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物资,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必须品,是人们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前提。从古至今,人类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粮食生产,并且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改进粮食生产工具、技术和方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解决吃饭问题的历史。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未来几十年内,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剧烈变革,这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状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面对日趋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粮食生产、流通、贸易又面临着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以及由此速带来的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政策的冲击。总之,今日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粮食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粮食已不是传统的农业产品,它有以下突出特点:

时,价格就会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粮食也具有这一特点,但从最近几十年的粮食国际贸易看,受这一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难以预测。

求量一有微量变化,就会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如果不正确引导,就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从这一点上来说,国家扶持粮食生产,应像投资公路、水、电、文化教育事业一样,用公共财政大力投入。如果仅靠市场调节,粮食供需矛盾是难以有效解决的。

3、粮食生产既受自然因素影响,又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改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粮食已成为国内与国际互动性较强的产品,当国内粮食减产时,国际粮食价格就会上升;同样,国际粮食产量变化时,也会波及到国内粮食市场价格。

传承等功能。粮食生产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粮食生产与国土整治、动植物保护、环境工程等息息相关,具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能,粮食的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粮食所具有的多种社会、文化、生态功能,对待粮食产业不能简单地拿经济标准来衡量,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二、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

小麦供求基本平衡;稻谷、大豆的缺口较大,油料性作物的短缺较为突出。

食产量增长量的2.5倍。就统计,2006年末期库存已低于粮食安全线。所以解决我国的粮食缺口,只能是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市场为辅。

15.9亿亩,人均粮食不低于750斤,小麦和水稻两大品种供需平衡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必须首先确保,否则粮食安全无法真正保障。

不可扭转的近年来,在惠农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种粮效益稳步提高,但与经济作物相比较,效益差距仍然较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这一状况将长期存在。政府财政应该把发展粮食生产像发展教育一样对待,必须采取特殊政策进行长期扶持,这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做法。

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制约因素:

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单产增长的幅度大于播种面积减少的幅度时,才能确保粮食总产持续稳定上升,反之则下降。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相对稳定播种面积至关重要。从长远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

2、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目前,全国仅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35%,而水资源却高达81%;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虽占全国的65%,水资源却为全国的19%。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急速下降、而粮食需求却快速增长。粮食作为基础的公共产品来说,粮食增产任务要通过宏观调控进行重新布局,无论是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区域,还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应该承担粮食增产的任务。

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尤其是工业用粮增长更快,而且对粮食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加大了农业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的难度和压力。未来的气候将会继续出现大的变化,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对农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

1.4亩,人均经营耕地只有2亩,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不高。近年来,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老人和妇女成了主要劳动力。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接受能力,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四、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

如果我国粮食安全出现问题,依靠大量进口是不现实的。按一般规律来说,我国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5%,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9亿亩,进口率不超过5%。按照国际惯例来说,储备粮安全系数为17%~18%,而我国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地域差别较大,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储备粮安全系数以20%~25%为宜。

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发挥市场在粮食生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的目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通过有效的储备粮调节机制,调控卖粮难和粮食生产的矛盾;通过完善粮食保护价政策以及粮食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相结合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的极性;通过加强宏观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秩序,避免不正常的竞争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主要途径要靠农业科技进步,近几年的粮食生产中播面积扩大的贡献率为40%,依靠单产增加的贡献率为60%。据预测,未来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约20%来自播种面积增加,约80%来自单产的提高。所以,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提高复种,提高品质,增加对农业科技发展投入,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和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解决粮食生产中重大科技问题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国际粮食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市场粮食数量、价格变化对我国粮食市场都有较大影响。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只看国内市场,还要着眼于国际市场。应该明确我国粮食安全主要靠国内生产和储备来保证,同时也要明确,在现有条件下,还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

源。根据我国实际,可以适当进口一些我国短缺的或生产成本高的粮食品种来弥补我国粮食的不足。另外,利用国外资源,增加粮食生产,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险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粮食又是基础性的公共商品,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比较低,因此,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同时,各级政府应把发展粮食看作发展基础性公共产品对待,继续采取多种惠农政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大户的农民收入,只有多方举措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 五、应对粮食危机的措施

为了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制定了长期的粮食战略,需要实施一系列相应配套的战略措施和有效政策。优先领域:一是长期稳定地提高基础生产力,二是建立和完善灵活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三是在市场化进程中提高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提高粮食生产力

一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严格限制乱占滥用耕地行为,严格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继续完善土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18亿亩(1.2亿公顷)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建立稳步提高粮食主产区基础生产力的长效机制。国家用于农业的各项主要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划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中低产田质量和生产能力,重点抓好土壤肥力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节水农业。要坚定不移地扭转长期以来耕地数量逐渐减少的状况。

二是增加肥水投入,重点提高利用效益。

中国肥料投入水平较高,但地区间不平衡。化肥投入总量虽然增加,但在粮食作物上的投入比重逐年减少。今后在相应增加化肥投入的同时,重点提高化肥利用效益。中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多年来,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一直维持在8亿亩左右,近年来国家较大幅度增加了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农业灌溉条件将会进一步改善。

三.稳定地增加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投入。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普遍增加了农村资金投入,但是要能够持续稳定地增加资金投入需要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投入和产出需要相应的增长。

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三农”资金支出:2007年增加到4318亿元。2008年增加到5625亿元,由于冰雪等自然灾害,中央财政再增加三农资金252.5亿元,直接补贴农民,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控制物质生产费用增长。在鼓励粮农增加物质投入的同时,防止粮食生产成本上升抵消

粮食价格上升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力度,加强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优质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专用粮食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

(二)巩固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加强国内外粮食与食物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确保供求信息的快速交流。建立粮食与食物的快速运输通道,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步伐,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培育和支持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完善粮食流通形式,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

2. 逐步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体系。

加快建设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要分级建设国家和地方储备粮体系,重点建设主销粮区和大中城市的粮食储备,保证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粮食调控能力和供求平衡。

(三)积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的粮食价格体系

1. 建立平衡的粮食价格支持系统。

加快建设、集成粮食全流程综合信息系统,及时跟踪国内外两过粮食市场的信息变动态势。

重视跟踪监测金融期货市场特别是与农产品相关的金融影响因素发展状况,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及时判断粮食供需状况和市场价格变动趋势,需要及时掌握国内外能源和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动态势,研究和开发粮食价格与国内外消费价格指数(CPI)关联分析系统。

2. 建设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结合“金农”工程的实施,尽快建立健全与国际贸易体制相适应的粮食监测预警分析系统,开展动态监测和先兆预警,为粮食生产经营和外贸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3. 建立粮食与食物协同领导管理体制

要加快推进我国粮食与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一个资源、环境、生产、加工、流通、储备、价格、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协同管理体制,即使在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管理部门的体制下,也可以逐步推进形成一个由多部门组成的粮食与农业协调管理委员会,以提高政府对于国内外市场快速变化的应对能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