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 语文必修二(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2复习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机文学

蒋信伟

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 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

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有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是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时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

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无边信息萧萧下,不尽财源滚滚来。‛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

在产业化境遇之中的手机文学,体现了鲜明的商品性。显然,手机文学作为传统文学视界的话语空间,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它游离于商品与文学之间。更确切地说,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而过分的媚俗求利的做法,会使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随之丧失殆尽。

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的双重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节选自《文汇报》2007年12月23日)

1.下列对“手机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文学是以手机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

B.手机文学尚不成熟,在传统文学中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C.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它常常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

D.手机文学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富于艺术张力。

2.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 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

B.手机文学以其幽默风趣,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

C.手机文学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追求商业利益不是手机文学的初衷。

D.手机文学具有双重属性,文学性和商品性。文学性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短信文学的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将不会拥有绝妙的反讽意味。

B .作为技术消费的手机文学,文学话语已经被符号化,成为被操纵的系统行为,文学的主体意识渐渐消解,文化意识会日趋衰落。

C .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D .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必然消亡的趋势。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 .“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

B .选文第二段中,作者借用江水、明月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

C .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 .结尾“不知东方之既白”体现了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相与枕藉乎舟中”看似洒脱,实则暗示作者心中仍存有那挥之不去的烦闷心理

7.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 ,泣孤舟之嫠妇。

(2) 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4)君当作磐石, , ,磐石无转移。

(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 , , 。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

第Ⅱ卷(表达题)

9.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6分)

A .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

B .雁荡山的几个景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当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巧夺天工。 ....

C .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D .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的蛟龙。 ....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6分) ..

A .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审议轻工业和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决定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

B .春节之际,北京向全国游客送出约3万张故宫、颐和园等景区免费门票,并提供免费住星级客房等多项优惠活动。

C .对奥巴马25日正式提名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长一事,美国《侨报》27日刊发社论指出,这是奥巴马一个明智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D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的提案经153个承办单位办理,产生了明显成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1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6分)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 .③②①⑥⑤④ B .③⑥⑤②④① C .⑤④①③②⑥ D .⑤②④⑥①③

12.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一定联系的排比句。(9分)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唐盛世, , , 。

13.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5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 .非常希望 B .希望 C .不希望 D .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 .家庭 B .学校 C .社会 D .以上都是

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原文中‚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这句的意思是说手机文学的呈现方式是‚手机短信‛,但并不是说‚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

2、【答案】 C 【解析】 曲解原意。原文有‚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

3、【答案】 D 【解析】 ‚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与原文‚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表意不同,前者是已然,后者是未然。‚隐含着必然消亡的趋势‛与原文中‚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表达的内容观点不一致。

4. D 通‚嘱‛,劝人饮酒。

5. C .(C 项中的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A ,介词,被/介词,给。B ,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D ,介词,在/介词,从)

6. D D项两句不可割裂开来理解。两句合在一起均体现了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7. (1)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

(2)(江水) 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8.(1

)舞幽壑之潜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虽九死其犹未悔 (4)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5)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9.

10. 【答案】 C 【解析】 A 项“原则通过并审议”应为“审议并原则通过”;B 项搭配不当,“提供”改为“推出”;D 项在“推动科学发展”前加“为”。

11. 【答案】 B 【解析】 按狗的特点及这种特点的作用分述。

12. 【答案】 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扣住“盛唐”特点作答即可)

13. 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