个方面要把握的一个工作就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一个关系。

(四)加强调查研究

最后我还想特别强调在我们完成总书记讲的八点工作、重点任务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加强调查研究。总书记也特别提到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我觉得这一句话里面最重要的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讲一是要学习,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我觉得调查研究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我认为是更有价值的更有效的一种学习。我们要了解基层的实际状况,我们要了解各地基层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行之有效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我想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去列举全国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些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