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纪要

  中图分类号:F125.531;F125.551.2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4-0095-01      2010年6月14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隆重召开。论坛为期两天,中、俄、日、韩、蒙等多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跨国公司企业家近三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复苏”。与会学者就推进黑龙江对俄、日、韩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加强对蒙经贸合作及促进黑龙江经贸发展、寻求各方共赢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发作了题为《加快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促进东北亚合作取得新突破》的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波德别列兹克、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松本盛雄、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辛亨根、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巴特巴亚尔等致辞。   程幼东副省长在讲演中指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不确定性、波动性和复杂性的挑战,必须树立和创新合作理念,推进区域合作加快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克服贸易保护主义,抵制隐性和变相的保护主义,向低关税和零关税方向发展;二是要积极改善区域内交通物流落后的状况,为能源和贸易合作建设大通道;三是要突破资金方面的制约,在金融合作领域取得新突破;四是要突破投资与大项目相对滞后,与贸易不成比例的制约;五是要加强人员往来、旅游、劳务等全面人文合作,通过促进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拉动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在致辞中提到,黑龙江省是陆路连接俄罗斯和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桥梁。为全面深化区内合作,黑龙江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与东北亚经贸合作全面对接,着力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出口产品加工区,努力提升与区内各国经贸合作水平,促进和扩大经贸合作领域,这必将为东北亚区域的深化合作创造有利的环境。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认为,东北亚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世界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增长位居前列,理应成为全球率先走向经济复苏的地区。尤其是在东北亚国家应对后金融危机、发展战略协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共识日益增强的趋势下,应在合作共建商品物流大通道、资源共享大平台、多边自由贸易区、货币互换共同体和互利双赢大项目五个方面的合作上寻求新突破。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丸屋丰二郎认为,东亚区域内贸易、投资十分活跃,事实上的经济统一也在逐步推进。但其中的多数是中间产品(零部件、材料)贸易,终端消费品贸易极少。因此,应努力实现东亚区域内广泛的贸易,投资自由化、顺畅化。在东亚区域内大多数国家之间,削减进口消费品的关税非贸易壁垒。   韩国釜山大学教授金晋英指出,1997年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切实认识到了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性。于是,2000年5月,双边货币互换协定《清迈协议》应运而生。从目前的相互合作情况看,东亚的金融合作虽然进展缓慢,但不懈的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尔茹巴耶夫在发言中指出,金融危机前,欧洲一直是俄最主要的油气出口市场,但目前俄正加大向东亚、东北亚市场出口,后金融危机时代,东北亚国家正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区域内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米纳基尔和苏斯洛夫博士都表示,除了调整传统的经贸合作结构外,在建立东北亚区域一体化框架下,共同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合作的新领域。区域内各国应尽快就建设相互连接的高速铁路系统和江海联运达成协议。   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此前一些东北亚国家(地区)依附于欧美市场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是通过全球金融危机,它们已认识到,东北亚经济若是单单依靠欧美国家,却不强化区域内部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是错误的。于是,它们都迫切谋求加快区域内部合作,积极加大商品、服务、资本等区域内交易,减轻对欧美经济的过度依附,增大东北亚国家间交易和投资的比重,逐步形成以关税一体化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抗击经济风浪的合力。      [责任编辑:张梅]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