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

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

上虞市人民政府

二○○二年十一月

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

上虞 市人

政府 民

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

领导小组组长: 陈毕飞

领导小组副组长: 冯建军 陈 坚

领导小组成员: 王立新 任 岗 周开毅 张

顾炯昌

办公室主任: 顾炯昌

项目承担单位: 浙江有色地勘局科技开发中心 项目组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宗强 王国正 江一平

陆晓波 罗黎刚 姚 征

陈学明引

目 录

1 总则 ---------------------------------------------- 1 1·1 目的和依据 ------------------------------------------------------ 5 1·2 指导思想 -------------------------------------------------------- 5 1·3 基本原则 -------------------------------------------------------- 6 1·4 适用范围、期限与基准年 ------------------------------------------ 6 2 规划背景 ------------------------------------------- 7 2·1 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7 2·1·1 位置交通 ---------------------------------------------------- 7 2·1·2 自然地理环境 ------------------------------------------------ 8 2·1·3 经济社会概况 ------------------------------------------------ 8 2·2 矿产资源形势 ---------------------------------------------------- 9 2·2·1 矿产资源概况 ------------------------------------------------ 9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9 2·2·3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10 2·2·4 矿产品市场需求和资源保证程度 ------------------------------- 11 3 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 -------------------------------- 12 3·1 发展思路 ------------------------------------------------------- 12 3·2 总体目标 ------------------------------------------------------- 13 3·3 分阶段目标 ----------------------------------------------------- 13 3·3·1 近期 ------------------------------------------------------- 13 3·3·2 中远期 ----------------------------------------------------- 14 3·4 经济目标 ------------------------------------------------------- 15 4 规划分区 ------------------------------------------ 15 4·1 分区原则、类别及条件 ------------------------------------------- 15 4·1·1 分区基本原则 ----------------------------------------------- 15 4·1·2 分区类别及其划定条件 --------------------------------------- 15 4·2 规划开采区 ----------------------------------------------------- 16 4·2·1 梁岙叶蜡石、建筑石料开采区(KC1) -------------------------- 16 4·2·2 蒋村——下漳建筑石料开采区(KC2) -------------------------- 19

4·2·3 吴里建筑石料开采区(KC3) ---------------------------------- 19 4·2·4 岭南花岗石材开采区(KC4) ---------------------------------- 19 4·2·5 永和建筑石料开采区(KC5) ---------------------------------- 21 4·2·6 童郭—半岙建筑石料开采区(KC6) ---------------------------- 21 4·2·7 矿泉水 ----------------------------------------------------- 21 4·3 规划禁采区 ----------------------------------------------------- 21 4·3·1 曹娥江省级风景名胜禁采区(JC1) ---------------------------- 21 4·3·2 小舜江饮用水源地禁采区(JC2) ------------------------------ 22 4·3·3 凤鸣山风景名胜禁采区(JC3) -------------------------------- 22 4·3·4 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禁采区(JC4) ------------------------------ 22 4·3·5 其他禁采范围 ----------------------------------------------- 22 4·4 规划限采区 ----------------------------------------------------- 23 4·4·1 建筑石料 --------------------------------------------------- 23 4·4·2 砖瓦粘土 --------------------------------------------------- 23 4·4·3 黄砂 ------------------------------------------------------- 24 5 矿业开发布局和结构调整 ----------------------------- 24

5·1 矿业开发布局 --------------------------------------------------- 24 5·2 外来矿产原材料加工 --------------------------------------------- 24 5·2·1 石油加工 --------------------------------------------------- 25 5·2·2 非金属矿产制品 --------------------------------------------- 25 5·2·3 黑色金属压延加工 ------------------------------------------- 25 5·2·4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 25 5·3 矿业结构调整 --------------------------------------------------- 25 5·3·1 调整原则 --------------------------------------------------- 25 5·3·2 开采总量控制与矿山最小规模 --------------------------------- 26 5·3·3 产品结构调整 ----------------------------------------------- 26 5·3·4 组织结构调整 ----------------------------------------------- 27 6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 27

6·1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 ----------------------------------------------- 27 6·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 28 6·2·1 矿产资源开发前的环境保护 ----------------------------------- 28

6·2·2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 29 6·2·3 矿产资源开发后的环境治理 ----------------------------------- 30 6·2·4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治系统 ------------------------- 30 7 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 31

7·1 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系 ----------------------------------------- 31 7·2 深化矿业改革,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业运行机制 ----------------- 32 7·3 实施“科教兴矿”战略,提高资源综合效益 ------------------------- 32 7·4 引进扩大矿业及其延伸业投入,加强地质勘查 ----------------------- 33 7·5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34 8 附则 ---------------------------------------------- 35

1 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特制定《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以及《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规为依据,与《绍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上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相一致,与本市土地、城建、旅游、交通、电力、水利、环保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1〃2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紧密结合上虞市情、矿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矿业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矿战略,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臵的新机制,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强化矿业管理,拓展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地质勘查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从上虞实际出发,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依法行政原则。全面落实有关矿业的法律、法规内容和要求,科学规范矿业市场,进一步完善矿政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在矿业生产各个环节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实行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科技兴矿原则。更新改造采选技术,优化矿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市场导向原则。政府管理必须符合市场运作的要求,市场运作离不开政府宏观管理,两者不可偏废。密切注视国内外、省内外矿业市场动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效益统筹、环境优先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下,统筹矿业活动的经济、社会总体效益;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可操作性原则。一切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矿山“多、小、低、散”状况,有计划地调整建筑石料矿山的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基地。

1〃4 适用范围、期限与基准年

适用范围:上虞市各行政辖区。

适用期限:近期 2001~2005年

中远期 2006~2015年

计算基准年:2000年

2 规划背景

2〃1 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1〃1 位臵交通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钱塘江口南岸,曹娥江下游,宁绍平原中部。地理坐标界于北纬29°43′38″~30°16′17″东经120°36′23″~121°06′09″之间。东接余姚市,西临绍兴县,南与嵊州市相连,北隔钱塘江口与海宁、海盐县相望,市域总面积1427.5平方公里。下辖15个建制镇、3个乡、3个街道,总人口77.7万人。

经济区位处于被国际誉为西太平洋“繁荣弧线”——东亚经济“新月带”的中部,全国经济最发达、科学技术力量最雄厚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翼。东南有深水港的宁波,西面是具有通往中外空港的杭州及文化底蕴渊深的绍兴。具有内引外联、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萧甬铁路复线、杭甬高速公路、上三线高速公路、104和329国道为主干,辅之市、乡、镇公路以及由杭甬运河、曹娥江、百沥河、四十里河组成的内河航运,初步形成了与生产力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陆交通网络。

2〃1〃2 自然地理环境

市内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和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曹娥江自南至北纵贯全境,汇入杭州湾。南部低山丘陵分属四明山和会稽山脉,岗峦交错,沟壑纵横,其中包含着曹娥江、姚江水系河谷盆地,面积789.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5.3%,最高峰覆卮山海拔861.3米。北部为水网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湖密布,平均海拔5—6米,属浙江省第二大堆积平原—宁绍平原范围,面积493.6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6%,海域面积144.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1%。地貌类型多样,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本市地属北亚热带南缘,属东南季风盛行区,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423毫米,年日照时数1907小时。

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综合性农业的长足发展,使本市成为我省商品粮基地之一,经济作物茶、桑、棉、麻和水果杨梅、葡萄等在绍兴地区乃至省内占有重要位臵。全市水资源量5.15亿立方米,可供水量2.15亿立方米,属水资源不丰地区。叶蜡石为本市优势矿产,花岗石材、矿泉水具有潜在开发前景。

2〃1〃3 经济社会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提高,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上虞实际的发展新路。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45亿元,年均增长16.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700元,财政总收入5.68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1.7∶61.4∶26.9,显示经济社会

发展已步入工业化加速期。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使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叶蜡石、饰面石材、建筑砂石料等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外地矿产和初级产品作为原料的矿产品加工业颇具规模,以机电、化工、纺织等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十五”时期,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万元,年均增长11%。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开拓效益农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长足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比为9∶56∶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经济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前列。初步实现建设科技工贸型新兴中等城市的目标。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矿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拓宽地质勘查服务领域展示了更大的空间。

2〃2 矿产资源形势

2〃2〃1 矿产资源概况

已知矿产14种,矿床(点)、矿化点32处(不含建筑石料和砖瓦粘土),其中,查明资源储量并具工业价值的矿产2种、产地2处(见附表1、2、3)。

矿产资源构成特点:燃料矿产、金属矿产资源匮乏,建材非金属矿产相对较丰,叶蜡石为区内优势矿产,花岗石材资源具有潜在优势。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曾开发利用矿产10种。2000年正在开发的矿产6种(叶蜡石、粘土、黄砂、建筑石料、花岗石、矿泉水),年产矿石总量920.34万吨,花岗石荒料1.28万吨(相当于0.48万立方米)。市内各类矿山240座,矿产品加工企业32家,从事矿业人员7771人。2000年矿业总产值295636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详见附表4)

(1) 矿山企业概况

市内矿山240座,规模均属小型,其中建材类(建筑石料、黄砂、砖瓦粘土、花岗石)矿山236座,占总数98.3%;非金属类(叶蜡石)及矿泉水矿山4座,占总数1.7%。

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14448万元,利税总额2362.9万元,其中建材类矿山产值14180万元,利税2325.9万元,分别占总数的98.1%和98.4%;非金属矿山产值268万元,利税37万元,分别占总数的1.9%和1.6%。

建材类矿山为本市地方经济创造了效益,但某些无序的开发也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日益突出的矛盾亟待加以整治。

(2)矿产品加工企业现况

全市矿产品加工企业32家。加工原料多数从境外输入。综合生产能力居绍兴地区之首。产品除供应本市外,流向周边县(市)及省内外市场。2000年矿产品加工行业年总产值达28.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 %。本市主要矿产品加工行业近况详见附表4。

2〃2〃3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当前多数采矿点存在规模小、设备差、布局不合理、采掘工艺落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乡镇个私矿山小打

小闹、小富即安的旧观念是当前矿业开发规模化经营的最大阻力。

(2)矿产资源节约保护不够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足。

过去,由于采矿权是无偿取得,采矿权人很难树立保护、珍惜矿产资源的意识。个私矿山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近期、轻长远现象,加之技术落后、不能按资源的质量特性分档开采,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曹娥江及其两岸各省级景区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建筑砂石料的开采,破坏了山体景观与植被,复垦还绿工作进展缓慢。

(3)矿产开发应用研究投入不足,精深加工比例小。至今仍以原矿和初级产品投放市场,导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效益不佳。

2〃2〃4 矿产品市场需求和资源保证程度

叶蜡石是上虞市优势矿产资源,但目前产品链短,尚未形成产业网,仍属输出原矿石为主的矿种。随着我国新型玻纤业的形成,耐火材料和日用陶瓷的发展,以及上虞陶瓷企业的重组改制、日用陶瓷档次提高、卫生陶瓷新型产品开发和上虞市已具规模的塑料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叶蜡石的年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为叶蜡石矿物原料开发与深加工营造了良好的拓展空间。

上虞市受城镇建设及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拉动,“十五”期间对建材矿产品的需求量处在一个增长期。通过市场调查及测算,块石、碎石等建筑石料需求量约3700万吨,黄砂需求量约1500万吨。

市场调查显示:石材需求量扩大很快;异型石材在建筑装修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庭院用石异军突起;市政工程和园林建设石材用量大增;住宅小区的外墙装修普遍采用仿石墙砖或粗面石料做墙裾饰面,大、异型

石材——外墙干挂工艺受到市场青睐。上述特点反映了社会对石材的需求量十分旺盛。为本市的花岗石资源开发、雄厚的石材加工能力及精湛的石雕工艺拓展了发展空间。预测“十五”时期石材需求量将是“九五”末期的1~1.5倍。

综上所述,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处于增长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矿业开发力度,本市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可分三类:

矿产资源保证程度高的——叶蜡石、建筑石料。

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较高,且有资源潜力的——花岗石材、矿泉水、黄砂。

矿产资源短缺,需从市外补给调剂的——燃料矿产、金属矿产原料、水泥熟料及中高档石材荒料等大宗建材矿产。

3 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

3〃1 发展思路

坚持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有序、适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以及改造传统粗放的“高耗、低效、劳动密集型”矿山和粗加工企业,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矿山原料开发基地,发挥资源开发的集聚效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继续扶持利用外地矿产资源的矿产品加工业,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精密铜材、新型建材三大系

列特色产品,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商品最大增值。

3〃2 总体目标

通过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

围绕一个中心——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矿产品加工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矿业经济整体效益。实施三个加速——加速实施矿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速培育和建立统一、规范、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机制;加速石油化工、金属压延、蜡石粉碎、有机改性等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实现五个转变——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从经营粗放型转变为高效节约型;从损害环境型转变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型;从数量扩张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从传统管理型转变为科学管理型。

经5~15年努力,将上虞建成浙江省陶瓷、耐材基地和金属压延——大型铜材加工基地。

3〃3 分阶段目标

3〃3〃1 近期

(1)全面贯彻实施《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禁采区内矿山关闭,限采区内矿山压缩,开采区内矿山集聚,矿业企业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矿山“多、小、低、差”现象得到改变。

(2)矿业权市场纳入法制轨道,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与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矿业管理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精细矿产加工品,提高产品档次。遵循市场规律,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增加矿产附加值。矿业经济初步实现规划制定的预定目标。

(4)铜材和原油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稳定的原材料保障体系和制成品营销渠道初步形成。

(5)矿业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基本得到控制和治理。基本杜绝因不合理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复垦还绿率达40%。

(6)黄砂、优质饰面石材及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得到加强。资源家底基本摸清。

3〃3〃2 中远期

(1)全面实现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所有矿业企业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模式运行。

(2)运用新技术完成饰面石材开采、板材加工、异型材加工、着色等工艺的全面更新,广泛引进外地名优荒料生产高档石材,组建上虞石材集团公司,扩大沪杭甬地区石材市场和建筑装饰市场的份额。

(3)形成原材料和市场在外的大型铜材集团;配合杭州炼化集团,形成有特色的原油加工企业,并得到健康发展。

(4)科技进步对矿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矿产品实现系列化和质的飞跃,矿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5)各项矿业活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合理有序进行,矿山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得到治理,复垦还绿率达80%。

(6)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达到“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中高效”。玻陶、耐材基地及大型铜材加工基地基本形成。

3〃4 经济目标

通过规划实施,加快矿产品深加工与制品业发展,实现采矿与矿产品加工规模化经营。规划近期(2005年)矿石产量1310.8万吨,矿业产值45亿元,利税总额5.08亿元,年均递增率分别为5.88%、8.78%和12.36%;中远期(2015年)矿石产量虽略有下降——约1047.6万吨,但矿业产值将达57亿元,利税总额6.95亿元,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22、2.39%和3.19%。(详见附表5)

4 规划分区

4〃1 分区原则、类别及条件

4〃1〃1 分区基本原则

遵循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矿业政策的原则;

服从《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绍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原则

依托矿产资源、适应市场需求、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

与土地、城建、环保、旅游、水利、交通等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 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1〃2 分区类别及其划定条件

根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规划区划分的原则,结合上虞市矿产资源条件、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规划

区划分为规划开采区、规划禁采区和规划限采区三类。

全市规划开采区6个,面积72.6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5.7 %;规划禁采区4个,面积348.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7.1%;规划限采区面积862.3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67.2%。

(1) 规划开采区划定的基本条件

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具有资源的可靠性,或虽然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不高,但有较好的资源前景,并已开发利用;区位优势明显,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能够使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2) 规划禁采区划定的基本条件

矿业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省、市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要求矿业活动避让的地区。生态农业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历史文化遗址或景观景点相对集中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城镇建设规划区;交通干线、重要水利设施、电力廓道等规定的保护范围。

(3)规划限采区划定的基本条件

因资源条件或环境因素,必须限量或限地区进行开采活动的地区;根据本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将规划开采区和规划禁采区以外的区域确定为规划限采区。

4〃2 规划开采区

4〃2〃1 梁岙叶蜡石、建筑石料开采区(KC1)

开采区位于上虞市丰惠镇西南金家、双溪、梁岙山、方岙、新窑一带,面积约32.8平方公里。

(1)资源条件

规划开采区内叶蜡石、建筑石料矿产资源丰富,保证程度高。

叶蜡石:截至2000年底省资源储量表中,梁岙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63.4万吨,其中基础储量299.1万吨,资源量64.3万吨。

建筑石料:路线踏查为上侏罗统西山头组及下白垩统朝川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预测资源量54.66亿吨。

(2)开发利用现状

区内有叶蜡石矿山2座,建筑石料矿山3座,规模均属小型。

梁岙叶蜡石矿建于1966年,年采矿能力2万吨,从业人员84人,截止2000年共采矿石65万吨,消耗基础储量84万吨,采矿回收率77%。所采矿石多以原矿,部分加工到60~120目矿粉,销往省内外陶瓷、耐材企业,少量高铝矿石出口日本。由于深加工产品少,多以原矿出售,经济效益低下。

建筑石料矿山3座,总生产能力10~15万吨/年,主要产品为碎石、块石和宕渣,供应周边城镇的农田水利及乡镇道路建设。

(3)开发思路

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向导,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粉碎、改性、超细为突破口,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应用领域,提高附加值。

通过矿业权市场,重组建筑石料矿山,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

(4)开发方向

淘汰传统低档陶瓷产品,利用梁岙叶蜡石成瓷性能好的优点,生产市

场需求的高档卫生洁具和日用陶瓷器皿,开拓新型高档豪华型墙地砖,重振我市卫生陶瓷昔日声誉。

利用梁岙叶蜡石耐火度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采用新工艺生产冶炼行业所需的耐火材料、优质蜡石砖,改变我国进口蜡石砖的现状。

压缩原矿外销数量,改进粉碎技术,按陶瓷、耐火材料、橡塑行业的需求生产不同细度的系列叶蜡石粉,重点开发有机改性蜡石粉产品,为耐酸橡塑制品提供优质填料。

积极引导开拓叶蜡石延伸产业,如精细玻纤——电讯器材印刷线路板——电讯设备;复合叶蜡石坯体材料——低温陶土——新型美术陶瓷产品及多孔陶瓷等。

开拓低铝蜡石的开发利用领域,完善白水泥产品开发;对矿山开拓工程中的废石,测试其力学性能指标。若符合建筑石料质量要求,可综合利用。

通过论证,开拓北矿段112中段采掘工程,同时考虑南西地表矿体的开采,在规划后期对南矿段进行论证、设计、开发,确保矿山开采和加工业的持续发展。

对现有3座建筑石料矿山进行调整,2003年使矿山规模扩大至50万吨;加强新建矿山的选址与勘查。规划2003、2004、2005年新建年生产能力50万吨矿山各一座,其中,2003年所建矿山,2005年扩大至100万吨,使该区建筑石料综合生产能力达250万吨,成为本市建筑石料的重要产地。

(4)预期效益

叶蜡石矿山:近期(2005年)年产矿石达到2.5万吨,预测建立粉矿

加工厂后,产值达500万元,利税100万元;中远期(2015年)年产矿石增至3.5万吨,部份为超细粉,预测产值达2000万元,利税400万元。

建筑石料矿山:近期(2005年)年产矿石达到250万吨,产值达3750万元,利税638万元;中远期(2015年)年开采总量控制在200万吨。

4〃2〃2 蒋村——下漳建筑石料开采区(KC2)

位于汤浦镇西徐湾、下漳、蒋村一带,面积约8.4平方公里。出露岩石为深灰色、灰紫色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石英斑岩。预测资源量约5.6亿吨。现有建筑石料矿山3座,规划准入矿山4座,通过技改, 2003年将原有矿山年总生产能力扩大至90~140万吨,并于2004年新建50~80万吨规模矿山1座,使本区建筑石料年综合生产能力达220万吨。

4〃2〃3 吴里建筑石料开采区(KC3)

位于章镇南吴里(龙浦)一带,面积约3.3平方公里。出露岩石为深灰、暗紫色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系。预测资源量约0.34亿吨。现有建筑石料矿山1座,主要产品为碎石。规划近期形成规模化企业2座,年产矿石50万吨,主要供应章镇及其周边地区。

4〃2〃4 岭南花岗石材开采区(KC4)

位于岭南乡白龙潭、里蒋、田家山一带,面积约14.6平方公里。

(1)资源条件

经路线踏勘,上虞岭南花岗石杂岩体分布面积在70平方公里以上,是“上虞银花(原岩石英闪长岩)”、“菊花红(原岩二长花岗岩)”、“虞南青(原岩辉石闪长岩)”等品种的产地,预测资源量在1亿吨以上。

(2)开发利用现状

上虞岭南花岗石石材业起步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年产值最高达1.5亿元,成为当地乡镇的支柱产业,后因品种单调、开采粗放和交通制约,逐渐下滑,现尚有分散的小矿山6个。

(3)开发思路

以矿山为重点,规模化为目标,采用先进采石工艺,对现有矿山进行整顿、改造、兼并重组,并新建年产荒料0.5万立方米矿山2座;组建集采矿、加工、装饰、贸易于一体的石材企业集团,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筹集资金,开展石材普查评价,摸清资源家底,研究石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

(4)开发方向

拓宽矿山到章镇的公路,保证10吨级荒料可顺利外运。依靠技术含量的增加,开发“大、薄、亮、异”高档板材;

鉴于大量石英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色调一般,应进行饰面板材着色(改色、增色)加工技术的开发,提高本地石材经济价值;

疏通从外地购入名优石材荒料的渠道,广纳质优荒料,丰富上虞板材品种。产品开发坚持粗细结合,以细为主,向适应市场需求趋势的仿石墙砖、墙裙饰面、大型石雕、陵园墓碑及市政、园林用石制品转移;

配合建筑安装业,开发“大、异型石材——外墙干挂工艺”相结合的特色装饰组合,在周边大城市中独辟奇径,占领高档外墙装饰市场。

(5)预期效益

饰面石材规划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矿山建设与改造2000万元,石材加工企业技改3000万元。

石材荒料预期产值:近期(2005年)267万元,利税35万元;中远期(2015年)534万元,利税80万元。

石材加工(包括外地购入荒料,本地加工量)预期产值:近期(2005年)5000万元,利税900万元;中远期(2015年)1亿元,利税1800万元。

4〃2〃5 永和建筑石料开采区(KC5)

位于永和镇西青贤岭一带,面积约6.1平方公里。出露岩石为深灰色、灰紫色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和肉红色、黄褐色花岗斑岩,石质优。预测资源量约0.79亿吨。现有建筑石料矿山3座,主要产品为块石、碎石,规划在近期内形成规模化生产。年产矿石总量60~80万吨。

4〃2〃6 童郭—半岙建筑石料开采区(KC6)

位于下管镇南东,童郭~半岙村一带,面积约7.3平方公里。出露岩石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晶玻屑凝灰岩、霏细斑岩、石英二长岩。预测资源量约1亿吨。拟新建石料矿山2座,年产矿石总量50万吨左右。

4〃2〃7 矿泉水

矿泉水为流体矿产,属鼓励开采矿种,不受分区限制。新开办企业必须具有“浙江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勘查报告。

4〃3 规划禁采区

4〃3〃1 曹娥江省级风景名胜禁采区(JC1)

包括沿曹娥江两岸分布的白马湖度假区、皂李湖度假区、洪山湖景区、曹娥庙景区、祝家庄度假区、康家湖景区、卧龙山景区、东山风景区等,面积191.1平方公里。区内分布建筑石料矿山49座(其中位于旅游主管部门划定的保护范围内的有31座),2005年前予以关闭。

4〃3〃2 小舜江饮用水源地禁采区(JC2)

包括小舜江水库和小舜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面积29.1平方公里。禁止建设矿山及其附属设施,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禁止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和破坏山体景观的矿业活动。

4〃3〃3 凤鸣山风景名胜禁采区(JC3)

主要是旅游主管部门划定的凤鸣山景区保护范围,面积19.6平方公里。区内不新建矿山,禁止采石、采矿。

4〃3〃4 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禁采区(JC4)

包括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区、堆高山风景区和陈溪洞石景区,面积108.6平方公里。已有建筑石料矿山2座。2005年前予以关闭。

4〃3〃5 其他禁采范围

(1)杭甬高速公路、上三线高速公路、104和329国道、萧甬铁路、杭甬运河、曹娥江河道、北盖线航道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禁止新建露天矿山。通过市场配臵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于2004年底前分期、分批关、仃、转、迁。未通过市场配臵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于2002年前无条件仃止开采,并做好削坡及坡面清理工作,承担相应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

(2)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两侧正面各400米、110千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两侧正面各500米以及电站和变电所周边500米范围内,禁止一切采矿活动。

(3)中心城市规划区周边直观可视范围内、区域中心镇(东关、小越、丰惠、章镇、松厦)规划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禁止采矿活动。

(4)军事设施周边200米、桥梁和渡口周围20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

洞口外100米范围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和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省、市政府规定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址及其界定的保护范围内,严禁采矿、采石或取土(具体保护对象详见附表9),对已有采矿点将逐步调整其位臵和采矿方案,2005年做到直观可视范围内无采矿活动。

(6)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各镇、街道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在设定的时期内,禁止采矿、采石。

4〃4 规划限采区

为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将规划开采区和规划禁采区以外的区域确定为规划限采区。对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开采实行总量控制。

4〃4〃1 建筑石料

规划限采区内不再审批新的采石企业。现有矿山企业69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和调整压缩矿山数量。开采总量:近期(2005年)限制在250万吨以内;中远期(2015年)限制在100万吨以内。矿山数量2002年底压缩至33家, 2004年底压缩至16家,2005年底压缩至15家。

4〃4〃2 砖瓦粘土

取缔农田取土。开拓水库淤泥和坡积土制砖,开发利用本地的泥岩、页岩、沉凝灰岩等粘土岩资源,推广以石代土制砖。限采区内不再新建砖瓦粘土矿山企业。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和调整压缩砖瓦企业数量。开采总量:近期(2005年)限制在16万吨以内,中远期(2015年)限制在30万吨以内。现有砖瓦企业48家,2005年压缩至24家,2015年压缩至12家。

4〃4〃3 黄砂

黄砂为本市确定的限采矿种。曹娥江及其主要支流河道、河堤保护范围不得从事采矿等矿业活动。砂矿开采必须与河道整治结合进行。确保堤塘等水利设施的安全。河道采砂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国土资源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年采砂总量控制在500万吨左右。河漫滩(农田)下及山上残坡积砂的开采需先征得国土及有关部门同意,在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由国土资源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后方可开采。

5 矿业开发布局和结构调整

5〃1 矿业开发布局

根据矿业由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发展的思路,通过整顿和调整,全市将形成以叶蜡石、建筑石料开采区为主体、金属压延为龙头、铜材加工为特色的矿业开发新格局。

矿业开发布局空间架构:中部以开发叶蜡石、建筑石料为主,南部以开发建筑石料、花岗石材为主,东、西部为四个单一的建筑石料开采区。以汤浦镇为中心,形成以精密铜材、管、棒、带产品为主体的铜材加工行业集中地。

5〃2 外来矿产原材料加工

本市内外部环境造就了一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靠外来矿产材料创办加工企业,每年创造了20~30亿的产值和2亿多元的利税。利用外地矿产资源进行加工,既满足了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又大大增强了我市矿业经济效益。

5〃2〃1 石油加工

为了本市利用外地原油加工的石油化工能持续健康发展,华亨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应主动配合杭州石油集团,围绕大型石化企业作些拾遗补缺工作,近期(2005年)产值目标为14123万元,利税1412万元;远期(2015年)产值目标为28246万元,利税3107万元。

5〃2〃2 非金属矿产制品

本市大理石板材、玻陶、耐火材料工业近60%利用外地矿产资源发展。按年增产率9%进行规划,近期(2005年)产值为100403万元,利税11044万元;远期(2015年)产值为114256万元,利税13711万元。

5〃2〃3 黑色金属压延加工

本市年产焊接钢管8.175万吨,所需钢板均自外地购入,这是一项单纯加工业务,年产值2070万元,利税242万元,预计仅稍有增长。

5〃2〃4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本市以汤浦镇为中心,形成了以管、棒、带产品为主体的铜材行业集中地,拟进一步增加科技含量,开拓精密铜材产品,拓宽市场,组建大型铜材集团。

有色金属加工业按年增产率8%进行规划,近期(2005年)产值为311960万元,利税34316万元;远期(2015年)产值为405457万元,利税48655万元。

5〃3 矿业结构调整

5〃3〃1 调整原则

有利于规模开发、集约经营;

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

有利于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实施创名牌产品战略;

有利于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品链、产业链;

有利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优化。

5〃3〃2 开采总量控制与矿山最小规模

合理开采,有效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对主要矿种,矿山年开采量根据有关产业政策规定,实施总量控制。遵循总量控制和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的原则,按矿种确定新建矿山最小规模。

现有小矿山按《规划》要求,通过调整、改造、联合、兼并等方式组建成具一定规模的矿山。

主要矿产开采总量与新建矿山最小规模表

5〃3〃3 产品结构调整

叶蜡石:降低原矿和初级产品生产、销售比例,淘汰传统低档产品,生产市场需求的高档卫生洁具、日用陶瓷器皿和冶炼行业需求的优质蜡石砖;改进粉碎技术,按陶瓷、耐材、橡塑行业的需求,生产不同细度的系列粉矿,开发有机改性蜡石粉产品,为耐酸橡塑制品提供优质填料。

石材:荒料生产从小规格向大规格转移;从普通装饰板材向“大、薄、亮、异”型板材转移;从单一的板材加工向饰面板材干挂安装转移。

建筑石料: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着力开发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的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石料系列产品(块石、碎石、圹渣、机制砂)。

砖瓦粘土:淘汰粘土实心砖生产,向生产优质高强度粘土空心砖方向发展。

5〃3〃4 组织结构调整

(1)建筑石料、黄砂、砖瓦粘土岩开采,通过联合、转让、拍卖等形式,组建股份制公司,改变现阶段“小、乱、散”现象,实现规模化生产。对禁采区内的矿山、开采区和限采区内电力走廊保护带内的矿山、安全条件差的矿山、国道、省道和县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矿山,加大关闭力度。近期关闭的建筑石料矿山112家,关闭率80%(详见附表8);砖瓦粘土企业24家,关闭率50%。

(2)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按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有利于矿产品深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产品链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调整原则,按采、选、加工、贸易一体化模式,组建上虞石材装饰联合集团公司。

(3)发展壮大以有色金属压延为龙头的矿产品加工业,组建大型铜材集团。增加科技含量,巩固发展传统管、棒、带产品基础上,开拓精密铜材产品。

6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6〃1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

(1)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材非金属开采回收率近期不低于90%(坑采不低于80%);中远期不低于95%(坑采不低于85%)。开拓低铝蜡石的开发利用领域,完善白水泥产品开发;淘汰炸石取材工艺,提高石材荒料率;探索蜡石矿山废石作道路宕渣。对未达到国家、行业“三率”指标的矿山,要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浪费,降低资源储量消耗,提高回收率与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评价体系。对一矿多用的叶蜡石、一石多用的建筑石料和花岗石材,要按矿石物化性能质量分类,分级使用,确保优矿优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虞南青”为中高档饰面石材,黄砂为本市限采矿种,要保护性开发。

(3)矿产品加工企业要注意原材料节约与副产品回收。加强矿石物理化学特性及生产工艺研究,拓宽开发应用领域,提高矿产品附加值。

6〃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加强对矿山“三废”的治理力度,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6〃2〃1 矿产资源开发前的环境保护

(1)“规划禁采区”内的矿产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开采,新

办矿山一律不予审批。因国家建设需要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开采“规划禁采区”内的矿产资源,必须先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按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权限报批,然后再按规定权限办理采矿许可证。

(2)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主干道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不得进行露天开采。矿山可行性调查、设计阶段,要依法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用地危险性评估。禁止开采经济效益不高而又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地区的矿产,禁止兴办无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措施的加工企业。

(3)新建矿山申报采矿权时,除按要求提交地质资料外,必须同时提交环境影响调查评价报告。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复垦还绿等方面的措施与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申报资料不全或措施不力者不予审批。

(4)依法签订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按规定缴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6〃2〃2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1)露天采矿矿山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设计,建立开采台阶,采剥作业必须遵守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开采的原则。

(2)矿山与加工企业的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矿山“三废”排放达标率:近期80%,中远期90%。

(3)废石、废渣、尾矿的堆放必须安全、合理,严防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现象发生。

(4)露天开采矿山做到边开采、边保护、边整治、边还绿、边复垦。

(5)国土、环保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矿山和矿产加工企

业遵守环保法规、实施环保措施、履行环保承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力争把矿业活动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6〃2〃3 矿产资源开发后的环境治理

(1)矿山关闭前,要完成复垦、还绿的前期工作。要求做到“一降二平四清”,即矿山作业面坡度控制在60度以下;作业面平整,底板按规定标高采平;清理干净孤石、残丘、险石、浮石。完成复垦前期工作所得土地,用于农业用地,需上覆1米厚的耕植土壤;作工业小区开发建设,则需绿化、美化周围环境。

(2)矿山闭坑后,采矿权人必须按环境保护、森林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要求,及时作好植被恢复、土地复垦及“三废”的治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要求土地复垦率:近期达40%,中远期达80%。

(3)充分利用闭坑矿山场地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或进行造田造地。

(4)多渠道筹措资金,组织专业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队伍,确保治理质量。

(5)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需经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保、林业等部门验收,检查验收不合格者,要补做工作,直至完全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6〃2〃4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治系统

露采矿区要确保岩层、山体的边坡稳定,保护人员安全,严防引发山体滑坡和崩塌。坑采矿区要防治地面塌陷。废石、废渣的堆放场地,要严防泥石流、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在汛期、台风季节要制定防

灾预案,重点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加强监测与预报,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矿山地质灾害得到基本控制和综合治理。

7 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7〃1 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系

(1)本规划经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主要目标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实施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市属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因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2)实施《规划》需重点解决好如下问题:促进总量平衡,优化矿业结构,合理调整布局,贯彻“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方针,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为此,实行领导总负责。按照《规划》内容,分期建立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从政人员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奖惩制度。

有矿业活动的乡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指派专人配合市国土部门实施与当地有关的《规划》内容,并把矿业发展和《规划》执行情况纳入乡镇领导任期考核内容。

(3)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严把准入关,严格采矿权的申请,严格矿山建设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对不符合《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本《规划》要求的不予受理;注意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对不按《规划》实施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各种违纪、违

规、违法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4)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制定规章制度、实施规划和贯彻执行产业政策上来。当前,要按照《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上虞市实际,尽快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矿山用地复垦制度、矿山植被恢复制度、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三废”排放达标制度、“三率”达标制度、矿山综合利用制度等,并将以上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年审”内容。

7〃2 深化矿业改革,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业运行机制

(1)按照矿产资源所有权和探矿权、采矿权分离的原则,努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推行招标、拍卖、兼并等方式,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优化配臵的基础性作用。

(2)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为动力,矿业权等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促进产业、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我市玻陶、耐火材料原料及建筑石料、石材等有市场前景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石油化工、金属压延等矿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产品链,实现矿产资源增值最大化。石材、石油、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加工业要发挥技术优势,用好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

采用企业联合、联营、兼并等多种方式实现资产重组,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创建有严格管理、有优良环境、有先进技术、有知名品牌、有市场竞争力的“小巨人”矿业企业。

7〃3 实施“科教兴矿”战略,提高资源综合效益

(1)推进矿业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构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开放型技术创新模式,编制矿业开发、技术创新、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目录(特别是高起点、高产值、高效益的开拓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提供给矿业企业选择与引进。执行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浙江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若干规定》、《主要贡献者奖励股权》等科技改革。加强产、学、研结合,使丰富的科研成果早日转化为经济效益。

(2)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用于非金属矿提纯改性课题研究、石油化工和金属压延新产品开发,并采用星火、火炬计划“金桥”工程等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的重点——叶蜡石矿的深加工技术研究;石油化工、金属压延新材料、新产品开发;引进与研究新的采选技术、加工工艺,应用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二次开发。

(3)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重点培养和引进技术型、管理型和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化矿产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加强矿政管理人员和矿山企业、矿产品加工企业职工的技术教育和培训,鼓励自学成才,提高矿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7〃4 引进扩大矿业及其延伸业投入,加强地质勘查

(1)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将矿业权有偿出让资金的很大一块用于地质勘查,推进“取之于矿,用之于矿”的地质工作良性循环新机制的建立。认真贯彻省国土资源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浙江省地质勘查资金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扩大市级财政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有效投入,配合国家和省开展城市地质环境和基础地质调查等公益性地质工作。规划期内开展叶蜡石、花岗石材、黄砂、砖用粘土岩等资源勘查工作,尽快摸清总量,并进行相应的开发利用研究。

(2)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融资、企业集资、个人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优化资金投向。优先支持出口创汇多、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资源保证程度高、符合环境要求的开发利用项目。对矿山、加工企业,凡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新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及附加值的新项目,信贷部门采取优惠政策予以支持。

(3)按摸清总量、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对叶蜡石、“虞南青”花岗石等本市优势矿种,有计划地进行面上的专题地质调研,摸清其资源前景;分阶段在已知采矿点及其周围补做必要的地质勘查工作,掌握其储量和质量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合理保护与综合利用提供依据。运用技术含量的增加,促进中高档叶蜡石制品和新型石材的开发,促进石油化工、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加工业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

7〃5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宣传本《规划》和上虞市的资源环境现状,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指示精神,看清上虞市的资源环境形势,树立资源环境忧患意识,确立法制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提高执行规划的

自觉性。

实行《规划》公告制。通过公告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规划》、接受《规划》,使《规划》深入人心。《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人人都来维护《规划》,形成有利于《规划》实施的氛围。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矿业知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矿、按《规划》办事的自觉性。增强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观念、环境保护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8 附则

(1)本规划由《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文本和《上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上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上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组成,具同等效力。

(2)本规划由上虞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3)本规划每五年修编一次。

(4)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附表:

1、 矿产资源统计表

2、 矿产地一览表

3、 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

4、 2000年矿业开发利用情况汇总表

5、 矿石产量、矿业产值、利税预期目标表

6、 主要矿产规划目标一览表

7、 2000年矿山一览表

8、 2001、2002年关闭矿山一览表

9、 2003年关闭矿山一览表

10、 治理性开采矿山一览表(2004年底前关闭)

11、 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12、 规划区综合表

附图:

(比例尺:挂图 1∶80000 ;报告附图 1∶200000)

1、 上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2、 上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3、 上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