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历史变迁

张忻怡

外院俄语

1132022018

北京城历史变迁

1132022018首师大外院俄语 张忻怡

摘要 本篇从北京导游课四个题目中挑选其一,概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主要从城址的角度出发,欲按时间顺序从先秦到明清讲述北京城的大致发展变化,将其连成一条线。通过查找资料,资源整合,并做删改,修改一些不当的用词等,形成这一篇论文。

关键字蓟 燕 城址 城墙

绪论

在北京导游课最后布置了四个题目:北京城历史变迁,北京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北京风味饮食的形成与变化,复述北京导游课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北京导游课中,老师讲了四合院、科举制度、北京美食以及其他一些主题,其中就有我感兴趣的四合院和科举制度,原本我有意发挥自己来上课的优势,于是挑选了最后一个题目。然而,惭愧在上课时没有做笔记,难以做到复述的高要求,加上老师强调只有一次机会,于是就没敢冒这个险。

在余下的几个题目中,我选择了北京城历史变迁,首先是因为这个题目地理感很强,让我有兴趣,再者,以变迁为主题的论文以时间线串连比较简洁明了,整理起来也比较容易。

于是开始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百度百科,百度文库,浏览地理杂志,以及一些个人在网上发表的对比较城变迁的整理,截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进行整合。值得一提的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北京城的变迁在秦至唐这一漫长的阶段基本没有详细的资料,比较多的是仅仅说北京在某个朝代处于什么地位、名称是什么。这一个问题有待考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阶段的相对空白。幸运的是,在翻看百度文库的过程中,找到唯一一个PPT对北京城的变迁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有涉及,有详有略,我对此进行挑选,并进行组合,这个PPT基本上是我写北京城变迁从秦至唐的唯一资料来源了。

一、先秦时期

商朝时期,如今的北京地区存在着两个自然生长的古国。蓟城建在永定河北岸一块地势高燥的黄土台地上,又称“蓟丘”(今北京西客站东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发现了大面积的燕国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器物。其中两件青铜礼器尤为引人注目。其内盖和内侧的铭文以“王曰:大保”开头,“令克侯于燕”等字样说明周初封召公奭为燕国君侯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燕都在今房山琉璃河附近。考古发掘的董家林古城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5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厚约4米,用土夯筑而成。城墙分主城墙、内附墙和护坡三部分。城垣外有沟池环绕,颇具规模。这便是当时燕国的都邑所在,迄今已逾3000多年。这也是已知北京史上最早的都邑,由此北京建城的年代被推断为灭商之年的公元前1045年。

而蓟城的具体位置,北魏(386-534年)时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按这一说法,蓟城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始于城内西北角的蓟丘,如同鲁国的曲阜,齐国的营丘一样,都是由于当地有一个显著的地理特点,即靠近一个突出地面的土丘而得名的。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蓟丘揽古》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时,蓟丘仍然可见。那么根据郦道元所说的蓟丘的相对位置是可信的,并参照有关的文献记载,从地理方位及地理形势分析,蓟丘约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现在白云观西墙外原有一处高丘,很可能就是古代蓟丘的遗址。北京解放初期,在高丘周围新开挖不久的土豪里,曾经发现一些战国时期的陶片,说明这一高丘的历史是很久的。1957年春夏之间,考古工作者曾有计划地发掘了这座土丘,发现了一段埋藏在地下的古城墙,和一些从汉代至隋唐间的遗址和遗物。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发觉并未能挖到当地文化层的最底部,因此没有找到早期城址的直接证据,但也没有发现充足的证据来否定这里不是古代蓟丘的故址。蓟丘位置最终确定,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来证实。

“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乐记》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分布于此的燕和蓟被纳入周的版图,成为西周王朝的诸侯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这里所说的北燕就是我们所说的燕国。东周时,永定河南面的燕国灭蓟,迁都于蓟城。《史记·周本

纪·正义》载有: “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蓟微燕盛,乃并蓟居之,蓟名遂绝焉。”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秦大将王翦率军在湟水以西打败燕军,占据了燕下都。翌年又攻下蓟城,燕国灭亡,蓟城作为燕国都邑的历史也就从此结束。

二、秦至唐

秦至唐北京地位的变迁大概是:

广阳郡治——燕国都城——幽州、广阳郡,燕郡治——涿郡、运河终点——幽州、范阳郡

具体如下:

(一)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蓟城成为广阳郡的治所。始皇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东穷燕;齐,南及吴、楚,江湖之上、涉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了便于据守,又将旧秦、赵、燕长城修缮并连接起来。“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

(二)汉

西汉时期,燕地或为国,或为郡,其治所都在蓟城。从考古发掘来看,这时已广泛地使用铁器。铁农具的使用,使北京的农业生产和水利事业都得到了发展。解放以来,在北京城的内外发现了大批的、属于汉代的水井,

其中大部分又是西汉时期的。这些水井主要密集于宣武门豁口两侧到和平门一带。此外,在今琉璃厂、新华街、象来街、北线阁、广安门内大街、校场口、牛街、陶然亭、姚家井、白纸坊等地,直至西单的大木仓,也都发现有陶井。这些密集的陶井不似单纯为了饮水之用,很可能也是为了灌溉田地和园圃而开凿的。

汉武帝时封其子旦为燕王。旦在蓟城建万载宫、明光殿。公元前73年,宣帝刘洵即位,立旦之子建为广阳王,改广阳郡为国,仍以蓟为都城。

(三)三国

三国时,广阳郡属于魏国。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为了打通蓟城附近地区的海运,以作进攻乌桓的准备,曾经从洵河口邺渠入潞水,名泉州渠。它可以与通海的平虏渠(在滹沱河与弧水之间)连通,并为以后开凿隋朝大运河北段创造了条件。蓟城被漯水(即今永定河)和高梁河从南北夹流。漯水经常泛滥成灾,而高梁河又患水源不足。驻守广阳的魏征北将军刘靖在开置屯田时,便在梁山(今石景山)的漯水上修建了一座大坝,起名戾陵堰,并在大坝东侧开凿引水,即车箱渠。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樊晨主持重修戾陵堰,并从高梁河上游开渠直通温榆河,扩大了灌溉面积。

(四)晋

西晋时,蓟城初为燕王封地,后为幽州治所。当时蓟城地区佛教开始流行,北京现存的最早佛寺潭柘寺即建于晋代。

(五)南北朝时期

后赵永宁元年(公元350年)鲜卑族的前燕君主慕容傀从辽西地区南

下,分兵由今冀东、喜峰口、居庸关三路攻进蓟城,后从龙城(今辽宁朝阳)迁都蓟城。这是继燕之后,北京第二次成为都城。也是北京历史上由方国的都邑、北方重镇,变为少数民族政权都城的重要转折。

北魏统一北中国后,燕郡属幽州。州、郡治所俱在蓟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发幽州等地10万人,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广袤千里。

(六)隋

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代初年废燕郡存幽州,大业初年又改幽州为涿郡,均治蓟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运河南段的通济渠。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又开运河北段,即自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从而完成了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达华北平原北端门户——蓟城的大运河。

(七)唐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兴隋亡。原控制涿郡、自称幽州总管的隋将罗艺,归附于唐。唐改涿郡为幽州,仍治蓟城(亦称幽州城) 是一座不大的藩镇城。。

据《元和郡县志补志》载,幽州城南北7里,周长32里(约相当于今25里),城墙坚实而高大。它的东城墙在今宣武门大街西侧,南城墙在今白纸坊大街以南,西城墙在今莲花池东岸,北城墙在今新文化街一线稍南,共12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用兵辽东,往返都经过蓟城。为追念阵亡将士,安抚军心,唐太宗下诏在蓟城修建佛寺。寺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建成,赐名悯忠寺。该寺曾几度隳毁和重修。清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修葺时赐名法源寺。它是北京城区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刹。

总之,从秦汉至隋唐,蓟城一直是燕山南北各民族相互角逐的疆场。而从魏晋十六国北朝将近400多年间,蓟城的政治形势变幻无常,尤其是当汉族的统治濒于崩溃,以至边防不守的时候,游牧民族便乘虚而入,进据蓟城,并从这里进一步入侵中原腹地。这种情形本身就在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的进程。

三、唐后

(一)辽金元

1.辽朝的陪都----南京城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首都以外另建的国都)。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又称燕京。辽把北京定为析津府,开始在今广安门一带扩建城池,城周36里,高3丈,共8个城门:东面为安东门、迎春门,南面为开阳门、丹凤门,西面为显西门、清普门,北面为通天门、拱辰门。

2.金朝的统治中心----中都城

金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金主完颜亮命梁汉臣、孔彦舟等人在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都,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从此,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真正开始了。扩建结果——内城27里;外城扩为75里,城门12:正东面为宣曜门、阳春

门、施仁门,正西为灏华门、丽泽门、彰义门,正南为丰宜门、景风门、端礼门,正北为通玄门、会城门、崇智门。 也有13门一说,北面再多一光泰门。

3.大汉之城----元大都

北京城的基本框架是元朝建大都城时奠定的。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草原移都燕京,以便挥兵南下,统一中国。由于金中都城依托的莲花池水源不足,并且已在战乱中成为一片废墟,他放弃了金中都旧城,改在东北郊外另建新城,命名“大都”。首行在湖泊东北的高地确定全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中心台(今鼓楼),划定城市的南北中轴线,沿着中轴线兴建皇城“大内”;皇城后(北)面的湖泊积水潭是治运河北来的漕船停泊处,沿岸的斜街与钟鼓楼一带发展成为最繁华的商业市场。

相比辽金元城墙略小些,周60里,分11门:正南为丽正门、左文明门、右顺承门;正东为崇仁门,南齐化门、北光熙门;正西为和义门,南平则门、北肃清门;北面为健德门、安贞门。这就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础。 这11座城门的数目配置及命名皆取自《周易》乾坤之文,是我国古代道家天人观念在城市建设上的突出反映。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分城门的旧称用的是元大都城门之名,而唯独广安门旧称用的是金中都彰仪门旧称,而且彰仪门和广安门根本就不是一个城门。因为彰仪门是金中都城西城墙三门中最北边的一个门,故址大致在广安门外西边的马连道北,它正在自东而西横贯中都城的(即今广安门内外大街)干路上,而在其东方的广安门也正好在这条干路,但两城门相距至少四里地,所以称广安门为彰仪门比较勉强。并且,广安门刚建城门时

本来叫广宁门,清朝道光年间为避道光皇帝旻宁的讳而改为广安门,因此广安门之称比其他城门叫的时间短一些.

(二)明清

1.明

明朝废弃了元朝的大内宫殿,在元代延春阁旧址筑万岁山(今景山)以表压胜前朝之意,从而突出城市几何中心的视觉效果。明朝新宫亦南移而建,外朝建三大殿:皇极(清改称:太和)、中极(清改称:中和)、建极(清改称:保和)殿;内迁建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外围建城墙,又称紫禁城。紫禁城有内、外金水河流贯;南北大门为午门和神武门,均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符合帝王的“九五之尊”;东、西华门与其内的文华殿、武英殿,象征“左辅右弼”。皇城南面承天门(天安门)前的南北直街称作天街,与东西横街(长安街),形成“T”字形宫廷广场,向南至大明门之间的两侧为千步廊,系仿照唐长安城、宋开封城的旧制。紫禁城的西面营建西苑,包括北海、中海、南海三个湖泊;四周筑以黄瓦红墙,形成皇城。明宣德七年(1432)皇城墙东、南、北三面均向外展,将玉河(原通惠河)包在皇城东墙内,扩大了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距离;在宫城南面安排“左祖右社”,即太庙和社稷坛的位置。

北京皇城北门(地安门)外重建钟、鼓楼,从元代钟、鼓楼街东移至中心阁的位置,南北相对而立。方向与紫禁城宫殿的轴线一致,作为全城中轴线的起点。永乐十八年(1420)为尊古制祭天于南郊,在正阳门南建礼制中心:东为天坛西为山川坛(后称先农坛),分列中轴线向南延伸的两侧。嘉靖年间,按照天体运行“朝日夕月”的规律,又在北京城郊的东、

西、北三方各建造日坛(东)、月坛(西)和地坛(北)。此五坛均为国家祭祀之所。

大将军徐达主持修建北京城,觉得城池太大,便从北面向南缩减了5里。去掉了东西两面北侧的光熙、肃清二门,改为9门。永乐四年,建宫殿,再修城垣。城周40里,高3丈5尺5寸,上宽5丈,下宽6丈2尺。正统初年,改丽正为正阳门、改文明为崇文门、改顺承为宣武门,改崇仁为东直门、改齐化为朝阳门,改彰义为西直门、改平则为阜成门。缩建后,北面改安贞为安定门、改健德为德胜门。原城为土城,只有底部有砖石。正统十年六月,城墙外层全部用砖修砌。现在西便门,还留有一小段残存的城墙,可以看到明代的砖与灰土。明代几次加固了城墙,并由于北面频频遭到战事的骚扰,修建了一个“凸”字形的外城。

明代把北京城左右分开,由大兴县和宛平县管理。但城内的行政区划,仍分为五个城,即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北城指的是现在的地安门至安定门、德胜门并北关一带。南城既为新修好的外罗城。五个城中再细分为坊,有点儿像现在区下再设街道的意思。当时的南城分为7个坊: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宣南坊、宣北坊、崇南坊、崇北坊。至此出现了“宣南”一词。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 清朝的统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清朝一代在200余年间为满足统治者的享受,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西北郊“三山五园”,即玉泉山静明园、香

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和畅春园、圆明园。

清代的京城更像是个大兵营,让八旗军居于城内护卫京城是个创造,“历代罕比”。不仅方位有安排,还把每个旗居住的区域也分配得非常详细。按现在的地图粗略来分,以故宫的城墙为中心,以鼓楼和前门为中轴线,从东直门至西直门一线,以北为镶黄旗和正黄旗地界儿;从朝阳门至阜成门一线,以南为镶蓝旗和正蓝旗。两边中间的那片地界儿,东面为正白旗和镶白旗;西面为正红旗和镶红旗。

八旗军驻地进行了划分,每个旗又把驻地细化到了每一条胡同。雍正时,在五城不好区分的犬牙交错处设立石碑或木牌。乾隆时则进一步明确:大街立石碑,小巷钉木牌。满洲官兵、蒙古官兵、汉军官兵所驻的胡同分配得清清楚楚。比如镶黄旗驻地,满洲官兵的头参领之十七佐领居住在鼓楼大街向东,循大街至经厂等等;蒙古官兵的头参领之十四佐领居住在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门等等;汉军官兵头参领之十佐领居住在新桥大街向北至方家胡同等等。

结论 概括而言,以辽为界,北京城市的性质大致可分两个阶段。辽之前,先秦之际的蓟、燕,十六国之慕容儁、唐之安禄山与五代刘守光虽均曾先后立都北京,然这些政权,或为诸侯之国,或为割据势力,尚不属全国意义上的都城,北京的城市性质从总体上看应为我国北方重镇。自辽始,北京的政治地位开始抬升,逐渐由北方重镇向全国政治中心转化。先是辽立南京为陪都,但并未成为正式国都。金虽立都北京,但也只能是我国北半部的政治中心。元代才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始,而后,除明初与

民国短暂时期之外,北京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至今不改。

旧北京城的发展,经历了元朝的奠基,明朝的改建,清朝的修建三个阶段,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帝都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898vH1xVEKJh6cMIztclYwKn-n8PWk8xMNXINsKzRBhWLtUd-UJYbAvL1LgGUomGYXmp1mR9MSiRp5Ql-LP4bQRgQLxJRvjPS7bD0H_goi

华夏经纬网《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http://www.huaxia.com/zhwh/msdl/dl/2010/07/1964743.html

开心网《了解一下,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21975313_156336512.html

百度知道 《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从西周到元,明,清,北京成历史地位的变化》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部分摘录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