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神山之恋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嘿……"《敖包相会》这首优美动听的蒙古民歌家喻户晓,而“敖包”,却很少有人知道究竟为何。在大多数人眼中,敖包就等同于草原儿女们订情约会的浪漫之所。  敖包,其实是蒙古族的一种重要的祭祀载体。蒙古族是一个极为崇尚自然的民族,他们把万物都看作是神灵,尤其是巍峨的山川,在蒙古人的信仰中是有神灵存在的。祭敖包这项传统据传最早起源于成吉思汗。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曾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都没有抓住成吉思汗,于是远去。成吉思汗认为是不罕山的神灵保佑了他,于是下山后便发下了誓愿:“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  因此,忽必烈登基后还曾制典,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而在一些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的地方,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  这种“垒石像山”便是蒙古语中的“敖包”,也就是土堆的意思。一般的敖包都是三叠的结构,底层宽广厚实,越往上则越小越尖。顶上竖起一柱高杆,杆端有铁矛一柄,其下承一铁盘,盘上缀有近似苏勒德的马鬃做的垂缀。  在赤峰地区的敖包,敖包的顶饰多是如同甘珠尔庙(又称寿宁寺,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一般的圆顶,在中心柱杆周围多用柳条树枝装饰,敖包的东、西、北则各竖三根木杆,分别刻有日、月、云图案,用彩带与中心相连。彩带上习惯悬挂哈达、风马旗幡之物,以彰显其神圣。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蒙古族人,都将敖包视为圣地圣山的一个代表,每年祭祀并崇拜有加。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祭敖包”已经成为了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草原上最隆重的祭祀之一。  对于极为敬畏自然的蒙古人来说,祭敖包是一件极为讲究的事情。通常以部族为单位,由族长主持祭祀,蒙古各部祭敖包的日子不尽相同,热河附近的喀喇沁右翼旗是每年六月十三日。据说康熙每当驻跸热河时,如逢敖包盛会,也都会到喀喇沁旗参加这一盛大的仪式。现今在喀喇沁旗的旺业甸森林公园之中,还保存着康熙来喀喇沁曾经走过的古御道。  在祭敖包的日子里,蒙古人都要身着盛装,骑上骏马,从四面八方来到敖包前。人们按顺时针方向绕行敖包三圈,把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在敖包前的方形香案或佛龛前叩拜以后,用哈达、彩带、禄马旗等物将敖包装饰一新。然后在敖包前的祭案上,摆放整羊、砖茶、钱币和其他物品。然后由喇嘛念经,使这些祭品变得更加圣洁。此后开始燃放柏叶香火,进行烟祭。  这时法器齐鸣,香客不论僧俗尊卑,大襟铺地,向着敖包三拜九叩,祈祷“风调雨顺,五畜骤增,无灾无病,禄马飞腾”,继而将马奶、醇酒、柏枝等泼散在敖包上,诵读《敖包祭祀苍》(“苍”就是祝赞词)。而后众人群起,围绕敖包顺时针转行三圈。整个祭祀过程中,高天广地间似乎只有诵经祈福声,神圣而空灵,震撼人心。  在最隆重的祭敖包仪式上,我们有时还能看到祭神畜的习俗,这也是游牧文化所独具的特色。与一般祭敖包不同的是,神畜祭祀一般是在牲畜胎鬃或脖颈上系上彩带之后用鲜奶进行洗礼,然后主人要手捧祭火,牵上受过洗礼的牲畜绕行敖包转一圈,过后那牲畜便成为神畜了。这种牲畜是禁杀、禁打骂、禁骑乘的,尤其是妇女和外人更不能。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就属于这类神畜。神畜老死后,才将其骨骼或头骨放到敖包之上,加以祭祀,至此祭祀仪礼结束。  祭完敖包之后,分享敖包口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主持祭祀者先从祭敖包供品中取上一份,献给德高望重的长辈。之后众人可前来分享敖包的贺喜格(福份子)——术兀思(蒙古族一种特色肉食,一般是最高待客礼节中才会呈上的食品)和马奶等。据说若能分享到敖包的福份子,便会万事如意。  祭敖包结束后,草原上一般还会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人们三三俩俩围坐一起开怀畅饮、交谈,场面十分热闹。因此也有人将此称之为“小型的那达慕”。有的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一见钟情,便会借此机会避开人群 ,溜到草丛中谈情说爱,相约再见之期,所谓的“敖包相会”也就是这么来的。  敖包,是北方草原的一种标志;祭敖包,是草原人希望美梦成真的一种形式。您若来到古老神奇的北方草原,若见到那神圣的敖包,或是您更幸运地赶上了那么一场祭敖包仪式,那么请您虔诚地绕它转三圈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