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中的树与人

《合欢树》中的“树”与“人”

思想所能有的深度,情感也可以达到。

——题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任佳怡

围绕《合欢树》这篇课文,有两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一是文中的“树”倒底象征谁,二是如何理解“孩子”的意义。由于对以上两者缺乏清楚的认识,老师们很难把握文章结尾的深意——“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句话简直像一则难猜的谜语。其实,经过细致分析,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树”与“人”的双重隐喻分别指涉了不同维度中的作者自己,而隐喻背后,实则埋藏了作者深深的念母之情。

一、 “合欢树”隐喻现实中的作者

史铁生用“合欢树”来隐喻现实中的自己,我们是可以在课文内外找到依据的。 合欢树与作者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合欢树发芽漫长而艰难,作者一生命运多舛;作者最颓废的时候,母亲都没有放弃对他的希望,就如她不舍得扔掉没有生命迹象的合欢树;多年以后,合欢树开出艳丽的花朵,作者第一篇小说得奖,这一切母亲都无缘见到„„ 所以课文第七段当老邻居们提醒作者“到小院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这时,作者“心里一阵抖”。这个“抖”字,传神地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与苦痛:是啊!花满枝头,恰逢作者走上人生正轨,可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只留下同受“昔人”恩泽的人与树,相顾无言。树名“合欢”,作者的心中却落满悲愁。

因为这份“悲愁”,作者“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但后文他又“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毕竟,这棵树是联系作者与母亲的记忆纽带,看到树,他就会想到母亲当初是如何“种树”一般悉心栽培自己的。这些回忆,满溢着苦涩的甜蜜,如今,真是令作者“近乡情更怯”啊!

也许是基于合欢树与自己命运的联系,作者在其他作品中亦将合欢树视为自己现实生命的象征。他曾在一篇叫做《游戏·平等·墓地》的散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死后,不要用冰冷的墓碑的方式来宣布他的死亡,而是可以种一棵生态的树,“为了记住这一棵树下埋的是谁,也可以做一面小小的铜牌挂在树上,写下死者的名字。比如说我,那铜牌上不要写史铁生之墓,写:史铁生之树。或者把树的名字也写上:史铁生之合欢树。”①

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名字与一棵树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一个原因——这棵树,是作者坎坷命运的写照、念母情结的归宿。

说完了“树”,再来说说“人”。

二、 “孩子”隐喻理想中的作者

《合欢树》一文中,最令人困惑的就是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孩子”了。

文章第七段,闲聊的老邻居们提到了一件奇事——一作者与母亲“原来居住的房子”迎来了一个新生儿,这个新生儿“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他真的是在看树影儿吗?他会不会在看树上的鸟儿、或看树后的天空呢?退一步讲,如若他果真在看树影儿,到了第二天、第十天、第二年,谁还会将这件“奇事”牢记在心呢?恐怕除了作者自己,就没有谁了吧!也就是说,作者主观上特别希望“坐实”孩子与合欢树之间的联系,不管这种联系是多么隐晦。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或许我们能从文末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写道: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注意!孩子是“跑”着去的。对于一个失去基本行动能力的残疾人而言,这个词是他心头的一道抹不去的伤痕。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回忆了一次母亲说错话的经过: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②

作者和母亲素来默契地避开这一类字眼儿——“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但在史铁生因病残废之前,“跑”和“踩”确实是他童年曾有过的珍贵回忆啊!

多年以后,有一个“陌生”的孩子,住在他曾经住过的地方,代替他盯着那棵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合欢树。难道说,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我想不是的。试看《我与地坛》的结尾,作者也提到一个孩子,他究竟是谁呢?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欢蹦”。) “当然,那不是我”。(没有人会认为这个蹦蹦跳跳的孩子可能是作者,但他却从反面强调了一下,用意何在?)

“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姓名,大可忽略不计。”③(原来上文的否认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孩子”就是作者!)

为什么能跑能跳的孩子与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会是同一个人呢?骆玉明先生这篇名叫《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的文章似乎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他写道:

“苟活的耻辱一刻也没有被忘记,由自己决定的死亡作为人拥有自由的最后一次证明,常在司马迁的怀念中。所以,我们从《史记》中看到许多壮丽的死亡场面:屈子披发徜徉,抱石沉江;荆轲悲歌易水,一去不返;项羽在可以逃脱的机会中,以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向颈;李广并无必死之罪,只因不愿以久经征战的余生受辱于刀笔吏,横刀自刎„„他的笔墨中倾注着慷慨的激情,至今尚能震撼人心。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和历史人物的对话,写作本身也成了司马迁自己对死亡的心理体验。”④

将史铁生与司马迁作比并不合适,但如若司马迁可以在历史著作中将自己的心影投射在英雄人物身上,从而体验到现实中不可能获得的自由,那么史铁生同样可以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能跑会跳的“孩子”构筑起另一种人生的可能——健全者的运动能力不是比千万次残疾者的获奖经历更令人心动吗?史铁生是多么羡慕这个“孩子”,宁愿自己变成他啊!

这个“孩子”除了代替他“跑”,还能代替他做些什么呢?

三、“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由上文分析可知,文中的孩子实际上隐喻理想中的作者自己。在理想世界中,作者化身为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了,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他不但能跳能跑,还有着全然幸福的回忆——他“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孩子的回忆是多么甜蜜啊,不掺杂一丝苦涩!与现实截然不同,他与自己的母亲之间,再也不会横亘如此多人生的苦难和无意的伤害!

这样的世界是无疑美好的,只有一点缺憾,那就是“他(这个孩子,也就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己)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树是谁种的呢?当然是母亲。问“树是怎么种的”,弦外之音就是问现实中的“我”是怎么被母亲“栽培”长大的。让我们来看一看,“树”是怎么“种”的: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

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到没太害怕,心想死了到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⑤

“那时,我仍然没头没脑地相信,最好还是要有一份正式工作,倘能进一家全民所有制单位,一生便有了依靠。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我记得那地方廊回路转的,庭院深深,大约曾经也是一座庙。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保证说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其实仍可胜任很多工作。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我那时年轻气盛,没那么多好听的话献给他们。最后出来一位负责同志,有理有据地给了我们回答:‘慢慢再等一等吧,全须儿全尾儿的我们这还分配不过来呢!’此后我不再去找他们了。再也不去。但是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去之前什么都不说,疲惫地回来时再向她愤怒的儿子赔不是。我便也不再说什么,但我知道她还会去的,她会在两个星期内重新积累起足够的希望。”⑥

“母亲去世时,我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⑦

原来,母亲在“种树”的过程中,是这样含辛茹苦,一面为了给儿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必需点头哈腰忍受某些人的“满口官腔”,另一面还要回家安抚儿子残疾的身体、脆弱的自尊以及由此而生的暴躁脾气。母亲用她的全副身心去呵护、鼓励、栽培绝望的儿子,她渐渐变老了,头上长出了白发,话也越来越多。忧愁更加速了她的衰老。终其一生,她还是没能亲眼看到小树开花,儿子成才。

母亲去世后,作者为自己年轻时的任性而内疚不已。在《我与地坛》中,他有一段真挚的独白。摘录如下: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⑧

他终于读懂了母亲一生的爱与辛酸,满怀感恩之情。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合欢树,是可以面对的吗?作者在去不去看合欢树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正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

为了避免灵魂的痛苦,他逃入了理想世界,化身为一个“孩子”。可是这个没有经历过人生风雨、天真无邪的孩子哪里会懂得母亲的苦难与挚爱呢!作者是懂的,既如此,他不幸的人生便具有了某种独特性和深刻性。

他终究是不愿意成为“孩子”的。 ①

②史铁生《游戏·平等·墓地》,《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0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7—1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③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选集》第3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④骆玉明《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一个甲子的风雨人情:笔会60年珍藏版》第459页,文汇报笔会编辑部编,文汇出版社2006年。

⑤史铁生《合欢树》,《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⑥史铁生《庙的回忆》,《史铁生散文选集》第20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⑦史铁生《老家》,《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9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⑧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选集》第22—2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