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_历史篇]--见证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外滩源33号"

在外滩近外白渡桥的苏州河边,有座重新修缮的上海新地标——外滩源。这块地方原因有座吴淞路闸桥而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如今为了城市的开发,上海市政府终于决定拆除便于交通但影响市容观光的吴淞路闸桥,作为上海保护建筑的外滩源这才重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外滩源”,顾名思义就是外滩的源头。“外滩源”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16.4公顷。区域内现存有15幢优秀历史建筑和一批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中国近代和现代的金融业、贸易业均从这里孕育发展并走向壮大!

这里先介绍外滩源的第一部分,外滩源33号的绿地公园。外滩源33号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北靠苏州河,南邻半岛酒店,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圆明园路,总占地面积27770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22250平方米。27棵古树名木及建筑资源更见证了悠久的区域文化历史,该区域始建于1849年,是上海租界乃至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起点。区域内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1号楼)、原英国驻沪总领事官邸(2号楼)、原教会公寓(3号楼)、原新天安教堂(4号楼)和原划船俱乐部五幢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外滩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外滩源33号大门,二边有着100~150年树龄的高大树木参天而立。

中间花园里的树木更是千姿百态,郁郁葱葱。

我先沿着左边的小路来到了靠近半岛酒店一侧的地方,在一棵黄杨树后找到了公园里还保留有的“清军炮台遗址”。

那是个不容易引人注目的地方,遗址上的那门旧炮静静地安躺在树丛中。清朝年间,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的李家口(即现外滩源地区),曾是清军吴淞港巡哨所及炮台所在地。清嘉庆《松江府志》云:“守李家口以拒贼上游,守黄浦口以遏贼横冲。”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沿黄浦江逆流而上进攻上海县城,驻守李家口的清军曾在此开炮抵抗,激战中炮台被英军舰炮击毁。

随后我沿着花园的另一侧小路,来到了也就是原来的英国驻沪总领馆。

上海开埠以后,英国借口“华洋杂居不便,以《虎门条约》中准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房屋的条款,逼迫清政府签订《上海土地章程》。1845年11月29日在上海开埠两年之际,清政府上海道发布告示:“兹体察民情,斟酌上海地方情形,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块面积830亩的居留地,当时还充满着城郊农村生活气息的地方,即是后来的英租界。 1846年,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李家庄,拟建英国领事馆新馆。时隔4年,法国在其旁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外滩的租界身份已成雏形。同年,也就是1849年,英国领事馆建成,那便是外滩第一座高楼,万国建筑之始,上海城市之初。

1849年英国人匆匆忙忙建造好领事馆房屋后,英国领事馆从老城厢搬入外滩李家庄新馆办公。仅用了两年,建筑出现问题被迫拆除,1852年领事馆重新翻造房屋。过了十八年,即1870年12月24日深夜零点,英国领事馆失火,消防皮管因取水路途曲折不敷应用,延误时间,火势旺烈,将房屋和文件档案全部付之一炬。如今留下的英国领事馆建筑,是大火后新造的。由英国建筑师格罗思曼和鲍依斯设计并负责监造,1872年6月1日正式开工,1873年工程竣工,为目前外滩一线现存最早的建筑。

建筑占地38559平方米,主屋高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外观呈方形,周边设列柱式阳台;屋面为四坡顶,铺设中国蝴蝶瓦;立面门窗采用平拱和拱券,装有硬百叶窗,并配置罗马式栏杆,在水泥粉刷勾勒横线条的外墙衬托之下,建筑外观朴实、庄重、有韵味,显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建筑北侧,建造一幢二层楼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风格与主屋相同,是供领事生活起居用房。

1966年,领事馆关闭,外滩33号先后被改作市政府第二办公厅、上海对外贸易协会、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几经变迁,于2003年由新黄浦集团置换并修缮,冠上“外滩源壹号”的殊荣。

在往里走便可以看见绿化外圆明园路上的保护建筑(下篇介绍)。

在原英国领事馆旁边便是原英国领事官邸。建筑是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典型的外廊式样。原为清水砖外墙,底层中部有五孔券廊,二层为廊式内阳台,这是从圆明园路上拍摄的。

靠近苏州河这边的建筑紧挨的是铸铁的围栏,成了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绝佳去处。

出了花园,沿着苏州河边的马路往前走,靠苏州河边的一幢便是原“划船俱乐部”。

位于南苏州路76号的原“划船俱乐部”,建成于190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近代上海最早的体育建筑,是租界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载体。

资料介绍,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水上运动的地方。 1849年外国侨民就在外滩黄浦江上组织了首次划船比赛。1860年,西方侨民在苏州河沿岸建立“划船总会”。 在中国现代体育历史上,划船运动较之其他体育项目,可称“老大哥”,它的发展比游泳早了40年,比篮球早了50年,当时上海的苏州河、黄浦江,也成了划船游玩的“自由港”。

据当时的《申报》报道:一点半八人打桨之舟共两艘,击浪如飞;三点钟赛四人打艇之舟;三点三刻赛一人打桨之舟,胜者踊跃奔腾,西妇顾而乐之。但旧时上海黄浦江上划船是洋人竞技游乐的特权,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才取消了西方帝国主义在外滩划船的特权。1953年,上海军管会接管在上海苏州河上的“划船总会”和闵行的分会,从此这个奥运会上的现代体育大项赛艇、帆船的大本营,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新中国的水上运动也率先在上海黄浦江开展起来。1956年春,国家体委拨款85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2500万元),兴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水上运动基地——上海市划船俱乐部。划船俱乐部以红色清水砖墙饰面,外观是在英国维多利亚坡顶建筑基础上局部略带巴洛克装饰的折中风格,由当时著名的建筑事务所英商玛礼逊洋行完成设计。原来其东翼为船库(现已拆);西翼是上海历史上第二座室内游泳馆(第一座为上海跑马场内部的游泳池,已拆);中间体部分为砖混坡顶结构,屋顶为歇山顶(目前保留的小楼)。

在 原“划船俱乐部”对面的南苏州路79号,是“原教会公寓”。

在原教会公寓旁边,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南苏州路107号的原新天安堂。

新天安堂(Union Church)又名联合礼拜堂,建成于1886年,当年是上海一座著名的侨民教堂。

设计师是英国建筑师道达尔(W.M.Dowdall),是当时上海极少数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正规建筑师之一。教堂平面为巴西利卡式,立面为英国哥特复兴式,维多利亚清水红砖;中间为塔楼,两边呈不对称排列,正面火焰形连续券是罗马建筑风格;塔楼高33米,当时是外滩天际线的制高点;在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礼拜堂;的外墙系青砖和红砖相间砌筑。新天安堂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都相当精致,在当时获得很高的声誉。因为光线的原因,这是从教堂的后面拍摄的。

以上介绍的是“外滩源33号”,下篇将介绍外滩源的圆明园路休闲街保护建筑。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