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计划书

社会服务计划书

(一)方案名称:给青少年一道目光——社区青少年服务

(二)实施依据

当今社会正处于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新的价值观念、新的行为模式不断颠覆以往的形式,强烈的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青少年的角色混淆不清导致了青少年角色的“自我认同危机”,因而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偏离行为,脱离主流社会文化,成为“边缘青少年”。所谓边缘青少年,是指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就进入社会,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从而被主流社会排斥的省市青少年群体。这类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受不良非主流文化影响较大,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受与评价明显低于主流社会青少年。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对自己和对于他人的态度是两重性的,一方面传统社会的崩溃使他们彻底获得解放,不再受到过去习惯的支配,可以进行冒险,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有始终不可控制的无所适从感,缺乏方向。社区是青少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空间之一,又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之一。种种现象表明,社会工作者利用家庭及学校的功能、整合社区资源连结政府及事业单位共同发挥作用来开展社区青少年服务已成为提高边缘青少年生存质量的重要任务与重要途径。

(三)宗指与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为:通过家庭及学校的功能、整合社区资源,连结政府及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单位来帮助边缘青少年找回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从而融入主流社会。

其一,通过个案辅导帮助边缘青少年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认知,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为之付出努力。

其二,有些青少年在情感或身体上受忽视,引起了心理落差,所有应提高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注,增加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以减少和改善青少年问题行为。

其三,整合社区资源,拓宽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实现自我。

其四,联系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连接人民团体及事业单位,为青少年争取更多的符合青少年的项目培训机会与事业岗位,帮助提高青少年就业率。

(四)服务对象

主要是城市社区青少年,年龄在14~25岁之间、不在学校读书、尚未就业或没有固定工作、缺乏或没有家长监管。

(五)服务方案内容

(一)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子系统为青少年提供支持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调动协调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在社区照顾理念目标下,期望可依据家人、朋友、邻居、甚至是受助者的自我参与,配合正规服务的提供,为有需要的青少年群体及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一种守望相助的社区支援机制。对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合作,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家庭成长小组活动,

吸引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帮助青少年提高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适应力,促进自我认识和增加人际沟通技巧,以避免因家庭等初级群体的弱化而导致的沟通不良和管教方式不当所形成的个人与社会问题。

(二)鼓励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性服务

在社区子系统中,邻里是其中重要的网络成员。因此,应鼓励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服务,如倡导青少年组成志愿小组、自助小组,共同分享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形成互相鼓励和支持等。 在为社区中的贫困家庭提供义务服务中,既实现了青少年之间的互助,又使其中的青少年在人格、文化及角色的社会化方面不断完善。还可以倡导在老人与青少年之间形成互助小组,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老年人的言行培养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确认识社会角色,同时,青少年通过各种社区服务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生活需求。这既保证了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又可以降低老人退休后的失落感, 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实现自我实现。

(三)利用一切资源促进青少年正常社会化

边缘青少年生存质量的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三失”状态造成的。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当、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出现盲区或社区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们不参加全日制学校的学习,缺乏或没有家长的监督管理,没有工作或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人,也不受任何一级组织的管理[1]。种种客观条件使他们成为了社区内亟待受保护的弱势群体,因此社区应为他们提供积极的社会保障。社区社会保障中失业保险为提高边缘青少年生存质量,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平提供了条件。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为青少年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帮助边缘青少年实现就业。

(四)学校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预防边缘青少年的产生

学校的教育活动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要注重“行为养成”。因此,要取代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教师和学生为活动主体,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地深入社区,如开展老年服务、环保服务等各项志愿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完善人格,内化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美国的很多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很多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助人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去。1999 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发现,83%的公立中学现在都组织过社区服务,甚至有些州和学区还有专门的社区服务项目。宾西法尼亚州有关规定要求:高中毕业生必须保证参加60个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才准毕业。规定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在研究日常课业之余能够接触现实,从而培养服务精神。参与社区活动不仅仅让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经费预算

经费来源:1、社区筹集:1000元;2、企事业单位赞助:1000元,共计2000元。 经费支出:1、家庭成长小组:1000元;2、自愿小组、自助小组、互助小组等:500元,共计1500元。

(七)工作流程

个案辅导以一周两次为准,共进行四次次。分别完成:1、专业关系的建立;2、基本情况的了解;3、深入了解案主的需求;4、制定计划。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我们开展家庭成长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共5次。我们社工连结政府及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用时两周,这可与家庭成长小组同时进行,所以这不需要另外延长期限。至于自愿小组、自助小组、互助小组及学校的相关活动,可以先有我们社工带动开展,为时一个月。后期可以有社区委员及学校老师

承担举办事宜,我们社工则负责定期跟进回访。所以整个项目的启动直至结案共需三个月。

(八)评估方法

1、通过访谈其家庭成员和亲密接触的关键人物以了解案主的情况是否得到改善。

2、以问卷调查的方法用量化的形式来呈现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前后行为表现方式。

3、采用心理测量工具来测试服务对象的认知层面的改变情况。

4、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整理。

参考文献:

[1]王 曼.社区青少年的角色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界定[J].科教文汇, 2006, (4).

指导老师:李青 09社工1班 090702146 陈霞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