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初探

摘要:文章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必然性与可行性、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三方面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论述,力图实现笔者的两个动机:一是对于传统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尝试更准确的描述;二是整合并优化迄今为止国内方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途径。

关键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实现途径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它的不足。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解决稳定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如何正确定义、分析并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一词已为大众所知晓,在不同视角下它有着不同的内涵定义。撇开表述方式和语言修辞不谈,归拢起来,迄今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定义有以下三种。

第一,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为在既定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面积能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其他要素作用,取得规模经济的生产经营状态。 第二,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面积能保证生产结果下限是劳动力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上限是土地产出率和效益有所提高的生产经营状态。 第三,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为具有动态性、区域性和层次性三特征的,使得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外部能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土地生产经营状态。

以上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侧重于经济结果;第二种定义侧重于生产效率;第三种定义侧重于全局平衡。综合来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为土地生产经营的一种状态,其主要作用为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以提高土地产出,最终获得提高社会经济利益、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并取得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局面,当然它起作用之前还得受到当下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的制约。

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中国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政策的支持,1987年中共中央在5号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采取不同形式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此后中央对此关注不断。2003年至今连续多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引导并鼓励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尤其在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上,强调了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是社会经济的推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第二、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推动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领域流动,兼业农民和专职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在经济上减弱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和需求竞争,土地集中成为可能,农业现代化道路逐渐明晰。再次是文化素质的提高,随着大中专教育的普及,农村劳动力年轻化、知识化趋势明显,新生代对土地的情绪减弱,科技种植、经济化种植程度上升。最后是科技进步的拉动,中国农业机械使用率和生物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更提升了单产增产,优化了投入产出比,已经营造了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大环境。

三、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

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繁多,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经营土地的劳动力的流动和劳动力所经营的土地的流动,前者直接影响劳地比、个体农业种植收入;后者对农地规模的扩大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其他因素从自然角度看主要有资源禀赋、生态影响等,此二者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区域性、层次性差异有重大影响。从市场角度看主要有生产力水平、融资难易度、劳动者素质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等,生产力水平是制约规模经营的技术及经济条件;融资难易度决定了规模经营是否能有资金可行性;劳动者素质则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信息不对称使得农户在销售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降低农户扩大生产的意愿,阻碍农

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在土地流转及农业发展工作中的缺位和越位,以及土地产权主体混乱、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和农业产业化落后都导致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进程缓慢。

据此实现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大力发展经济,重点管理农村劳动力资源,建立健全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农地流转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农地流转并谨慎实施自己的行政行为;三是保护农地产权和农户合法利益,在农业政策健全与执行、农业立法与执法上下足功夫;四是引导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在法律政策诠释上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五是规划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性质、模式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鼓励出口;六是发展技术人才扶持和资金来源保证工作,强化科技服务和农业教育,鼓励财政和市场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七是鼓励并监督中间服务组织工作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市场信息深度传播,减小信息不对称影响;八是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统筹城乡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