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砷的来源及影响

墨匿丑㈣。洲∞

环境中砷的来源及影响

赵维梅

(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鞍山

污染及防治

14006)

摘要: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关秉霄切的元素。本文阐述了环境中砷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全

面地了解砷的相关知识,不仅对建立砷的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了解砷污染的状况及砷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砷

污来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3(b)--0146--01

1砷的性质

砷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主族,处于金属与非金属过渡的区域。因此,砷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主族元素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即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通常情况下可以把砷看作半金属无素。砷是人体非必需元素。砷元素能以多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砷化物有:砷酸,亚砷酸、~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砷甜菜碱、砷胆碱、砷糖和砷脂类化合物等。自然界中砷按价态町分为As(111)和As(V);按其形态可分为有机砷和无机砷。不同形态的As具有不同的代谢和致毒机理,以其半致死量(LD50)计,其毒性依次为AsH,>

As(III)>As(V)>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肿酸

砷和含砷金属的开采、冶炼,用砷或砷化物作为原材料制成的玻璃.颜料、药物。纸张的生产以及煤的燃烧过程中都可产乍含砷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类致癌因子。4结语

砷是一种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

3砷的影响及危害

由十砷化物具有强的稳定性,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分解,易产生残留积累,因此会破坏生态,造成坏境污染。

被砷污染的河水会降低生化需氧量,含砷的废水、农药、烟尘都会污染土壤。通常,砷主要集中在土壤的表层约10厘米左右”i,只有在某些情况下可淋洗至较深土层。上壤中的砷大致町分为水溶性砷、吸附性砷和难溶性砷。通常把水溶性砷、吸附性砷总称为可给性砷Lsl,是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土壤中,大部分砷被胶体吸收或被有机物络合。大多数植物对土壤中的砷具有小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富集在植物体内的砷,会严重地1二扰作物对其它养分的吸收,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糖的转化、淀粉和蛋白质等的合成。残留在土壤中的砷很难消失,并且在七壤中积累的砷,很容易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及其它生物体中。

在人体内砷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会给人体造成多种疾病,危害人体的生命和健康【61。砷存人体中的致毒机理卜81主要是含砷的化合物能与含巯基的酶结合,尤其与内酮酸氧化酶的疏基具有强的结合力,生成丙酮酸氧化酶和砷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可以使酶失去原有的活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大大降低甚至损伤细胞的功能。此外,砷进入人体内,由于砷酸盐与体内磷酸盐的抗结作用,从而抑制了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进而抑制了

细胞内的呼吸作用。砷可以在人体内蓄积,对

元素。目前砷污染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砷已被列为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全面地了解砷的相关知识,不仅对研

究砷的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了

解砷污染的状况及砷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l】魏大成.环境中砷的来源【J】.国外医学地

理分册,2003,12(24):4.f2】MandalBT.Arsenicround

(DMA)>三甲基胂酸(TMAD)>砷胆碱(AsC)>

砷甜菜碱(AsB)。总体来说,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的毒性。

K,St-t-t-t-t-t-t-t-t-t删K

theworld:areview【J】.Talanta,2002,58

(1):202~209.

2环境中砷的来源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据统计,按照各种元素在不同体系中的含量排名,砷任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十位fl~1,存海水中的含量居第十四位,在人体中的含量居第十二位。砷是地壳的组成成分之一,据报道海水中总砷的浓度口】一般为l~2pg・L~,世界自然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并不高,大约为0.1~9“g・g~。我国自然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大约为9.2pg・g~,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砷矿的开采日益扩大,砷化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畜牧业、医药卫生及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在工业生产

【3】赵大顺,陈惠敏.水环境中砷的污染现状

及毒害【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4):

55~56.

【4】周淑芹,丁勇,周勤.土壤砷污染对农作

物生长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1996,209

(12):6.

f5】许嘉琳,杨居菜,荆红卫.砷污染土壤的

作物效应及其影响凼素【J】.土壤,1996(2):

85.

网GoesslerW,MaherW,IrgolicKJ,

KuehndtD,SchlagenhaufenC,KaiseT.

Ar8缸00mp0Imdsin

434~437.

amarinefcxxlchain

【J】.Fres即jusJ.Anal.Chem.,1997(359):【刀钱丽燕,郭淑春,郭立泉.金属砷对人类

健康的威胁与监测【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报,1995(10):22.

【8】《化学化工大词典》编委会,化学工业出

版社辞}弓编辑郎.化学化工大词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032.

中,As,0澉广泛应用于白银冶炼、颜料、玻璃

制造等方面;在农业生产中,砷化物主要应用于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中,例如砷酸铅、砷酸钙用于防治果树、棉花的虫害,甲基砷酸锌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砷化物在畜牧业中主要

用于保护鸟类剁毛、兽皮,以及促进幼畜生长

的添加剂;在医药卫生方面,As20,存在1:牙科中用于杀死神经药物中;同时,砷化物也被广泛地应用在色素及食品添加剂中。

不同年龄段的人造成长期危害。对人体的心肌、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国际癌

症研究机构(IARC,1980)、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和“国家毒物学计划”都已将砷列为人

时较长,而新方法在干燥器内层析,由于温度较高展开荆扩散较快,且基本不影响实

验结果,节省了大量时间。另外,原实验用

吹风机吹干滤纸,由于吹风机声音较大,不适合在实验室使用,而干燥器避免了这种

情况。

酮,丙酮容易挥发,污染环境,并且不利于师生身体健康。新方法将显色剂茚三酮加入展开剂中,用展开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5%的茚三酮溶液,即lOOmL的展开剂加入0.

59的茚i酮,等层析结束后,将滤纸取出,

校生物化学实验室推广的新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l】榻金彩,等.对。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

用”实验的改进【J1.生物学通报,2006。41

(1):50~51.

(4)显色。旧方法将滤纸从康维皿内取出后,用铅笔标出前沿位置,用吹风机吹干,以质量分数0.5%的茚二酮丙酮溶液喷雾,再用吹风机吹干后显色,经实验发现喷

雾不好掌握,如果喷雾不均匀,显色效果不

用铅笔标出前沿位置,再将滤纸放到干燥器烤干即可显色,不用喷雾,节省了时间,也没有有毒物质的危害,且达到了实验的

预期效果。

【2】刘传斌,等.海藻糖的分析方法【J】.食品

与发酵工业,1998,24(5):40~42.

好,而凡喷雾用的喷瓶也不是实验室常用

仪器,另外由于配制茚三酮溶液用的是丙

综上,笔者认为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使原来既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又浪费时间的实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绿色实验,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所以,此实验方法是一个值得在高

【3】张晖.徐永,姚慧源.纸层析法定量铡定

米胚芽中的Y~氨基丁酸[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3(2):lOl~103.

146

万方数据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环境中砷的来源及影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赵维梅

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鞍山,11400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8)2次

参考文献(8条)

1. 魏大成 环境中砷的来源[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03(24)

2. Mandal B K;Suzuki K T Arsenic round the world:a review[外文期刊] 2002(01)3. 赵大顺;陈惠敏 水环境中砷的污染现状及毒害[期刊论文]-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5(04)4. 周淑芹;丁勇;周勤 土壤砷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化农业 1996(12)5. 许嘉琳;杨居荣;荆红卫 砷污染土壤的作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996(02)

6. Goessler W;Maher W;Irgolic K J;Kuehnelt D,Schlagenhaufen C,Kaise T Arsenic compounas in a marinefood chain 1997(359)

7. 钱丽燕;郭淑春;郭立泉 金属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监测 1995(10)

8. 编委会;化学工业出版社辞书编辑郎 化学化工大词典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魏大成 环境中砷的来源[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3,24(4)

2. 伯英. 罗立强. BO Ying. LUO Li-qiang 砷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研究方向[期刊论文]-岩矿测试2009,28(6)3. 钱朝海. 许云生. 涂世英 浅谈砷污染的危害及砷制剂的正确使用[期刊论文]-云南畜牧兽医2010(1)

4. 李玉玲. 栗萍. 张英 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期刊论文]-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1)5. 张娟. 许金泉. ZHANG Juan. XU Jin-quan 兰坪沘江中砷污染的化学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期刊论文]-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25(2)

6. 郑文飞 发展中国家饮用水除砷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0)

7. 罗艳丽. 蒋平安. 余艳华. 郑春霞. 武红旗. 张贵彬. LUO Yan-li. JIANG Ping-an. YU Yan-hua. ZHENG Chun-xia. WU Hong-qi . ZHANG Gui-bing 土壤及地下水砷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以新疆奎屯123团为例[期刊论文]-干旱区地理2006,29(5)

引证文献(2条)

1. 宋卫锋. 邓琪. 宾丽英. 熊如意 外源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 2011(13)2. 梁晶. 王肖刚. 张庆费. 方海兰. 郑思俊. 郝冠军 上海市垃圾填埋场土壤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zx201008118.aspx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