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第32卷第6期 2008年11月

V ol 132, No 16November

2008

人口研究

 30

Population R esearch

改革开放以来

3

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

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对流动人口的认识总体来讲是底数不清、情况不明, 流动人口变化趋势研究更是罕见。本文通过深入挖掘1982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 总结得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流动人口的普遍化、、流动时间的长期化、流入地分布的沿海集中化、年龄结构的成年化、、流动方式的家庭化和学业构成的“知识化”。

关键词:流动人口; 变动趋势【作者简介】段成荣, , 博士生导师; 杨舸、张斐、卢雪和, 中改革开放30, 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 不仅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且还引发了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 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构成、人口的城乡分布、社会的阶层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非常有必要对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 总结其变化规律。这样的梳理和总结, 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 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见我国流动人口的未来。

本文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主要趋势。我们高兴地看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十分注重对人口状况及其变动相关信息的收集(这一点, 本身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 它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 我国就成功地组织了高水平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后, 又定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些调查所提供的宝贵人口资料, 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数据来源及流动人口口径的界定

本文研究使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有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 、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简称87年1%抽样调查)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四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 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简称05年1%抽样调查) 的相关数据。

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 的项目特点, 本文以调查项目“户口登记状况”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标识。流动人口是指改变了经常性居住地而未改变户口登记地的人。由于历年人口普查(调查) 的调查项目略有不同, 依据各次普查(调查) 得到的流动人口在口径上有一定差异, 具体如下:

在三普中, 流动人口指户口登记状况(调查项目六) 为“常住本地一年以上, 户口在外地①”, 以及“人住本地不满一年, 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两款人; 在87年1%抽样调查中, 流动人口指户口登记状况(调查项目六) 为“户口在外地”的人; 在四普中, 流动人口指户口登记状况(调查项目六) “常住

(项目批准号:02JAZ JD840018) 和3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化发展中人口迁移与流动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校级重大攻关课题“中国流动人口研究”项目成果。翟振武教授、宋健副教授为本文修改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在此致谢。① 三普调查项目中的“本地”是指本县“, 外地”是指本县以外地区。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调查项目也同此意。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31

本县、市一年以上, 户口在外县、市”及“人住本县、市不满一年, 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两款人; 在五普中, 流动人口指户口登记状况(调查项目R6) “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 户口在外乡镇街道”以及“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两款人, 并剔除其中的市内人户分离人

(调查项目R7) 在本调查小区, 但口; 根据05年1%抽样调查项目, 流动人口是指“调查时点居住地”

(调查项目R6) 为本乡(镇、“户口登记地情况”街道) 以外的人口, 同时剔除了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在

五普和05年1%抽样调查数据中所剔除的市内人户分离人口, 是指在同一城市的市区范围内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相分离的人口, 其具体界定比较复杂, 详细内容可参看段成荣和孙玉晶论文(2006) “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 此处不赘述。

上述各年流动人口口径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那么, 依据这些数据得到的各年流动人口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呢? 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对此我们作了专门研究, 结论是, 可比性较强。这些可比性分析的结果, 我们将另文专门讨论, 限于篇幅, 本文不赘述。以下就两个主要的问题做出简要说明。

首先, 研究表明, (段成荣、孙玉晶,2006) 。在2000年和2005年数据中, , 而2000。那么, 对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的这种不同处理方式, , 原因在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其次, , 主。这? 利用05年1%抽样调查数据, 本文分别比较了流动时间为“一年以内”与“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县内跨乡镇与跨县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教育、婚姻构成、流动原因等结构特征指标, 结果发现, 本文前述有差异的流动人口口径之间仍然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第一, 流动人口的普遍化

(1) 流动人口规模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增长了21倍

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 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 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 全国流动人口为数很少。截止1980年代初, 全国离开户口所在地外出流动的流动人口数量不过几百万人。根据三普数据估算,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仅为657万人①(见图1) , 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166%。

198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的流动人口经历了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1984年, 以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为标志,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的控制, 并由此带来对整个人口流动控制的松动, 随之, 流动人口在规模上迅速增长。1987年, 全国的流动人口就猛增到1810万人。

此后, 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 人口流动的目的地也逐渐突破小城镇而大量进入大中城市。根据四普数据估算,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35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189%。而仅仅五年之后,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几乎翻了两番, 达到7073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186%。

①由于历年流动人口口径不一致, 根据人口普查(调查) 数据资料直接计算所得到的流动人口数的可比性会受到影响。

为了使各年份的流动人口规模有更强的可比性, 我们对1982年、1987年和1990年的流动人口数量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从五普和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可知,2000年和2005年的“一年以内”流动人口在当年全部流动人口当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2161%和21140%。我们取这两个比例的平均数(22%) 为时间调整系数; 县内跨乡镇流动人口在当年全部流动人口当中所占比例分别是30. 2%和24. 3%。我们取这两个比例的平均数(27%) 为空间调整系数。然后用这两个调整系数对1982、1987和1990年直接计算得到的流动人口数进行调整, 其中,1987年不需要进行时间调整。调整的计算公式为:

调整后的流动人口数=直接计算得到的流动人口数/((1-时间调整系数) ×(1-空间调整系数) )

调整后1982年、1987年和1990年的流动人口数分别为1154万人,2479万人和3750万人。

2000年, 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超过1亿。进入新世纪以后, 流动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 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735万人

图1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本文以下图表, 如无特别说明, 数据来源同此。

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 , 增长了2114倍①。, 。(2) 1982年, 0. 66%, 那个时候, 人们基本上感觉不到流动人口的存在。19901. 89%, 当时, 部分城市中流动人口占城10%以上, 人们对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已有了很明显的感觉, 整个社会对于流动人口的关注也逐渐显露出来。进入新世纪以后, 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已达到10%以上(2000年为719%,2005年为11. 27%) , 而在部分城市, 这个比例已高达20%, 甚至30%以上。

近年来, 流动人口问题的突显, 显然也是与其在总人口中比例的大幅度上升密切相关的。(3) 流动人口随处可见

流动人口流向四面八方。依据05年1%抽样调查资料,14735万流动人口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市、区) , 几乎找不到没有流动人口的地方。在各个省(市、区) 中, 河南省是流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中比例最低的地区, 尽管如此, 流动人口在河南省常住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达到2. 52%。

在部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部分流动人口。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福建等省(市) 接收的流动人口占当地常住总人口比例分别高达34%、26%、23%、20%和19%。在这些省(市) , 平均每五个人甚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4) 流动人口来自五湖四海

流动人口来自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以跨省流动人口为例, 虽然四川、广东、安徽、河南、湖北、江苏、广西、湖南、江西等地输出了全国多数的跨省流动人口, 但全国的每一个省, 都有在外流动的流动人口。

可以说, 在今天的中国, 已找不到一个没有受到流动人口影响的城市街道或农村村庄。第二, 流动原因的经济化

依据流动原因, 可以将流动人口划分为经济型流动人口和社会型流动人口两类。经济型流动人口包括因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等原因而流动的人; 社会型流动人口包括因婚姻迁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和退休退职等原因而流动的人。

最初的流动人口以社会型流动人口为主体。1987②年, 社会型流动人口在全部流动人口中占5613%, 而务工经商等经济型流动人口则居于从属地位。1987年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部流动

①如果按照调整后的流动人口规模进行计算, 则增长速度慢于此速度, 但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格局并

没有发生变化。

②1982年三普资料中不含流动原因信息。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33

人口当中, 因婚姻迁入而流动的人所占比例高达21104%, 同样, 因投亲靠友、随迁家属等原因流动的人分别占1817%和1511%。因务工经商而流动的人却只占26158%, 因学习培训、工作调动等经济型原因而流动的比例更低。

但是, 追求经济目标毕竟是人们迁移流动的根本原因。经济型流动人口很快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四普数据表明:到1990年, 务工经商者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例迅速提高到50116%, 各类经济型原因合计所占比例更是提高到6012%。相反, 社会型流动人口所占份额则降到1/3左右。无论是婚迁、随迁还是投靠型流动人口的份额都明显下降。

进入21世纪之后, 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者的比例维持在50%~55%的较高水平上。

表1 部分年份全国流动人口流动原因构成

  流动原因

工作调动

经济型流动

分配工作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小计投亲靠友社会型流动

拆迁搬家小计其他合计

1987年[***********]51512110-[1**********]0

1990年[***********]14

2000年[1**********]613

2005年[***********]13

%

[**************]. 010010

[***********]0010

―3315

61410010

第三, 流动时间的长期化

表2展示了1987年、2000年和2005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时间长短构成信息①。从表2数据中我们看到的是,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不足一年者所占比例从1987年的18135%提高到2005年的2114%, 而长期居住者(5年以上) 所占比例则由40108%下降到31134%。这似乎表明,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时间在缩短, 而不是延长。其实不然, 原因是,1987年以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 我国流动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年均增长率超过10%。在如此快速增长的背景下, 每年都有大量“新增”流动人口加入到流动人口队伍中来, 从而导致短时间(如1年以内) 流动人口的比例提高, 而长时间(如5年以上) 流动人口的比例下降。

表2 部分年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构成

居住时间

1年以内

1~2年2~3年3~4年4~5年5年以上总计

1987年[***********][**************]0

2000年[***********][**************]0

2005年[***********][**************]0

%

  注:其中1987年和2000年是指“在本地居住时间”,2005年是指“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①其他年份无此信息。

当我们考察长时间(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 流动人口的规模时, 我们发现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流动人口的数量从1987年的700万增长到2000年的3400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长到4600万人(图2)

图2 1987年、2000年和2005年在流入地居住()

另据中国人民大学的“北京市1‰, “来京时间”5~9年者占2513%,10~14,15411%(翟振武, 段成荣、毕秋灵,2007) 。

。第四, 30年来, 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

地流入到沿海地区, 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1) 在流动人口大规模出现的初期, 传统人口流动活跃的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些资源丰富的地

区吸引了相对较多的流动人口。

20世纪80年代, 传统人口流动活跃的地区吸引了相对较多的流动人口。三普数据显示:当时黑

龙江省吸收的流动人口最多, 全国流动人口的8160%集中在该省; 其次是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 这四个省吸引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百分比分别是6131%、5139%、5106%和4185%。同期, 辽宁、吉林也吸收了较多的流动人口, 分别占全国流动人口的4137%和3183%。

上述7个传统人口流动活跃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合计吸收了全国流动人口的3814%, 东北三省合计吸收了全国1618%的流动人口。

新疆、内蒙、山西是资源省份, 它们在1980年代也吸引了较多流动人口。1987年, 这三省的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动人口中的比例仅次于广东, 总和达到18146%。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沿海发达地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幅度上升, 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传

统人口流动活跃地区、资源省份的优势大幅度下降。

1990年以后, 不论是老工业基地, 还是资源省份, 其吸收的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

都在下降。从1982年到2000年, 东北三省的流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1618%下降到了716%; 而新疆、内蒙和山西三省合计的相应比重从1210%下降到了5103%。

与此同时, 沿海地区则快速地集中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沿海地区中, 珠三角和长三角在集中吸引流动人口方面尤为突出。从1982年到2005年, 广东省流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5123%上升到了22137%, 而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的流动人口比例总和从11127%上升到了20158%。

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变动趋势, 从根本上讲, 是由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形成的就业机会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先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这些地区越来越集中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 是理所当然的。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表3 历年各省作为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百分比

省份北京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总计

[***********][***********][***********][***********]2134--[1**********]2-[***********]03100100

[***********][***********][***********][***********]1101971181--[1**********]7-[***********]84100100

[***********][***********][***********][***********]201158-[***********][***********]100100

[***********][***********][***********][***********][***********][***********][***********]

[***********][***********][***********][***********][***********][***********][***********]163100100

 35

%

第五, 年龄构成的成年化

(1) 年龄结构金字塔的成年化

图3展示了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观察这些金字塔, 不难发现, 一方面, 各年龄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都符合相当标准的迁移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特点, 成年人突出地多, 青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则明显偏少; 另一方面,1990年以后, 我国流动人口的年龄分布更突出地表现出向成年人口集中的趋势, 成年化现象很明显。

(2)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平均年龄不断上升

更精确的统计指标上看, 流动人口年龄构成成年化趋势也很清晰。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 在流动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1982年的不到60%提高到2005年的84%以上。与此同时, 我国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0~14岁) 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不断下降。

综合起来看, 全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不断上升, 年龄中位数由1982年的23岁上

升到2005年的29岁, 平均年龄由1982年的28122岁上升到2005年的30136岁(见表4) 。(3) 新增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

我们选择了来本地时间不到一年的流动人口作为新增流动人口, 分别计算了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新增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果表明(表4) ,1987年新增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5岁, 到2000年提高到26岁, 提高了一岁,2005年则进一步提高到2617岁。流动人口成年化趋势再次得到

印证

图3 1982~2005年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的演变表4 1982~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指标

1982年

1987年[***********][1**********]0

1990年[***********][1**********]0

2000年[***********][1**********]0

%

2005年[***********][1**********]0

各年龄流动人口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所占%

0~1415~6465+

[***********][1**********]0

总计

平均年龄(岁) 年龄中位数(岁)

第六, 性别构成的均衡化

很多人认为, 流动人口往往是青壮年劳动力, 而且以男性为主, 而妇女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然而, 从历年的流动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可以看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均衡化过程。(1) 我国流动人口性别构成的均衡化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流动人口以婚迁、随迁、投亲靠友等社会型流动人口为主, 而此类流动人口更多是女性。因此, 在80年代初, 全国流动人口的性别比明显较低,1982年仅为84, 到1987年, 流动人口性别比虽有所上升, 但仍低于100(图4) 。在1980年代的我国流动人口中, 女性在数量上占据了多数。

这种流动人口女性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在1990年流动人口规模开始急剧膨胀时, 发生了根本变化。1990年, 全国流动人口性别比达到历史高点, 为125。当时, 流动人口更多地集中在年轻力壮的男性上。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37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开始逐步下降,2000年下降到107125;2005年更是降到了101117, 流动人口中男女两性在数量上基本达到了平衡。进入新世纪之后, 女性流动人口迅速增长, 一方面是源于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流动劳动力大军之中;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多的流动人口为了实现家庭团聚而以举家流动的方式出现

图4 1982~2005(2) 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比重不断升高, , , 高。1982年, 28147%,1990年的这一比重上升到32147%, 到2005年, 3839%。一方面, 流动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另一方面, 育龄妇女

, 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使人口和计生工作的直接对象———流动育龄妇女的规模大幅度增加。流动育龄妇女数量的增多(见图5) 对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城市计划生育服务提出了更多需求。

表5 育龄妇女在流动人口中所占百分比

年份

育龄妇女在流动人口中所占%

198228147

198734148

199032147

200037100

%200538139

第七, 女性人口流动的自主化

20世纪80年代, 女性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从属性流动。从表6可知,1982年, 女性人口

流动主要表现为社会型流动, 因婚姻迁入、投亲靠友、随迁家属而流动者在全部女性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6197%、1917%和17134%。这三种流动加在一起, 占了全部女性流动人口的72113%。这一比例, 比男性流动人口的对应比例高35197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当时

女性人口因经济原因而流动的比例仅仅为20169%, 尤其是“务工经商”的比例只有1415%, 比男性流动人口的对应比例低26个百分点。女性人口作为一种“附属”而流动的特点十分鲜明

图5 1982~2005年流动育龄妇女的规模(万人)

女性作为“附属”而流动的状况到1990年仍在持续, 但已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1990年, 女性流动人口中的务工经商者上升到3315%, 婚姻迁入、投亲靠友、随迁家属的比重总和下降到了52%。

表6 1987~2005年流动人口分性别流动原因

流动原因工作调动

分配工作

[***********][***********]4196

1987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

[***********][***********]35109

[***********][***********]70

[***********][***********]22188

[***********]41025150

[***********]81087123

[***********]81017136

[***********]11949125

经济型流动务工经商

学习培训

小计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拆迁搬家小计其他总计

社会型流动

―9174

[1**********]―16157

91311100

―11166

[**************]0

―17104

[***********]100

[1**********]0

[1**********]0

181955184―

5211  注:历年普查(调查) , “拆迁搬家”取代了四普的“退休退职”, 05

年1%“、出差”两项。

1%人口抽样调查。由于1987年、1990年和2000年普查(调查) 的流动原因是指普查前五年内发生过迁移行为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 为了便于比较,2005年数据中的流动原因只选取那些在普查前五年内发生过迁移行为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

进入新世纪之后, 女性人口的流动原因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0年, 社会型流动人口在全部女性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降到37108%, 而经济型流动人口的比例则首次超过一半, 达到58108%。尤为突出的是,2000年,48192%的女性因为“务工经商”而流动, 该比例只比男性流动人口的对应比例低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因为学习培训而流动的女性也明显地有所增加。至此, 女性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参与人口流动的地位得以确立。第八, 流动方式的家庭化

近年来, 人们普遍注意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尽管如何科学地测量家庭化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但我们认为, 以下现象直接反映了这种趋势。(1) 流动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和规模均逐年升高

在1980年代初期, 流动人口中女性的比例比较高, 其原因上文已经详细说明。我们从流动人口真正大规模出现的1990年开始观察, 发现从1990年到2005年, 流动人口中女性的比例由44145%上升到了49171%。女性流动人口的规模也从1982年的357万增长到了2005年的7000万。流动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和规模均逐年升高正是流动人口家庭化的一个佐证。

表7 1982~2005年流动人口中女性的规模及其所占百分比

年份

女性在流动人口中所占百分比(%)

女性流动人口规模(万人)

[1**********]7

[1**********]1

[1**********]9

[1**********]35

[1**********]25

(2) 流动人口的已婚比例不断提高

在1990年之前, 流动人口还没有大规模出现, 流动人口的已婚比例比较高。1982年, 已婚人口比例达到63145%;1987年, 该比例达到最高点, 占到68137%。

1990年, 当“民工潮”开始涌现的时候, 流动人口中的已婚人口比例下降到59173%, 到2000年,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39

已婚人口比例又开始爬升, 上升到64184%,2005年则达到68141%。与此相反, 流动人口中未婚者的比例由1990年的3611%下降到了2911%(见表8) 。

表8 1982~2005年流动人口婚姻状况构成

婚姻状况未婚

有配偶丧偶离婚总计

1982年[***********]9100100

1987年[***********]100100

1990年[***********]100100

2000年[***********]100100

%

2005年[***********]100100

(3) 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的比例不断提高

四普数据表明, 1990年, 流动人口中只有7144%(简称纯外户) 中, 而有近60%的人是迁入到常住户中, 其余34%。这表明, 在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 但流动人口仍然以个体流动为主, , 举家迁移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但在2000年, 46106%, 几乎提高了5倍(见表9) , (周皓,2003) 。

, 人口迁移流动的先锋者往往是年龄较轻、身体较强、经济活动能力较高的人, 他们离开自己的家庭, 单枪匹马闯世界。但是随着时间变化、物质生活资料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 便会开始大量出现投亲靠友的迁移流动。许多分离的夫妇与子女再度在迁入地团圆, 因而出现合家同时迁移现象。我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现象, 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表9 1990年和2000年流动人口在三种户类型中的比例

1990年

2000年

%

集体户常住户纯外户合计

[***********]00

[***********]100

合计

[***********]00

[***********]100

[***********]100

合计

[***********]100

  注“:纯外户”是指户主与配偶均为流动人口的家庭户“; 常住户”是指户主或配偶为当地人的家庭户。

资料来源:周皓,2006。

第九, 学业构成的“知识化”

(1)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不断升级

30年来, 我国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呈现出明显的不断知识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982年, 流动人口主要以小学学历为主(比例达到39130%) , 初中学历的比例只有22169%。而文盲

的比例却高达28156%。接受过高中或高等教育者极少, 分别只占8141%和1104%。

到1987年, 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以小学为主的特点仍未改变。但一个突出的变化是, 文盲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初中和高中的比例都有明显上升。

从1990年开始, 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90年~2005年, 流动人口中初中毕业生的比例上升到第一位, 而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 文盲的比例进一步下降,2005年, 流动人口中文盲人口的比例已降到5%以下。(2) 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

全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158年增加到2005年的8189年, 即从1982年的

平均不足小学毕业水平上升到2005年的接近初中毕业水平。23年内, 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3131年。

表10 1982~2005年6周岁以上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专科

其中本科

研究生

100100

5158

[***********][***********][***********][***********][***********][***********][***********][***********][***********][***********][1**********]100 81898130%合计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3) 从表10可知, , 这也侧面反映了流低素质”的群体。

, 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且提高速度快于全国水平, 从1982年到2005年, 全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年提高0112年, 流动人口则平均每年提高0114年。

(4) 较高受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全国流动人口大专及以上的比率在不断上升。在1982年, 大专及以上比率仅为1104%, 到了2005年, 大专及以上的比率已大幅上升到7124%。2000年和2005年普查(调查) 可以提供更细致的分类数据,2000年的流动人口中有1120%拥有大学本科学历, 甚至还有0107%拥有研究生学历。五年之后, 这两个指标都升高了,2005年的流动人口中有2121%拥有大学本科学历, 0112%拥有研究生学历。这些高学历的流动人口说明流动人口知识水平越来越高, 而且也越来越多元化。

3 结论和讨论

311 研究结论

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出现,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社会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大量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 对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而也引起了政府、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然而,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 现代意义上的流动人口才只有短暂的30年历史, 人们对于这一群体的认识虽然在不断深化, 但仍然严重不足。目前, 我们对流动人口的认识总体来讲是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及其规律性, 更是很少有研究涉及, 流动人口变化趋势领域, 基本还是空白。

我们感到, 不深入研究过去30年的流动人口变动趋势, 就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把握当前的流动人口, 更无法科学地预见流动人口的未来变化, 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与流动人口有关的各种问题。这正是引发本文研究的根本原因。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1982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 回顾和总结了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4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历史趋势。研究发现,30年来, 我国流动人口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流动人口的普遍化、流动原因的经济化、流动时间的长期化、流入地分布的沿海集中化、年龄结构的成年化、性别构成的均衡化、女性人口流动的自主化、流动方式的家庭化、学业构成的“知识化”等九个方面。

本文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所发现的各种趋势, 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发展和完善。但我们相信, 所发现的上述趋势, 对于更好地认识我国流动人口是有所助益的, 我们更希望, 本文能引发针对我国流动人口变动规律的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312 讨论

探讨既往趋势的根本目的, 在于更好地认识现在和未来。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的总结和梳理, 我们认为, 以下问题是我们在今后重新认识我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和流动人口问题时需要加以注意的。

31211 重新认识我国的人口城市化道路问题, 加以认识

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 。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化是不可能的, 。

, 的道路, 通过剥夺农民土地使农民彻底丧失在农村。这是欧洲国家城市化的“经典”道路。在我国, 我们没有也不可能选择这样一条道路。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问题, 却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寻找这条道路。我国已上下求索50多年。曾经长期实行的严格控制城市发展的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20世纪80年代初, 费孝通先生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离土离乡”的小城镇道路, 曾经迸发过巨大的活力, 但当小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这条道路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甚至难以逾越的屏障。

我们高兴地看到, 改革开放30年来, 虽然不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 但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却用他们的双脚十分质朴地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即以流动的形式来阶段性地实现他们的城市化, 同时也实现整个国家的城市化。用人口流动的方式来实现城市化, 这是不同于西方“经典”城市化道路的中国独特的城市化之路。显然它并不彻底, 但在现实条件下却很有成效。对于这样一条城市化道路, 迄今我们还缺乏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我们需要这样的研究。

认识到这条独特的道路, 是十分重要的, 它要求我们, 再也不能简单地把流动人口问题作为单纯的流动人口问题来看待, 而要把它作为现代化、城市化战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如此, 在流动人口问题上任何局部利益、短期利益的诉求(很多时候, 局部利益、短期利益非常强大, 甚至可以否定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利益) 都应该为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利益让位!

31212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 我们要以改革的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改革我们对于流动人口的认识, 这是真正有效解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基本前提

应该说,30年来, 我们对流动人口的认识是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对流动人口的称谓。在流动人口出现的初期, 方方面面都称流动人口为“盲流”。他们真的是盲流吗? 显然不是。本文总结的流动人口九大变化趋势, 都完全符合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 是人口迁移规律的体现, 而不是盲流! 近些年来, 极少有人再用盲流来称呼流动人口, 这本身就是观念变革的成果, 是很大的进步。

然而, 对流动人口和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认识,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比如, 流动人口是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 应不应该像对待城市市民一样平等地对待流动人口? 要不要保障流动人口的权利? 保护流动人口的哪些权利? 中国的流动人口是不是独一无二的? 国外解决移民问题的经验和办

法可不可以借鉴和推广到我国来? 等等问题迄今, 都没有明确、合理、统一的认识。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路来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 更好地推动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应有之意。

31213 流动人口将长期扎根在城市, 流动人口问题将是一个长期性问题。这是认识人口流动现象、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多年来, 很多人一直寄希望于流动人口会像他们的名称一样, 只是暂时地在城市工作、生活, 他们会很快地回到农村去。迄今, 我们的许多与流动人口有关的政策设计, 也是基于这一假设的。但事实绝非如此! 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 一方面, 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长期化趋势。完全有理由相信, 这样的趋势会继续下去; 另一方面,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男女两性的均衡化趋势、女性流动人口的自主化趋势、年龄构成的成年化趋势、流动原因的经济化趋势等, 都预示着流动人口将有更加强烈的长期化趋势, 他们将长期扎根城市。各国人口迁移经验表明, 择方面, 妇女和儿童更强烈地倾向于选择留在流入地。, 、女性流动人口的自主化趋势共同作用, , 而不是回到农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1‰, 在北京市的流动人口中, 3倍多(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 。

, 就要求我们在对流动人口的认识上, 在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政策思路上, 彻底革除那些有悖于长期化趋势的认识和措施。

31214 要认识到我国流动人口仍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达到115亿庞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动趋势, 目前存在截然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它已经增长到顶点了, 以后不会再有大的增长; 也有人认为流动人口还将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不同的判断, 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识问题, 它将直接影响我们对于流动人口问题的决策。

从过去30年的变动趋势来看, 我国流动人口自大规模出现以来, 一直处于单方向快速增长的进程之中。我们认为, 它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有进一步大幅度增长的可能。原因是:30年来促使流动人口产生的条件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巨大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有些条件如城乡和地区收入差异甚至比改革开放前有所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30年来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大规模流动的趋势无疑将得以延续。

31215 要及早重视来自城镇的流动人口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端”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不仅仅是来自农村的人口。事实上,30年来, 城镇人口在流动人口中一直占着比较大的一个比例(大致稳定在25%~30%) 。如果地区收入差异得不到缩小, 可以预料, 会有越来越多的城镇人口加入到流动人口中来, 从而推动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大。

从前面分析中我们看到, 在流动人口中, 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已经发生。改革开放初期的流动人口, 受教育水平很低。但进入新世纪之后, 在流动人口中, 已经活跃着一大批接受过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如果以绝对规模看, 目前, 全国流动人口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已经超过15万人, 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更是高达300多万人。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 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端”流动人口, 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31216 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投入

前述分析表明, 流动育龄妇女规模在不断增长,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任务日趋繁重。而目前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经费的投入等都远远不能适应庞大的管理服务对象人群的需求。非常有必要及早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6期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4331217 要为更多儿童和老年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的到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流动人口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流动人口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 以短距离流动为主, 大多数流动人口单身外出, 农忙季节依然回家, 没有脱离家庭生活; 第二阶段, 随着流动范围扩大, 跨省跨区域流动成为主体, 流动人口基本脱离农业生产, 不少家庭中夫妻双方均外出务工经商, 子女留给家里的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 第三阶段, 流动人口在外地站稳脚跟后, 并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安排子女随迁, 在流入地生活、就学; 第四阶段, 核心家庭在流入地稳定下来之后, 青壮年流动人口进一步将父母列入随迁的考虑范围。

我们认为, 当前, 我国人口流动正处于第二阶段末期、并向第三阶段转变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时期, 不仅流动人口总规模会继续增大, 更重要的是, 青少年流动人口以及老年流动人口将开始加速增加。作为流入地的城市, 需要及早为这些孩子和老人的到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31218 要加强对于流动人口调查研究方法的研究

人口流动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 我们看到, 有关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方法的探讨却相对不足。。参考文献:

1 段成荣, 孙玉晶11人口研究,2006;4

2 国家统计局11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1985

3 国家统计局11987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1987

4 国家统计局1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1993

5 国家统计局1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2002

6 国家统计局1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2007

7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12005中国人口1中国统计出版社12007

8 翟振武, 段成荣. 农民工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 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9 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1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和分析. 人口研究,2007;2

10 郭志刚1北京市家庭户的变化及外来人口影响1北京社会科学,2004;3

11 周皓1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人口研究,2004;6

12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人口研究,2007;1

13 段成荣. 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分析. 人口研究,2001;1

14 段成荣. 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兼论“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 人口研究,

2000;4

15 周皓, 梁在. 中国的返迁人口: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 人口研究,2006;3

(责任编辑:宋 严 收稿时间:2008—08)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