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1.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 段处于固态,在BC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态;而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于液态,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 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3.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 .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 .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5.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 .汽化 凝固 B .汽化 液化 C .液化 凝华 D .升华 凝华

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 .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1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9.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0.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 .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 .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 .用铁水浇铸工件

11.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 .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 .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 .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12.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 )

A .一定降低

B .一定不变

C .一定升高

D .有可能降低,也有可能不变

13.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两盆一样高

C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 .无法确定

14.将一块-5℃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 )

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 .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15.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 .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6.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7.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8.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

19.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20.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现在市场上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3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_____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_________。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题(8分+12分+17 =37分)

21.如图4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22.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5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 、B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6)。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3.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7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8中A 、B 是水中不同深度的两处,请你根据水沸腾时的情况大致画出A 、B 处气泡的大小。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① 。

② 。

提高练习

1. 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汽化

2. 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

A. 凝固现象 B. 液化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升华现象

3.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4. 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

的温度计是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5.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6.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先液化后蒸发 B 先升华后蒸发C 先液化后升华D 、先凝华后升华

7.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

8.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9.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 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 升华、熔化、液化 B. 凝固、汽化、凝华 C. 熔化、汽化、升华 D. 液化、凝固、凝华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A. 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 B. 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D. 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北京)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 升华 B. 汽化 C. 液化 D. 熔化

12. 茂名市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14. 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

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 .液化现象 B .熔化现象 C .汽化现象

D .凝华现象

15、冬天,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16.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17.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 .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B .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C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D .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18.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 ,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 .①汽化 ②液化 B .①液化 ②汽化 C .①升华 ②液化 D .①升华 ②凝华

19.从冰箱中取出棒冰,剥开包装纸后有“白气”出现,这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固 D .升华

20往烧杯里放入一些冰块,用酒精灯加热.如图1所示.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凝固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雪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B .露是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C .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D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2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A .肉中的水会结冰B .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 .肉中的冰会熔化D .肉中的水会蒸发

2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24.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 .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冬天,湖水结冰

25. 山东大纲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2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 .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 .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C .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27. 天空中的云五彩缤纷,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_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8. 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9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30去冬季,盐城市大雾天气比往频繁,而霜却比往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现象;“霜比往少见”说明我市去冬季平均气温比往____________(高/低)。

31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晶体,0℃

30. 如图所示,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烧病人用冰袋降温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人的正常体温

C. 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 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11. 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 放在水中煮 C. 用清水清洗 D. 用医用酒精擦拭

12.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 B.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13. 如右下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B. 冬天早晨看到屋顶上的霜

C. 樟脑丸放在衣橱里变小了 D. 烧开水时冒的" 白气"

15. 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 )

A.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16. 我国发射的" 神舟六号" 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 烧蚀层" 的物质, 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好外,还由于( )

A. 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 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17.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

18. 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两杯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

A. 表面积大小有关 B. 温度高低有关

C. 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 物质的种类有关

19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 )

①吃冰棒解热; ②烧开水时冒" 白气" ;

③夏天湿衣服晾干; ④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 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21. 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 初春,早晨出现浓雾

C. 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液化 C. 凝固和凝华 D. 汽化和升华

24.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25.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夏天的清展,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展,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露

26.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2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

A .铁的密度比锡小 B .铁比锡硬 C .铁传热比锡快 D .铁的熔点比锡高

2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 .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 )

A .雾 B .风 C .雪 D .霜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