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文登市委党校 葛新建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特别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年。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时期。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回首30年,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能实行改革开放?30年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答案会很多,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以及创新理论的指导是一个关键性的原因。

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形成发展的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四大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党的十六大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0年的实践充分表明,党的事业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党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天地。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一刻也没有停止理论的创新,一刻也没有放松理论的武装。

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的?我们应当怎样来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围绕这个话题,给大家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富于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里的创新首要的就是指理论创新。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最早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10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他明确指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面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各种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也都破灭了;各种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也都碰壁了;各种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也都退出了。多少次旗竖旗倒,多少次人聚人散,多少英雄饮恨苍天,多少豪杰壮志难酬。只有马克思主义,如壮丽日出,照亮了中华民族独立的道路,指明了民族振兴的前程。

然而,中国的事情终究要靠中国人自己才能办好。中国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无论是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拙上建设社会主义,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都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

案。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改变中国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所以还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从根本上说,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5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理论意义,集中体现了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与时俱进的典范。恩格斯曾经说过,他和马克思原来都是青年黑格尔派,当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但是,“1848年的革命毫不客气地把全部哲学都撇在一旁,正如费尔巴哈把他的黑格尔撇在一旁一样。这样一来,费尔巴哈本人也被挤到后台去了。”而正在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在与时俱进中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立足于新兴的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对于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们不但是这样要求的,而且本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理论的。他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修正那些过时的结论和观点。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的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说: “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95年,在恩格斯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在回顾自己和马克思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所持的立场时还指出,他们曾经认为,“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将在很长的和充满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

行到底,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但历史表明,“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科学上的每一项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恩格斯感到衷心喜悦,并根据这些新发现对自己的学说进行充实和修改。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几乎还没有人知道社会的史前史。后来由于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公有制是一切条顿族的历史起源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典型揭示出来了。马克思非常重视这些科学发现,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作了大量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完成了马克思的遗愿,在1884年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还在1888年对《共产党宣言》关于“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论断,加了一个注:“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而当马克思恩格斯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们更是喜悦无比。比如,1882年慕尼黑电气展览会上,法国物理学家马〃德普勒展出了他在米斯巴赫至慕尼黑之间架设第一条实验性输电线路的研究成果,引起了马克思的关注和兴趣。恩格斯还将科学的出现和进步与人类的思想认识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由此可见,他们关注科学的进展,并随着科学的发现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推进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还非常关注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并作出了深刻论述。在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竞争的时代,马克思就敏锐地察觉到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和交易所将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影响。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征兆的逐步显现,恩格斯虽然还没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但已看到了自由竞争将为垄断所代替的趋势。

列宁也是与时俱进的典范。他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

“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立了帝国主义论。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欧北美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动并同时取得胜利的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的理论,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特别是,列宁对自己提出的一些重要主张,也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需要,作出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正。比如,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由强调暴力镇压到强调民主和国家管理的转变,由实行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转变;比如,在经济建设上,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等等,都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因此,邓小平经常称赞列宁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他们的学说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概括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旗帜”,则体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这面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说一脉相承,一是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理论渊源上一脉相承;二是它们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理论主题上一脉相承;三是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品质上一脉相承;四是它们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在理论基点上一脉相承;五是它们都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理论目标上一脉相承。说与时俱进,是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近3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必然会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四)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处于核心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非常切中当代中国发展的要害,抓住关键。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中,科学发展观是灵魂,居于统领地位,是贯穿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展开和具体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对于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由于其基本内容所决定的。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我们党在理论上能否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实际问题。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系统认识,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为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发展的目的上,它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强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方向上,它按照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向前推进;

在发展的要求上,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在发展的依靠力量上,它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厚基础和力量源泉,等等。

它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当前工作来讲,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从其理论内涵讲,又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这一近期奋斗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2、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

科学发展观不仅奠定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而且是贯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则是科学发展观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展开,是科学发展观中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重要前提、实现途径和组织保障。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都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贯穿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贯穿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基本目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执政理念。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

要在谋划各个方面的发展时,搞好统筹协调,努力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我们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的密切配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都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必须要做到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我们党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服务的。

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来说,就是根本指针与奋斗目标的关系,是思想基础与前提条件的关系,具有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又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紧密联系、整体推进的发展布局的要求。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深刻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的要求。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把对内科学发展和对外和平发展结合起

来,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适应又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要求。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调要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为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深刻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

思想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反映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进展,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要求,开辟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境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了理解和把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深入系统学习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又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好、规划好、落实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以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

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之一是:第一次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为我们自觉把握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那么,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其深刻内涵是什么?怎样深入贯彻落实?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

些问题,就会把思想理论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1、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

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

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在新世纪的阶段性特

征怎样?

十七大报告以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对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

性特征作出了八个方面的全面、深刻分析。尽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了如此多的新特征,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超出、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判断和立足点,从根本上来说,恰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一

个非常关键的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按照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人均GDP处于1000

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是一个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的“黄金机遇期”,同时又是一个“风险高发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社会伦理需要完善的重要时期,是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

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和社会动荡的,至今仍不能平稳发展。

例如巴西,在2002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一边是现代化,另一边却是大量贫困人群。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所谓“拉美现象”。

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结果,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做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立足于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2、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出要以实现工业化为核心,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出坚持统筹兼顾等方针原则,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正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1、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的面比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等等。2、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影响了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

的发展。3、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2003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看,在2003年防治非典过程中,科学发展观的构想及其内容开始出现在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

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发展观的第一次表述。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在公开报道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论断。

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3、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在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面临战后恢复重建,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独立,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实践上和认识上,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既不能体现收人分配的改善、社会结构的完善,也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毫无理性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

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加剧人与资源的矛盾; 第二,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第三,加剧了社会不公;第四,导致了人的精神贫困。

于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观。

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1)、美国学者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

(2)、联合国第二个发展10年(1970-1980年)报告中指出: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3)、1983年联合国委托法国学者佩鲁写了《新发展观》一书,更清晰地描述了发展的新内涵。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它强调发展应致力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发展。按照这种发展观,对经济发展成果的最终检验,不是物的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

(4)、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可持续发展观还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积极倡导破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开始对传统的GDP进行修正,提出“绿色GDP”的概念,从传统意义上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

部分,使其能确切表达增长与发展的数量对应关系和质量对应关系。有一个公式:绿色GDP=传统GDP一自然部分的虚数一人文部分的虚数。其中,自然部分的虚数包括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与资源配比失衡,以及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引发的成本。人文部分的虚数包括疾病和公共卫生导致的支出;失业造成的损失;犯罪带来的损失;教育水平低下导致的损失;人口数量失控造成的损失和管理不善引发的损失等。

国际社会关于发展观和发展理论的探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论内涵。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深化了对发展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发展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宏伟目标。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科学构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制定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步骤。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的重要性,高度概括为“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进一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把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总结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提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

实现现代化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统一要靠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也要靠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把科学发展提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党指导发展

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

发展是有重点的。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现阶段主要矛盾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曾经出现过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现象,并由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由此怀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内在统一的。必须反对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多中心论”(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二是“中心改变论”(主要矛盾没变,工作中心就不会变)。

当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是以速度为中心,也不是以GDP为中心。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化了对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的认识。

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发展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二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发展是靠人的能动性,还是物决定人的命运?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它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发展不仅是为了人民,而且要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靠什么发展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

从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它强调以人为本中的这个“人”是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盖高楼大厦不适合人居住,盖它干什么?修广场公园不适合人休闲娱乐,修它干什么?)

从发展的根本动力上看,科学发展观否定了物本主义的主张。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其重要性不断升级。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依靠人力资本。世界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正在由各种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时代,发展主要是靠土地资源,谁占有土地资源,谁就能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发展主要靠金融资本,谁占有资金,谁拥有生产线,谁就能发展;那么,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只有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来推进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确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了对发展内涵的认识。 首先,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其他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可见,经济发展是其他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其他社会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经济发展必须关注社会问题:经济发展受购买力的直接影响,那么有了收入了老百姓就敢花了吗?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是很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次,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短缺经济强调发展速度,过剩经济就要强调发展质量,讲结构、讲效益。我们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强调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目标的重要前提。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9%以上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范围内可称得上是一花独秀。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经济增长效益不高的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计算,我国的平均社会成本比世界高25%。

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左右。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资源利用的效率不高,浪费极为严重。例如,我国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仅为32%,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多,工业排污则是发达国家的10倍多。我国660座城市中,有约400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绝大多数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排人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统计,中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中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水土流失

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7%。在每年人口增加1000多万的同时,耕地面积减少1000多万亩。所以,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更新发展思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由“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毛泽东就说过,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关系的基本方法。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是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统筹兼顾,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人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人,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城市居民失业是因为农民太穷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状况必须改变。)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

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政府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增进城乡居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作为重要任务认真抓好。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在利用外资这个问题上,应当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在开放初期,我们缺资金、缺技术,招商引资强调数量;目前我们的招商引资到了强调质量的时候了。

统筹兼顾,还要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必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那么,如何跟进理论武装,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

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上看,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一个是目标和方向,一个是路径和方法;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方法论;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

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个重要论断是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29年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沿用了这个重要提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过去29年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报告指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例如:如何把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根本的不是靠说教,而是要靠利益机制的调节、法律法规的约束。再如:怎样才能把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落到实处,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如此等等,都要靠深化改革。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既是关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也与加强党的建设相关联,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的过程。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执政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遵循,标志着对党的执政使命、执政任务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报告指出,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

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同志们,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要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就能把握发展机遇,解决各种矛盾,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