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轻与重

生命中的轻与重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日,卡夫卡在日记里写下一行字:“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游泳。” 国家层次的惊涛骇浪,和他下午要去游泳比例并重;要死好几百万人、千万人的大浩劫和他小小的舒懒闲情,等量齐观。卡夫卡这样看待生命中的轻与重。

都说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六七岁,人生可以说刚刚开始,但又好像开始了不少,品尝了不少,处于这样一个年纪的我们,是怎样理解生命之重、生命之轻的呢?

我们这一代,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惊涛骇浪的苦难,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生活。或许有小小的叛逆,但也不足以掀起波澜。但即便平凡,我们的生活依然深刻。不是只有全球大事、国家命运,才能被称为“重”,平凡的我们依然有属于自己的轻与重,虽然没卡夫卡那么夸张,但也深刻、真实。

先说说生命之重,这个重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可以是“重压”的重,可以是“重视”的重。

就前者来说,死亡绝对排名第一,它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对它害怕,对它恐惧,我不知道它降临身边时,我能否承受。

那天正在房间里做作业,外面传来几声炮仗声,奶奶正在旁边,说:“可能是XXX 死了,我去看看。”奶奶回来后,告诉我果然是这样。我惊奇为什么人死了要放炮仗,在我印象中,是有喜事才放的啊,还伤感为什么人的生命这么脆弱,谁都逃不过死神。感觉这一年来,已经有很多人离世了,还好着其中没有我的至亲,都是邻居、朋友家的。每每听到这种坏消息,它们就会像黑雾一样笼罩着我,使我不得轻松、不能快活。我难以想像,哪一天死神降临到我家,我将如何面对。有人说,信仰可以让人不惧死亡,我想,或许我会尝试。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我何时能达到这一境界,大概何时就能看破生死了吧。

就重视的“重”,我想是各种“情”,亲情、友情、爱情,在我眼中的分量都极重。 十七岁,当然会有无法阻挡的“怦然心动”,随之而来的当然有快乐,还有痛苦。这些情感算轻还是重呢?

当龙应台19岁的德国混血儿子在信中向妈妈诉说失恋之痛时,她在回信中说道:“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他们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很重大,很痛……但那当下的痛苦,若把人生镜头拉长来看,就不没那么绝对了。”

我的答案与她相同。那些青春期的复杂情感,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们在每个当下,都是最重的,但它们与亲情,或是成熟的爱情不同,它们都不是永恒的,都会随着人生镜头的拉长而变轻再变轻。

轻,对我而言,多余的物质追求是轻。或许因为我从来不在物质方面缺什么,少什么吧。于是就放心大胆的去追求那精神世界之重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