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发展的中国经济

作者:袁恩桢

上海经济研究 1998年12期

  改革开放的20年以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为重要特点。

  只是稍为浏览一下城市的街景,那中文的、洋名的、清丽的、富贵的广告招贴,跌岩起伏、峰徊廊转的各色建筑,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行人衣衫,汇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特别是当你从上海虹桥机场出来,一上虹桥路的高架,马上会被路两旁那一片片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的现代化大楼群所吸引。回顾改革开放以前的街景,不是用大红颜色涂抹商店,就是以灰、白、黑三色衣衫遮盖人体。两个时期的反差真有天渊之别。

  其实,中国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状况是多方位的。

  一、多方位的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体制下,个人的经济功能限于劳动者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功能。当时,即使城乡居民的劳动收入在消费后有所积余,也只能存入银行生息。将居民储蓄用于投资的是银行,而不是居民个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还是为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困境,允许从事有限的个体经济开始,重新启动了个人的投资功能。至今,显示个人投资功能的不仅有私人企业家,也表现在大批农民、加入企业持股会的职工以及几千万的股民那里。以个人投资功能出现为特征的个人经济功能的多元化,在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中起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在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加上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可以说将私有经济的因素在中国大地上一扫而光。单一化的经济形式,是此后我国经济长时期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主要原因。70年代末首先恢复城乡个体经济,1980年在部分农村开始出现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当时呼之为“经营大户”或“雇工大户”,有的还贴上“集体企业”的红色招牌。到了1984年,中央文件才正式确认此为“私营企业”。由于社会各方对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看法上并不那么一致,一段时期内私营企业的发展也是几经曲折,一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私营企业才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外资经济是随着开放而来,80年代初主要是集中在南方几个经济特区,以后随着一大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推出,以及沿江、沿线、沿边等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外资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城乡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经济组织特别是现代化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还表现在产权的相互交错。80年代初最早是因城市工业扩散而出现的城乡之间即国有与集体合作的联营企业,随开放而来的中外合资与或合作企业,以后又有中中外、外外中合资的多种产权相交错的企业,更有股份化将混合产权推进到一个更典型、更普遍的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既是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延伸,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可以说在世界企业发展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形式,在改革以后的中国应有尽有。80年代中期以后,两类企业组织形式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公司制企业的急剧发展,特别是成了改组单一产权的国有独资企业的主要形式,使大批国有企业进入了产权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也为国有企业的解困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二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展,股份合作制应该也是来自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创造,既是劳动合作制的企业,又有资本股份制的内容,融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伙于一体。现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不仅在农村流行,而且在中共十五大以后,也在城市中小企业中急剧推进。

  分配原则与分配形式的多元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变化。传统体制下实行的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而且事实上已异化为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连计件工资与奖金都被取缔。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城乡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从微观经济效益到宏观经济效益的严重恶化。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口号的提出,冲跨了长期来墨守成规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堤坝。首先是按劳分配原则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劳动的差别开始有了体现,工资、奖金、津贴等多种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真正发挥了它们的应有作用。其次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明确提出。所谓按要素分配,即除了劳动要素实行按劳分配以外,同样承认资本可以获取红利,土地可以分得地租,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更重大的突破。

  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传统体制不是不承认这个现实,曾力图把这个差别拉平,结果干了不少傻事。改革以来,我们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承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性,并坚持不同层次的生产力都可以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开放,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最现代化的生产力要素,但是与此同时,也支持国内各种层次的生产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正是由于不同层次生产力的丰富内容,在今天的中国,最有条件举办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博览会。

  与生产力的多层次性相连,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者说层次性,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多元性的一大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即使是东部的地区甚至是一个省的内部,其不同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在拉开。

  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显著特点。

  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现实,绝不是任何个人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它存在的客观坚实基础。

  多元化发展,是对改革开放以前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反思的必然结果。抱着对社会主义的一片素朴虔诚和美好理念,踏着“苏联老大哥”走过的建设足印,饱经历史沧桑,苦难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自己家园的历程。大概是由于50年代初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巨大成绩,使以后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不断加快,到1956年更宣布“三大改造”在中国的完成。也是由于所有制变革的过于顺利,似乎生产力的组织、经济的地区布局、资源的合理配置,都能靠高度集中的强有力的意志去加以调度。于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成为整个社会调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唯一形式;70年代开始的大小三线建设,既是出于对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更是源于平均主义思潮对资源配置问题上的干扰。再加上对物质利益的严重否定,片面地提倡清教徒式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一大二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的单一,高度计划调节的资源配置体制上的单一,以及片面强调精神因素的激励机制上的单一,不仅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上的一再严重失调,各种商品市场供应上的长期严重短缺,而且几乎将产生于革命时期的多数人的激情都消磨殆尽,使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的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益普遍不佳。与此相应是出现了一系列十分反常的情况:工业化发展过程应该是大批农民不断转移到城市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可是在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工业化进程中,却居然出现了城市无法容纳其有限的新增劳动力,大批知识青年不得不“上山下乡”跟农民抢口粮,成了一代人的“时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人,使人的个性和才智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可是,传统体制的几十年不仅是人们物质上的长期贫乏,而且在人的个性和才智上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传统体制使整个社会生活变得单调和贫乏。这也正是邓小平向人们提出要好好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思想的贫乏和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多元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特点。如果说,对自己历史的反刍,主要是出于感性的良知,那么,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认同,则更多是出于理性的思索。当年的苏联,斯大林认为已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并在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宣称:“准备在实际上而不是在口头上过渡到共产主义”。赫鲁晓夫的苏共二十二大更进一步提出花20年即到1980年,“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稍为现实,放弃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提法,改用“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安德罗波夫又降了一格,认为当时的苏联只处于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中的一个“起点”。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提法,也是在不断降级,或者说在实践的不断碰壁中不得不更接近于现实。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的中国,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发展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只经过短短的几年,而且又仅仅是依靠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难道就能进入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甚至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还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真能如此超越吗?残酷的现实不能不使我们走向清醒。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中国不能不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点,就是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轨迹。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导向,即改革是为了否定以指令性计划一统天下的传统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传统体制是以“一大二公”的单一化经济运行为基本特点,而市场经济则必然是以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为基本内容。在传统体制下,所谓天下一家,高度集权的公有制经济,都集权在中央政府手里,即使是号称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由于其“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基本特点,事实上也与国家所有制的企业相差无几。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不同经济利益主体间相互交往的一种特定的经济形式,即以等价交换与相互竞争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式。人们之间为什么要进行交换?前提是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或者说不同所有制经济关系的存在。如果没有不同的所有制关系的存在,没有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存在,就绝不会发生以等价交换与相互竞争为特点的市场经济关系。所以,市场经济的改革导向必然要求塑造多元的所有制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基础,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必然会引发出大批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重新恢复和发展,必然会导致国有企业所有权与企业法人产权分离。事实也是这样,凡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充分发展的地区,在国有企业改革比较到位即企业法人自主权充分实现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比较迅速。

  多元化发展,是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从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的发展也不能例外。十指也有长短,更何况是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地理、气候、人文、经济条件不一,特别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机遇的差别,区域间与企业间的发展必然会大有差别或者说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即使局部地区和企业可以抓住某种机遇,取得超越式发展的成绩,但是其结果只是使自己跃上发达地区与优秀企业的台阶,而绝不能改变整个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三、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机制分析

  多元化发展的最大意义,是去除了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为强制,还社会经济发展以更多的自然因素。

  以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为特点的高度集权的传统体制,尽管是以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为基础,却同时也导致整个社会的千人一面,造成了人们个性的严重压抑,这恐怕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始料不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当年曾一再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摆脱一切奴役人、摧残人的社会制度,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解放,创造一种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释放环境。可是,无论是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还是以后的东欧国家与中国等,尽管迅速地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远未实现人们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与人的个性充分解放的这一目标,相反,却不时发生人的个性和基本权利受到摧残的严重事件。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在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想搞“一大二公”的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公有制,势必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抑制人们个性的强制性机制。

  经济多元化发展之所以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导源于它内在的几种机制:

  一是经济多元化的利益机制。经济多元化其实就是利益的多元化和差别化,是以承认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存在为前提。这对高度集权的传统体制来说,可是反其道而行之。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大包干”,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承认农民家庭的利益存在,大大激发起中国农民的生产热情。可以说,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市场长期严重短缺,乃至于整个中国市场长期短缺的情况得以改观,就从这时开始。80年代初推行的地方财政“大包干”,否定了长期实行的统收统支财政政策,开始承认地方利益的客观存在,这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8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增长也都是由此而来。利益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使人们能迅速看到自己工作的结果,使自己的经济利益与自己的付出紧密联系起来。所以,一系列多元化改革政策从方方面面调动着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多元化的竞争机制。经济多元化是与竞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多元化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竞争关系。这又是对传统体制的一大否定,因为传统体制把竞争视作资本主义洪水猛兽而加以否定。其实,竞争首先是一种激励机制。最常见是体育运动,如果足球运动没有竞争性,没有世界杯、洲际杯、国内甲A、甲B队的激烈竞争,足球运动就不会有多大进步,也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观赏性。实现“大包干”的农村所首先出现的是一种急于致富脱贫的竞争机制,特别是在粤、闽、浙、苏、鲁等沿海地区农村,农家间脱贫致富的竞争更是激烈,大批家庭工厂、农村市场也就由此而生。这种竞争引出了一家富带一村、一村富带一乡的“滚雪球”式的共同致富效应。如果说,农村间的竞争最初是表现为竞相致富,那么,企业间的竞争则常常表现为你上我下、你下我上的激烈的利益冲撞了。近几年不断发生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生产厂家的恶性杀价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至于频频出现的有损于市场体系完善与统一的地区性保护与封锁,则是区域间竞争的另一种病态表现。竞争对多元经济主体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逼得你非积极进取不可,否则,必会被来自外界的竞争者所淘汰。

  内有利益的动力,外有竞争的压力,这正是多元化经济之所以具有活力的机制原因。

  多元化经济的利益机制与竞争机制为什么能有如此功能,能极大地调动个人、企业与地方的积极性,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场经济,因为利益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因素。

  在历史上,市场经济是作为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否定物而获得其充分生命力的。市场经济因破除了封建经济的地区分割、城市手工业的行会垄断与狭窄的小农经济界限,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样,我国70年代末以来,市场经济的多元发展所否定的,形式上似乎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质上却是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的、小生产的东西,更正确地说,是以社会主义形式所包装的封建主义与小生产的残余。封建社会是以封建的特权与专制为基本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宣场的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当然是资本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则提倡民主集中制的新原则。所以,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从体制上看,应该是从封建专制制到资本主义民主制,再到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的逻辑发展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封建社会的专制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集中制之间,似乎有某种类似之处,但这只是否定之否定中的形式上的联系,而没有实质上的类同,因为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应该是比资本主义的民主制高一个层次,能达到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好的民主,即是否定资本民主基础上更合理的民主。可是,以往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远没有达到这一程度,而是在社会主义体制名义下夹杂着大量如家长作风、盲目崇拜等封建的小生产的东西,把封建性的专制当作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来把握。所以,我国改革以来经济的多元化或者说市场化的发展,所冲击的实质上是封建的、小生产的东西,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形式所掩盖的封建的、小生产的东西,而绝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从而,多元化与市场经济所调动的和激发的主要是市场经济的积极性。

  多元化的利益机制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尽管能激发起方方面面的激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却也带来了不少矛盾和弊端,诸如盲目引进、盲目投资等生产无政府行为的大量存在,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贪污盗窃、假冒伪劣的严重存在,50年代初早已在中国大地上绝迹的黄、赌、毒等丑恶行为的沉渣重泛,不能不是与经济多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与商品拜物教的消极影响有关。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从而,市场经济的这类消极现象也必然显得更多,并成为我国改革和开放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认真对待和及时处理的问题。

  在经济多元化发展中,我们可不能忽略多元化发展中的公有制主体,即决定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公有制主体,同样我们也不可忘记,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从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机制,是由双重利益机制所构成。在这里,经济的多元化与利益的多重性,主要是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有关,而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则是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没有个人利益与局部利益,但是,如果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只关心个人利益与局部利益,而不关心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那还叫什么社会主义呢?所以,在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则是当前必须认真处理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介绍:袁恩桢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