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科技资讯2008N O . 03

SC I ENC 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

资源与环境

宁夏银川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王美芳李慧勤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银川盆地总体走向北北东向,为一夹持在贺兰山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之间的断陷盆地,是在贺兰构造带的基础上演

化形成的地堑式盆地。从三叠纪开始,由于阿拉善地块向东逆冲,形成贺兰山山前拗陷盆地和内陆盆地, 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现今贺兰山和银川地堑一起抬升,形成“银川古断隆”, 渐新世“银川古断隆”开始解体,第三纪末银川盆地持续断陷,受青藏高原隆升朝北东方向挤压影响,银川盆地南部第四纪断裂边界开始活跃,从而加剧了银川盆地纵向断层的垂直断陷,基本形成了银川盆地同两侧地块明显分异的地貌格局。

关键词:宁夏银川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中图分类号:P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8) 01(c ) -0148-02笔者在开展新一轮地质大调查项目——

姚伏—银川一线以西及永宁、灵武之间的断1:25万银川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时, 针对银川盆

陷处,在纵剖面上由平罗往北和由永宁向南地的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又呈断阶状抬升。整个盆地为一东缓西陡的

在资料收集、分析和野外实地勘查的基础“向斜盆地”

。上,对其沉积特征、构造特征、构造演化

基底起伏决定了第四系的沉积轮廓,在历史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现论

平罗—姚伏、银川地区、永宁—吴忠中间第四述如下。

系厚度超过1600m ,向平原边缘沉积厚度迅速减薄(图1)。中部凹陷区是盆地内基底沉1概况

降最深、最快、新生界沉积最厚的区域,且具银川盆地南起青铜峡,北至石嘴山,有众多次级凸起与凹陷构造。银川盆地地表

西依贺兰山,东靠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

第四系分布广泛。据钻孔资料银川盆地新生北长165k m ,东西宽42—60km ,总面积

界沉积厚度约7000余米,沉降速度为(0. 1~7790k m 2,银川盆地在地质构造上被称为

0. 17) 毫米/年,其中第四系最大沉积厚度达[1]。地质历史时期银川盆地经

1600m 以上(表1)[3],沉积物以冲积、冲湖历了多次拉张与闭合过程,并伴随着一系

积、洪积为主,另外还有冲洪积物、风积物、列岩浆活动,特别是新生代时期受青藏高

湖沼沉积物。洪积物在贺兰山东麓最发育,前原抬升的影响,构造应力场发生了与中生

缘有一条明显的粘性土细粒带。冲积物、冲湖代末截然相反的变化,由中生代末的

积物在青铜峡峡口为卵砾石相,向下游渐渐N W -S E 向挤压应力场转变为新生代的

过渡为中细砂和粉细砂夹粘性土,越往下游NW -S E 向拉张应力场,在“古贺兰山”基粘性土层数增多,厚度增加。础上沿先形成的NNE 向断裂破裂分化,盆

地深部上地幔物质上涌和地壳减薄过程,表1银川盆地新生代沉积厚度表(钻孔资料

)

加剧了盆地的拉张断陷作用,堆积了厚达7000余米的新生界沉积物[2]。

2沉积特征

银川盆地及其周边出露地层自老而新

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盆地基底地层由3构造特征

古生界和前古生界组成,在永宁一带可能银川断陷盆地东面以黄河断裂与鄂尔还有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分布;盆地基多斯地块相接;西边为贺兰山东麓断裂带底呈南北高、中部低的船形,被银川断裂与山体过渡相连;南界断裂北西走向,位和芦花台断裂分割,形成“二坡夹一凹”的于牛首山东北麓;北缘被石嘴山南一组隐构造格局。盆地中心位于平罗、贺兰、银伏断裂所控制。盆地中断裂发育,基底构川、永宁一带,最深部位大体位于平罗—

造复杂,新生界沉积厚度大,整体构造概貌为中部断落较深,向两侧以断阶状或斜坡状抬升,呈西陡东缓的巨大的宽缓向斜形态。银川盆地总体呈北北东向走向,但在甘沟至横城一线以南转为北北西走向,因而盆地略显向西凸出的弧形,大致以该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银北凹

陷”,南部称“灵武凹陷”

[4]。“银北凹陷”划分为三个亚一级的构造单元:(1) 凹陷区:地处芦花台断层与银川断图1银川盆地第四纪地质结构示意图层之间的广大地区,长90k m ,宽5-1. 粘性土2. 砂3. 砂砾石4. 第三系

20km ,近北东走向。该区具有凹陷深、沉5. 晚第三系6. 断层7. 阶地

积厚、局部构造发育的特征,并且形成隆凹

148科技资讯S C I E N CE &T ECH NOLOGY I NFORM A TI O N

相间的三凹两隆构造。自北向南依次为平罗北、常信和银川北三个次级凹陷,其间是两个隆起。基岩埋深由南向北有依次加深的趋势,平罗北9000m 以上,常信8500m ,银川北6700m 。(2) 断阶斜坡区:位于中部凹陷区以东,走向与区域走向一致,宽(15~25) km ,被北东向断层切割,自东向西依次错落,形成西倾断阶斜坡。基岩埋深(1000~6000) m 。区内断层较发育。(3) 斜坡区:位于中部凹陷区以西,为一近北西走向狭窄的北东倾斜坡,宽(5~11) k m 。构造梯度自南向北变小,由250m /km 至110m /km 。基岩埋深(300~4700) m 。目前尚未发现局部构造显示,仅在南部和北部发育了少量断层。

“银北凹陷”基底岩性在平罗以南推断为下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平罗以北除有下古生界外,东部和北端可能为石炭系和二叠系。灵武凹陷”划分为三个亚一级构造单元:永宁隆起带、灵武浅陷带和南翼斜坡带。“灵武凹陷”与“银北凹陷”对比有两个明显的变化或特点,一是区域构造方向变为北西走向,自北而南分为永宁隆起带、灵武浅陷带和南翼斜坡带;二是沉降幅度小,第四系厚度144. 15m ,第三系厚1838. 5m ,基底为奥陶系。

盆地内新生界厚度变化受基底构造的控制,最大厚度可达7000m 。基底凹陷中心与沉降中心相吻合,新生代有灵武、银川北、平罗三个较深的沉降中心,银川北沉降中心是古近—新近纪沉降最深部位,总体上盆地内古近—新近纪沉降中心靠盆地西侧,且北部厚于南部。第四系厚度达2000m ,盆地内沉降中心从古近—新近纪到第四纪,由南向北迁移。新生界在盆地南北两端较薄,南端吴忠南第四系厚147m ,北端的石嘴山石炭系和二叠系甚至出露地表。盆地内一系列倾向相同的北北东向正断层,断层面向盆地中心陡倾,致使盆地呈“阶梯”状断陷,使地层逐级由两侧向中心错落,形成阶梯状地层结构(图2-F )。

4构造演化历史

银川盆地是在贺兰构造带的基础上演化形成的地堑式盆地。贺兰构造带从中元古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拉张与闭合的构造演化,使其经历了上升或下陷过程[5, 6]。由于均衡调整,地堑发育地区地壳厚度减薄与张裂,地幔上拱,形成地幔隆起带。为了更好地认识银川盆地深部地质构造状况和发展趋势,现将其演化历史分为如下

4个

“银川地堑”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