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民新闻看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

从公民新闻看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

石 磊

[摘要]传媒接近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公民新闻为公众实现传媒接近权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 公众从被动的受众地位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 成为公民记者, 在对传媒的深度参与中实现传媒接近权; 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成模式,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 公众在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中实现传媒接近权。[关键词]传媒接近权; 公民新闻; 公民记者

中图分类号:G 20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2009) 03 0189 05

作者简介:石磊, 传媒博士,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主任记者, 天府早报副总编。四川成都 610017

许公民自主参与。然而, 公民的传媒接近权与资

本主义媒介私有制之间存在矛盾, 这种矛盾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许多中小媒介的存在表现并不突出, 而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 传媒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手中, 大众传媒的自由利益与公众的自由利益就会发生冲突。

传媒接近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967年, 美国学者J A 巴隆在 哈佛大学法学评论 上发表了 接近媒介 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 一文, 首次提出了 传媒接近权 的概念。1973年, 他又出版了 为了谁的出版自由 论媒介接近权 一书, 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论述。巴隆认为,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 出版自由 所保护的是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受众的权利, 而不是传媒企业的私有财产权; 在传播媒介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广大受众越来越被排斥在大众传播媒介之外的今天, 已经到了 必须把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归还给它的真正拥有者 读者、视听众 的时候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生的民主参与理论, 同样十分注重传媒接近权, 认为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同时, 世界各国出现了寻求传媒接近权的运动。1969年,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对著名的 红狮 案件的判决中, 承认了联邦通讯法的公平原则, 命令宾夕法尼亚州的 红狮 广播电台给予受到个人攻击的原告库库的实现反论权的机会。 此案的判决, 曾标志着传媒接近权运动的最初胜利。 传媒接近权概念提出40年来, 虽然尚未形, [4]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 网络和移动传播使公民成为记者变为可能。1998年, 德拉吉博客网(dr udgereport co m ) 率先向全世界传播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内幕。2005年7月7日伦敦的地铁和公共汽车发生爆炸, 英国的主流媒体很快收到来自公民的有关爆炸的图片和录像带。2000年, 韩国记者吴延浩(Oh Y eon-H o ) 创办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ohm yne w s co m ), 响亮提出 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 。公民新闻的兴起, 为公民传媒接近权的实现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传媒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 ass m edia)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有学者认为传媒接近权是指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同时, 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还有学者认为, 传媒接近权是指 作为信息接收者、利用者的公民有权接近和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主张、意见, 有权要求大众媒介刊登或播放其意见、广告、声明、反驳等, 有权要求大众媒介刊登自己想要传播的有关信息。 从法学角度看, 传媒接近权称为表达渠道权。指的是 公民或社会组织享有的, 有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 为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 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非法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

传媒接近权将受众视作权利的主体, 大众传, [3][2]

[1]

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 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 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 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

的、重要的信息。 或者把它称之为 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还有的学者认为, 公民新闻是指公民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网络等) 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9]

[8]

普遍影响:第一是 反论权 , 即社会成员或群众在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性报道之际, 有权要求传媒

刊登或播出声明; 第二是 意见广告 。为了争取受众的好感和信任, 目前很多印刷媒介在不同程度上以收费的形式接受读者要求刊登的意见广告; 第三, 体现在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 一些国家在发放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许可证之际, 规定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自主参与的 开放频道 的附加条

[5]

件。

对于传媒接近权, 有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认为公众不应有接近权的学者认为, 并非一个人必须拥有媒介、讲坛才能有言论自由。如果公众有这种权利, 就意味着剥夺了媒介编辑自由决定的权利。一部分人认为值得媒介发表的观点, 另一部分人可能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认为公众应当有接近权的学者认为, 公众的接近权并不意味着由人民直接掌管媒介, 但是新闻媒介拥有的权利而别人没有, 对社会也是危险的。如果能够提供公开讨论、发泄不满的场所, 以减少当事人的无力感, 对社会似乎是有好处的。而建立一种机制鼓励自由表达并非毫无可能, 特别是公众在媒介上的更正与答辩权, 要得到确认。接近权是要寻求一种让所有人都能够有机会表达或由他们的代表

[6]

表达的参与性媒介运作机制。公民传媒接近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保障该权利是实现公民言论自由的主要手段; 2 保障该权利有利于制止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擅权; 3 保障该权利有利于保证民主参政; 4 社会 排汽阀 作用。

公民对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 在网络媒体和手机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产生之前, 虽然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开设了热线电话、来信来访以及相应的互动栏目, 比如波士顿的频道44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公众接近节目 C atch44 、BBC 的 敞开之门 节目、 NHK 综合电视 开播的 您的演播室 节目等, 为公众参与电视节目提供了便利, 但就实施过程来看, 公众在电视上的言论内容并不能够得到自由展开, 编辑大权依然掌握在媒体手中。

然而, 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催生下产生的公民新闻, 使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改观, 公民新闻使 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 , 传媒接近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

([7]

公民新闻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 w ay) 与记者李普曼(Wa lter L i p p m ann) 之间的著名辩论。李普曼认为, 报刊应该把社会中消息灵通的专家们的最好的意见和思想准确地传播到公民中间, 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舆论。然而, 杜威认为, 只有公民们自己最清楚什么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需要的, 专家们不论有多么灵通的消息, 都不能替公众作最佳的判断, 公民有能力和智慧判断对公共事件的正确认知。杜威的理念奠定了公民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 长期以来十分注重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早在1943年, 陆定一就在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中提出了 非专业记者 的概念。1946年, 胡乔木发表了 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 的文章。这些可以看作是公民新闻的思想源流。

然而, 真正的公民新闻的兴起却是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 数码相机(摄像机) 、网络博客、移动电话、短信等传播科技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们可以随时将获取的新闻信息传播出去, 打破了新闻专业人员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垄断局面, 越来越多的公民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成为 公民记者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有条件接触到丰富的第一手新闻信息素材, 并有机会成为某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亲历者或目击者, 是 深入第一现场 的最有发言权的 记者 , 极大地扩展 记者 的内涵与外延。在美国, 公民记者已经发展成熟, 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新加坡, 公民记者群落已成型; 在台湾, 当局已对此作出了发展计划。

网络是公民新闻实践的主阵地。从早期的 德拉吉报道 一类凤毛麟角的个人实践, 发展到 [1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03总第211期一个鼓励普通人发布新闻的 NowPublic 网, 正在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通讯社之一; 从2000年开始起步、倡导 每个公民都是记者 (every c itizen is a reporter) 的韩国网站ohm yne w s co m 被认为是公民新闻网站中做得最成功的典范。公民新闻的概念在2000年后传入中国。但是其核心内涵在网络上的实践, 却在更早就产生了雏形。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发展源自BBS 的滥觞, 而BBS 在中国的价值, 更接近公民新闻而非网络人际沟通。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见闻, BBS 、博客、播客、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等成为其主要载体, 这些内容已成为公民新闻的最主要的来源。

[11]

本刊网址:www xuebao net 191

盟其中并上传新闻, 组建了 东南亚地震及海啸博客网 , 三天内该博客网的点击率高达十万人次。而维基新闻网在海啸当日8点52分就刊登了一篇题为 东南亚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 的新闻,

字数不足200字, 但该报道夜以继日地被数以百计的公民新闻爱好者补充、修改, 变成了几乎涵盖整个事件方方面面的深度报道。

公民新闻的兴起, 促使传统媒体不得不拓宽资源取向, 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采集新闻, 包括鼓励公民提供新闻和向公民购买新闻。 时至今日, 传统新闻机构日益受到 公民新闻 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报纸读者或电视观众借助因特网、可拍照手机、摄像机及其他科技工具参与新闻制作, 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公民新闻 为主流媒体增添了声音, 而且是不经加工的真实声音。

[13]

按照传播学学者段京肃的观点:当代中国, 主

要的阶层及其对媒介的控制和使用情况可划分为三类:拥有媒介的控制权, 拥有主要的话语权, 引领媒介发展潮流, 决定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势阶层; 拥有媒介的使用条件与使用能力, 具有主动的媒介接近意识, 善于利用媒介满足自己需要的中间阶层; 被动接近媒介, 无条件接受媒介信息, 缺乏使用媒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的弱势阶层。公民新闻的勃兴, 对于这些中间阶层和弱势阶层来说, 有了一条实现

[12]

传媒接近权的新途径。

首先, 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 公众从被动的受众地位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而成为公民记者, 在对传媒的深度参与中实现传媒接近权。公民新闻的诞生, 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被动地位, 传播者和受众可以处于平等的地位, 受众也可以成为传播者, 实现传播主体的位移。建立在双向传播基础上的公民新闻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 颠覆了 舆论一律 的传播格局, 是一种民主化的报道形式。

1998年, 当传统的主流媒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还保持沉默的时候, 德拉吉博客网率先向全世界披露了这一丑闻的内幕。在2001年美国的9 11事件中, 上百个报道9 11事件的个人博客发布了无数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 还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 提供给受众在传统媒体看不到的、更深度的新闻事件报道。在2004年底的南亚海啸灾难报道中, 印度作家彼得 格里芬(Peter Griffi n ) 在海啸数小时后即开办了一家博客网2005年7月7日, 伦敦地铁站发生爆炸案。爆炸发生后的数小时, 在博客检索网站Technorati (跟踪1300万个网站和130万个链接) 上, 已经出现了几千条日志。英国广播公司(BBC ) 网站转贴了目击者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卫报 也登出了目击者提交到博客上的现场回忆。在国内, 2005年8月8日, 台风麦莎刚过, 家住青岛沙子口附近渔村家的段广珠从他家阳台上拍到了农民工魏青刚三次跳进大海救人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这段录像很快送到青岛电视台播出, 几乎在一夜之间, 这个三进三出急浪中救人的小伙子, 成了青岛市家喻户晓的救人英雄, 后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一些传统媒体不仅刊登公民新闻, 还创办了公民新闻频道和栏目。2006年8月15日, CNN 正式推出了公民报道的新栏目 I-R eport 。2006年11月, 拥有90家报纸的甘耐特集团宣布不仅正式合并他的网络和印刷媒体的员工, 而且计划利用公民记者为它的出版物提供内容。2006年12月份, 雅虎网站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一个栏目叫作YouW itness Ne w s(你目击的新闻), 可以让新闻目击者上传照片或者视频短片, 由路透社负责对公众提交的新闻进行选择、编辑, 并提供给其它新闻媒体。以这个事件为标志, 网络巨头与老牌传统媒体开始携手涉足 公民新闻 这个全新领域。2007年2月, 路透社的非洲网站R euters A fri ca 开设了公民博客的新闻报道。这些举措收到了 在4

192 新闻与传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03总第211期

陕西传来:一位名叫周正龙的农民拍到了在我国已经消失3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照片, 证实其并未

灭绝, 这立即引起全国关注。但出乎意料的是, 不到24小时, 在BBS 上即出现了对照片的质疑, 此后延续数月, 网民不断列举新的证据, 发表否定照片真实性和当地政府公信力的材料和观点, 最终使该案真相大白, 周正龙因为造假而判刑。在 华南虎事件 中, 若干最为关键的进程节点来自网络公民新闻。11月15日晚9时许, 网友 攀枝花xydz 在 打虎派 的大本营色影无忌华南虎临时论坛里发帖, 称虎照中的虎和自家所挂年画极其相似, 此后几天, 全国各地网民不断报告发现 年画虎 , 立刻引发战略性的舆论扭转。

这样的事例在国外同样存在。2004年, 一群 穿着睡衣的半吊子写手 通过博客终于使美国CBS 电视台和C NN 的老牌新闻主持丹 拉瑟被迫承认在CBS 公映的关于布什总统在德州国民警卫队服役履历的真实性 经不住推敲 。包括在这群 写手 中的有律师、海军退役军官、前I B M 技术工程师以及其他 民间独立研究人员 。

公民新闻的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对现实进程产生的影响有三:一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特权; 二是使个人意见获得有力传播; 三是社会弱势的意见和声音有了表达空间。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新闻在实现传媒接近权的同时, 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新闻的载体一般是 草根媒体 , 比如博客。这些媒体又被称为 自媒体 、 个人媒体 , 没有传统媒体那么多的把关人, 因而时常良莠不齐。在美国, 华盛顿邮报 网站曾经关闭了其下一个博客的评论功能, 因为该博客的某政治性文章引来大量不太合适的评论。在网络上经常出现的博客PK 事件中, 也充斥着各种谩骂、诽谤甚至是虚假信息等。

长期以来, 传统主流媒体占据了社会主导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公民新闻的兴起, 传统的新闻传播管理制度受到挑战。要将传统的新闻管理模式与公民新闻传播行为有机结合, 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过, 有学者认为, 根本性的解决途径不是加强规制, 而是让网民们明确公民媒体的真正要义, 要让网民知道, 他们写博客本身也是

[15]

一种新闻的补充。 公民媒体是一种责任媒体, [14]

中, 全球观众看到的唯一一段手机拍摄的有枪声的现场影像就是一名美国人Ja m al A lbarghouti 通过CNN 的 I-Repo rt 上传的, 而NBC 从M SN BC COM 上得到了大约500份观众提供的与受害

者有关的故事。2007年4月, 作为台湾地区唯一的非商业无线电视台, 公视创建了台湾公民新闻平台PeoPo , 倡导公民赋权下的新闻自主。在内地, 成都商报 推出了 QQ 记者 。

2006年12月1日, 成都商报 在社会新闻版面上打出了 每个公民都是记者, 网友都来发布新闻 的口号, 推出 QQ 记者 公民报道专栏 城事e 闻 。该专栏有两个新闻来源, 一是成都商报 城事e 闻 QQ 群, 加入QQ 群的成员即成为QQ 记者; 二是成都全搜索cdqss co m 龙门阵博客, 在网友发言中筛选新闻报道。每天, QQ 记者与报社专业记者在QQ 上进行交流, 两个专职记者兼任QQ 群管理员。QQ 记者和网友以第一人称的报道方式, 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 专职记者对新闻进行筛选, 核实新闻的真实性, 经审核后在社会新闻版 城事e 闻 栏目中刊发, QQ 记者的名字也附在正文之后。 城事e 闻 专栏是专业记者和业余记者的一种合作型报道, 即 专业新闻+公民新闻 的混合形式。

其次, 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成模式,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 公众在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中实现传媒接近权。传统媒体是 点 对 面 的传播, 传播主动权掌握在媒体手中。而公民新闻主要通过网络传播, 特别是博客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 为政府部门理性看待民意, 做出正确决策, 提供了有价值的平台。同时, 有了大众的参与, 主流媒体的报道也会变得更加客观理性。新闻不再是几家媒体的发言, 而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声音, 公众的传媒接近权得到极大的保障。2001年广西南丹矿井特大事故、2003年的SARS 事件、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5年的吉化爆炸污染松花江事件等, 几乎都是公民通过网络媒体发起, 先在网民中形成强大社会舆论, 而后引起传统媒体的介入, 最后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相关人员得到应有惩处。

在闹得沸沸扬扬的 华南虎事件 中, 公民新闻的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对于事件真相的揭露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03总第211期公民新闻刚刚起步的中国, 如何培养负责的网络公民(Netizen),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外公民媒体的成功之道值得效仿。如维基新闻网实行 博客道德规范 , 包括真诚公正、最低伤害和承担责任三项原则, 规定严禁剽窃、准确展示和避免误导; 韩国Ohm yne w s 实行公民记者实名制, 公民必须提供身份证件才能成为网站的记者, 通过专业编辑和市民记者个人声誉担保来双重把关。

中国的公民新闻实践还有自身的独特性。公民新闻的产生和发展, 不能仅仅着眼于W eb2 0时代的技术语境, 而忽视公民新闻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语境和制度语境。 中国公民新闻的发育缺乏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根基, 中国并不存在公共媒介体制, 也没有经过充分发育的另类媒体, 因此, 缺乏与西方国家类似的精神上和实践上的传统支点。从媒介管理制度上讲, 中国的普通网站和个人不能自办新闻, 韩国的Ohm yne w s 模式、美国w ikine w s 模式以及德拉吉新闻博克的模式在中国无法复制, 而必须在有新闻发布权的传统新闻机构上寻找生存空间, 公民新闻的运作方式也不能复制国外公民新闻的现成模式, 而注定了将以更为本土化的形式来展开。

因此, 在中国, 要通过公民新闻实现公民的传媒接近权, 首先需要激发公民记者的积极性, 不要以某些所谓的专业性扼杀了公民新闻中天然去雕饰的草根性。另外, 要建立一种传统媒体和公民记者对话合作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 以弥补一些公民新闻存在的随意性、片面性、偏激性、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等缺陷, 实现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尤其是在灾难性和遭遇性事件中, 公民记者具有巨大作用, 主流媒体更应积极与公民记者建立通力合作的平台。公民记者与专业记者并肩作战、共同报道的情景将会成为今后新闻采访报道

[16]

本刊网址:www xuebao net 193

的新模式和新趋势。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79

[2]徐耀魁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 新华出版社, 1998:276

[3]李树忠 表达渠道权与民主政治[J ] 中国法学, 2003(5) [4]华汝国 传媒接近权 民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DB /OL] 载人民网, http ://med i a peop l e co m cn /GB/22114/44110/113772/6807557 h t m l

[5]李杰 网络媒介对受众传媒接进权的突破[DB /OL] 载传播学论坛, h tt p://www chuanboxue net/li st as p? un i d =3200

[6]陈力丹 90年代西方新闻理论讨论了哪些话题[J] 国际新闻界, 2000(1)

[7]李衍玲 从 佘祥林事件 看公民对媒体的 接近权 [J] 当代传播, 2006(1)

[8]钟恩洪 浅谈 公民新闻 的发展[J ] 新闻窗, 2007(3) [9]徐天博 公民新闻学探析[DB /OL] 载人民网, h ttp ://m ed ia peop le com cn /GB/40628/6440269 h t m l

[10]宋昭勋 从海啸报道看市民新闻学的崛起[J] 传媒透视, 2005(4)

[11]杜骏飞 华南虎事件 :公民新闻的阐释与评估[J] 新闻记者, 2008(1)

[12]尹冠男, 孔祥武 市民新闻的兴起与媒介接近权的演进[J ] 青年记者, 2007(10)

[13]郭涛 新媒体研究之公民新闻篇[DB /OL] 载价值中国网, h ttp ://www ch i naval u e net/A rticl e /Arch ive /2008/11/20/145435 h t m l

[14]仲富兰 感受博客(5) 传媒接近权的延伸[DB /OL] 载敏思博客网, http ://www b l og m s co m /StBl ogPage M a i n /Efp _Bl o gLogSee aspx ? c B logLog=1000539235

[15]刘晗 博客时代的 公民新闻 [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04-09

[16]张娜, 韩鸿 公民新闻的中国实践 成都商报 QQ 记者 模式探析[J] 新闻爱好者, 2007(9)

收稿日期:2009-01-05 责任编辑 吴定勇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