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可取代鲁迅在语文教材的地位

胡适可取代鲁迅在语文教材的地位

新学期新面貌,初一人教版语文教材删除了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被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所取代。青年作家赵瑜认为鲁迅的文章太过深刻,不适合初中生阅读。王学进前辈则力驳鲁迅作品与主旋律不符的观点,认为其批判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肯定。而我认为与其用史铁生代替鲁迅,还不如把胡适请出来。

语文教材上的改动、变动或者改革都是应时而为,与时俱进的精神也该应用到语文教材的改革上来。如今只是删去了鲁迅一篇文章,马上就引起大家的热议,为何大家都那么大的反应,无非就是鲁迅先生一直以来在语文教科书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危机,一路以来大家都念鲁迅的作品长大,如今这种习惯性所产生感情也将随语文新教材的诞生而岌岌可危。不容否认鲁迅的优秀,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与五四运动的促成者功不可没,他的作品饱含批判精神与斗争精神,读者念起来像打了鸡血般愤慨,这对培养我们青年的批判精神是大有益处,年青一代需用批判精神面对我们社会的阴暗面。然而批评过后该是建设性的改造,鲁迅先生美中不足正是缺少了建设性的东西。

有人说鲁迅用词艰涩、不符合白话文的规范,其实这点也不容置疑。读鲁迅的作品感觉他的语句既像白话文也像文言文,这种似驴非马的语句读起来很是别扭。我们也怪不得鲁迅,在胡适1917年提倡白话文运动后鲁迅能有如此造诣摆脱文言文的束缚已是一大进步而值得肯定,然而相比于提倡白话文运动的胡适,鲁迅就要相当逊色。今日我们学生读鲁迅的作品第一大障碍就明显地摆在那里了,从这个角度说鲁迅的文章就难以为孩子接受。本来批判精神是鲁迅作品的一大亮点及特色,而鲁迅善用各种隐含手法潜伏在文中,初中的孩子因阅历不深也难以读懂鲁迅的意思,这点笔者是感同身受。作品的优点变为缺点,也许鲁迅也是始料未及。

韩石山前辈曾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一书,书中的观点认为鲁迅的作品带有阴暗、狠毒、偏执的特质,青年人读了易于绝望与愤世嫉俗;胡适的文章白话文写得好,胡适一生提倡民主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宽容,主张建设法治社会,这些人生理念与社会理念都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年轻人多读胡适有益身心成长,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与社会理念。韩石山的观点与青年作家赵瑜对鲁迅的看法如出一辙,他们都看到了鲁迅身上顽强的批判精神而值肯定,但在考虑年轻人是否多读鲁迅作品这个问题时,却一致给出否定的答案。因为他们明白,重点并不在评论鲁迅作品怎样,而在是否有益于青年人的成长。

鲁迅的一篇《风筝》在人教版语文教材被删就引起众人的极大关注,这是匪夷所思的。按照革新去旧的思维这并不值得渲染,虽然《风筝》被删,但是鲁迅还有几多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上牢不可摧,鲁迅在语文教科书的地位并没有由此没落衰败,那些极力急于为鲁迅辩护的公知大不必如此。当我们考虑到鲁迅作品的名声时,是否又能顾虑到未来一代的希望呢?在顾此失彼的较量中,笔者觉得语文教科组所做的改动是可行的,青年作家赵瑜的观点是正确的,宁要孩子健康积极的成长也可忽略鲁迅作品的变动。

鲁迅的《风筝》被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所取代值得肯定,因为我们看到鲁迅在语文教科书上的霸主地位正有瓦解之势,这并非是笔者幸灾乐祸,我们总该有明智的选择。令笔者遗憾的是语文教材组工作人员并没有用胡适的作品取代鲁迅的文章,如果因为鲁迅文章太过深刻而删去,那么胡适定比史铁生优秀而成为最佳人选。胡适一生提倡白话文运动,其白话文运用比鲁迅还技艺娴熟,不存在阅读障碍;胡适所著文章在不乏批判性的同时富有建设性,其文如春风细雨般滋润读者的心,对年轻人多有启蒙益处;胡适一生提倡民主与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宽容,主张建设法治社会,对于成长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套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承认自己“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为我的楷模”。毛泽东当年还参加了胡适等人发起的哲学研究会,旁听过胡适的哲学课。虽然在政治的道路上,毛泽东与胡适分道扬镳,并且在解放初支持大肆批判胡适思想的活动,但毛泽东不忘说道“到了二十一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鲁迅作品被删去了,我们是否也该认真执行毛主席当年的话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