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1 概况

1.1 后锚固—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砼结构上的锚固。相对于“先锚”—“预埋”,结构施工简单,装修改造灵活。

1.2 主要内容:总则,术语与符号,材料,设计基本规定,锚固连接内力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锚固抗震设计,构造措施,锚固施工与验收,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

1.3 锚栓分类: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粘结型锚栓,化学植筋,砼螺钉,射钉,砼钉等。

2 后锚固连接破坏形态及极限承载力

2.1 钢材破坏—拉断,剪坏,拉剪复合受力破坏。

2.2 基材破坏—受拉锥体破坏,受拉锥体及粘结混合型破坏,劈裂破坏,剪撬破坏,边缘受剪楔形体破坏,拉剪复合受力破坏。 2.3 拔出破坏—机械锚栓整体拔出,机械锚栓膨胀锥从套筒中穿出,粘结型锚栓及植筋沿胶筋界面拔出,粘结型锚栓及植筋沿胶砼界面拔出。

单根锚栓极限承载力表达式

3 后锚固连接设计基本准则

3.1适用范围限定

3.1.1 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粘结型锚栓、化学植筋等的适用范围是,可用作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也可用作受压、中心受剪(c≥10hef)、压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3.1.2 满足锚固深度要求的化学植筋及螺杆,可应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之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3.1.3 膨胀型锚栓不适用于受拉、边缘受剪(C

3.1.4 扩孔型锚栓可有条件应用于无抗震设防要求之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保证仅发生锚固系统延性破坏,方可有条件应用。

3.1.5 粘结型锚栓不适用于受拉、边缘受剪(C

3.2 后锚固连接设计基本原则

3.2.1 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3.2.2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设计,应按下表规定,采用相应的安全等级,但不应低于被连接结构的安全等级。

Ms ≤ R

RRkR*

锚固承载力分项系数

3.2.4 后锚固连接设计,应根据被连接结构类型、锚固连接受力性质及锚栓类型的不同,对其破坏型态加以控制。对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的锚固连接,宜控制为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不宜控制为混凝土基材破坏。

3.2.5 锚栓内力宜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1) 被连接件与基材结合面受力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锚板出平面刚度较大,其弯曲变形忽略不计;

(2)锚栓本身不传递压力(粘结型锚栓及植筋除外),锚固连接的压力应通过被连接件的锚板直接传给混凝土基材;

(3)群锚锚栓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当锚固破坏为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且为低强(≤5.8级)钢材时,可考虑塑性应力重分布,按弹塑性理论计算。

3.2.6 当满足下式要求时,锚固区基材可判定为非开裂混凝土,否则宜判定为开裂混凝土,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其裂缝宽度: LR0

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1 受拉承载力计算 4.1.1 锚固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1.2 单锚或群锚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时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Rd,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

Rd,c

N

Rk,c

Rc,N

N

Rk,c

o

NRk,c

A

c,N

os,Nre,Nec,Nucr,N

Ac,N

4.1.3 开裂混凝土单根锚栓,理想混凝土锥体破坏或锥体混合型破坏

o

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Rk,c(N),可按下式计算:

o N

Rk,c

7.0

1.5

fh (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 cu,kef

(N)

o1.5NRk4.55(h30)c,ef

fcu,k (粘结型锚栓及化学

植筋) (N)

oAc,N

s

2

cr,N

3.2.6 当满足下式要求时,锚固区基材可判定为非开裂混凝土,否则宜判定为开裂混凝土,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其裂缝宽度: LR0

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1 受拉承载力计算 4.1.1 锚固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1.2 单锚或群锚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时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Rd,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

Rd,c

N

Rk,c

Rc,N

N

Rk,c

o

NRk,c

A

c,N

os,Nre,Nec,Nucr,N

Ac,N

4.1.3 开裂混凝土单根锚栓,理想混凝土锥体破坏或锥体混合型破坏

o

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Rk,c(N),可按下式计算:

o N

Rk,c

7.0

1.5

fh (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 cu,kef

(N)

o1.5NRk4.55(h30)c,ef

fcu,k (粘结型锚栓及化学

植筋) (N)

oAc,N

s

2

cr,N

1) 单栓,靠近构件边缘布置,c1≤ccr,N时

Ac,N=(c1+0.5scr,N)scr,N

2) 双栓,垂直构件边缘布置,c1≤ccr,N, s1≤scr,N时

Ac,N=(c1+s1+0.5scr,N)scr,N

3) 双栓,平行构件边缘布置,c1≤ccr,N, s1≤scr,N时

Ac,N=(c2+0.5sr,N)(s1+scr,N)

4) 四栓,位于构件角部,c1≤ccr,N, c2≤ccr,N,s1≤scr,N, s2≤scr,N时

Ac,N=(c1+s1+0.5scr,N)(c2+s2+0.5scr,N)

4.1.4 开裂混凝土单根粘结型锚栓或植筋沿钢筋(锚栓)与胶层界面破坏时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Rd,pa,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N

Rd,pa

Rk,pa

Rp

NRk,pa7.7hefdfbv,k (N)

4.1.5 开裂混凝土单根粘结型锚栓或植筋沿胶层与混凝土界面破坏

时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Rd,p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N

Rd,pc

Rk,pc

Rp

NRk,pc1.7hefDfcu,k (N)

4.2受剪承载力计算

4.2.1 锚固受剪承载力应按下表规定计算:

锚固受剪承载力设计规定

4.2.3 ef计值VRd,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Rd,cVRk,cRc,v

V VR

k,cRk,c

Ac,v

s,vh,vα,vec,vucr,v Ac,v

1.5 (N) cu,k1

0.2VRkl/d),cnomfnom

4.2.4 混凝土剪撬破坏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Rd,cp,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VV

Rd,cp

Rk,cp

Rcp

VRk,cpkNRk,c

4.3 拉剪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

4.3.1 拉剪复合受力下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h2Vh2

)()1 (

Rd,sRd,s

NRd,sNRk,s/Rs,N

V

Rd,s

VRk,s/Rs,V

4.3.2 拉剪复合受力下混凝土破坏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ggNV1.5)1.51 )Rd,cRd,c

NRd,cNRk,c/Rc,N

V

Rd,c

VRk,c/Rc,V

5 锚固抗震设计

5.0.1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锚固连接所用之锚栓,应选用化学植筋、专用开裂粘结型锚栓和能防止膨胀片松驰的扩孔型锚栓或扭矩控制式膨胀型锚栓,不应选用锥体与套筒分离的位移控制式膨胀型锚栓。 5.0.2 抗震锚固连接锚栓的最小有效锚固深度宜满足下表规定:

锚栓最小有效锚固深度hef/d

5.0.3 锚固连接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SkR/RE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

5.0.4 锚固连接抗震设计,应合理选择锚固深度、边距、间距等锚固参数,或采用有效的隔震和消能减震措施,控制为锚固连接系统延性破坏。对于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不应出现混凝土基材破坏,不得出现锚栓拔出破坏。当控制为锚栓及植筋钢材破

坏时,锚固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混凝土锥体破坏情况 NRd,c≥NRd,s 混凝土劈裂破坏情况 NRd,sp≥NRd,s 拔出破坏情况 NRd,p≥NRd,s 混凝土剪坏情况 VRd,c≥VRd,s

混凝土撬坏情况 VRd,cp≥VRd,s

5.0.5 除粘结型锚栓和化学植筋外,地震作用下锚栓应始终处在受拉状态下,锚栓最小拉力 Nsk,min宜满足下式要求: Nsk, min≥0.2Ninst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