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与中国的现实

2014年春季学期 《古典社会学理论》作业一

院系: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学号:1131610104 姓名:郭凤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与中国的现实

帕累托在《精英的兴衰》中将精英定义为:“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1]帕累托将“精英”区分为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统治精英由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组成;非统治精英由其它领域的人组成。

帕累托的变迁理论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社会变迁的循环特征,是有不同类型的精英的继替决定的。受马基雅维里的影响,帕累托以狐狸和狮子指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统治者。最理想的统治阶级应该由狐狸和狮子,由富于理想、积极探索的革新者和果断、勇敢的铁腕人物结合起来。精英循环的类型分为两种:精英内部的循环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循环。

通过以上精英循环的内涵我们发现, 如果精英循环渠道不畅、缺乏竞争性,容易导致精英腐化,而腐化使政府行政体系受到削弱,影响政治稳定。现代化阶段之所以会产生不稳定,亨廷顿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 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2]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阶段,如何让精英循环合理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英内部的循环

1. 不同地域之间的循环

以往实践结果证明,精英在自己的出生地治理或者长久在某地任职,很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同时也容易导致地方对中央政策执行效度的弱化。新调任进入的精英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排斥,其政策的实施将大打折扣。为此,可以建立一套任职、调任管理机制,根据精英的任职期限进行地域调动,避免出现精英的地方化、势力化。

2. 不同职位之间的循环

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形成同级政治精英的竞争;根据精英的实际才能进行职务分配,鼓励精英拓展性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循环

坚持精英流动的普遍性原则与自获性原则,保证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在进入精英阶层时机会均等。在这一点上,高考制度是相对公平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高等学府,完成自身阶层的跳跃。但也不乏通过关系、金钱进入高等学府的案例,更有甚者,凭借自身家族的实力,顶替贫寒子弟,进入高校。公务员考核近年来十分热门,是背后巨大的利益的吸引,但是考核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很难保证公务员的素质及质量。

坚持体制内外的双向流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对公务员的晋升、辞职和辞退机制有所说明,然现在的情况却表现为“好进难出”、“进多出少”的现状,这样就阻碍了体制内外流动的畅通,形成体制内的臃肿,变得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性,针对这一弊端,其一,必须建立有效的与辞职和辞退制度配套、协调的政策法规和严明的考核制度;其二,尝试制定有关公务员辞退的单项法律, 使公务员的辞退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和更强的操作性。[3]

合理的精英循环机制必须使精英阶层始终保持吐故纳新的状态,即大众有机会进入精英阶层,精英在失去同精英相对应的优势资源后流回大众群体。最终完

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实现政治的稳定和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 [意]维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8页

[2] [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M]. 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第4页

[3]李彦超 精英循环理论视野下我国精英循环的现实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