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库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判断题题库

1、《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重、黎绝地天通。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是指颛顼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

2、《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说明巫术活动在商代盛行。商代的青铜器除武器和部分器皿之外,绝大多数是用于生产活动。(×)

3、《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是一部永久性的宪法文件。(×)

4、《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简称《鄂州约法》,它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个有宪法性质的文献。(×)

5、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自始至终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6、1870年,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成为定制后,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也成为定制。(×) 7、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的《鄂州约法》,虽然并非永久宪法,却是选举临时大总统,成立南

(×)

8、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

(×)

9、八股文除了应付科举,还在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方面,使用这种文体。(×)

10、八股文的惟一作用就是应付科举,无论是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都无法使用这种文体。(√)

11、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

(×)

13、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名称和制度均统一。(×)

1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因此,转型后的中国社会与西周时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1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

1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

1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并且,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18、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出现如此之多的战争记载是偶然的。(×)

19、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中国历史上,皇权等同于整个政治机构。(×)

20、从制度设置看,东汉的尚书台只是皇帝私人秘书班子,并无决定之权,但是,实际上尚书台分享了皇帝部分权力,起到了宰相作用。(√)

(×)

22、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定制以十科举人,但只有“文才秀美科”(即唐朝的进士科)是常设科目,其余皆临时设置,表明隋朝的科举制尚处于草创阶段,取士的范围还不是很大。(√)

23、东汉初年,光武帝设司空,罢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领御史台。御史中丞,其秩次于尚书令,品秩比较低,但权势很大。朝贺时,时称“三独坐”,御史中丞不包括在内。(×)

(×)

25

、恩荫制,是指子孙依靠父祖的官爵或功勋保举任官的制度,是西周“世卿世禄制”在秦以后的(√)

26、分封制在西周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27、汉代,司马迁著《史记》专辟《礼书》、《乐书》等,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在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

28、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平民不在举荐之列。(×)

29、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脑。(√)

30、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脑。东汉刺史的地位大致与西汉相同。(×)

(×)

32、靖难之役之后,明代皇位继承趋于稳定,基本都是父子相传,即嫡长子即位。(×)

33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到西晋时期,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第成为入仕的首(√)

34

、科举制在宋代已逐渐完善。随着科举规模的扩大,国家官僚系统的基本构成已是科举出身的文)

35、历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一样,核心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36、两汉的察举和征辟、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37、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出现了重要变化。但是,宋代言谏对象仍然是皇帝。(×)

38

、辽皇帝以下,设置南北两套管理机构。即北面官和南面官。所以,北府宰相与南府宰相地位同)

39、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侍中等长官要参与政事堂议政,即参与朝廷决策,但其对决策所承担的责任与尚书、中书二省相同。(×)

40、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所以,宦官干政没有在明代重演。(×)

41、明朝的内阁因要对政务先提出处理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决策,对六部及院、寺之间的关系,内阁也能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因此,内阁承担了汉唐宰相的权力,是真正的宰相机构。(×)

42、明朝官员致仕后,可以留住京师或任所所在城市。(×)

43、明朝立国之初即确立了封藩制。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此后有明一代除储君外的皇子均册封为王。永乐以后,藩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有明一代,避免了藩王的作乱谋反。(×)

44、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称三法司。(×)

45、明朝朱元璋在皇位继承上,完全遵循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

46、明代宦官还领导一个全国性特务机构,一是锦衣卫,一是东厂,合称“厂卫”。 (√)

47、明代南京作为陪都,仿照北京的中央政府框架,设六科给事中,只是每科只有一人,其职责与北京六科同。(√)

48、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也小。

49、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临时参议院。1912年1月28日成立于南京,同年4月29日迁至北京,至1913年4月8日自行解散。从制度上讲,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具有临时国会的性质,是国会的前身,获得一般总统制国家议会对总统的监督权。(×)

50、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临时参议院。从制度上讲,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具有临时国会的性质,是国会的前身,但是,它没有获得对总统的监督权,对临时大总统处于一种事实上的软弱地位。因此,中国的社会形态与国家体制仍然是专权的。(×)

51、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有着独立的司法机构。

52、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郡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

53、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

54、秦汉以来,台谏之权一直处于分离状态。隋唐时期,言谏之权归门下,监察之权归御史台。两宋也是如此。(×)

55、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创建皇帝制度,到1927年国民革命时被废除。(×)

56、秦以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格局的确立,终结了历史上的分封制度。(×)

57、清朝除了常设于中央对口行使职权的十五道监察御史外,在地方上,还设置了三级监察机构,其中巡抚一职,是省以上的监察官员。(×)

58、清朝官员俸禄也是继承明朝制度,主要有米、钞、布、盐等。(×)

59、清朝省级官员以巡抚为一省主官。除巡抚外,还有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60、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军机处成为国家的正式机构。(×)

61、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70岁。(×)

62、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涉及政治机构、军事、文化教育和法律。无论是涉及范围,还是实施力度,都远远超过了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所实施的改革,所以,这些改革阻止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同时延长了清政府的统治寿命。(×)

(√) 64、商代的内服与外服,是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内与外,指的是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内服指王畿;外服是王畿外由各类地方势力所管辖的区域。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相同的。(×)

65、商代对神灵十分迷信,商王几乎任何事情都要卜问,商纣王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商代社会普遍信仰的是巫教,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维的产物。(√)

66、商人巫术活动盛行,主要表现在卜辞中。(×)

67、商王对青铜器的独占,是因为青铜器的实际用处。(×)

68、世袭制,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国家权力转移形式,它的实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

争夺而引发的政治动乱。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十分明显。(×)

69、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一个族系在联合体内只要取得一般性优势。(×)

70、谥号是皇帝专有的,皇后虽然母仪天下,也不能有谥号。(×)

71、宋朝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三方分掌,其中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长官称枢密使,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

72、宋朝在尽量分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同时,扩大了监察系统的权限:御史被明确赋予了“言责”;整个政府皆在其监督之下;监察系统官员的“言责”,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和保护,有完全积极的意义。(×)

73、宋朝致仕官员,一律给半禄。(×)

74、宋代官员俸禄十分简单,皆实物支付。(×)

75、宋代任官有“官”、“职”与“差遣”之分。其中,“官”用以表示等级,与俸禄无关。(×)

76、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

77、宋明以后,皇位继承制度走向稳定与规范。宋朝除太祖与太宗是兄终弟及,太宗以后基本都是父子相传。(√)

78、隋朝承北齐之制,重尚书、重仆射,以其为正宰相,而纳言、内史令的地位还无法与尚书令、仆射相比,故隋朝纳言、内史令虽参政而少宰相之名。三省的关系及其运行都处于摸索的阶段。(√)

79、隋朝建立后,皇帝以下仍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但只是对功臣的赠官,并无实权。(√)

80、隋朝实行地方两级建制,地方官任用僚属的权力归于地方。(×)

81、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文帝颁布诏令:“罢州郡之弊,非乡里之举,内外依命,悉归吏部。”这一措施标志着原来由地方州郡及中正分散掌握的选官方式,已为由中央政府统一控制的选官制度所代替。(√)

82、隋唐三省长官均为各有一定实权的处于同等地位的宰相。(×)

83、所谓上计制度,就是要求官员在年末时,将一年的政绩,包括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府库储积数目、刑狱治安状况、自然灾害情况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内容写在统计簿册上,向中央政府汇报。(√)

(×) 85、唐朝官吏的俸禄由土地、实物组成。(×)

86、唐朝官员退休一律以七十为限。(×)

87、唐代,进士科录取比例一般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明经科的比例是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故进士科在唐代盛于明经科。(√)

88、唐代,通过科举考试后,还要参加吏部考试,宋代取消了吏部考试,一经科举考试合格,即按等定品授职。(√)

89、唐代武则天后,偶尔举行殿试,宋代殿试已经制度化。(√)

90、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 92、魏晋南北朝的军队分“内军”、“外军”。其中,内军是指中央直辖禁卫京师及屯戍京畿的军队,领军将军负责训练和军事行政工作,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93、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成为主体选官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制度本身的弊端越来越严重,终于为科举制所取代。(√)

94、魏晋南北朝形成的三省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变化,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被三

省分割,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制所替代,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长期互动的结果。(√)

95、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择优录用。《汉书•文帝记》记载:当时共有百余名低级吏员被举荐到京城,结果晁错策试成绩第一,被授予“中大夫”职位,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

96、我们说周王与诸侯国有臣属关系,王室与诸侯国之间也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诸侯国有相应

(×)

97、西汉,三公同为宰相。互不统属,各负其责。三公鼎立,比之秦两相制,宰相权力稍被分割。(√)

98、西周的分封制度为周公所首创,但是分封不是从西周开始的,而西周分封的规模与商代相同。(×)

99、西周的礼乐制度,所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其中礼和乐,都是对等级身份的提示。(×) 100、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这三者表现层面不同,其中西周政治制度最核心的内容是宗法制。(×)

101、西周是典型的世卿世禄制。即国家的主要官员为世袭贵族,国家以赐给世袭采邑的形式支付其俸禄,他们既是采邑内的最高行政、司法、军事长官,同时还可能担任王室的某个职位。(√)

102、西周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

103、西周宗法制以嫡庶划分而导致的大宗、小宗的的分野,从周天子到庶民,成为周代人群辨识和社会分层的主要方式。(√)

104、夏以后,禅让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05、相传“夏启有钧台之享”,这是夏启主持的有诸侯参加的盛大巫术活动,这是诸侯对其特殊权力的一种承认,也是他利用巫术证明其权力合法性的证据。(√)

106、相传夏代先后在阳城、帝丘、原等地建都,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在河北境内的黄河两岸。(×) 107、相传禹曾“铸九鼎”。不论铸鼎的是禹还是启,铸鼎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用于传承。(×)

108、湘军的前身是湖南团练。它是在曾国藩的经营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支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新式地方武装,并成为对抗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109、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

实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对大总统实行一切有效的制约。(×) 110、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是管理通商事务。(×)

11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序幕,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112、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为及时处理青海战事,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作为临时军事行政机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其权限的划定和官员的任用都有制度可循。(×)

113、由于太子是国家未来的最高统治者,其基本素质关系国家政治的成败。所以,在汉朝,十分注意对太子的教育。(×)

114、由于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客卿制度,各国职官的主体就是由这一部分食客组成的。(×)

115、与秦汉时的独相制相比,由三省长官联合组成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相权从个人掌握转变为由特定机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相权行使的个人化色彩。(√)

116、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秦御史大夫位秩仅次于丞相,与丞相、太尉并。因此,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是丞相除外的百官违法事。(×)

117、宰相制度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一旦有其他的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地维

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取而代之。(√)

118、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

119、在考试程序和方法上,宋代有了严密的规定。严禁官员请托,同时实行临时选派主考官制度。礼部贡院是进行省试的地方。省试的主考官叫“知贡举”,副主考叫“同知贡举”(权知贡举)。主考和副主考由皇帝临时任命,一般用六部尚书、侍郎或翰林学士、给事中充任。主考一旦受命,要直接进入贡院,断绝与外界的来往,称为“锁院”。 (√)

120、在唐朝,凡朝廷大臣、甚至其他官员都可以就国家政策及皇帝的个人行为提出建议,所以,门下省可有可无。(×)

121、在西周宗法网络中,除了天子之外,其他宗族族长都只具有小宗的身份。(×)

12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言谏与监察往往纠结在一起。因此,从制度设置功能来看,言谏与监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123、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继承制度是世袭的,所以,当政局出现动荡,皇位继承也不会受其影响。(×)

124、战国时期,列国之间政治竞争加剧,各国都以礼贤下士的方式招揽人才,荐举也扩展到了门客,于是出现了“以客入仕”的现象。这种选官制度又被后人称为客卿制度。但总的看来,这些食客为各国大贵族任用,大多具有私人性质,他们成为各国正式职官的比例不会很大。(√)

125、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其职能为“百官之长”。 (√)

126、战国时期的郡县,与春秋时期相同,仍然是封君的采邑。(×)

127、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问题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待考的问题。(×)

128、正式将恩荫特权纳入选官制度的是汉代的赀选制度。(×)

129、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完备的职务设计,并对官员履行职务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考察。在制度层面,发展出上计制度。(√)

130、中国古代文献有许多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记录,从各种文献来看,周礼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基本典章制度,包括官制、行政、司法、军事、税收、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

131、中国古代政治运行的目的、人治的特色等,都决定了历代王朝都选择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形式。各朝中央集权的程度,是相同的。(×)

13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里程碑著作“三通”,指的是《史记》、《汉书》及《通典》。(×) 133、中国历史上,个人化性质决定皇权必定采取终身制的形式。(√)

134、中国历史上,郡县制与世卿世禄制度相始终。(×)

135、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文献通考》。(×)

136、颛顼之后,巫术已纳入了联合体的统一控制,联合体的最高权力也就具有了巫王合体的特征。尧舜禹都是掌握着最高政治权力的大巫师或巫教大教主。(√)

137、赀选和恩荫在古代称非正途入仕。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

138、赀选制度,就是卖官制度。两汉规定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者,向朝廷缴纳若干资财后,便可以到京都听候选官。(√)

139、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140、祖先崇拜是西周宗教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祭祖作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无论大宗小宗均可进行。(×)

141、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