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 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能源基地建设20多年,山西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产业经济结构。到了20世纪末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结构性污染与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带局限的环境容量之间矛盾愈发激烈,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山西从1999年10月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现场会后,全面启动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的结构调整工程,经过“一年起步”、“二年入轨”,从2002年前三季度的进程看,当初预定的“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已经基本完成。3年来,山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推动下,初步扭转了经济增速持续相对滑坡的局面,也为从根本上遏制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提供了机遇。实践证明,山西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过程,在21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好污染型产业结构与环境容量局限之间的矛盾将是山西发展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逐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专题力求通过对前3年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状况变动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总结出成功经验、找出主要问题、探索改进途径,提出今后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促动、同步推进的策略。

一、环境状况的简要评估

理论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环境状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以全省环境状况变动趋势和环境质量评估的为基础,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促动关系进行分析。

(一)对环境的评估

近三年来,全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大气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生态环境退化态势仍在延续。

1.环境状况的变动趋势

(1)污染物排放总体上呈稳定减少态势。1999~2001年期间,全省SO2、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水、COD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有不同幅度减少,同比分别下降了3.23%、18.48%、11.80%、2.91%和33.55%,烟尘排放量同比增长了10.92%。

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动情况 单位:万吨

项目 年度 SO2 烟尘 工业粉尘 工业固体废物

1999 123.9 92.5 61.7 717.7

2000 120.2 103.5 50.4 646.0

2001 119.9 102.6 50.3 633.0

水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动情况

项目 年度 废水(亿吨) COD(万吨)

总量 生活 工业 总量 生活 工业

1999 9.28 5.02 4.26 46.8 17.6 29.2

2000 9.10 5.86 3.24 31.7 15.9 15.8

2001 9.01 5.90 3.11 31.1 16.1 15.1

(2)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稳定。1999~2001年期间,全省16个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日均值年平均浓度,分别减少了0.047毫克/立方米、0.012毫克/立方米、0.017毫克/立方米,降幅达9.1%、6.5%和27%。2001年与2000年比较,太原等8个城市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降幅在0.7%~24.3%之间;晋中等8个城市综合污染指数呈上升态势,升幅在0.4%~11.1%之间。

全省主要城市空气污染年均值变动情况 单位:毫克/标立方

项目 年度 TSP SO2 NO2 综合污染指数

1999 0.516 0.186 0.063 6.47

2000 0.491 0.175 0.050 5.99

2001 0.469 0.174 0.046 5.82

(3)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动不大。据全省26条河流101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1999~2001年期间,劣于V类的水质断面减少了10个,属于尚清洁、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减少了5个,Ⅳ-Ⅴ类水质断面的比重提高了12.7个百分点。2001年与2000年相比,有59%的监测断面污染程度下降,40%的断面污染程度上升,1%的断面污染程度基本持平。

全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变动情况(%)

劣V类 Ⅳ-Ⅴ类 Ⅱ-Ⅲ类

2001 63.5 31.7 3.0

2000 73.1 15.4 11.5

1999 73.0 19.0 8.0

(4)水资源呈衰减趋势。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全省水资源量减少了42.6%,地表水供水量和所占比重均减少了1/3。2001年与1999年相比,降水总量基本持平,然而全省水资源总量衰减了6.13%、地下水资源量衰减了6.61%。有研究指出,山西人均年供水量170立方米,在各省区中排名倒数第一,是全国平均值的41%。按国际公认的标准评定,属于供水严重不足地区。

山西省水资源衰减趋势(单位:亿立方米)

1984 1999 2000 2001

水资源总量 142.01 74.04 81.49 69.5

地下水资源量 93.24 65.64 67.72 61.3

降水总量 834.0 622.09 734.21 635.61

2、环境质量的基本评估

三年调产期间,全省生活环境状况稳定,且有改善的迹象,但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仍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城市地下水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省生态环境状况基本没有变化,恶化趋势没有得到遏制。以下根据国家相应标准,对20

01年全省环境质量做简要评估。

(1)城市空气质量大幅度超标。全省16个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城市,二氧化硫日均值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倍,总悬浮颗粒物日均值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35倍。值得注意的是:全部16个城市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其中:10个城市二氧化硫日均值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5倍以上,污染最重的城市超标倍数达5.40倍;13个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日均值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倍以上,污染最重的城市超标倍数达2.23倍。全省空气污染仍属全国最重之列。

(2)河流地表水污染严重。全省26条河流的101个监测断面中,有68.3%的断面属于重度和严重污染,

完全失去使用功能。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

(3)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没有得到遏制。水资源衰退现象十分严重,中部盆地地下水位普遍大面积、大幅度下降,各岩溶大泉流量明显减少,7110公里河道断流长度达47%,水库来水逐年减少,一些小水库已经干涸。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0.1%,而人口增加使人均森林面积减少。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利用,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塌陷、植被破坏、草地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仍未呈现逆转迹象。

(二)对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互动关系的评估

传统产业关小上大和新兴替代产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量控制和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是全省GDP连续3年快速增长而重点区域排污总量略有下降和主要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关键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

近3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闭土小企业,大气环境得到改善。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1年全省关闭小煤窑952处、落后炼焦企业1000余户、50立方米以下冶炼高炉69户,取缔小水泥企业452户、淘汰落后生产线9条,关停小火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进入2002年以后,关停、取缔土小企业的力度逐步加大,1~6月共关闭非法小煤窑1034处,取缔土法炼焦炉工作基本完成,全省“面”上的污染源大幅度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临汾市为了改变工业污染严重局面,于2002年6月5日在全市范围进行了为期40天的工业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共取缔土小企业2192家,关停746家,整顿不达标排污企业501家。据该市环保局7月份监测数据显示:市区空气中TSP和SO2浓度分别为0.335毫克/立方米和0.050毫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TSP浓度0.364毫克/立方米、SO2浓度0.120毫克立方米相比,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市辖区“面”上的空气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002年6~7月临汾市工业大气污染整治取缔、关停、整顿情况汇总表

取缔情况 关停情况 整顿情况

土炼焦 土烧结土炼油 小石灰 小耐材窑 小冲天炉小化铁炉 其他 改良焦炉(烟囱根数) 50M3以下高炉 小水泥

820 50 314 653 234 121 448(476) 282 16 501

(2)传统产业做大、做精、做强,促使工业生产排污总量和单位产品污染强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向。据了解,1999~2001年期间,煤矿平均规模由3.5万吨/年提高到5.4万吨/年,2002年末全省6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将逐步关闭,大同、阳泉、晋城等地一批规模化洗选、型煤、配煤企业陆续投产达效,水煤浆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这些都为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综合治理矿区污染奠定了基础;机焦产量比重由31.7%提高到46.7%,吨焦排污强度有较大幅度降低[1]。山西焦化厂在90万吨焦炉异地改造项目中,环保投资占到工程总投资的10.5%,基本实现焦碳、焦油、化产、发电联产,显著提升了焦碳生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潜力产品项目一方面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使煤炭加工等能源产品生产企业的排污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另一方面注重产业关联,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等延伸产业链,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污染集中治理都产生了推动作用。

(3)新兴替代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量中呈现低污染产业比重增长的趋势。“1311”规划确定的10个旅游景区项目已经成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柱,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医药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名牌产品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一批新产品快速成长,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崛起,成为我省非煤产业中的新亮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有5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9个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预计78%的项目在今年底建成投产,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速比全省工业产值增速高60%左右;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环保产品——等产值快速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认为,低能耗新兴替代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是推动山西经济与环境保护逐渐步入协调发展轨道的希望所在。

2、环境保护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环境保护对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控双达标”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九五”期间,全省围绕“一控双达标”工作,加大对重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到2001年底,在省重点监控的9975家企业中,90%以上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在此过程中,促使一批传统企业通过引进和推广高新技术,投资技改和潜力产品扩建项目,全省传统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品技术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惩治环境违法专项整治工作,向全省宣告“企业不消除污染,污染就消灭企业”。为了解决土小企业关闭和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后出现的大面积反弹和死灰复燃,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消除逃避环保执法和阻饶、干扰环保执法现象,山西省颁发了《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对袒护违法行为的各级行政机关和官员亮出“杀手锏”。在2002年全省开展的惩治环境违法专项整治中,各地政府以此次整治行

动为契机,将治理污染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初步遏制了污染反弹,并在取缔关停落后生产企业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升,显现出环保与调产“双赢”的效果。

(3)坚持总量控制,引导企业调产方向。针对山西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等现实情况,从“九五”后期开始,全省把排污总量控制作为主要的污染控制目标和任务,逐步从重点城市开始建立区域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太原市启动了二氧化硫排污权的市场交易工作。实践证明,总量控制从区域环境容量出发,引导企业发展方向与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是近3年来,全省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1]重点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增加的重要保障。

(4)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1999 年以来,山西启动了 7 个“保护母亲河”省级重点工程,到2002年8月,发展水保专业队523个、1.6万人,扶持治理大户4398户,承包和购买“四荒”面积11859平方公里。全省已建和在建的精品小流域涉及水土流失面积2775平方公里,已治理面积696平方公里;2000年开始在大同、朔州、

忻州等地开展风沙源治理工程,截至2002年5月31日,完成治理任务 73.9万亩,占到总任务的85.4%;城市综合整治取得进展,以当年二级空气质量天数为例,太原市从2000年的45天提高到2002年的150天,大同市从2001年的49天提高到2002年的92天,全省多数地级市的空气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目前看,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工作为改善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和结构调整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引资及推动旅游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环境容量短缺与结构型污染的矛盾。山西省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部为吕梁山脉,中部从北到南分布着5个串状盆地,连同东部长治盆地是全省开发最早、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全省平川盆地面积少,不足总面积的20%,污染型工业企业只能在河沟及盆地布局,由于这些地方大多是以断崖和两恻山地相连,净风频率高、污染不易扩散,局部环境容量受到限制。近年来,工业企业呈现向盆地优势区域集聚趋势,大运公路两侧沿线经济隆起带正在形成,不少企业与居民区、旅游景点交错布局,一些地方已经形成污染围城的格局。据对1995~2001年全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6年间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大幅度增长,其中铝、成品钢材、钢、铜、生铁、发电量分别增长了255%、128%、79%、63%、45%和40%,原材料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了12.5个百分点,拉动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了5.02个百分点,2002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冶金、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与此对应的是,2

001年与上年相比,大同、阳泉、朔州、忻州、晋中、离石、孝义、永济8个城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浓度有不同程度上升,大同、晋城、朔州、运城、晋中、平定6个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浓度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以上两组数据说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以来高污染产业比重有增高趋势,在局部地区加剧了环境容量与结构型污染之间的矛盾。目前,省内六大盆地普遍处于污染超标状态,今后经济如何发展、污染怎样控制,其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1995年与2001年工业产值比重变动情况

重工业/工业总产值 原料工业/工业总产值 制造工业/工业总产值

1995年 79.72 33.96 22.00

2001年 84.74 46.46 21.59

(2)产业发展的不经济性特征导致的恶性循环怪圈。山西能源基地建设20多年来,由于长期延续传统经济高投入、低产出、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速度高度依赖于物质和资本投入,而其过程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导致资源型产业发展的不经济性特征。这种不经济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过程存在着内部不经济性,由于企业大量运用传统技术和落后工艺,导致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和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外部不经济性,对区域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三是在企业内部浪费及外部排污征费的共同作用下,企业产出效益低下,对周边区域和资源型城市(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四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变动及环保法规的不断严格,大批落后的固定生产设施在一轮又一轮的污染整治行动中不断被淘汰。回顾山西小土焦、改良焦、小机焦、大机焦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项目投资改造进度常常跟不上政策变化的速度,许多项目竣工之日往往就是取缔之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据调查,上述问题在省内一些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因环境污染的一轮接一轮的整治行动,而使当地经济发展陷入“发展—停滞—再发展—再停滞”的恶性循环怪圈之中。

(3)观念落后。从本质上讲,前一阶段在全省范围发生的污染大面积反弹现象、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当前存在的“三同时”建设不同步、环保执法不到位、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的保护、环保设施运转不同步、毁林建设、小煤窑私挖乱采等现象,以及公开抗拒环保执法、干扰执法、殴打执法人员事件的发生,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观念问题,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问题。要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将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4)建设赶不上破坏。目前,全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边建设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仅有的 101 个国家及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仍面临着被破坏、蚕食的危险,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湿地分布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防风固沙区和农田保护区尚未完全纳入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河流、湖泊、土地、矿产、森林、草地、滩涂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还有待加强,生态安全问题已成当前生态保护工作急需解决的重中之重。

(5)历史欠账太多。20多年来,山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据相关资料分析,1978年~2000年期间,山西煤炭出省外运量占到全国省际间交易量的80%,出省原煤、电力、焦炭外运量分别达到35.6亿吨、1455亿千瓦时和1.98亿吨,产品辐射26个省、市和自治区。2002年1~9月,山西煤炭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27%,外输煤炭2.07亿吨。可以说,山西能源产品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在2000年前的20年间,山西省累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1517.71亿元,占20年GDP总和的12.64%。如此巨大的环保建设欠帐,仅靠山西自身的经济实力,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在短期内是很难逆转的。[NextPage]

二、环保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整体思路及对策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低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在全国处于高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继续贯彻一手抓环保建设、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促进环境与经济逐渐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一)当前我省的环境形势与面临的主要压力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中,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主要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国内低附加值产品与国外高技术产品相对比价的劣势逐步显现,国内商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发达国家贸易中的环境壁垒。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时度势,认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同)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一系

列奋斗目标。

山西环境呈燃煤型污染。据测算,2000年山西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648.3亿元,万元GDP排放SO2、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分别为72.92公斤、62.79公斤、30.58公斤和391.92公斤,如此高的排污量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积淀的高耗能、高污染型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按照2000年数据测算,全省万元GDP能耗为4.08吨标煤,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2.85倍,与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能耗水平相当。将上述两组数据结合起来分析,在现阶段山西经济增长过程中,单位能耗与排污的关系是:平均每消耗一吨标准煤向环境排放17.87公斤SO2、15.39公斤烟尘、7.50公斤工业粉尘、96.06公斤工

业固体废弃物。

到2020年山西GDP总量要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按平均速度计算,2010年全省GDP将达到3288亿元(2000年价格),若万元GDP能耗不变、单位能耗排污强度不变,全省当年能耗将达到1.34亿吨,污染排放总量也将翻番,这是山西环境容量根本无法承受的;若要保持总能耗水平不变,届时万元GDP能耗需降到2.04吨标煤,10年平均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速度为5.95%,比1980~2000年间全国年均能耗下降速度快0.26个百分点。从当前山西产业发展基础、经济可承受能力和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仅靠节能技术要达到上述目标几乎没有希望。

由此可见,山西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同时又要使环境得到改善,必须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尽快解决结构型污染问题。但是,山西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是在国家政策的长期、强力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前一阶段的实践已经证明,目前巨大的固定资产结构钢性使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渐进的、较长时期显效的过程。因此,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中,山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一方面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欠帐;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入WTO和全球环境保护带来的新课题。伴随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要求日趋强烈,全省环保建设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

(二)21世纪前10年山西环保建设促进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在21世纪前10年,山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现阶段对山西而言,环境是一种十分短缺的“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就是对这种“资源”的“保护、合理配置、增值”,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从而达到推动结构调整的目的。

1、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结构调整进程

要保护环境资源,必须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一是要打击和惩处未经许

可占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二是要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三是强化现有企业的排污治理工作,把污染排放量减下来。从而在保持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趋好的基础上,把当前由产出效益低、污染严重的技术落后企业占用的环境资源腾出来,提供给潜力产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用,为新上调产项目提供排污容量。

2、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益

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是资源的管理者。当前,政府通过排污总量控制和对生产企业的排污达标控制来配置环境容量。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市场配置环境资源,可达到以最低费用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因此,为了减少行政手段配置环境资源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益低下、资源闲置等不经济的弊端,有必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省推广。我们认为,现阶段把排污权交易与排污达标控制结合起来实施,可对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利于提高环境配置效益,为低污染、高收益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一条扩大环境资源使用权的途径,促使排污权向单位环境损耗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收益和低污染产业方向倾斜;二是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益企业排污,推动这些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三是减少了污染物减排的投入。

3、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同其他资源一样,都有保质和增值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若能保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自净能力就会提高,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也就相应扩大,这就是对环境资源的保质和增值。反之,环境质量变差,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就会缩小,环境资源就会贬值。在本世纪最初10年里,山西结构型污染与环境容量局限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在污染型产业的主导地位被更替之前,山西省能否实现中共中央16大报告提出的宏伟目标,环境承载能力的提高与否就成为关键因素。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会对经济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破坏程度的加剧而日益增长。据此可以认为,改善环境质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高环境自净能力,就是对结构调整进程的促进和推动,就是2010年全省实现翻两番阶段目标的重要保障。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也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引导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改变当前单纯依赖资源优势发展

经济的模式。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以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废弃资源)流动为主线,研究如何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群集、关联产业互动等途径,把炼焦炉、冶金炉煤气利用与城市(镇)居民燃气改造结合起来,把煤矸石、废气、废水综合利用与工业小区生态型工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产业与经济增长联动,解决当前企业群集引发的污染在部分区域趋强问题,逐步推动经济发展步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三) 21世纪前10年山西环保建设促进结构调整的重点目标

21世纪前10年,山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降污、提能”,即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提高环境承载能力。总体看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全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考核标准,初步遏制住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二是通过“降污”及合理配置环境容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保障结构调整进程顺利推进,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1、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

通过总量控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产出的环境损耗。分阶段目标是:

(1)“十五”期间。2005年与2000年比较,二氧化硫削减20%、烟尘削减24%、粉尘削减19%、工业固废削减13%、COD削减50%,其他各项污染物排放量也要有较大幅度的削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到200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降至3.06吨标煤,单位能耗排污较2000年平均削减20%以上。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万吨)

二氧化硫 烟尘 工业粉尘 COD NH3-H 工业固废

2005年 110 96 60 20 4 1000

(2)2005~2010年期间。继续贯彻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政策,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工业固废、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0%左右,挥发酚、石油类和其他污染物排放也要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继续向低能耗、低排污方向发展,到2010年全省万元GDP能耗降至2.04吨标煤,单位能耗排污较2005年平均再削减20%。

2、减轻水资源承载压力目标

山西是严重缺水地区,要尽快减缓和遏制水资源快速衰减趋势,通过节约用水、污水回用、降低工业水耗等措施减轻水资源的承载压力,从而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保障。

(1)城市生活节水目标。到2010年,全省城市平均污水回用率达到处理量的50%,连同其他节水措施

实现年节水3.46亿立方米,预计每年可节约生活取水量约2.29亿吨,城市生活新增取水量的50%可通过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途径解决。

(2)工业节水目标。到2010年,节水型企业达标率超过60%,电力行业用水重复率超过95%,钢铁工业用水重复率超过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含电力行业)超过85%,工业污水回用率超过40%,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较2000年减少50m3/万元。

3、环境质量目标

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逐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

(1)“十五”期间。到2005年,太原、大同、长治、阳泉、临汾5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晋城、朔州、运城、永济、高平、侯马、潞城7城市市区达国家二级标准,原平、古交、晋中、离石、介休、孝义、汾阳、霍州、河津、忻州10个城市市区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五台山等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空气质量基本达标。

水环境污染状况水基本消除超V类水质,主要河流源头区、饮用水补给区达到水质功能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5个重点城市地面水按功能区划基本达标。

重要生态保护区、资源开发监管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按国家要求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荒漠化面积治理率和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分别比2000年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达到45%和25%。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指标普遍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2)2006~2010年期间。到2010年,全省地级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其他城市SO2浓度80%达到二级标准。“1311”规划中确定的10个旅游景区的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的功能标准,重点城市地面水、河流断面好于V类水质,地下水环境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集中供水水质全部达标。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基本控制住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业,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家要求,森林面积稳中有升、质量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继续扩大,新的水土流失面积、“三化”草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增速比2005年的增速降低60%,资源开发地区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

城乡生活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初步建成一批经济发展快、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环保模范城市和地区。

4、功能区划分与产业布局调整目标

到2010年,全省各市(地)根据国土资源规划、城市(镇)规划和相关产业布局规划,完成一类(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和三类(特定工业区)功能区划分工作。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一类区规划范围内,完成对破坏植被、影响景观、污染环境企业的搬迁和取缔;在二类区,基本消除工业企业与居民区交错布局现象,完成市区内重污染企业的调产改造或搬迁;在三类区,完善区域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整体规划并逐步建设区域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因地制宜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基本消除因企业零散分布导致“三废”乱排和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NextPage]

三、环保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推进方略和建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当前山西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一)建立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决策机制

1、完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各级环保部门应参与各级政府的经济结构调整、国土资源开发、城市发展、区域开发等重大规划编制工作,制订并试行对重大调产规划、发展规划和涉及全省的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在审批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对环境可能带来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在审批前应召开听政会,邀请公众参与决策。

2、开展区域环境影响动态评价工作

根据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依据山西的具体情况,尽快研究与之相配套的实施条例,使总量控制计划有技术规范和法律依据。逐步推进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工作,确定各地区不同时期的环境资源容量、环境承载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从不断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分阶段提出区域污染排放控制总量计划,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选择技术、确定结构调整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功能区划分工作

分区域制订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区域发展规划,根据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制订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主导产业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地制订不同区域的循环产业、生态保护区、清洁城市、农村环境保护、矿区综合治理等发展计划。

4、理顺管理体制

建立会审、会签、会批和统一办证制度,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重大经济建设决策和重大环境问题,审议重大政策,确保经济技术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

(二)强化环境执法管理

1、实行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根据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规划,逐步削减高排污企业的许可排污量,从减下来的排污容量中拿出一部分,分配给新上调产项目。

2、严格总量控制

在环境质量超标地区严格执行总量削减的政策,新上项目的排污量应通过淘汰或被取代老项目的排污削减量获得,确保实现增产减污。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建设,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转。

3、下大力解决环境检测手段不适应环保法规、标准要求的问题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推动环境在线检测、快速分析、网络化管理建设。“十五”期间,要重点完成县(区)环境检测站装备更新和重点污染源在线检测设备安装工作。

4、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在城市推进清洁能源规划,有条件的城市市区开征燃煤税,逐步取缔煤炭直接燃烧。根据功能区划分,调整市区工业企业布局,建设城市生态系统。调整农村工业、养殖企业布局,规范农村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改造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新技术。

(三)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1、建立低能耗、多元化、健康型的可持续产业发展模式

山西人均水资源极度短缺、可用于工业建设的土地稀少、适宜城市发展的地域受环境容量局限,经过前三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和环境的局限与高能耗产业总量扩大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21世纪前10年,山西应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本任务,转变过度依赖优势资源发展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产业的发展模式,在今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大力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着重推动低能耗、低污染型、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的产业发展,形成与当地资源、环境和谐的多元化综合产业结构。

2、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当前,煤炭矿区应大力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以洗煤矸石发电、热电联产为龙头,带动煤矸石建材、煤矸石化工产品、矿区居民集中供热等形成综合利用产业链;炼焦和冶金集中区应重点解决焦炉、高炉煤气排空问题,采取重点加强废弃煤气收集、配送、加工和利用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工业企业和城乡居民的燃料结构改造,变无效排放的“废”为综合利用的“宝”。

3、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

山西孝义市梧桐工业园区,通过炼焦洗煤矸石发电整合小区工业,在小区炼焦、发电、冶金、建材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能源、废弃物闭合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形成生态型工业体系的雏形。我们经实地调查,认为这一模式对解决企业群集引致部分地域污染趋重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在煤炭加工、转化企业群集地区,应选择试点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以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围绕关键产品和优势资源,发挥横向联系,提高不同企业的交换联系度,地域性地将各种专业生产(群落)有机地联合成一个综合生产体系(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的无废性,形成与周边现有上下游企业的产业整合及可能形成的物流供给和产品链延伸的生态型产业发展模式。

4、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开展全方位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改变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必然途径。当前的重点:一是促进得到控制,地表

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逐步完成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二是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控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加大退耕还林建设的力度,加快植树造林,控制草场和土地沙化,特别要加强黄河沿岸、汾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四)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1、拓展与规范环境保护市场需求

近20多年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所积累的环境问题,在全省相当范围已经达到或超过环境可承载的临界点,这是一笔很大的环境欠债。为此,在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尤其是在重点城市和重点行业,应将政府在环境领域的投资与规范对环境产业(主要是末端控制类产业)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一方面,扩大和完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在冶金、电力、焦碳等高排污行业迅速装备和完善必要的环境设施。这样,一方面通过减少企业排污强度,遏制环境恶化向缓解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创造出使环境产业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条件,并作出经济贡献。

2、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我国的经济调整期中,大量存在着企业改造和职工下岗的现象。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可以为企业转产和下岗职工提供一种重新发展的舞台。近期,要从环境资源管理、污染控制和排污治理、环境装备、环保技术服务、洁净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设施运营等全方位开拓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根据山西省当前的实际情况,

应把环境检测产品、燃气锅炉和炉具、煤矸石建材、汽车尾气治理产品、甲醇汽车、环保药剂、环保材料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作为环境保护产品发展的重点,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作为环保设施建设的重点。要在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引入市场机制,调动民间资产和外资进入环境保护领域。

3、把环境建设与开创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环境建设应与城市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结合,通过环境建设使一些因环境破坏而失去旅游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得到新生,使一些经营中的旅游资源获得更为绚烂和持久的价值。山西是我国地面古建筑的博物馆,有不少待开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今后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建设应与旅游景观开发、生态环境旅游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

4、抓好环保产业园区、环保交易市场建设,做大甲醇汽车运营

建议依托晋中市经济开发区或长治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筹建山西环境保护产业开发区;在临汾市建设环境保护产品交易市场;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广泛推广甲醇汽车燃料。

(五)创新奖惩激励机制

1、调整排污征费

适当提高二氧化硫、烟尘、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水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征收标准,变现行超标排污征缴为“排污缴费、超排加倍”,把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扩大到全省范围,对煤炭、采矿、开石等企业征收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在城镇开征垃圾处理、噪声污染以及服务行业的排污费。

2、加重对环境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违规排污就是破坏公共资源。应类比破坏交通基础设施、电力和电信设施条款,制订环境违法处罚规定,加重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3、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拨出专款成立环保奖励基金

环保奖励基金对在环境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视其对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重奖,并提请相关部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