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几个基本环节

作者:张人利    文章来源:上海静安教育学院

一、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比较综合的、出现得较多的研修主题,表现形式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它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涉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第二类是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以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它一般是从问题到主题再到课题,建立起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研修课题。这种研修课题比较明确、单一。我们认为这两种研修主题应该并存,而第二种研修主题对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更为有益。

案例: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推行“绿色学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一-学生的空余时间如何玩?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不知道怎么玩,而学生家长怕学生出事不让学生玩。针对这样的问题,年级组就确定了“如何玩得有意义,玩得快乐”的研修主题。

二、确定研修目标

校本研修的目标可分为直接目标、近期目标、长远目标。

案例: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对思想品德课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应该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本身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等,学校可以使用部分教材,也可以不用。在这种情况下,确定课的主题很关键。因此,学校进行了一次会开的校本研修活动,把它的直接目标就定为“梳理教学专题确立的要素”,近期目标定为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与爱国学校合作,探究如何提高研修活动有效性,远期目标定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三、确定研修人员及任务

校本研修应是一种开放的活动,它的资源和人员都应该是开放的,不应局限于一个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互相合作,不但学校教师搞研修,还可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校本研修,甚至还可以在异地搞校本研修。也正因为这样,研修人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一线的实践者,也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确定研修人员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与教师的差别、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

如何确定研修任务呢?主持者或者设计者要对参与研修的人进行分析,分析参与的教师到底关注什么、缺少什么。主持者还应对全过程的持续性、有效性负责。参与者也应该有任务,研修的主题应该事先知道,并明白要准备些什么,包括想提的问题、需要收集的资料。引领人员也应该明确任务。

四、设计研修问题

校本研修有各种组织形式,讨论式是主要形式之一。在这种形式下,主持者的问题设计对研修的成败至关重要。设计的研修问题要在教师最近的专业发展区内,而且有层次性和逻辑结构。

案例:在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中,主持者设计了四个较有层次性和逻辑结构的问题:在确定教学专题时遇到过哪些困难?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以前的教学专题是否都受学生欢迎?为什么有些专题受学生欢迎,而有些不受学生欢迎?在选择专题时,怎样去贴近学生?

五、确定研修形式

校本研修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听课、说课、评课、研讨、访谈、听讲座、看书学习等。形式是为目标服务的,校本研修的组织者要考虑何种形式能为目标服务,为我们的教师服务,也有必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

案例:听课、说课、评课是使用最多的研修形式。静安区新江宁小学举行了一次小学语文写作的公开研究课,课题为“小鸭子得救了”。

课后所有听课教师进行了研讨,教研员进行点评,最后执教教师进行现场反思。

六、调控研修过程

在研修活动中,有很多是预设的问题,但也常会有生成的问题产生。因此,主持者要有驾驭的能力。我举例说明:有一次讨论初中历史的复习课,这堂课的内容是分析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如何走向辉煌而后走向衰败,要小结它的很多原因,其中涉及了很多经济和政治问题。其中,有位教师提问:过去我上过类似的课,有学生说我们现在社会上也有腐败现象,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主持者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主持人还是作了回答:我们的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社会上还是出现了不少不良现象,例如贪污腐败,同学们20年后就是社会的栋梁,完善国家的社会制度,抵制这些不良现象,将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主持人的回答是充满智慧的,对研修过程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

七、进行活动归纳

校本研修的支持者有必要对活动进行小结,当然也有可以请专业引领人员小结。我们以静安区的“新德育研修”为例说明。

案例:活动总结—教学专题确定的要素。

①依据德育课程标准;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基拙;③与当前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相结合;④专题名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⑤一般讨论:隐性的优于显性的、设问型的优于结论型的、“切口小”的优于“切口大”的。

八、进行活动反思

参与研修的人员、研修的主持人都应进行反思。作为支持者应该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是否解决了问题,对活动过程调控得如何,对生成的问题解决得是否妥当,整个活动中是否调动了教师的群体智慧。参与人员需要反思,反思自己获得了什么,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怎么跟进。

原文载于《现代教学》2006年11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