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概念的理解

化解哲学物质概念的几个难点

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关于物质概念,有不少不好化解的难点。这里从教学的角度,试图化解这些, 以便帮助学生理解。

一、世界“本原”的一元论下的“存在”二元论。世界的本原是一元的,只有物质——意识是后来才产生的。但意识产生之后,意识就客观地存在着。因此就存在来讲,世界是二元的,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识 世界。这一点,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很容易说明这一点。

二、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到了产生人和人类社会,才有了人的意识。因此,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另外,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即意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后才产生的,因此,没有外界客观事物和人脑这架复杂的机器就没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第二性的,处于从属地位。但是,意识不是被动的,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可以理解为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指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不仅能有能够通过认识活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借助于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意识不仅能够对过去和当前的客 观事物作出反映,而且能够借助想象对未来的客观事物作出超前的反映。

三、意识内容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要认为人类社会是主观世界的内容。物质表现的是客观世界的内容,意识表现的是主观世界的内容。主观世界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客观世界,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尽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即做和想)是连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这里,不要认为认识是意识,实践是物质,从词性上讲,物质和意识是名词,实践和认识是动词。

四、物质的客观实在和物质意识的客观存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因此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包括客观性和实在性,即物质既是客观的又是实在的。这里的客观实在指物质不依赖于人(指人类)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它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哲学上的物质不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也不同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但物质要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以及通过科学手段感知到的微观和宏观物质现象,如场、力、反物质等物质和物质现象的发现,都说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超自然的神灵。虽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但是意识又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既可以如实地正确地反映这个客观物质世界,也可以歪曲地错误地反映这个客观物质世界,神灵的观念人对客观世界虚幻的不真实的反映,是歪曲地反映这个物质世界。神是人意识的产物。在人之前根本不存在神,也无所谓的神创造活动;在人类产生之后,神也不是独立物质之外的客观存在。但是这种观念,不依赖于“我”的意志、我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意识它不依赖于我的意识,即不依赖于我怎么认识而客观存在着。因此,物质和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对物质来说,客观存在即客观实在,指物质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指意识不依赖于“我”的意识而存在,不管我承认不承认—— 也就是说,这里的客观要看是相对于那个对象来说是客观的。

五、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属性。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就是物质,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个“唯一”,是相对于意识来说,意识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对于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和物质现象来说,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共同属性。特性属于属性,物质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具有其它的属性,如运动属性,时空属性,意识属性。另外还包括客观性,实在性,永恒性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时空属性是指物质运动总在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关于这一点,目前存在着争议,例如在某种条件下,时间是否可逆,空间和宇宙中的实体物质是否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也许考虑于此,我们的教材对此没有过多涉及,只在静止的表现形式点到时空观问题。物质的意识属性,是指一方面指物质的派生出意识,另一方面指意识能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关于这一点,也存在着问题,例如某些动物的高级智慧问题,说它们拥有高级智慧但不属于人的意识,如同不是商

品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价值,有较多的不好理解的地方。又如,人的意识是在产生人和人类社会后才有的。说它是物质属性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因此,我们的教材对此也没有实质性的涉及。物质的永恒性指物质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不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注意,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变化的。例如经过人工化了的自然即第二自然,多少都打上了人类的痕迹。当前在地球上,除了南极的某些地方,都打上或多或少的人类的烙印。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被改变,但是物质世界依然是客观的,有其固有的存在和运动规律。不管人类如何改造这个客观世界,一旦人类消失,很快地,一切又归于自然,几乎丝毫不留人类的智慧印迹。不管人类的智慧如何发展,在遥远的星球上,总有人类涉及不到的领地。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又要遵循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规律。

六、物质与意识关系,存在与思维关系的相对性。我们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涉及到这两组关系,尽管这两组关系有区别,但是我们可以就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只是在对应是不能弄反,并把它当做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关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我们现在很少去谈及,因为这里对“存在”理解,是一个很不好说明的问题。——事实上这里的存在就是“客观实在”,就是物质,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问题。马克思并没有分出实在与存在的关系,只是到了列宁才进行区分。意识与思维、精神也是如此,尽管它们也有区别,但通常人们并不严格地去探究。现在看来,关于精神、意识、思维、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观念是理性认识的结果;思维是理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意识包括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精神,除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还包括了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坚强的意志等,喜怒哀惧等。可以看出,精神的范围最大,观念的范围最小。信息属于意识,是精神的产物。尽管电脑部分代替了人脑,但依然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换了代替人脑的工具。

总之,世界是本质“物质”一元下的“物质和意识”存在二元;物质具有绝对性决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存在”具有相对性,主客观也具有相对性;物质的属性反映了物质的存在状态,客观实在性既反映了物质的本质也反映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神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没有人也就没有了 神,不过,神不依赖于我的意识而存在。除了以上,还有一些其它的细节。

以上知识点,通常是我们学习中容易迷惑、以及做题中反复出错的地方。在此,我进行适当的总结,尽管有许多地方没法去解释清楚,但仍希望对同学们作拔高性的试题有所帮助。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