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极好极美的文章,但事实上学生对选入课本的文章并不是很喜欢,如果他们在杂志上看到这些文章会高兴地摘抄下来,但作为教材他们便生出了些许反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秋声赋》时,我便采取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再配上音乐请学生诵读,教师主要是点拨。结果,这么一篇颇有难度的文章学生自己感悟得很好,有些观点甚至超出我的意料,我和学生同时获得了惊喜。同时还不能拘泥于课本教材,教材这一概念的外延很大,应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教学中“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从内容来看,语文的活动范围非常大,学习的途径也很宽泛。要能基于解读教材获取的能力和知识,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走出教材,拓展阅读,增加实践,深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互动。而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是主体、主导、主演,只顾陈列知识,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对教材的处理一味地实行字、词、句、段、章研读模式,并美其名曰打好双基,例文的特殊价值未作研究,何为教法,更不得而知。  赏识是积极强化手段,学生对赏识更容易接受。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以赏识为主,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结果的评判者,更是学习中平等的首席,是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包括一些学习暂时处于后进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学生读课文时予以赞美,分析课文时予以肯定,质疑课文时予以褒扬,鼓励他们的感情认知和课文达成共振,为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丰富情感,提升涵养。时时不忘帮助自卑者找到自信,帮助后进生找到希望,增加他们学习课文的信心。事实证明,欣赏学生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欣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中说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教学上也是这样。许多课堂墨守成规,一本教案教上几年都不更新。而时代不断发展,学生不再一样,教案岂能一成不变!韩非说“不法常可”。学生是活生生的接受者,拥有灵动的思想、闪烁的目光,不变通,再好的文章也成枷锁。许多学生对语文的厌弃感大概也有这一条原因。基于此,教学方式要作相应的变化,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由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的全面培养。  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先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是一个盲人,现在拥有了三天的光明,心情会怎样,会如何有价值地分配这有限的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和海伦?凯勒的文章作比较。在这种情况下读课文,学生会充分攫取信息,较之直接看课文更加有实效。然后结合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充分调动其兴趣,延展其思维。再联系同是假设类的文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拓宽课堂含量,实现知识迁移,引发阅读和写作的兴致,这使得学生耳目一新。语文课既体现了“语”的特点,又突出了“文”的特色。  在学习《左忠毅公逸事》和《记王忠肃公翱事》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经过思考,提醒学生两人都是“忠”,不同为“毅”和“肃”。一下子既抓住了两篇文章的重点,又让学生学会了读文章应求同存异,在思考中阅读。课堂的内容既丰富起来,又不觉得杂乱赘余。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并且明白了作文中必须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才能鲜活地体现人物形象,为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朗读中感悟  毋庸置疑,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但是今天的语文课堂被多媒体、音乐、图片、不由衷的掌声、所谓的分组讨论之类占去了太多。因此,要还语文课堂一片净土。  在书声琅琅中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早有提醒。不经过通读、精读、有重点的读、有感情的读、分角色读、默读等,走马观花一下就分出段落或在投影上打出主旨,没有具体形象的分析,只有展示和记忆,一篇文章是很难被真正充分吸收的。作者以文字为媒介,我们就以声音把信息接收过来。如果只是把文章作为淡淡的背景材料,而将重点转移到五花八门的补充材料上,那么一堂课虽然看起来丰富多彩,其实不过是“绣花枕头”罢了。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万万不能舍本逐末,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手工课、电影课、班会课。  (责任编辑 陈剑平)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