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二战欧洲中立国之"中立"

二战欧洲中立国之“中立”

二战期间,欧洲几乎被战火燃遍,却仍然有几个小国幸免于难,这就是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和瑞典。这几个国家都奉行了一种战时中立政策。那么它们究竟实行了什么样的中立政策? 它们为什么能保持中立? 中立的实质如何?

1939年9月4日,佛朗哥宣布西班牙在业已发生的军事冲突中保持中立。在递交西方首脑的备忘录中,佛朗哥呼吁各国仿效西班牙的榜样保持中立,他说:“我向各国领导人的责任感和良知呼吁,呼吁他们尽一切努力来制止当前的冲突。”

1949年9月1日葡萄牙发表了一份宣告中立的官方声明。

瑞士早在欧洲战云密布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为其中立作出了一系列的准备。1939年8月31日联邦委员会通知欧洲列强,若发生武装冲突瑞士将中立。9月2日瑞士军队进行了总动员,420万总人口中服兵役者达43万5千人。

大战爆发时,瑞典宣布中立。1939年11月3日苏芬战争爆发,瑞典没有象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那样宣布中立,仅宣布为“非交战国”。瑞典在苏芬战争期间为芬兰提供大量武器弹药,并允许芬兰在瑞典招募了约8000名全副武装的军事人员。然而,瑞典并未使这种援助发展为直接的军事援助。

四国在大战时执行了所谓的中立政策,免遭战火侵袭。然而,中立不是一厢情愿的,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中立地位的维持还有赖于一系列的外部因素,有赖于交战双方的理解和许可,有赖于双方的不干涉。

从整体上看,二次大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期阶段,轴心国势力猖撅一时,此时对中立国独立和中立的威胁主要来自轴心国。在这种情况下,四国都对轴心国作了最大让步,希特勒的目的基本达到,无需对其实施军事占领,而盟国方面对此也是理解的。

德军在西线发动进攻时毫无顾忌地践踏了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这几个低地中立小国,而瑞士则得以幸免,这无疑得益于瑞士不同于低地国家的地缘环境。法国败降后,瑞士处于轴心国的四面包围之中。在包围瑞士的四年中,希特勒确实没有进攻瑞士,大概有这几个因素:第一,瑞士已向德国作出了让步,基本满足了希特勒的要求。第二,瑞士幅员狭小,资源贫乏,既无原料和剩余食品等战利品可资补给,而且对德国有吸引力的瑞士黄金储备已经转移到美国,因此对德国而言,一个破坏无遗、贫乏枯竭的瑞士将是一个负担而不是资产。第三,从军事角度来看,瑞士多山,加上瑞士人民坚强的抗敌决心和正确的战略部署,拿下瑞士将是一种费时费力的事。第四,对瑞士境内连结欧洲南北交通的穿越阿尔卑斯山隧道的考虑。战争期间,瑞士确定了国家新的防御战略,即放弃边境防御,坚守阿尔卑斯山区,必要时炸毁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因此德国人知道若入侵瑞士,将无法保障德意之间的主要交通线,这将是一个严重损失。“加上事实上瑞士已陷入轴心国的包围之中,处于孤岛状态,因此希特勒并不想和瑞士打一仗,而宁可满足于瑞士为他开足马力生产供应各种物资,来往于德国和意大利的车辆以战后总结算为托词,免费在瑞士过境。希特勒认为当德国战胜强敌之日,四面受敌的瑞士自当不战而降。”交战的另一方盟国在这一时期对瑞士向德国作出的让步,除了施以经济上加强封锁和外交上的抗议外,同时亦是理解的,“他们意识到有必要避免提出极端的要求,否则将可能导致外交上的破裂,甚至会促使德国进攻瑞士。瑞士既承担了作为盟国在轴心国利益的外交代表的职责,而且通过日内瓦的国际红十字会,它还负责照管在轴心国家里成千上万战俘的福利,因此,瑞士的中立对盟国是极可宝贵的。”

对交战双方而言,瑞典的重要性主要不在于它的战略位置,而在于它的优质铁矿石资源,德国钢铁大王蒂森确信:“没有瑞典的铁矿石,德国就注定要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仗。”德国充

分认识到从瑞典进口铁矿石的重要性,但德国对北欧的政策一贯立足于北欧国家的继续中立将最好地服务于德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这样的假设。1940年4月德军占领丹麦和挪威。希特勒为什么没有占领瑞典? 看来是以下几点因素促成的:第一,占领丹麦、挪威已保障了德国北翼的安全。第二,瑞典已承认德国的优势,向德国作出了种种妥协,德国不仅已获得铁矿石的正常供应,而且获得了在瑞典的过境运输权。第三,苏联当时的立场。1940年4月13日苏联向德国提出强硬声明,“高度重视保障瑞典的独立”,“希望瑞典的中立不致受到破坏。”这无疑是德国不敢对瑞典轻举妄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如果进攻瑞典,必将遭到瑞典的拼命抵杭,德国所依赖的宝贵的铁矿石供应也将因此中断。战略得失的考虑使希特勒没有占领瑞典。从交战的另一方来看,盟国在这一时期对瑞典的处境是体谅的。1942年10月丘吉尔在同后来出任瑞典驻英国大使的博赫曼会谈时说道:“我们不希望再有一个德国人的牺牲品,我们所要求的一切便是:你们在一旦遭到袭击时能够捍卫自己,不再作出任何不必要的让步,而且能够尽快撤消那些已经作出的让步。”可见,除了外交上略表不满外,盟国并不愿将瑞典拖入战争的漩涡。

西班牙作为轴心国的政治盟国在大战伊始迫于自身的困境而宣布中立,这一点德国是深为理解的。柏林当局对西班牙的中立并没有异议,并向西班牙政府请求协助德国促使拉美各国保持中立。加上1940年夏天希特勒预计英国将很快求和。到了8月形势变了,那时已能看清对英的战争将是长期的,于是德国人制订了一项新的作战计划,即将英国人赶出地中海,切断大英帝国海上生命线,这一计划的核心是攻占直布罗陀海峡。这样,西班牙的立场就变得至关重要,争取西班牙参加战争配合德军行动一时成了德国外交的焦点。但西班牙却以种种借口拒绝参战。希特勒后来也承认:“由于极端贫困和毫无准备,西班牙参战只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西班牙的中立是它当时能够给予德国唯一可能的帮助”。盟国方面对西班牙的中立无疑是极其欢迎的。丘吉尔指出: “西班牙置身事外,对我们有莫大的裨益。”因此盟国在这一时期除了在政治上鼓励西班牙中立(如1942年11月盟军反攻北非时,罗斯福向佛朗哥担保这决不是针对西班牙的利益,它将完全受到尊重) ,在军事上作好西班牙参战的准备外,在经济方面对西班牙采取了一条“中间路线”,“既不能让西班牙因饥荒而陷入混乱,或同轴心国合作,或采用小动作的政策来损害盟国,而另一方面:也不允许它累积足够的资源从而再出口,或用于它自己同英国的作战,或被轴心国所利用。”盟国的这种争取政策鼓励了西班牙的不参战。

1939年10月9日葡萄牙宣布保持中立时,德国曾表示将尊重其领土完整和海外属地,而英国也没有以两国间的历史性同盟和友谊为名向葡萄牙提出什么要求或迫使它参战。这说明大战伊始,双方对葡的中立都是支持的。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交战双方都对葡萄牙和葡属大西洋岛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希特勒一直希望夺取葡属各岛,可是由于其军事顾问们的反对,加上西班牙的态度,只得作罢。这一时期,英美方面也一直对葡属大西洋诸岛有很大兴趣,曾计划占领亚速尔群岛。但由于遭到葡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英美只得借葡的中立来加强对轴心国的抵抗。1941年7月14日,美国副国务卿索姆纳·韦尔斯声明,大西洋各岛保留在友好国家手中对美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美国政府渴望葡的主权始终不受侵犯。由于轴心国、同盟国对葡的企图都未得逞,加上葡与西班牙的关系得到了稳固,这些都促使葡在战争前期成功地保持了中立。

当战争形势发生转折后,盟国加大了对中立国的压力,对中立国威胁最大的现在是盟国而不是德国。为了适应形势,四个中立国都先后逐步取消了对德国的让步,开始向盟国靠拢。对此,希特勒虽然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此时他已是自顾不暇,是没有力量干涉中立国事务的。当1943年7月29日瑞典通知德国过境运输必须停止时,希特勒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态的发展,因为此时他还有其

他许多更重要的问题,比如墨索里尼倒台,盟军对法国的压力不断增大,“所有这些结合起

来,迫使希特勒从挪威撤出军队前往法国而不是在北欧开辟新战线。„„当瑞典对德国进口和过境便利严加限制时,已很少有遭到德方报复的风险。”1943年10月12日,英军在亚速尔登陆,对此,葡萄牙事前一直害怕德国的空中报复或西班牙的入侵,已与英国制订了详细的防卫计划。但事态的发展却异常平静,两天后德国才发表了一份声明,对这种明目张胆违反中立的行为提出抗议,但表示鉴于葡萄牙只是在压力下才这样做的,因此或将不至于产生政治后果,同时暗示其他中立国要警惕被卷入类似的阴谋活动中去,仅此而已。当轴心国处于全面颓势时,希特勒是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开辟反中立国的新战场的。

就这样,依靠在战争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妥协政策,四国博取了交战双方优势者对中立的认可和维持,而处于劣势者或者出于理解,或者出于无奈,眼睁睁地看着中立国为敌方服务却无力干涉。

现代世界大战是一场总体战,弱小中立国家在各个方面都与交战双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以一纸宣言就企图避开战火是不太可能的。中立小国必须在战争中小心翼翼地审时度势,向战争中的优势者妥协。这样,四国的战时中立随着大战进程的发展就有了一种明显的倾向性。

在战争的前期阶段,轴心国势力盛极一时,横行欧洲,残存的中立小国也就不得不向这种优势低头。西班牙此时为轴心国摇旗呐喊,跃跃欲试,瑞士和瑞典不得不答应轴心国的种种要求,服务于轴心国的战争经济,满足其战略需要,即使是英国的传统盟国葡萄牙也不得不将大部分战略物资卖给轴心国。战争发生转折以后,尤其在战争后期,在盟国日益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压力之下,中立国纷纷取消对轴心国的让步,即使作为轴心国政治盟国的西班牙也不得不向盟国靠拢,逐步放弃对轴心国的支持,直至最终同其断交。因此,正如摩根索指出的:“有关中立的权利、义务的国际法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只是当时法律、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条件的表现,如果这些条件改变,规则也就随之改变。”换言之,中立是可变的,是有弹性、有倾向性的。从总体上看,四国在大战前期可以称之为“亲轴心的中立国”,在大战后期则是“亲盟国的中立国”。

在国际法上,一国选择了中立,就获得了某些权利,并且承担某些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便构成了中立法。二战期间,关于中立的国际法权威解释应是1907年的海牙第五公约和第十三公约,其中第五公约第二条规定:“禁止交战国的军队和装载军火或供应品的运输队通过中立国领土”,第十三公约第一条规定:“交战国必须尊重中立国的主权,并避免在中立国领土或领水内,从事任何可能构成违反中立的行为”,第六条规定:“禁止中立国以任何方式将军舰、弹药或任何作战物资,直接或间接供给交战国。”若以这些条款来衡量的话,交战双方都曾粗暴地践踏了中立国的权利,而四国也都未能完全履行自己的中立义务,它们唯一真正做到的或许只是没有宣战,没有正式加入战争。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四国这种“战时中立”的最恰当称呼,或许还是佛朗哥在大战中期所宣称的“非交战国”,这就是战时中立的实质。

由此引申开来,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尽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中立,然而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使得各个中立国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的中立,中立的实质只是非交战。 战争与和平仍是当代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二次大战时中立国的战时中立实践告诉我们,中立非但不能阻止大国间的战争,而且自身的存亡亦取决于大国的利益,中立国的和平愿望无法消弥大国的争霸野心。因此,对于世界和平的希望是不能寄托于中立之上的。中立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值得推崇,一个国家、民族的利益只有与世界的利益相一致时,其利益才是永久的、稳固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