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掌握本文说明顺序。

2.学习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味文章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4.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空间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有分寸地讲解大碑座上10幅浮雕,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

2.能理清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方位顺序,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

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发言后归纳: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首先看到了彩照——人

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

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

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

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

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该文向全国人民

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

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交流

1.学生简介作者,讲解重要字词。

2.老师归纳并投影强调。

3.课堂检测字词和文学常识。

三、初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

1.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3.纪念碑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主题又是什么?

4.从文章中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并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四、互动交流,展示合作成果

学生展示,老师明确(ppt)

1.文章的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

2.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

3.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主题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4.东长安街向西——未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走到纪念碑台阶前——踏上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从碑身东面起——往南转到碑身后面——碑身的西面——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

纪念碑结构:先台阶再碑身后小碑座、碑顶、大碑座——由主到次。 碑身:正面-背面-侧面。

大碑座:东南西北的方位顺序和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总之,本文既有空间顺序,又有时间顺序,还有逻辑顺序。

五、训练巩固

完成学案“课堂反馈”第一第二题。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碑文。

2.收集十幅浮雕的历史故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中准确的语言。

3.引导学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碑文背诵,出示本课目标

二、再读课文,互动探究

1.十幅浮雕中分别反映哪件历史故事?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十幅浮雕所处的位置吗?

2.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

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又起到什么作用?你能各举一到两例加以说明吗?

4.文中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请就此出一道语言赏析题并提供答案。

5.最后一节在文中起何作用?

6.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并请你描述一下浮雕的内容。

三、总结主题、写作特色 1.学生谈说明文学习的收获。

2.总结主题、写作特色。

四、当堂训练

1.见ppt投影

2.完成学案“课堂反馈”第三、第四题练习。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课外拓展”。

板书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 南—→西—→北

(1839年-1851年)—→(1911年-1925年)—→(1927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教学后记: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