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主要特点与代表作品
我国宋代五大名窑
如果说元青花是一统江山君临天下,明青花是各领风骚火光炸天,那么宋瓷,就是高山仰止卓越千古。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宋瓷创造了华夏两千年文明历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 从思想内核, 工艺技巧到艺术形式无不臻至化境, 不乏“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倔傲与空茫, 可谓高山仰止。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 清新质朴, 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 与唐瓷的恢宏富丽, 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
众所周知,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汝、官、哥、均、定。中国五大名窑是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我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今天给壶友们分享一下,宋代五大名窑的各自工艺和作品特点,希望大家不惜赐教,共同探讨!
1、宋瓷之冠:汝窑
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故名。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
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特点。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被历代称颂,有“名瓷之首”,“宋瓷之冠”美誉。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不足70件珍贵非常。
2、紫口铁足:官窑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
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
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
“紫口铁足
”之称。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在它的装饰,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官窑所烧的都是宫廷御用器,因此,要求制作都尽量完美,早期作品为了使器身全部敷釉,盘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钉装烧,唯支钉较汝州官窑为大且粗,数目甚至有多达二十枚者。晚期,则多以垫托垫烧,虽然是底留下一道无釉的痕迹,但涂上一层铁质护胎浆成" 铁足" ,使制品更富特色。
图3:南宋官窑青瓷貫耳壺 高38.2 cm口18.3 X 14.2 cm底14.0 X 7.0 cm足14.0 X 16.9 cm
图4:南宋官窑青瓷龙纹洗 高7.8cm 口24.7cm 足径17.4cm 台北故宫藏
图5:南宋修内司粉青簋式炉 高12.7cm 口17.5×19.7cm 深10.9cm 足15.8cm 台北故宫藏
3、金丝铁线:哥窑
现今发现的真正论及哥窑最早的文献当推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哥窑的特征为:胎色黑褐,釉层冰裂,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由于胎色较黑及高温下器物口沿釉汁流泻而隐显胎色,
故有紫口铁足之说;釉层开片有粗有细,较细者谓之“百圾碎”。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人们在浙江龙泉的大窑和溪口找到了生产类似器物的窑址。其产品为黑胎开片,釉色以粉青和灰青为主,单色纹线,应为入土所致,用垫饼垫烧。上述特征及烧造年代均与文献所述完全相符。至此,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已成定论,其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产地为浙江龙泉。
图1:元代哥窑青瓷高足碗二件。 台北故宫藏。
图2:元代哥窑青瓷鱼耳炉。 台北故宫藏。
4.出窑万彩:钧窑
宋代均窑始于唐,兴盛于北宋,地处河南禹县古均台和神 镇一带,宋时称均州,故名“均窑”,亦名“钧窑”或“钧州窑”,但在古代一皇帝名曰“朱翊均”后均州改名为禹州。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
图1:钧窑海棠式花盆 高8cm 。台北故宫藏。
5. 白瓷有芒:定窑
定窑是我国宋、金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 黑定" 、" 紫定" 和" 绿定" 。它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定窑盛行于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 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
相关文章
-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湖北盛世典藏整理)
- 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 风格独特的宋代哥窑瓷器
- [导游知识专题]20**年
- 设计艺术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
- 第2课 古代的手工业
- 20**年导游知识专题题库
- 我国陶瓷发展起源及简史.宋代瓷器的分类及特征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 湖北盛世典藏收集整理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宋代同时有不少瓷器远销海外,其中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 ...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帮助中心 设为首页 首页 商铺 论坛 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08月05日 18:08 气泡是瓷器釉层中的一种客观实在,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 ...
2010/7/19 12:43:27 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 ...
2013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大纲(试行) <导游知识专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 ...
1. 汉代古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设计肯定脱不开时代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的影响.汉代是个神学兴盛的时代,很讲究阴阳变化.灯具的设计必然受到它的影响.灯具的造型多为象形的,是由于它有着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造型多取于瑞兽的形象, ...
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 (卷) 命题人:龙泉中学 ----- 李广意 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5小题,每题2分) 1. 色彩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 2. 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三维的两个主要构成因素是: 3. 中 ...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制作人: 李保化 课时数:2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识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史实,理解其特点 (重点) 2.识记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史实,理解其特点 3.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难点 ...
2013年导游知识专题题库 一.单选题 1 颐和园的布局和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 B ), 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 A扬州瘦西湖 B 杭州西湖 C 嘉兴南湖 D 太湖 2 导游带团去西安,当看到大雁塔时,导游告诉游客大雁塔应属于古塔中的 ...
1.我国陶瓷发展起源及简史 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而出现的,制陶的发明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以及与火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泥土或粘土经火焙烧后而变硬,促使原始先民有意识地用泥土制作并焙烧成他们所需要的器物.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