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

因素。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了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的情况。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这一目的教学主要讲了3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男子服饰的变化情况。(1)中西方服装的并存:体现出两种文化的激烈的对抗(2)西装的传入与流行的大体情况。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而真正流行开来则是在民国成立以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规定为男子礼服之一,二是着装人数的增加。(3)西装流行的原因。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共和建立,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民国成立后,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过时,满式的鞋帽、衣饰已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在民国初年,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4)建国以后服装的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不如说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3.女子服饰的变化。(1)旗袍的流行:旗袍式样的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旗袍的流行也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民众审美观念在服装方面的变化。(2)饰品佩戴的特点:辛亥革命后朝着简约化的方向发展,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兼具实用价值的装饰成为时髦女性的爱好。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这一目的教学主要讲了2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1)四大菜系形成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活动的活跃提供了前提,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适应、趋时、吸收和创新是根本。(2)其他地方菜系。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谈一谈本地菜系的特点,和他们品尝过的其它菜系有什么不同。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中西饮食的比较: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

【居室建筑的演进】这一目主要讲了3个方面的问题: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讲清楚为什么称之为“四合院”: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尽正屋有廊,谓之四合。

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3.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

【西俗风尚的变革】这一目主要讲了4个方面的问题:

1.西俗风尚变革的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

2.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

3.丧葬礼俗的变化。(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4.其它社会风俗: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四、 教学设计

教师导言: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分析一下图片中的建筑是什么风格的? (展示课件)

学生:欧式

教师提问:那么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大量的出现欧式建筑的?(提示: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其中就有很多欧式风格的建筑,但是以前由于中国闭关锁国,欧式风格的建筑并不多)

学生:鸦片战争以后

教师:对,其实鸦片战争也就是近代以来,发生变化的不止建筑风格,其他方面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迁。本小节我们着重学习“衣”、“食”、“住”和社会习俗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变化与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的。 第一篇章:服饰篇(衣)

请同学阅读课文,思考:中国近现代男女服饰有什么样的变化?

1.中国近现代男子服饰的变化: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列宁装

学生:男子服饰原来以长跑马褂为主,鸦片战争后西服传入,民国以后开始流行;辛亥革命后以后的几十年,中山装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改革开放后,男子服装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西服、茄克、风衣、运动休闲服等,个性化更加明显。 投影 长跑马褂 西服 中山装 休闲服 教师: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学生答、教师补充: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共和建立,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民国成立后,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过时,满式的鞋帽、衣饰已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在民国初年,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投影: 满族旗袍 30年代旗袍 当代旗袍 列宁装

学生:女子服饰从晚清的宽松肥大开始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受青睐;改革开放后,女性服饰从封闭走象开放。

2.合作探究一:分析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⑴内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⑵外因: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3.合作探究二:请你观察图片,说明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原因,试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服装的变化。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青睐。原因是中国照搬斯大林模式,受苏联影响很大。

“文革时期”,民众服饰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原因是受政治影响,民众服装单调。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变化:总体上,人们的服饰过去主要以“灰白”“军绿”为格调,样式陈旧。如今,人们日益讲究穿戴,而且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4.活动设计:搜集家里的老师服装,搞一次老式服秀,感受服装文化的魅力。

介绍自己的服装。 设计自己的服装。

为上海世博会设计各国元首的礼宾服装。要求体现中国元素,反映

中国精神。

5.议一议:归纳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几次变迁。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建立。主要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西装、中山装、旗袍同时流行。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特征: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列宁装、干部装、绿军装成为时尚。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服饰美观大方,款式层出不穷。

第二篇章:饮食篇 (食)

1.中餐:四大菜系。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亮出小组活动成果。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各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投影: 糖醋黄河鲤鱼 烤猪 麻婆豆腐 盐水鸭

学生分组讨论,介绍活动成果:

(1)鲁菜: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

(2)粤菜: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五蛇羹、盐火鸡、蚝油牛肉、烤猪、干煎大虾碌、冬瓜盅。

(3)川菜: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

(4)淮扬菜: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 教师: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食俗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答、教师小结:西餐逐步开始在中国流行,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开始受到国人的欢迎;洋葱、土豆、卷心菜、胡萝卜等,西式佐料如番茄沙司、胡椒粉、咖喱粉、味素等进入百姓家;西式点心也逐步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探究三:四大菜系形成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活动的活跃提供了前提,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适应、趋时、吸收和创新是根本。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中餐成果。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菜谱。

请同学们设计好自己的饮食结构

2.西餐:⑴西餐传入的时间与简介。

⑵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食俗产生什么影响? 西餐逐步开始在中国流行,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开始受到国人的欢迎;洋葱、土豆、卷心菜、胡萝卜等和西式佐料如番茄沙司、胡椒粉、咖喱粉、味精等进入百姓家;西式点心也逐步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建议:调查秦皇岛地区还保留哪些传统菜肴?

体验一次西餐。

3.议一议:中西饮食的比较: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它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

第三篇章:住宅篇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北方的四合院 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尽正屋有廊,谓之四合。

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3.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一般称为“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

4. 教师: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20世纪30年代前

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5.探究建议:调查河北省保留的西式建筑。

第四篇章:风俗篇

1.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

⑴近代婚姻风俗的变迁。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的作用。

⑵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

活动设计:(1.)参加一次婚礼,走访老人,比较近百年秦皇岛地区婚俗的变化。(2.)亲身体会新式婚礼。

文明婚礼

梳一东洋头,批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秀裙一概不用;昂首登舆,香花簇拥,四五障碍,无须伪啼假器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文明婚礼的出现有哪些原因?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原因:⑴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受西方近代文明影响。⑵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姻制度,革命派更是倡导婚姻自由。⑶新一代知识分子,尤其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敢于身体力行,闯破封建牢笼。

影响:进一步宣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

3﹒丧俗礼俗的变化: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⑵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4.其它社会风俗: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点头握手、迫令放足、反对迷信、剪辫易服)

议一议: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客观: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主观:维新思想、革命思潮的推动。

说一说: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征:

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五)、课后练习

1、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称为“干部服”的是下列哪种服饰

A. 西装 B. 列宁装 C. 制服装 D. 中山装

2.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建立后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 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 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 的变化

5. 下面不属于民国时期变化的风俗是

A. 剪辫 B. 火葬 C. 放足 D. 握手

6. 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则以旗袍为日常着装 B. 中西餐并行于世

C. 京津地区出现了欧化住宅 D. 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

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国外,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问:(1)康有为辫子在哪些方面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剧变中的作用。

思路提示:本题是书本知识的扩展和应用,首先要仔细读懂材料,然后结合书本有关知识、紧扣设问回答。

参考答案:(1)首先,近代社会“尤尚机器”,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其次,辫子的存在不便于近代方式的战争的需要;再次,鞭子的存在既不卫生又会耗时梳刮。(2)风俗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它的剧变勾勒出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社会变化又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以社会生活方式,也就是风俗,既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促使社会关系变化的不可取代的物质力量。对辫子的态度,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的社会风尚的剧烈变化。

六、学习资源

【推荐书目】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丛书》 大连海事大学 2003年1月

②《中国传统服饰(法)》 外文出版社 2003年1月

③《中国传统民居》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

【推荐网站】①http://www.haotushu.com/book/49248/

②http://www.wenyi.com/

③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8792/8792896.shtml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