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改试验"7选3"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我们的教改试验

——“7选3”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浙江省德清县第五中学 王博威 吴磊

【摘 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都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尽早发现专业倾向,合理规划学习和发展方向,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我校从对“7选3”走班教学的认识、课程架构、分类分层走班、组织、评价、有效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7选3”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模式。

【关键词】 7选3 分类分层走班 三师一体 有效评价

2012年浙江省公布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四大类选修课程登上舞台,2014年浙江省出台了“语数外必考”加“7选3选考”的新高考方案,又使学校和学生的自主权进一步加强。在深化课改和新高考的形势下,“7选3”走班教学的管理以及必修课程选修化的研究成为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7选3”走班教学的认识

“7选3”走班教学为学生打开了选择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学会规划人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获得差异化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 同时,“7选3”走班教学将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如导师制、选课选考、课程架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模式等等,这些能促使教师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能促进学校更好地依托本校特点加强针对性研究,并逐渐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各学校同质化的竞争。

二、“7选3”走班选课选考情况

以2014级为例: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出台后,我校对全体高一新生进行了3次“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的预选。分别在2014年11月底、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市统考后和2015年4月份(即高校出台专业报考所需科目后),每一次学生的选择都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自身学习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前两次学生的选择主要以自己的学科特长为主,但高校列出专业报考所需科目后,学生的选择有了较大的变动。随着学生对高考招生政策了解及自身学科水平兴趣的发现,对学科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

几次预选结果显示,“7选3”的35种组合中,学生们每次的选择都涵盖了其中30种以上。学生选择多样性,给学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

三、“7选3”走班教学的课程架构

1.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教学内容的处理:为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结合。在“7选3”走班教学的形势下,我校课程领导小组进行了“必修课程校本化实施制度”的再次修订,通过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对原有的国家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 对部分模块间的关联性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合并、删减,将必修与选修内容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不同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课程;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课程。

例如:我们开发了学科素养课程群《走近生命科学(初级)》、《走近生命科学(高级)》,《高中化学竞赛初、中、高级》,《数学思想与方法技巧浅入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技巧理解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技巧深化发展》,《高中物理竞赛初、高级》等。

2.课程设置的分层化与梯度性

我们学校的生源现状处于县属学校中下等,但每个年级也有一个班的优等生。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表现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多层次性。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既考虑到选修课程的丰富多元,也重视稳步推进必修课程的分层与分类教学,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优质。

例如:我们开发了健康生活、艺术鉴赏、人生规划等课程群《合唱初、高级》,《篮球基础》、《篮球战术》,《素描(一~五)》,《色彩(一~五)》,《速写(一~四)》,《数据库基础应用(一~二)》,《特种水产养殖》,《湖州农业》,《健美操》,《围棋》,《足球》,《现代陶艺制作》,《高中生生涯规划——学业篇》、《高中生生涯规划——人生篇》、《高中生生涯规划——职业篇》等。

四、“7选3”走班教学的组织

自从2012年开始,我校选修课走班全面铺开,并且积极尝试英语、数学学科的必修课走班教学,2年来积累了一定经验。而且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安排了学校的2014级学校课程,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彰显了选择性教育理念。同时我校职业生涯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性格、兴趣、能力等维度的专业心理测试,让每位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倾向,并通过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让学生明晰了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所有的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我校顺利实行“7选3”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提供了帮助。

1.“7选3”教学班组建的原则:学生自主选择、动态反馈调整。1.增加教学班,减少班额。从小班化到更加小班化,使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因材施教; 2.让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学习; 3.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学生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师,能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4.稳定教师队伍。走班教学后,教学班增加了,我校尽可能使广大教师的工作量平衡。倡导优秀教师多承担教学工作量,但在稳步推进。

2.“7选3”教学班组建的程序:在高一下或高二上,学校通过行政会议反复讨论、学生调查、家长调查、老师动员等多方面前期准备,最终确定“7选3”分类、分队、分层的总体思路。分类即把“7选3”课程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类,同一类学生再根据语数外的基础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行政班;分队即首先将全年级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分成若干个队,同一个队同一门学科同时开课,教学难度分为A层、B层、C层,A层为较高层次,B层为中档层次,C层为基础层次,学生按照单科发展水平选择进入不同层次不同教师任教的教学班。 根据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考虑每门学科设置20%左右的A层次教学班级,40%左右的B层次教学班级,其余为C层次教学班级。由教研组初步提出每位教师A层、B层、C层任教班级数,学校进行审核调整,确定教学班教师安排,并排好走班课表。必修课走班前,教务处公布各队

各门学科任课教师名单、学生分队及单科分层参考意见,并召开学生大会说明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允许学生换队及更换单科层次,然后在校园网选课系统中完成选课,再由教师进行微调,确定每个教学班级最终学生名单。一学期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教学班调整,个别学生要调整教学班级时,需本人申请、家长签字,学科备课组长签字后才能更换。

五、“7选3”走班教学的评价

教学班教师的评价制度:完善选课走班的教师评价机制是确保选课走班顺利实施、调动教师选课走班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对教师评价应注重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内容的全面性、目标的发展性、方法的多样性、主体的多元化等原则。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生评教、量化教师师德及增量比较、量化教学成绩两种方式。学生评教、量化教师师德是指由学校专门成立的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然后再折算成分数,量化教师的师德。增量比较、量化教学成绩是指通过教学班学生的学习增量来量化教师的教学成绩,学习增量的具体公式=[教学后教学班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教学后年级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分班时教学班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分班时年级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 这一制度既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又顺应了“绩效”的深层含义。

教学班学生的评价制度:“7选3”走班制实施以后,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评价将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的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过程中,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关于学生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实现评价与教学的一体化,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学分管理制度(成长档案)。

六、“7选3”走班教学的有效管理

教学班学生的管理制度:学校将实行全员德育与全员教学,将实施导师制,每位导师最多带不超过10名学生,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毕业为止,从学习、生活、心理、人生规划等多方面关心学生,每位导师每周要和学生聊上半小时,全面了解所导学生的情况,并给出适当的建议与指导。学生日常管理实行“三师一体”。“三师一体”就是行政班班主任老师、教学班任课老师和学生导师三者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管理体制。它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班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导师制作为补充和延伸,形成以行政班班主任老师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班老师实施教学管理为重点,以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管理系统,对学生实施立体的网络化教育,这就减少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制定了《学生作业管理办法》、《课堂管理办法》、《学分管理办法》、《高中选修课程管理方案》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走班的“7选3”顺利进行。

教学难度的调控:因为A、B、C层次的区别主要是学生的单科发展层次,最终的教学定位也略有区别。教学难度上,总体而言 A层教学班主要面向学科特长突出、将来选择专业与该科目密切相关的学生,,参照高考难度和竞赛难度进行学科的深化学习,以提高学生学科拔尖能力为课程设置目标,B层主要面向高考选考此门课程,但不作为专业倾向而此门课程基础有较好的学生,C层主要面向高考选考此门课程,但不作为专业倾向而此门课程基础又相对较弱的学生,各备课组在教材处理、进度、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及作业布置上都会有相应的区分,并将增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记载,探索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质量的监控:运用网上阅卷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跟踪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变化,跟踪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定期分层测试制度。每次测试数据折合成标准分,采用增量评价制度。

教学方式的变化: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将减少教学班学生的人数,实现小班化教学。同时倡导有序、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原则,反对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鼓励教师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实践体验、团队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近两年的实践结果来看,“7选3”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充分注重了学生本有的差异性,充分实现了教育要素间的互动性,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行走在路上,作为教育者,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必然会尽我们的最大力量为每一位学生的最佳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友谊,无班级授课制:芬兰高中教育体制改革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2).

2.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华网评论,浙江高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或致再无“同桌的你” ,2014年1月10日09:46.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5.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