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题

综合问答题及答案

外国美术史部分

1、 何为罗可可艺术?

答: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以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的艳情艺术。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大大迈进了一步。

2、何为巡回画派?

答:19世界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该派画家大都重视绘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普遍运用写实手法却又不失画家鲜明的个性,推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主张即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先后举办过“巡回”于各地的48次展览。代表画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宾等。

3、新印象派指什么?

答:新印象派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该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4、分析伦勃朗的《夜巡》。

答:(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伦勃朗的著名油画作品《夜巡》就是一幅团体肖像画作品。

(2)作品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

(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5、《蒙娜丽莎》作品赏析。

答:(1)《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达芬奇的作品,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

6、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答: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画家所处的时期正是文艺复兴最为鼎盛的时期,绘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壁画作品,画面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这个题材有很多人绘制过,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手法。达芬奇以他独到的匠心、卓越的构图、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而成为不朽的杰作。达芬奇紧紧抓住耶稣与12个门徒共进晚餐时,突然说出的一句话后众门徒顿时显出各种不同的神态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瞬间,着重刻画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微的鲜明爱憎,进而对人物的精微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构图十分完美:横幅的画面以耶稣为中心,组成严格对称的构图。12个门徒平均分成对称的四组,这几组人物之间彼此具有紧密的联系和各种不同的姿

态,显得丰富而统一。此外,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用透视法画出了深远的空间。所有这些使这一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典范,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作品。

7、分析古希腊雕塑作品《断臂的维纳斯》。

答:(1)雕塑作品《断臂的维纳斯》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在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上,越来越趋向世俗化。优美典雅的女性神话人物大量出现。(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爱与美的女神雕像。(3)躯体富有转折的螺旋上升似的节奏感。表情宁静、温柔、端庄。集中了人间女性的一切美质,达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4)是古代人对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颂。作品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8、分析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答(1)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年代,民主革命浪潮一度出现低潮,使一部分资产阶级人士感到失望,故借作品对现实进行影射和抨击。(2)取材于当时法国发生的一起海上遇难事件。

(3)画面取金字塔式构图,突出了主题,扩大了表现的空间。刻画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海上的巨浪和沉重的云层,更加渲染了画面的悲剧性气氛。(4)主题已超越海难事件本身,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望。同时宣告了浪漫主义绘画的胜利,对同期和后世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9、简要介绍印象派及其绘画特色。

答:印象主义产生与19世纪60一70年代的法国,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 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

10、赏析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1、此画描绘法国人民反对波旁王朝复辟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德拉克洛瓦亲眼目睹了这一革命事件,同年创作了这一作品。

2、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踩着尸体奋勇前进。

3、争取自由的主题,强烈奔放的激情,丰富的光色效应,大胆的想象,寓意的手法。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4. 《自由引导人民》是一支交织着浪漫主义和现实精神的高昂激越的战斗进行曲。

11、古埃及雕刻作品的艺术特点。

答:1. 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按宗教规则严格遵循“正面律”(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感情表现;5.雕像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写实。

12、15世纪罗马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答: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在艺术上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1)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艺术特色主要是发展和丰富了明暗转移法的技巧,是画面更具真实效果和意境,

改变了绘画人物表情单一呆滞的状况,使绘画人物变得表情丰富生动,进入人性化的时代。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2)米开朗基罗:雕塑家和画家,艺术作品上倾注了满腔悲剧性的激情:雕像《大卫》: 表现的是建功立业以前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的青年人。这种力量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

(3)拉斐尔:画面洋溢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优雅的节奏感:《雅典学院》: 表现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人物形体具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他是描绘女性形象的大师,圣母是平民妇女的形象,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引起对生活的憧憬。圣母形象是世俗的,但带上了几分贵族气派。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

13、简述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点?

答:(1)首先是它的豪华的特色。巴洛克艺术虽是为宗教服务的, 有强烈的宗教特色, 同时又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 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极力强调运动, 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非常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综合性, 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6)大多数艺术家有远离生活的倾向。

14、伦勃朗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是什么?

伦勃朗首先表现在对对象的气质的深刻理解上, 作品的形象不那么完美, 却能体现出一种内在精神气质, 表现出微妙的精神状态, 洋溢着灵魂的美和高尚, 十分耐人寻味. 把真实和质朴放在第一位, 在油画技法方面的贡献是表现对光的概括强调和多次完成的厚堆画技法方面. 伦勃朗不仅是油画家, 还是著名的铜板画家. 在风俗、历史、肖像和风景画都有他非凡的造诣, 特别是油画技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要作品有《夜巡》等。

15、何为野兽主义 ?

答:野兽主义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属于泛表现主义范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他们用明亮的色彩和强烈的造型创造作品,批评家把这群艺术家戏谑的称为“野兽”,从而“野兽主义”得名。

16、什么是“立体主义”?

答: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立体主义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否认从一个视点观察、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归纳成平面二度空间画面。经历了塞尚时期、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综合立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亚威农少女》、《三个女人》、《裸女》是毕加索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

17、简述荷兰风格派的创作主张和主要艺术成就.?

答:(1)荷兰风格派是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 以《风格》杂志为中心, 因此得名。风格派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 主张用纯粹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在抽象化和单纯化的口号下, 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其主要画家有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蒙德里安创作的《红与黑》、《百老汇爵士乐》是这一画派较有影响的作品。

18、鲁本斯的艺术风格及成就是什么?

色彩是鲁本斯最有力的造型语言,他深深懂得色彩的对比和组合具有何等魅力,鲁本斯的华美艺术给他赢来了巨大声誉。鲁本斯充满活力和热情,气势磅礴的画艺对后代的浪漫主义美术家极有吸引力。 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著名作品有《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等。

19、分析米勒的《拾穗》。

答:(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20、 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答:(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21、哥特式美术及其艺术特色。

答:哥特式艺术 (1)是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开始于建筑方面,发展重点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2)追求平面装饰的效果:苏热重修的法国圣德尼教堂:A.表明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轻盈,纤细的结构:采用尖卷和肋穹,窗户尺寸大大增加,平面遵循后堂回廊式型制。B. 体现一种不同以往的思想和精神:强调严谨的几何形造型和对于明亮光线的追求。法国巴黎圣母院:A.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B. 大气窗上的窗户,室内的采光和所以形体瘦长的造型,创造了一种显著的哥特风格:有种“向上高升”的感觉。C. 这种和谐而极具逻辑性的建筑语言,是基于经院哲学的体系和思维方式。

22、分析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是拉斐尔为罗马教廷所做的壁画,又名《哲学》。14-17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哲学、建筑各方面飞速发展起来。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想象,把古希腊不同时期的大哲学、思想家、科学家安排在一起,洋溢着探讨学术和自由辩论的气氛。表现了这些大学问家的不同性格和丰富的精神面貌,让每个人充分自由发挥自己的才智,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和追求。

人物的刻画非常逼真,通过对各个人物的动作、形态来表现其学术观点、性格特征和丰富的精神面貌;在构图上巧妙地利用建筑的特点, 把画面上背景, 建筑物的透视和前面真实建筑物的半圆拱门连接起来, 扩大了壁画的空间效果,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宽敞,壮丽。

整幅壁画具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人物的性格描绘的异常明确,是文艺复兴时代纪念性建筑形象中最典雅的形象,是盛期文艺复兴精神最纯粹的表述。

23、分析拉斐尔作品《西斯廷圣母》。

答:拉斐尔以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圣母像”题材的绘画作品著称于世。《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也是他的“圣母像”中的代表作。

画面描绘的是圣母怀抱圣婴耶稣,将他献给世人。画面左侧是教皇西斯廷二世,代表着人间的权威,在圣母下方,取下自己的桂冠,向圣母子做出欢迎的姿态。画面右侧的年轻女子是圣巴巴拉,她虔心垂目、略作跪姿,微露羞怯,表示对圣母、圣子的憧憬恭顺,形象妩媚。

拉斐尔赋予了圣母一种世俗的美,她即是神圣之母,也是一位爱子心切的人间慈母,一方面体现了画家精湛的画技和人道主义情怀,另一方面也拉近了观赏者与圣母的距离,觉得她更加可亲可爱。画面构图十分严谨,整幅画呈现出均衡的三角形。

拉斐尔创造的西斯廷圣母,充满了人间的母爱与人情味,拉斐尔用他的语言表现了和谐和理想,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至于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

24、分析油画肖像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是委拉斯凯兹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作品,画面中的人物是当时的罗马教皇。 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

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这幅作品的油画技巧也是十分出色的,画面上火热的红调子表现了特有的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笔触十分流畅自由, 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 这幅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作者对于人性观察的深度,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作之一。

25、莫奈的《日出印象》赏析。

莫奈是印象派的画家之一,这幅作品画的是画家家乡勒阿弗尔的港湾。作品表现了太阳刚升起时光辉灿烂的一瞬间,水面流光溢彩,显得生机勃勃。通过淡紫色的晨雾港口和船只若隐若现,具有一种含蓄的抒情气息。在这幅作品中,使人倾心的不是某个物象的具体刻画,而是光与色交融的对大自然的赞美。运用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一点点的排列上去,看上去有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26、浪漫主义有哪些特点。

答:一、强调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二、强调回归自然,歌颂大自然。

三、喜欢表现异国情调。四、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循规蹈矩的古典形式,注重色彩,探索新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27、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答:1)超现实主义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2)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 促使艺术家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原始的冲动,促使自由意识的释放,拓宽了美术表现的领域. 使艺术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幻想力,创造画境. 美术上强调偶然因素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

28、简析《格尔尼卡》。

答:西班牙著名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立体派绘画创始人。画面表现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屠杀无辜居民的情景。画面以象征性的形象、被肢解的形体和低沉的色调,展现了战争的罪恶和灾难的悲剧。在大火中哀号着跌落的妇女拖着伤腿奔逃的妇女、握着断剑倒地的战士,蹬着双眼践踏妇女和儿童的野牛,受了重伤而昂首嘶叫的烈马,还有手执油灯在黑暗中惊醒的妇女,一只以灯泡为眼珠的巨大的眼镜注视着这一切,表示法西斯的暴行是掩饰不住的。这幅画上的许多形象都是从不同视点来表现的,它们在交叠、错落和切割中,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也不适合于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与形象辨识,然而却使人感觉到一种混乱的战祸场面和惊心动魄的悲剧情景。这幅作品成为控诉法西斯暴行的经典作品,其深刻的意义使其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29、分析达维特的《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

答:达维特,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该画主题极其鲜明——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利益。借用古希腊的历史题材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信息。画面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这两种情感的冲突。中间位置的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之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武器并庄严宣誓;画面右角的三兄弟的母亲、妻儿和姐妹则陷入了个人的情感而感到哀伤,笼罩在一片忧虑和悲哀的气氛之中。她们的行为反衬出三兄弟出征前的英雄气概,突出了画的主题。整个画面构图严谨、气势雄健、造型坚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笔触平静,画风细腻,静谧、崇高、纯洁。这幅作品是体现的新古典主义典型的借古喻今的特点,用古典主义的题材和手法描绘了时代的潮流,开启了艺术新的时代篇章。

30、分析委拉斯凯兹的《纺织女工》。

答:是委拉斯贵支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画的是西班牙皇家织毯厂的工作间。 画家在这幅画中主要描绘了织造厂纺纱女工的劳动,这五个不同年龄的女工用她们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件件艺术珍品,而她们自己则一身贫困,衣衫不整。其中画面右边着白衣蓝裙的青年女工是欧洲古典绘画中表现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与后来法国画家米勒创造的农妇形

象具有同样的艺术魅力。与纺纱女工相对的成品间内,一群宫廷贵妇正在悠闲自得地欣赏织造好的壁毯。她们的养尊处优与纺织女工的繁忙疲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家这种蓄意地安排,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社会意义,表现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的特殊感情。这幅作品色彩极为丰富,在明暗、笔触的运用上构成了有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

总之,这幅作品深刻反映了画家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是现实主义绘画发展的里程碑。

31、赏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

答:1. 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2. 画面表现了一队衣衫破烂、不同年龄的纤夫沿着伏尔加河艰苦劳动的凄惨场景。

3.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压迫。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4.由于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沙皇封建统治下俄罗斯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人民苦难的历史,使其成为现实主义绘画中的不朽作品。

32、《雅典学院》作品赏析。

答: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是他早期壁画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幅壁画中,描绘了在雄伟壮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的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份和个性特征。表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对希腊理性精神的崇拜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幅画画家巧妙的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北京市以罗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面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

33、安格尔的艺术主张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在具体技巧上,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室》等。

34、塞尚对现代艺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它有哪些主要艺术观点?

答、法国画家保罗·塞尚(1839--1906)是后印象主义的重要人物,与印象主义者注重描绘转瞬即逝的视觉感受的意向相反,他试图实现一种新的坚实结构,并力求对所见事物进行高度理性的综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塞尚被称之为“现代主义绘画之父”。他成为立体主义的先驱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的开拓者。不过塞尚的绘画仍然保留了古典的形式观念,因此,严格地说,他只是一把打开现代艺术的钥匙。

中国美术史部分

1、简述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

答:舞蹈纹彩陶盆是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仰韶文化,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 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 侧着头, 伸着腿, 步调一致地跳舞, 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 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 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2、“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指什么?

答:这是一句中国画术语。“曹衣出水”指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吴带当风”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3、分析汉代雕塑作品《击鼓说唱俑》

答:汉代是我国雕塑艺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高峰期,陶塑艺术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在出土的许多陶俑雕像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件《击鼓说唱俑》。说唱俑席地而坐,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上身光赤,下身著长裤,赤脚,额前布满皱纹皱,眯缝双眼,活泼诙谐憨厚之态。说唱俑左臂抱一扁鼓,翘起的右脚,扬起的握着鼓椎的右手,都着意表现出一位神采飞扬的说书人的滑稽形象。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 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作者既表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又采用了极其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说唱者那种特殊的神气,创造出一个的充满戏剧性又诙谐幽默的精彩场面。

这件作品不但是我国雕塑艺术中的瑰宝,同时也是研究汉代民俗和陶塑艺术的珍贵史料。

4、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答:《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唐朝是我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人物画发展及其成熟,涌现出了很多不朽的传世名作。

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为此接见吐蕃大使禄东赞的场景,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

在构图上,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

这幅作品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更是汉藏民族友谊的历史见证。

5、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答: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6、汉代画像石的表现特点。

答:(1)、在艺术造型上,汉代画像石刻善于抓住大体大貌。(2)、在题材的处理上,汉

刻还善于抓住情节发展的高潮,加以艺术夸张。(3)、在画像石刻的特点上,还在于妥善地表现并处理大场面。(4)、在镂刻的方法上,有阴刻、阳刻和阴刻和阳刻结合。

7、分析顾恺之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答: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关键在于阿睹(眼)中。因此他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顾恺之之所作人物画,善于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运用“铁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人物五官描写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顾恺之的人物画除释道佛像、宗教壁画外,大量的是古代仕女、名流画像。作画力求以形写神、神形兼备。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主要著作《画云台山记》、《论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

8、简述谢赫六法。

答:谢赫“六法”出自他的论著《画品》,他是我国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六法包括:气韵生动——生动的反应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应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准确的描绘对象的形状;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传移摹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9、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10、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1、“徐黄异体”指的是什么?

答: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荃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黄荃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12、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13、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答:(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现存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14、分析张萱的《捣练图》。

答:绢本设色,总37厘米,横147厘米,藏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表现劳动妇女捣练的生活图景。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表现宫中妇女加工绢丝的生活场面。全图12个人物,分为三组:起手是捣丝,中间是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惟有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

15、“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 答:“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他们也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有8人,他们是金农、罗聘、李方膺、李鱓、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1、风格鲜明,个性突出。“扬州八怪”在艺术观上最突出的是重视个性表现。在作品的题材上,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把梅、兰、竹、菊、松、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此来表现画家清高、孤傲、绝俗外,另一方面他们还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通过题写诗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2、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扬州八怪”的作品体现了创新精神,他们偏离了所谓的正宗,打破画院派老气横秋的景象和古法、成法的束缚,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3、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创作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他们的作品很多取材花鸟,以写意为主要表现方式,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当时并不完全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旁门左道遭到非议。事实上正是他们开创了画坛新局而,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拓展了前途。

16、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答:(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4)体现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17、分析吴道子的艺术风格。

答:1、吴道子,唐代著名人物画家,他擅画道释人物,亦擅画鸟兽、草木、台阁,笔迹落落,气势雄峻。2、早年行笔较细,风格稠密,中年雄放,变为遒劲,线条富有运动感,粗细互变,线型圆润似“莼菜条”(就是兰叶描,形容线条流畅且有粗细变化的一种国画笔法),点划之间,时见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所写衣褶,有飘举之势,与曹仲达风格并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喜用焦墨勾线,略敷淡彩于墨痕中,足显意态,又称“吴装”。

3、后人把他与张僧繇并称“疏体”,以别于顾恺之、陆探微劲紧联绵较为古拙的“密体”。张彦远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苏轼认为“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是“画塑兼工”,善于掌握“守其神,专其一”的艺术法则,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之为“祖师”。4、代表作品:《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18、石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上有何贡献.

答:他师法自然, 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 在写生实践的基础上, 大胆突破前人的种种规范, 创作出大量新颖独特、千情万态的优秀作品, 为山川造像, 为山川传神, 他的山水画十分着重形式美, 善于用点. 在艺术上有很深刻的见解, 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题画诗跋》, 概括起来绘画美学思想有两个:一是强调 “有我”, 一是“一画”. 在《变化章》提出:“故

群子惟借古以开今也. ”这段话抨击了复古的陈词滥调, 艺术贵在创新, 抒发情感、给清代绘画带来了生气. 。

19、清末“海派”画家的艺术风格有何特点?

答:清末民初,继“扬州八怪”之后,出现了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后一个画派——海上画派。海派画家的风格特点一为色彩运用, 二为以书入画。海派画家是在近两个世纪之交涌现出来的一支活跃而富有生气的画派。他们既秉承传统,又接近现实生活,善于将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 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 将明清以来的写意水墨与强烈的色彩融为一体, 形成雅俗共赏的新画风,同时加进了新兴时代的商业性的市民趣味。海派画家群是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元四家”有哪些,他们各自有何绘画特色。

答:元四家:指中国画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元代画家。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洁淡逸”山水画风。强调水墨画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他们的风格和特点: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是画山水多至数十副,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吴镇山水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萧杀寂寞”,具有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21、宋代绘画的兴盛及其特点。

答:宋代绘画特别是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使绘画题材更加广泛,风格多样。

(1)职业画家的活跃:职业画家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商品化性质,使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2)宫廷绘画的兴盛:翰林书画院的画院画家掀起宫廷绘画的高潮。(3)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A.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绘画多寄兴抒情.B. 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竹石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C. 艺术上趋于平淡素雅,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D. 世俗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相互影响,预示宋代绘画发展的深入与提高。

(4)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宋代绘画题材内容广泛,绘画分科变细,总的趋势是向专门化发展:工笔绘画有突出成就,青绿重彩仍然流行,水墨着色在山水画中占重要地位,形简意赅的写意画也开始抬头。

22、赏析王式廓的《血衣》。

答:1. 王式廓,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血衣》是作者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

2. 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组成了控诉斗争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仇恨与斗争激情,现实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

3.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 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23、简述南宋四大家。

答:南宋四大家指的是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简称“李刘马夏”。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他们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宏伟;刘松年受到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圭师从李唐笔直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张秦阶曰:“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

24、赏析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答:作者王希孟,北宋末年画家,画此图时年仅18岁。此画全卷长近12米用整幅绢画

成。在这一作品中,王希孟充分运用了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散点透视,以精微的笔法、浓烈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抒发了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此画虽然采用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但它没有像大多数青绿山水画那样,把重点放在殿堂楼阁、仙山海市、逸民隐士等描写上,而是着重画出千里江山的壮阔。值得注意的是它在表现阳光的感觉上所采用的巧妙手法,这就是一方面通过色调的浓淡虚实,来表现山水的明灭隐现、景物的高低远近,产生一种阳光扑面的感觉;另一方面,又通过河水的波光闪烁,体现出阳光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光感,更增加了河山的壮美。这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少见的巨制。、

25、赏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答:范宽,北宋前期著名山水画家。长期生活在陕西终南、太华山林之中深入观察北方山川景物之真实面貌,他画的山水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溪山行旅图》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山顶杂树丛生,一线飞瀑从山腰间直泄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林木葱茏,山路上有行脚商人赶着驮货的驴群缓缓前进,它既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又起着点题的作用。从整个画面看,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该画山石树木全用短条子皴和点簇、戗笔之法画成,也称雨点皴法。此画被徐悲鸿称为中国的重要国宝,是他最钦佩的作品之一。

26、怎样认识和评价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答:董其昌是明末的松江画派(华亭、苏松、云间)华亭派的代表人,他所提出的南北宗论为世人认可,并流行300多年,即南北宗均始于唐,北宗以李思训父子青绿山水为始,经赵干、赵伯驹、伯箫至马远夏圭。南宗以王维水墨山水为始,经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至元四家。董其昌借禅论宗把唐以来的山水画划分为两大体系,文人画禅之南宗,院体画禅之北宗。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根据于当时的政治、宗教、经济和社会风气所致的文人画思潮的反映,旨在建立绘画品评的新标准,虽有抬高文人画和贬低院体画的片面消极之举,但作为山水画派研究的作用还是应予以肯定的。

27、“元四家”的山水画共同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文人画艺术?

答:“元四家”指的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他们山水画的共同特点为: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进一步加强;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体现这一趣味,对笔墨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3、画上题字蔚然成风,通过文字表达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所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独特形式绘画。

对文人画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来认识,文人画形成的力士条件: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都能诗文、工书法;2、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主要工具相同,线造型的使用;3、文人士大夫的著书立说利于对创作技法总结和传播。文人画艺术的出现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使他们的表现技法更为丰富多彩,更具浪漫精神,已经更广阔,更丰富。

28、郭熙在山水画史上有何贡献?

答:郭熙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出现了新的面貌,其作品企图雄伟、清旷幽远、主题明确而富于季节感,他强调要精确地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气候、时间条件下真实的特殊面貌,“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无所不同”. 他还要求画家要注意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主观感受和联想,画家必须以“林泉之心”去“身即山川而取之”即以美的虚静的心胸去对自然山水进行直接的审美关照,这是对“外诗造化、中得心源”命题的丰富和发展。其首先提出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对中国山水画皴法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林泉高

29、 简析西汉《霍去病墓石雕》。 答:1.该作品创作于西汉时期。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汉代雕塑作品多为陵墓雕塑,其中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最为杰出。

2.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六次率军抗击匈奴, 汉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派人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3. 霍去病墓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循石造型,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

4. 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

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30、 简述“清初四僧”。

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构图大胆新颖,笔墨纵肆多变,格调昂扬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朱耷以花鸟画著称,继承陈淳、徐渭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作品往往缘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国亡家破之痛。 31“米氏云山”指的是什么?

答:“米氏云山”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开创的一种画派。米芾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的江南山水,特别创造了一种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后世称之为“米点”,称其山水画为“米氏云山”、“米家云山”或“米点云山水“。其画风开创了文人画山水的新局面。其子米友仁的山水画《潇湘奇观图》是体现米家云山的代表之作。米点山水的创立,积极意义是把水墨山水画技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先前山水画追求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完全写实风格向着更高的精神境界迈进,也是审美意识从具象到抽象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

32何谓“青藤白阳”?

答: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陈淳,被后人誉为“青藤白阳”。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用笔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徐渭还擅长行草,运笔一如泼墨花卉,不拘绳墨,腾挪多姿,为明代书法注入了鲜活的气息。陈淳山水师法宋元,萧疏苍秀。与山水画相比,陈淳花鸟画的成就更高,他的没骨写意花鸟画,深具特色。在“吴门画派”兴复文人画的风潮影响下,明代中期的绘画变得更有生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突破,表现于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号白阳山人的陈淳,及号青藤的徐渭,因此世称“青藤白阳”。

33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答:(1)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齐白石80岁之后,画虾

技术颇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2)他专长画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3)其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 (4)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

其他类(教材教法、美术基础知识等)

1、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

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

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5、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评价方式的建议。

答: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应从哪些角度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答: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7、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8、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面向全体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文化与生活

(4)注重创新精神

9、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第一、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国家、民族、地域等)、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收入等)和教育因素(学校的组织形式、课堂管理等)。第二、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内容。同时,这几个因素并不是独立地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0、美术教学活动有哪些?

答:(1)教学活动的设计。设计好教学活动,是活动成功的关键,首先是书面预案的设计构思,这是整堂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与该课的教案一并设计,因为活动不是鼓励的,而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其次,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设计要求;再次,让学生参与活动设计。(2)教学活动的实施。有了完善的活动设计之后,便可实施活动计划。在实施中需注意如下两点:第一,注意操作中的难点;第二,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3)教学活动总结。总结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意识通过实施活动验证、修改设计方案,增强和提高活动预设的能力;二是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三是工具材料、表演道具等准备情况;四十出现了哪些偶然问题,应急处理如何;五是让学生参与总结,重点是自我反思,以及向老师提问和建议。

11、美术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答: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专用美术教室和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美术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另外可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包括美术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以及

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进行教学。

12、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答: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巧、技能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索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6、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拓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13、美术教学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答:教学设计应适应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如下要求:

1、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技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教师应指导学生选修各学习模块中适宜的内容。4、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的学习。5、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鉴赏和作品文化含义的引导。6、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研究能力。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8、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开展美术学习。9、教师应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14、在使用讲授法时应注意什么?

答:1、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给学生一个符合逻辑的完整的概念。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4、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15、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怎样理解? 什么样的欣赏课是注重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欣赏课?

答:(1)美术的学习和创作都会受到文化情境的影响。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而“情境”一词可以这样来界定,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情感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背景的影响有关,艺术家会把具体景物、人物溶入其感情和意图中,构成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化情境。文化情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艺术家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不仅仅是美术,其它门类的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下创作的。所以说,文化情境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特征。我认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可以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美术,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从中学到知识。从美术学科的角度考虑,它提升了美术学科内涵,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并且加深了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还可以帮助自己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其实就是一种联系,通过美术,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画中所描述的意境、历史典故等,会使记忆更深刻;能够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在广泛的文

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必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热爱生活,学会欣赏,学会发现,培养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提高个人修养,以美好的心态来学习,进行创作,才能真正获取到知识。

(2)我认为在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中有必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小学美术欣赏兴趣是美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美术欣赏的兴趣, 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思维就会异常活跃, 欣赏活动就会随之变的愉快, 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 就会导致学生在美术欣赏学习中动力的缺贬和动力水平降低。根据小学生身心的特点, 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还可以从专题欣赏与随课欣赏相结合方面来上好美术欣赏课。

16、什么是绘画?

答: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17、什么是美术语言?

答: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18、什么是素描?

答: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19、中国画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的传统画法有工笔画,也有写意画。前者用笔细致工整,结构严谨,无论人物或景物都刻画得十分具体入微;后者笔墨简练,高度概括,洒脱地表现物象的形神和抒发作者的感情。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

20、绘画中色彩要素有哪些?

答:客观世界的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又称色彩的三大要素,而且当色彩间发生作用时,除以上三种基本条件外,各种色彩彼此间形成色调,并显现出自己的特性,因此,色相、明度、纯度、色调及色性等五项构成了色彩的要素。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某一纯净色加上白或黑,可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色调: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21、简述水彩画的基本特征。

答:就其本身而言,水彩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由此造成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中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画产生一种明澈的表面效果,而水的流动性则会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趣。

22、什么是平面构成?

答: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透过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案例分析题

1. 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和新课程同行 与学生共成长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区小学 吴萍

下课铃声响毕,当我夹着书本走出教室时,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随着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深入,随着给予孩子的自由空间的不断增大,对于教师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从前没有被关注的问题变得那么重要,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新的教育观念是很难适应现今的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上的是二年级人美版的《我们身边的痕迹》一课,应该说是一节传统的课(关于拓印方面的知识),可我这几天一直处于矛盾中,是照搬还是创新?是重美术知识技能还是重学生感受与需求?是稳妥地教还是来点“冒险”呢?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于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教室,我是用一个魔术导入教学的,一方面为引起大家的兴趣,一方面也为立刻将同学们推向矛盾问题的前端。当我在白纸上变出一个硬币的模样,同学们有的惊诧,有的不屑,也有的自信地喊道:“我也会!”我故意很失望地说:“原来你们都会啊,谁来说说是怎样做的?”答案是一致的:老师纸底下有一个硬币,笔在纸面上一涂抹就印出来了。我马上追问:“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使硬币会印出来呢?”教室里像炸开了锅,集中起来大概有三种意见:硬币是硬的;硬币上有花纹;硬币表面凹凸不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同学们自动分成几派争论起来。我心理暗暗高兴:好极了,不怕你犯错误,就怕你不犯错误。

正当大家争的面红脖子粗时,我又抛出另外一个问题:“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你能举例证明它是错的吗?”有的同学说:“玻璃是硬的,可印的出来吗?”真有趣,我接着说:“好,你动手做一做吧!”果然什么也印不出来,第一种说法的人错得心服口服。接着有人又说:“书上有花纹,可你们看我怎么印也印不出来!”边说边做,真棒!他已经学会用事实举证了,于是第二种说法也被否定。

师生们的目光都集中到第三个观点上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我想这只是表面的安静,同学们一定都在积极的思考。“它是对的吗?”我想,结论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来下。我请第一个说出自己这种观点的同学谈自己的想法,他腼腆一笑,拿出一个硬币说:“我是

摸的。”我大力地表扬他,让大家都来摸一摸感受一下。“凹凸不平可以印出东西来”,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按预先的教学设计,关于拓印的原理讲到这里也就可以了。正当我对自己不用多费口舌,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出了原理而得意洋洋时,意外出现了。

一只倔强的小手举了起来:“凹凸不平的东西为什么就能印出来呢?”我一下子懵了,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深钻下去,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但压下去对学生有利吗?一节课是关注教学任务还是学生的需求?会不会把美术课上成了科学课?学生能回答出这么难的问题吗?考虑片刻我还是决定放弃了我的教学进度和顾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们都来动手印一印,找寻答案吧!”不过这次我是一点底也没有。课堂再也不是教师能完全控制的了。随即师生都紧张地印了起来,不一会一小手举起来了:“我发现了纸是紧紧贴着硬币的,硬币上凸的地方笔檫上去就重些所以颜色就深些,凹的地方轻些颜色浅些,图形就是这样印出来了!”我在惊叹之余,深深理解了“教学相长”四个字的含义,我的学生用事实教育了我: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资源不光来自教材,来自教师,更不要忽视学生,他们才是教学活动中不竭的资源。我想我会记住这两个学生,在这一问一答之中,他们在我的美术课上为我上了一节课。

接下来的课我更自信了,在同学们说出身边可以印的物体这一环节后,我改变了由我引导、同学们一步一步学习拓印方法的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犯错,然后从错误中去找出正确的方法。学生犹如是放出鸟笼的鸟儿飞出教室,他们在制作、在试验、在思考、在修改、在商量……然后他们飞进来,告诉我他们的发现,他们的失败,他们的成功! 虽然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没有完成一幅完整的画,没有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这样的学习是他们喜欢的,他们需求的,不是吗?新课程改变着你我,改变着学生,让我们和新课程一起同行,和学生共同地成长!新课程让我们思索,给我们提供了宽广、自由、创造的平台。我想摆脱了束缚的教师,作为新课程的执行者会爆发出不可估量的能力。

参考要点:课程改革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课程。过去,我们理解的课程就是课程表上的科目,就是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是规定好了的内容。他和教师、学生没有任何关系,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教的权利,不容许有任何的改动。学生只有学习和听从的权利,充斥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早已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权利。新一论的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生成性,这是课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发展,它把教学活动与课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已变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过程,文本课程被激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使课程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课程意义也被不断地提升。

吴老师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时就经历了这样一次课程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硬币能被印出来,表示了三种意见,经过争论,前两种意见被否定了,第三种意见本来就是教师要讲的,由学生讲了出来,教师为此很高兴。课上到这里,应该说,大体上和教师备课时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学生的发言,基本上是属于对文本课程的解读。

但是,自从举起“一只倔强的小手”的那个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课程就向前发展了。他提出的“凹凸不平 的东西为什么就印得出来?”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美术课的范围(教师怕上成科学课),但又和美术课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倡导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他们通过操作,总结出了印出来的原因。必须看到,这时的课程已经是体验的课程了,不再是文本的课程了,这都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课程,文本中没有涉及的东西出现了。师生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把课程向前大大地发展了一步,这也给她今后的备课提供了新的内容。

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没有刻板地按照自己的教案上课,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疑惑、才智、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出

来,课程才能不断地生成、发展。她说的“教学相长”,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课程在师生互动中向前发展。一个年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之初,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属不易。

从吴老师的这节课后半段来看,她认识到学生的作业虽没有完成,单仍然是值得的,这种认识当然是对的。不过,我也在想,她在后面是不是应当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前人,正是懂得了凹凸不平的东西可以印出好看的艺术品,所以,才巧妙地利用了凹凸不平造成的黑白效果,拓印出许多精美的拓片,让敦煌的飞天、古代书法家的作品能流传至今,走进千家万户,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平日生活中所蕴藏的美。这也是对课程的发展,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发展。

2. 课题《小挂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天上有一个圆圆的大月亮和许多亮晶晶的小星星。(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月亮和星星)有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在森林里玩。(拿出画好的一只小猴子贴在黑板上)

生:哇~~~(学生很喜欢可爱的小猴子)

师:小猴子来到一条河边(黑板上画出一条小河),突然发现河里有一个大大圆圆的月亮(画出水中的月亮),小朋友们知道水里的月亮是哪里来的吗?

生: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师:小朋友们怎聪明,可是小猴子不知道,小猴想:如果我能把这个月亮捞上来挂在家里,那家里不就变得像白天一样亮了吗?(教师做出小猴子思考的样子)

生:(发出轻轻的笑声)

师:于是小猴子找来伙伴们,一起商量怎么把月亮捞上来。一只大猴子爬上河边的一颗大树,用尾巴勾住树枝,倒挂在树上捞月亮(在河边画一颗大树,再把事先准备的猴子倒挂在树枝上),可是,树高了,它捞不着,小朋友,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生:(踊跃举手)让它们一只连着一只挂着,不就能够到了吗?

师:真棒!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拿出准备好的几只猴子,请同学上来一只只的挂起来) 小猴子们终于够到了月亮,可是你们说它们能捞上来吗?

生:(七嘴八舌)不能,因为那是月亮的倒影。

师:对。虽然它们没有捞到月亮,可是老师觉得它们很可爱,于是就做了一串这样的小猴挂件。(拿出准备好的一串猴子挂在黑板上)

生:哇~~~(惊叹)

师:小朋友,这样一串可爱的小猴子,你们想把他们也带回家?

生:想!(异口同声)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着做一个“小挂件”。(出示课题)

以上是二年级美术《小挂件》的导入部分。请对该部分的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参考要点:导入是一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一个好的导入对后面上好整节课都有很大的帮助。好的导入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和掌握知识。这也就像一部好的电影,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吸引观众。

本课采用的是故事导入,简单有趣的《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很符合低年级学生,并且这个故事的最后,几只猴子挂在一起捞月亮很适合这课的内容,刚好可以引出课题并吸引学生。所以,导入的内容必须反复琢磨和推敲,尽可能的贴合课本,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我把普通讲故事的形式改成了边说边画的形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

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

故事的后半部分是重点。首先,让学生说出猴子怎样才能捞到月亮,并让他们上来试一试,挂一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将几只小猴子挂在一起捞到月亮时的样子其实也就是本课要求制作的内容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问问学生想不想把这样的小挂件带回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并指出了本课学习的目的,让他们更有兴趣往下学。

3.美术课案例分析:《海底世界》

【案例】: 我采用了播放《采海带》的音乐来设置情境,营造一种逼真的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白色的油画棒先把海底世界的图案画在白纸上,再用蓝色水彩一下子把画面显示出来,(也包括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问题引入)。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待多人发言后,我告诉学生,海底的世界的确是丰富多彩的。你们愿意去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吗?(播放海底世界的资料。)通过展出美丽的、有代表性的海生物:多种小鱼、海星、海草、珊瑚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不但感受到海底的神奇和美丽,而且了解到——海底的世界确实是太美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创作欲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印象和想象运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有趣画面,小组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海底世界?”有的说:“我画大鲨鱼追小鱼。”有的说:“我画小朋友乘坐海底列车去探险。”有的说:“我画神奇的珊瑚丛。”还有的说:“我画各种各样的海底小动物捉迷藏。”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创造,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作画形式,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大胆作画。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采用了单色线描的方法,有的运用了勾线平涂的方法,还有的运用了油彩棒和水彩结合的方法。作品的图案或简洁粗犷,或优美细腻;色彩有的响亮、热烈;有的柔和、宁静。很明显,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材料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当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交流,欣赏评价互相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及时予以表扬,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要点:由本课的教学使我想到,要把美术教材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沃土,就必须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而学习新课标,首先要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录音,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整堂课中,学生是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通过欣赏、描述、绘画表现并运用三原色的知识绘画,使学生们能用强烈的色彩感受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