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1]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

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干部是各级党委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镇党委深入全镇22个行政村,采取听、谈、问、查、看等方式,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全面的调研。

一、我镇基层组织的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行政村22个,全镇共有党支部29个,党员90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党员有75名;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95名;妇女干部有32名;35岁以下有7名。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交叉任职1人,“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3人。

二、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镇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夯实堡垒基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镇以实施干部驻村活动、“三级联创”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有效载体,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新台阶。

1、选准配优班子,建强领导核心。坚持重能力、重实绩、重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对村级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和约束,进一步强化了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在换届选举前对村级班子成员和村后备干部进行全面考察,为换届选举打下重要工作基础。在换届选举中,镇党委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选举,促使一大批有公心、自身致富能力强和帮助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一公两强”型干部选进村“两委”班子,村级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同时,在全镇机关干部中开展干部驻村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建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与此同时,实施干部培优工程,强化对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几年来,组织了40多名的村干部参加旗委党校举办的村官大专学历班,使一大批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和专业人才得到了锻炼。

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注重“三个创新”,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坚持落实“五个一”制度,做到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党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上一次党课,每半年研究一次发展党员工作,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评比和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的平台,运用广播、电视、光盘等电化教育手段和文艺汇演、理论讲座、专题报告会、培训班、参观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组织了3批农村党员干部到大连、山东等地参观学习,不定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到旗内示范点学习取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在全镇建立起22个党员电教片播放点,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和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活动时,通过“党课下基层”、“电影下基层”和“报告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宗旨意识;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献一策、解一难、办一事”“三个一”活动,进一步强化农村党员的服务意识,涌现了一批先进的党务工作者。三是创新发展党员渠道。坚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公示及责任追究有关规定,重视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教育,在优秀青年、妇女、致富能手、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在能人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近三年共新发展党员100多名,其中40岁以下70多名,为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3、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软硬环境。为了解决好少数村级组织“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址议事”的问题,我们结合开展干部驻村活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软硬件环境。一是加大村级办公场所建设的力度。近年来,多渠道筹集资金100多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实现了全镇村村有办公场所,解决了“有址议事”问题。其中,从2009年我镇有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被列入我镇的重点党建活动阵地建设项目中,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注重抓好责任落实、规划设计和资金使用等“五个环节”,按时、按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工程建造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新建成的活动场所体现“一所多用”的功能,成为了当地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的综合性阵地。2010年我镇22个村配齐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并已投入使用。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照“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五个一”制度,并做好有关制度的上墙工作。同时,出台了《巴彦花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对村一级的管理,解决了“有章理事”问题。三是帮助发展集体经济。注重结合各镇各村的实际,引导各村

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支柱产业,落实镇村招商引资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倡导“一村一品”,倡导镇村联合、村村联合、联营合作、办党员示范点以及“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做到以镇带村、村富镇旺,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四是整治后进村。采取领导挂点帮扶、部门帮扶、政策帮扶、科技帮扶、“结对子”帮扶等多种形式,做到“一村一策”、“一事一策”,加强对后进村和贫困村的整治帮扶,理顺村“两委”关系,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

4、抓示范点建设,促进整体工作。我镇将于家粉房村、五一村、列入试点村,我们通过抓规划、抓计划,结合实际工作,创造性地抓好任务的落实,特别是通过强班子、强队伍、强机制,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使相对以上试点村实现了大变样,基本上达到了“有得看、有得听、有得学、学得到”的目标,于家粉房村党支部被授予自治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与此同时,充分运用示范点所创造的经验,指导全镇农村开展工作,通过“以点带点、点面结合”的措施,培育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6个。

(二)创新活力机制,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新提高。

我镇注重探索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1、建立健全“集中民智”机制。注重发挥干部、群众在村务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村中建设。一是搭建村民发挥作用的平台。在村民议事、决策和管理村务中,积极推广“四议三提两签一报告”制度,调动起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做到对村中的各项事务,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出村民的才智,由村民自己寻求妥善解决村中事务的意见和办法。二是搭建镇村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大力推行村官日记制度和进村入户制度,

规定村“两委”干部每周要有1次以上相对集中时间到农户家中,镇村干部每人联系5户不同类型的农户,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在加强村务管理、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地方稳定等方面的好意见和好建议,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三是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每年组织机关单位30多名党员到驻点村,与农村党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两年来,共支持资金10多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多件。在农村党员中大力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全镇共有885名党员参与服务承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是创新帮扶解忧机制。一是加大对村级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等制度,加大对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帮扶力度。去年来,3个后进村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扭转了落后的局面。同时,我镇转变帮扶思路,将扶贫资金以及部门扶持资金“捆绑”起来,每年集中扶持几个村,集中解决难点问题,增强村干部克难攻坚的信心。二是注重关心爱护村干部。镇党委非常关心村干部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克服了对他们“责难多、理解少;使用多、关心少;要求多、帮助少”的现象。同时,强化镇党政领导驻村工作责任,每月集中时间驻村帮助村干部开展工作,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另外,对那些家中出现突发性灾祸或患重大疾病的村干部,家庭特别贫困、工作勤恳努力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四是建立宣传和表彰制度。全镇坚持在每年“七一”期间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等宣传阵地进行大力宣传,树立起先进典型,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激情”,在全县形成了“抓工作、比贡献、创佳绩”的氛围。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一)要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 基层组织建设能不能抓好,关键在领导班子。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明晰村“两委”之间的职责权限,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必须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第一职责,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队伍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一是要健全选拔机制,解决好基层干部“难选”问题。在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大胆进行改革,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处理问题能力强、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要通过这种民主竞争择优机制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要健全党支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坚持继续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有目的地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回乡的人,特别是党员,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党支部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根据村管理体制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健全农村基层其他群团组织,保证基层组织能及时发现优秀人才,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二是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基层干部难当,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利用各级党校阵地,通过每年把全体基层干部轮训一遍,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有选择地选择一批村党支部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要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树立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典型,用身边典型现身说法,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运用保

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解决好基层干部的“难留”问题。要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认真研究落实解决农村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其后顾之忧的办法。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实行结构工资制(分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两部分),村干部的报酬应与他们的工作量的大小、所负责任的轻重、所在地方的生活水平相吻合,一般应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对在职村干部进入社会保险等形式,解决村干部的老有所养问题;对卸任的村支部书记、主任逐步实行生活补贴制度,对落选的村干部按照服务年限实行一次性补贴制度;对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贡献较大的村干部实行奖励制度。通过建立合理健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村干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 党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的基础,要切实重视加强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在这方面,要紧紧抓住当前正在开展的“八字”教育和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努力做到在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的方式方法上积极创新和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党员的方式方法上积极创新。

1、创新党员教育载体。通过贴近党员身边的正反典型事例教育,采取集中办班、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党员交心会等手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员责任,增强发展能力,树立良好形象。

2、创新党员管理的模式。一是创新党小组的设置方式,针对目前党员流动大、难管理的实际,调整党小组的设置。对在家的党员,按照年龄段、行业结构和片区划分党小组;对外出的党员,按照党员流动地域划分流动党小组,对在同一流动地域党员人数超过3人以

上,成立流动党小组,并建设党小组活动档案,定期向支部通报党小组活动情况;二是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开展党小组竞赛等方式,把农村科技致富、村务财务监督、精神文明、村场设施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分解到党员身上,对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定期组织党员和群众对党员完成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对党员和群众评价好的,进行奖励。

3、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做到重大事情党员先知道,日常事务党员多参与,重大决策党员先讨论,切实尊重和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扩大党员民主评议的范围,推行普通群众参与评议党员的办法,加大民主评议党员的力度,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组织的指示和决议、不做党组织安排的工作的党员,要按照党章和党的纪律的规定,给予严肃的处理,以确保党的队伍的纯洁。同时,要针对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开会难、活动难、发展党员难等问题,对经济薄弱的村党支部进行扶持,从党费中列支一定的经费给这些党支部,保证这些支部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关心爱护党员,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经济条件许可的村,可以从村集体经济中列支一定的资金作为党员支部活动经费。

4、创新发展党员的方式方法。对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具有一定的致富技能和本领的“能人”中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努力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能力强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双强”村干部(即个人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培养成支部书记人选。对外出经商务工的入党培养对象,要指定专门的培养联系人进行跟踪联系,设立培养联系卡,入党对象定期向联系人汇报自身的情况,培养联系人定期向支部汇报培养对象的情况。培养对象外出的,可以通过流动党小组或流动党支部指定专门联系人的方式进行跟踪培养。

(三)要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集体经济薄弱,是农村各种问题产生的重要的乃至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才能有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才能有能力发展村公益事业,才能稳定村干部队伍,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闯出新的路子。发展集体经济,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不可贪图一蹴而就,弄巧反绌。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些市场前景好、效益好、资源永续利用、长效性的本地资源项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一些粗放型的经济林、规模种植项目成本不高,易于管理,见效也较快;二要在为农民服务、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上想办法,做文章。村级党组织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村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创办示范服务基地,根据群众产前、产中、产后的需要,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销售服务,引导群众闯市场,调结构,在群众增收的同时,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财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要借力于“联系点”下基层驻农村活动,争取联系单位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针对以前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存在资金不足,项目难以发挥效益,管理紊乱等问题,镇政府在将采取争取上级资金经济薄弱村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同时,对各挂点单位的帮扶资金进行整合利用,不再直接由村自行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镇政府统一管理实施,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部资金,集中开发一至二个前景较好、上规模的经济项目。只有集体有了积累,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真正有基础,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社会才能真正和谐稳定。

(四)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基层组织权力的监督力度。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村民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和了解村中事务,为形成公共舆论提供了场合,为村民构造自身利益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形成农村社会共同体以构造对少数村干部行为不良者的监督能力提供了环境,从而为农村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基础。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素质。通过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切实解决民主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对民主方式方法的教育,切实解决民主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加强对民主进程的引导,切实解决民主环境不优的问题。要建立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科学界定决策范围,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坚持实行“一事一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要建立起群众当家作主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有力的监督机制,疏通干部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构筑起增强提升干部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平台”。二是要继续推行“村帐镇管”的财务管理办法。实施“村帐镇管”的财务管理办法不仅能较好地解决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而且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干群关系,较好地保持农村工作的稳定。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村帐镇管”经验,逐步在全县推广实施。实施“村帐镇管”的财务管理要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重大财务支出事项集体研究决定,防止财务重大支出个人说了算,以防止造成重大失误。对“财务公开”做的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村,要及时组织审计。三是推行村务公开制度。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务公开《明白墙》流于形式,不实,不详、假公开和不明白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村、组二级村务公开的实施办法,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并推行农民负担预算制度、农民负担卡规范制度、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让农民及时了解为什么要交费、要交多少、合不合法。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干群关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