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1. 汉代古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设计肯定脱不开时代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的影响。汉代是个神学兴盛的时代,很讲究阴阳变化。灯具的设计必然受到它的影响。灯具的造型多为象形的,是由于它有着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造型多取于瑞兽的形象,人物造型多为少数民族和汉族形象,反映出封建统治者的占有欲。青铜灯具象形造型艺术,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文化精神观念物化载体。一、优美的艺术造型汉代铜灯称“镫”或“锭”,从功能与使用的方式可分为:固定摆放的座灯、持握行走的行灯和悬挂空中的吊灯。从灯的燃料上则分为:燃油的油灯和烧烛的烛灯。它们满足不同的照明要求,具有各种奇异的造型。如果说战国的青铜灯具有开拓意义,引人重视,那么汉代的青铜灯则愈加构思奇巧,造型独特,可谓琳琅满目,争奇斗妍。

我国古代的造型艺术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商周以来的青铜艺术在这一时期继续发展,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同商周青铜器艺术相比,锻造工艺更加精良,构造设计更加合理,实用功能更加突出,造型装饰更加美观,文化含量也更加丰富深厚。正因为具备了这些特征,汉代青铜灯具才成为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的典范,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汉代青铜灯具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世界灯具史上的一支奇葩,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诸多青铜器类中,灯具不仅出土数量多,种类丰富齐全,且大多造型生动、制作精良、装饰华美,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如“长信宫灯”、“错金银铜牛灯”都是其中的艺术珍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制灯工匠精湛的技艺,反映了他们在灯具设计中的智慧和巧思。

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的西汉窦绾墓出土,据其上的铭文考证,此灯的主人几经变更,后转为西汉中山国靖王刘胜之妻窦绾使用,因其属王府用器、地位尊贵,故此灯的制作尤为讲究精巧华美。 灯体通高48厘米,作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盏状,宫女头梳发髻,发上覆巾帼,衣着长衫,衣纹垂叠有致。其面部神情恭谨,右臂上举,与灯罩相联,当灯火点燃时产生的烟炱容易上升到灯罩口内,并经由宫女的右臂、弯曲的导烟管到达人体腹腔内,在人体底部开口,烟炱可以由此向外部散去,从而达到一定的消烟功能。由于灯盏处于人体一侧,为使灯盏稳定,宫女的左手握持灯盏的底座,双手一垂一握十分自然生动,而且巧妙地将人物的造型与灯具的实用功能结合起来,增添了灯具的形式美感。

此件灯具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与灯座、灯盘、灯罩六个部分分铸组合而成,为了外观的整体效果,各部分都设计好接合的榫铆结构,以便于使用时的组装,携带时可随时拆卸,并且能随时清除灯体内壁积存的烟垢。

更为科学合理的是,灯罩与灯盏之间还安置了内外两块弧形屏板,屏板插接在灯盘外沿的一圆形凹槽内,可通过屏板上的两系小钮沿环形凹槽推动,形成不同的开合角度,以任意调节灯盏中光照的亮度和方向。同时,屏板可以将灯火漫射的光线集中起来,并阻挡风吹对光线明暗的影响,体现了多方面的实用功能。 在重力平衡的处理上,此灯采用了适当的夸张手法,将宫女的衣袖垂至平齐的双膝底部,实际上巧妙地增大了灯具左部人体底座的受力面积,使持灯的一侧与宫女的身体形成力的均衡。为使较高的人体减轻体积的量感(人高45.5厘米),人体处理为中空结构,可以储留烟炱,又可减轻整个灯具的重量,符合灯具经常移动或携带时对轻便型灯具的要求。

汉代的动物形灯具也颇有特色,不仅造型生动写实,并注重对动物习性特征的传达,具有浓厚的生活审美情趣。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出土的错金银铜牛灯为例,灯盏的结构与长信宫灯大致相同,灯体以动物造

型,并择取牛背负灯的动态,牛身敦实厚重,四足健硕有力,牛的头部上扬微侧,似举步欲行,头顶上颈健的双角更显得气度轩昂。而牛头顶上伸出的弯曲长管与灯罩、屏板相接,既可作持柄把手,又可作导烟设置。与长信宫灯不同的是,此灯的消烟设置更为科学:即将中空的牛体腹腔作为储烟之用,并在其中盛容清水,烟炱进入之后便迅速溶于清水之中,达到有效的消烟除尘功能。由于考虑插置在灯盏外周的屏板会在点燃时会在有限空间集聚过多热量,为有效散热,屏板上还镂空了多方菱形格,除散热外,也能起到一定的透光作用,且菱格纹的规律排布亦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

在铜灯具的装饰上,两件灯具采用了汉代时兴的鎏金和错金银装饰。鎏金即在素面的铜胎上涂附均匀的金泥,产生黄金般的器物装饰效果。长信宫灯本是王府用器,更为注重器物的外表装饰,灯通体鎏金,质地均匀平整,色彩光亮辉煌,十分精致华丽。鎏金的技艺亦能防止铜灯具表面的氧化,以致它在墓中封尘弥久,仍旧光灿如新。铜牛灯上则采用错金银手法,将牛身上的云气纹先铸刻出来,再嵌入银丝,磨错平整之后,纹样细致流畅,且铜、银质地交相映衬,使牛灯上的装饰更为饱满富丽,充分显示了汉代灯匠在装饰加工上精湛纯熟的技巧,并折射出汉代青铜艺术注重实用与装饰统一结合的时代审美精神。在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领域里,我们可以领悟到汉代工匠在器物造型、装饰加工和设计上的诸多技巧和才思。

2.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中国瓷器艺术的最高峰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而其中以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最为精美,冠绝群窑。它的胎土采用当地高岭土,素白细密,洁净紧实,经过一道道繁复的工序,成就了冰肌玉骨,秀色夺人的艺术效果。烧造出的青白釉瓷器色泽莹润,清素淡雅,纯净细腻。 宋代瓷器的特点:

1、 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 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 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 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较之前代更为丰富多彩,几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玉壶春瓶。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与定窑口烧制的贡瓷,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

纹样装饰是宋代瓷器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繁盛时期,诸多名窑以各具风格特点的纹样装饰赋予生活用器以美的性格.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方法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造,丰富了中国瓷器艺术语言,拓展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境界.

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大发展的极其重要时期,名窑遍布,技艺精湛,不仅有“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烧造的精美产品,还有带有浓厚民间生活气息的“磁州窑”、“耀州窑”瓷和胎质洁白致密釉色白里泛青、晶营如玉的“景德镇窑”瓷,“龙泉窑”瓷,“越窑”瓷,“汝窑”瓷等。花色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蜚声于世。不但陶瓷造型精巧、饱满、丰富多样,制作考究;刻划花装饰又具特色,还有“铁锈花”和“红绿彩”瓷等,艺术成就很高,是中国古代制瓷的高峰,犹如百花争艳,春色满圆中盛开的奇花异葩,深为世人所推崇。是陶瓷艺术中的珍贵遗产。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浙江龙泉。烧制的青瓷有各式碗、盘、瓶、炉等,造型幽雅有古韵,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莲瓣碗等。有的器物有刻划、堆塑等装饰,哥窑瓷采用多次施釉的工艺,使青釉浓厚青翠,色彩幽深,创出了粉青、梅子青等绝顶釉色,把青瓷的美,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哥窑青瓷釉上有细碎的开片,称作“百圾碎”,更小的叫“鱼子纹”,把原本是缺陷的开片变成瓷器表面自然天成的装饰,说明工匠们已经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只有在制瓷工艺达到高峰的宋代才能做到。

钧窑始见于北宋,终于元,是青瓷系统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其最著名的品种是高温铜红乳浊釉,即在天蓝或月白色釉上烧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玫瑰紫或海棠红色,有的还交织着蓝、灰、褐、鳝鱼黄等颜色的斑点或丝缕,如傍晚天空中的彩霞变幻莫测。钧窑虽属北方青瓷系列,但它的釉色却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工匠们在釉料之中掺用了少量的铜,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了多变的釉色,并批量生产,一改青瓷独步前朝的局面,为后世的瓷器装饰扩大了领域。北宋的钧瓷,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子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呈现紫红颜色。因为釉子较厚,锻烧时釉子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却时釉子上下收缩温度不一致,往往留下不规则的细线状流动痕迹,被后人称为"蚯蚓走泥纹"。而之后的朝代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很难在突破宋瓷。就像唐诗,它将诗歌发展到一个巅峰,以后的朝代极难在超越。但是它们从别的方面赶超,比如词,宋的词就是被唐逼出来的。(课本171——172)

3.唐代全银器设计的艺术成就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百花盛开的阶段,也是古代手工艺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富丽华美、格调高雅。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传世之作,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灵感。透视出一个朝代的繁华与发展。单从艺术品的角度入手,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绚丽的瑰宝。 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表现出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形式多样等特点。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内容广泛,最主要的是写实装饰图案的应用。写实图案包括动物”植物和其它三类,纹样优美,形象生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殊含义。举例~~~~

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造型气韵生动,动态优美,装饰感强。(课本163中间例子)以龙为例,由于龙是皇室的象征,所以工匠们对龙的刻画也更为精心和讲究,特别是盛唐时期龙的形象。

在华美绚丽的唐代金银器中,动物造型的塑造和运用虽不是主流,但是,其高超的制作技巧、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构思,却是人类手工艺术登峰造极的具体表现,在唐代金银器制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加工技术亦即复杂精细巧妙。在当时,就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从出土的唐代金银器可以看出,装饰工艺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准。

在唐初期,西方的工艺品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视觉冲击,但众所周知,这些器物的欣赏使用多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人们不可能去接受那些不适合生活情趣或审美要求的事物。于是工匠艺人们通过了解外来商品文化,又从传统文化中移植作品,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于是,唐金银器就逐步形0成了其独特的风格。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反映出一个社会对外来文明的惊奇—认同—消化的过程。总的来说,唐代金银器在器型上与外来文化的因缘要多于纹饰,受到拜占庭、波斯等地的影响,但又有所变化。唐代工匠是在悉心筛选的前提下消化吸收,也就是说这些器皿的制作者,保持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审美情趣,对外来文化是博采众长而择优吸取,并未在主体上失掉自我,他们并未胡化,而只是对胡文化加以消化。他们既保持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保持着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从而使中外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课本163一段的例子)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唐代的工匠以其惊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手艺, 描绘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画面,将唐代装饰艺术推向高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4.为什么说清代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古代设计的衰落

清代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古代设计的衰落,从客观方面讲确实如此,清代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封建社会最衰弱的时期,清王朝虽然努力形式维护其统治的各项措施,但各族人民的起义仍此起彼伏,加之在清朝中后期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濒临瓦解,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道新中国的成立。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同样的工艺产品的发展深深的收到经济的影响。

清朝早期,虽然处在封建社会的末端但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农、工、商业等仍然有一定的发展。课本P197

中国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更加完善化,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集各历史时期之大成的局面。导源于上层贵族审美趣味的以技艺取胜的造物观念,在清代工艺美术生产中进一步强化,以致一代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课本P234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专制的管制严重的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加上闭关锁国与外界没有沟通,进步修改的空间就会变的很小,仅仅局限在本土的改变,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以至于西方文明来袭的时候,中国的本土设计不堪一击,落后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工艺美术的生产格局、产品结构、工艺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呈现着新的面貌。衰败和新生、模仿与创造、恪守与分化构成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承袭清代形制的传统工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迅速衰落,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工艺美术则迅速崛起,蓬勃发展,清新、简洁、明快的现代工艺美术标示着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因此它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现代工艺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艺造物活动开辟了新的领域,并树立起新的审美风范和价值标准

物极必反,当一些东西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必然会走向衰落,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每一个朝代的的寿命都是有一定时间的,清朝从开始就注定了破败,错误的管理方式,错误的制度,终究会拖垮经济基础。清

代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古代设计的衰落,由于条件的限制,清朝设计发展的条件收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导致中国古代设计的衰落。

5.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

青花瓷是一种以天然钴土矿为呈色剂,在白釉坯胎上用毛笔描绘图案花纹,罩透明釉后,入窑一次高温烧成的釉下彩瓷。以江西景德镇为代表。它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宋代亦有烧制,到元代臻于成熟。从元代开始,历经明、清,无论官窑与民窑,一直盛烧不衰,成为最具民族文化风格的重要彩瓷品种,深受海内外世人的青睐。

元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继宋代的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与彩绘瓷之后,又一朵盛开的奇花,它的崛起奠定了中国明、清时期在国际制瓷业上的地位。

元青花的艺术特征

“至正型”青花瓷的基本特征是:1器型硕大,造型端庄雄浑,其造型既有古朴端庄、恢宏雄壮的大器,又有秀美灵巧的小器,均优美。

2青花呈色浓艳、晕散、并有铁锈斑,地釉多为青白釉或卵白釉,

3纹饰题材丰富,布局繁密多层次。在这些特征之中,最能反映元代青花瓷风韵的,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以钴蓝料绘制的青花呈色、纹饰图案和装饰题材。

4装饰技法:青花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时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和青花线描为地等几种风格,在装饰时工匠结合不同器体,采用不同的技法,有的用两种、三种方法相配合或几种方法集中于一体,充分表现了我国工匠的高度制瓷技巧。

5元青花装饰纹样的构图方法: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饱满型,一种是疏朗型。

6 进口钴料,呈色艳丽深沉,而所选取的纹饰题材,多为龙凤、麒麟、牡丹、缠枝以及诸如“蒙恬将军”、“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等充满神奇色彩和富有人文意义的题材,加之许多绘画都为隶属元庭的画局出样,画师依样精心描绘,遂使许多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独具风采,饮誉天下。

7元代青花绘画艺术特点是气势磅礴,笔势飞动,整体讲究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即使是云纹、海水、松石、古竹等图案纹饰,也只是大体规整而已。其用笔纯熟,悬肘运腕而写,所绘出图案,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呈现出一种浑厚而又妖娆雅致的神韵。

到了元代的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的技术已完全成熟,其特征是胎体厚重而又洁白,釉面白里泛青,釉色莹润,色调清新,纹饰素雅,图案层次丰富等等。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带银黑色结晶状斑点(俗称铁锈斑)。在到50年代,美国一位学者波普以珍藏于英国达维特基金会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题记的青花云纹象耳瓶为蓝本,对比中东一带其收藏的青花,把与此相同风格的器物定为“至正型”,从而揭开了研究元青花的序幕。随着国内元青花的被发现,才逐渐有了元青花的研究与认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