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的过程

第四节 中学德育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个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选择、填空)

(一)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包含一定数量的要素(或成分、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它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德育内容具体规划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向的总和。

(二)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简答论述)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四个基本要素

(1)知,即道各种道德观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 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它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2)情,即道德情感,使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一般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形成,在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3)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目的所做的自觉努力,使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

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他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

(4)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为,它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联系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德育中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的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并接受社会检验。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个体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2.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同学。

(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它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的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三)学生思想内部多矛盾转化规律

教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无论是“内化”还是“外化”都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育者一方面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了解受教育者有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教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自我调控能力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一种能力。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观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