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创新的原则

浅谈企业创新的原则

李双龙 裴志丹

2013-2-17 14:35:18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11期

创新对于大小企业都很重要。创新对于企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任务。然而只有有效的创新才能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有效的企业创新必须遵循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原则

任何工作都要设立目标,创新也不例外。否则就会在组织创新工作时显得盲目杂乱,即使创新工作完成了也无法进行评估。创新不能随意,创新必须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企业创新是企业实现目标的手段。企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目标,包括研发目标、生产目标、营销目标、财务目标等。这些目标下面又有目标。创新只能是相对创新,而不是绝对创新,因为企业创新的内容是无止境的。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围绕目标而进行创新。这些目标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企业要依据不同内容的目标和不同层次的目标来进行创新。创新目标应当分清主次。企业的创新目标可能是多元的。在多元的目标中,可能会存在对立和矛盾。企业在确定一项创新目标时,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关键性的目标,在实现关键性目标的前提下,再尽量追求其他目标。创新的方面和要素是很多的。在所有要创新的内容里,层次不同,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企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除了主要创新之外,还要进行其他次要的创新。

创新次序先后。企业创新的层次、要素是很多的。战略的创新、职能部门的创新以及战术的创新之间有先后的问题。战略的创新是关键的和首先的。当战略确定并稳定下来后,企业局部的创新以及战术的创新就提上议事日程。技术创新

和制度创新之间,制度创新重要于技术创新并优先于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方面,营销观念创新先于营销策略创新。由于企业资源的约束、能力的有限以及急迫程度的不同,企业应根据创新的急迫程度以及资源、能力的条件情况按时间顺序进行创新。ii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困难,市场创新先于技术创新。而对于大企业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肯定优先于市场创新。

二、主体原则

创新主体要明确。创新主体是企业创新的执行者和完成者。没有创新主体企业是无法进行创新的。企业在创新前要明确谁来进行创新。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还是与他人合作创新。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创新还是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要体现创新主体的全员性和部门性。企业获得技术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自主进行研究和开发,一是企业从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个人处进行购买。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自行研究开发,同时也可进行合作创新。大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合作,以及小企业与小企业的合作,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以及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可以与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合作。

引进技术和引进与革新相结合,这也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了让企业长期有勃勃生机,不断向前发展而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引进人才,要有一支专门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队伍,在企业内形成长期稳定的“研究—开发—生产”流程,做专门系统的科研开发。也可通过加快技术研究机构和高校与企业结合,实现技术研究人员和技术应用人员的合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出。另一方面企业要创造一个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发明和发现的环境。让普通员工也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当中来,倡导全体职工从日常小事中作起。技术创新的主体

不仅仅是科研等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也包括企业内部的一般普通员工。

三、市场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不被市场认可的新产品,不是成功的创新。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创新,但是创新中也有误区,一旦步入误区,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降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原有地位。闭门造车是其中一个不足,企业需要创新,一定要市场、环境做支撑。但如果脱离市场,任何创新也是无济于事的。创新不能脱离市场导向。所谓市场导向,是指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都注重顾客目前及未来需求的市场情报的收集,及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传播,进而促使整个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市场导向不仅要求市场营销部门关注顾客需求,而且还要求企业所有部门,这里重点强调创新部门关注顾客需求与营销部门的配合。企业的产品必须符合卖方的需求才能实现市场价值,否则工艺再考究,产品性能再完美也将是废品。有的企业过于强调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对技术的商业市场价值反而不予重视。一味追求创新,陷入技术创新的误区,过分追求完美,不考虑市场需求,将技术创新引向极端。离开了技术创新,高技术企业就会在竞争中落伍。但一味追求“高、精、尖”,不顾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忽视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即使技术先进,也难以逃脱被市场抛弃的厄运。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品创新不能依赖由上游到下游的“成果转化”,而必须根据对市场需求现状与趋势的研究、预测,确定新产品的功能、特点及其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等。一些企业确实做到了技术上的创新,但做出的新产品,得不到市场的承认,体现不出技术创新的应有价值。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须从满足目前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出发,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市场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科技水平的新动向给企业带来

的机会与威胁,致力于技术创新。并且还要考虑市场对新研制开发的产品的接受周期。一项技术研究开发的过程,从研究到开发出的时期有多长,这得对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产品的市场接受周期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这些没考虑清楚,当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出来时,市场上已经有更先进的技术产品了,那么就等于白费工夫。在今天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日子,技术研究开发周期不能太长。

四、能力原则

有一种观念认为:“大企业创新求发展,小企业创新是自杀。”其实大企业的创新和小企业的创新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一般而言,大企业的资金实力雄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较高。大企业倾向于自行开发技术,大企业的创新主要在于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研究。主要是进行战略性技术开发,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中小企业的资金和人员素质乃至管理能力一般都不如大企业,通常就认为中小企业无力从事技术创新。其实中小企业除了直接购买现存的技术,使用大企业使用过的技术外,还是可以自行技术创新的。当然中小企业的创新主要则在于细小环节方面和局部的改进。看来不论企业的大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都是必要的。

对于大型企业和科研能力强的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是重点,而对于中小企业和研发能力弱的企业模仿创新和联合创新是选择。

对于大型企业和科研能力强的企业,技术创新是重点,而对于中小企业和科研能力弱的企业制度创新和营销创新方面的定位创新、市场创新是首选。

五、竞争原则

创新除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企业自己的情况外,还有考虑竞争者的情况。无论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还是各种关系的创新,都要有利于竞争。特别是面对市场方面的创新,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一定要有别于竞争,有利于竞争。企业在市场上制胜的关键是其竞争优势,但关键之关键是能否形成企业直接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将技术创新作用细化为能否使企业的产品成本、质量、品种、品牌形象,以及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和效率的提高。

六、系统原则

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关系创新、文化创新等。技术创新内容的狭隘性。一谈到技术创新,认为就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方面。在市场创新、开发新资源以及组织管理的创新方面很少涉及,或者根本就认为这不是技术创新的任务和职责。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单独某一方面内容的创新较多,能做到各方面全方位创新的企业很少。

七、效益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注重投入与产出效果的比较,即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评价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不但要考虑通过技术创新所实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效率,而且还要考虑技术创新本身的成本。即要遵循技术选择中的“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增值利益的获取。当然,企业技术创新效益还要符合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要求。

八、持续性原则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等环境内容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变化,要求企业面对变化必然做出相应的对策。因此企业的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加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例,新的IC不断产生,CPU的高效益存活期仅有数周,即使一个成熟的高科技产品,两年内至少也会有十次左右的更新换代。高技术企业的兴衰常常是在一夜之间,美国高技术企业的10年生存率也仅为20%。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经常性的事,不可能一劳永逸。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不能正常发展,企业就要主动进行创新,不管是全局的创新还是局部的创新。

九、全技术原则

从经济学角度讲,技术按先进程度可以划分为先进(或高)技术、中间技术和初级技术。但企业技术创新并非指产品和工艺创新必须追求高技术,而指凡是技术的改进都称为创新。比如生产企业销售技术的改进,商业企业收款方式的革新都算作技术创新。世界上最豪华的轿车“劳斯莱斯”的制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相当部分的手工技术的完美结合,它的发动机是完全用手工敲打而成的,独特的制造工艺,使劳斯莱斯不但价格3倍于同一级别的奔驰500,20倍于丰田轿车,而且供不应求。我国一些企业常常把技术创新理解为,高新技术或先进技术方面的创新,这种观点是纯技术观点而非经济观点,对企业创新及竞争优势培植十分有害。波特指出:“高技术并不保证赢利。事实上,由于产业结构的不适应,许多高技术产业远不如低技术产业赚钱。而且许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创新,是不涉及科学上突破的平凡举措。创新对低技术和高技术公司都有着

重要的战略意义。”集装箱带来了运输业革命,它几乎不包含什么高技术。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应该坚持全技术原则。

十、风险原则

技术创新的风险性是指技术创新并不一定获得成功或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必然包含许多可变因素以及实现难以估计、不可控制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一般将导致三类性质不同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自然风险。这要求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经过严密的组织,按科学程序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其中特别要搞好情报信息收集、分析、预测和论证的决策工作。对中国企业而言,由于资金不足和科学管理水平相对较差,必须慎重对待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李双龙。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2][美]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