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

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

摘 要 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

货币合作面临着困难和需要解决问题,阐述了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 亚洲 区域

货币 合作 前景

区域

货币合作问题近些年来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从表面上看,似乎主要应当归因于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出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们亲眼目睹了小国货币一个接一个地被国际投机资本“生吞活剥”,而在同时期的欧洲大陆,12个主权国家最终克服了重重阻碍,建立了凌驾于众国之上的欧洲中央银行,改为流通单一货币欧元。这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对于区域

货币合作问题的兴趣。但值得强调的是,东亚货币合作目前所取得的进展还不能与欧洲的情况简单等同,也不可能完全参照欧洲既定的样板进行,亚洲人更多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来加速贸易和投资的一体化进程,并尽可能缩小区域

内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1 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外因来看,区域

性货币一体化将成为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区域

性货币联盟,区域

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地区)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亚洲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属品,亚洲国家必须加强地区内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从而稳定亚洲金融市场。

从汇率制度来看,过分依赖美元的汇率安排威胁到了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亚洲国家或地区许多 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当大量国际游资对亚洲进行冲击时,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被迫大幅贬值,币值的突然下降带来了地区的经济恐慌,股价巨幅下跌使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打击。要消除建立在美元挂钩的汇率风险、降低经济交往的不确定性,唯一途径就是消除美元的影响,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中解脱出来,创立亚洲统一货币。

从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来看,区域

内的货币合作和单一货币的实施会使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还可以进一步稳定汇率,从而扩大区域

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促进经济的发展。

2 亚洲金融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欧洲联合相比

,亚洲金融合作仍然举步维艰。欧洲货币合作不仅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而且欧洲联合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化、宗教和政治传统。这种类似的传统在亚洲仍未出现。除了政治因素外,目前亚洲金融合作

面临的难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2.1 亚洲各国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是发展亚洲货币合作的重要障碍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区域

货币合作的基础是相近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以及要素的自由流动。只有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近,区域

货币合作才可能使各方在应对外部冲击的时候获益。否则,在区域

内部货币对外联合浮动的时候就可能在贸易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方面出现种种矛盾,很可能使合作流产。目前亚洲各国的现状阻碍了在亚洲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可能性:①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 计)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日本为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为第二层次,中国与亚洲的四小虎为第三层次,其他国家为第四层次;②亚洲各国与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较差,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很多,其中人员流动的限制更严格,流动性最强的资本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金融危机后这种限制进一步得到加强;③各国经济开放度差异很大。除中国与日本有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外,其他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较大的相似性;④东亚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较低。东亚的金融市场中除了香港的国际化程度

较高之外,其余的都限于本国范围内,金融一体化的程度

较低,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长期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

2.2 亚洲金融合作缺乏“领头人”

欧洲货币一体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强大稳定的德国和强劲稳定的马克。伴随着日本贸易金融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东亚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日本在对外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地位急剧提高,正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东亚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的核心和主导。然而,日元的国际化程度

并不高,不仅无法和美元匹敌,而且与欧元出现之前的马克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日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比重较低。尤其是,目前日本经济的软弱状态和日元的不稳定状态并无好转的迹象。因此亚洲的金融合作缺乏“领头人”。

3 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

全球化前景下,作为货币体系基础架构的货币联盟演进路径具有多种可能性,目前至少有单一货币联盟、多重货币联盟以及主导货币区域

化三种形式。未来的亚元属第二种演进路径,即多种货币联盟,其演进大体上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

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亚洲汇率联动机制;三是最终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是区域

内危机解救机构的设立和核心货币的选择。

3.1 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 (Asian Monetary Fund)

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反危机政策的不力和美国的干预,使得亚洲国家危机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亚洲各国都认识到,只有建立区域

内的危机自救机构,才能增强自身经济的独立性,抵御国际游资的冲击。

3.1.1 IMF 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成立于1944年7月,IMF 对帮助危机国家摆脱困境,增强外汇储备以恢复国际投资者信心、缓解国际投资者的进一步冲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在频繁的金融危机中,IMF 的救助措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进一步促进了危机的恶化。这主要是由于IMF 本身所固有的缺陷所造成的:

IMF 决策机制缺乏公平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根据IMF 的投票制度,成员国投票权大小取决于其缴纳份额的多少。因此,发达国家的投票权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成员国需要及时援助的要求

往往不能获得通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美国认为东南亚经济与自己关系不密切,因此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极力反对成立亚洲货币基金以稳定亚洲金融市场,仅仅主张由IMF 提供有附加条件的援助。直到香港股市暴跌进而引发全球股市下跌,波及纽约股市,美国担心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会危机自身经济时,才开始督促IMF 实施并亲自参加援助计划。

运作机制僵化,缺乏灵活性。作为最后贷款人,基金组织应当在成员国发生危机时起到提供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的作用。但是,基金组织在几次金融危机中的援助反而由于苛刻的附加条件起到了恶化危机的作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虽然亚洲各国危机的成因和表现不尽一致,但是IMF 所开的“药方”却是千篇一律。从实际情况看,IMF 这些条件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资金实力不足。作为最后贷款人,基金组织应当具备充足的流动性,但IMF 目前的资金状况却令人堪忧。例如,IMF 于1997年8月11日对泰国实施了第一次援助,涉及金额160亿美元,IMF 仅承担其中的40亿,其余部分由其他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承担,因而延缓了援助的时效。

3.1.2 亚洲货币基金(AMF )的设想

作为区域

性金融市场的研究中心,AMF 应发挥以下几个方面功能:第一,对各成员国进行常规性监测,提出分析报告以及金融监管和政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研究制定成员国金融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规则,加强各成员国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关技术援助与培训制度,提高各成员国在金融运作方面的透明度和监管有效性;第三,建立融资机制,分散和化解区域

金融风险。通过集中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以及从国际市场上筹集资金,向国际收支出现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融资支持,以稳定金融市场;第四,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对陷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及时的紧急援助,以稳定金融局势,防止区域

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3.2 关于亚洲单一货币区中核心货币的选择问题

一种货币要为区域

内各国所接受,首先汇率要稳定,这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其次,经济发展应较为稳定,开放程度

较高,这是一国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此外,政府要拥有充足的黄金外汇储备,以及从国外融资的能力,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汇兑要求

。目前,较为可能的是以日元或人民币作为核心货币,建立单一货币区。

3.2.1 以日元为核心建立亚洲单一货币区

日本的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其通胀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日元也是区域

内最国际化的货币。近年来,日本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某些国家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美国。但从目前东亚地区的发展状况来看,“日元圈”的形成乃至日元国际化的推广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第一,日元汇率波动频繁。一种货币要被人们接受,成为国际区域

的硬通货,汇率的“稳定”是重要的先决条件。但1995年以来,日元的汇率便开始一泻千丈,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竟贬值了近100%。以后,日元便开始了一段剧烈的动荡期,从1998年8月到1999年5月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最高值超过了最低值的25.9%。

第二,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恶化。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就已经大量出现,但一直被遮掩起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不良债权进一步恶化,一些

银行证券公司相继倒闭或被兼并,金融体系无法正常运转。如果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破产、倒闭风盛行,必将造成日本金融业的瘫痪,影响到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而影响到日元的稳定,日元国际化更无从谈起。

第三,日本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局限性,将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亚洲国家难以忘却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给亚洲人民带来的苦难,对日本在亚洲扮演“领袖”角色十分反感。此外,美国的作用也是影响日元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日元的国际化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双重障碍。

3.2.2 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中国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整体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在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发言权。结合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不难看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有现实基础的。 第一,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也有了显著的飞跃。加入WTO 以后,我国的开放程度

还会加大,经济、金融全方位开放将直接推动人民币在区域

内、以至国际上的广泛

使用。

第二,国家外汇储备大幅猛增。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居亚洲第一位。这大大超过了国际上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和货币国际化应具备的标准。充足的国际储备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打下了基础。

第三,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稳中有升。这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进而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保障。

1996年,我国成为IMF“第八条款”国,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部分国内可兑换等多层次的可兑换性。但是目前人民币还不是一种国际化货币。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民币将逐渐成为国际化货币。 展望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虽然目前建立亚洲单一货币—亚元存在诸多障碍和困难,但如果亚洲各国能相互信任,互助合作,亚洲经济能够相对平稳发展,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仍有巨大的空间。同时,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大国,有必要积极参与到区域 货币的联盟进程中来,并为它的构建与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胜刚.区域

性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 J].财经科学,2002(4)

2 余永定,何帆,李婧.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 J].国际金融研究,2002(2)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