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课题

一、文综课堂中“居安思危”教育渗透的作用

民族危机意识,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应有的一种意识。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秩序也相对安定,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造成了人们危机意识的日益淡薄。这点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现在的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居安思危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因此,开展居安思危教育,应从学校抓起,充分发挥好学校居安思危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即教书育人也。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其居安思危的教育。做为一线教师,由于所教学科的限制,往往重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居安思危教育的渗透不应忽视,可以说是刻不容缓。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更好地结合,做为一线的教师真的应该把渗透居安思危意识作为已任。在课堂中居安思危教育渗透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生命意识

通过文综课堂“居安思危”教育渗透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由此启迪21世纪的青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们身上,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我们不能延长它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激发学生创造有价值生命的学习动机。

二、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首先,以民族英雄所处的社会背景为依托,把他们所持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爱国行为和创建的历史功勋都逐一给学生强调、讲述;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历史故事片、幻灯片、图片,让学生创办手抄报、专栏等,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在民族危亡时刻英雄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启迪学生学习民族英雄炽热的爱国思想、光明磊落精神和为国献身的高风亮节,从而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其次,以知识分子热爱祖国为国争光、自觉地挑起重任的生动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就是爱国主义。从而鼓舞我们中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具有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危机意识

从国家角度,近代屈辱的中国给了我们学生以深刻的警醒,血和泪的历史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讲,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共同富裕仍是有待实现的一个过程。

从国防角度虽然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尤其是国际战略格局处于新的调整时期,我国的周边环境又比较复杂,民族、宗教、领土争端从未停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活动、台独势力依然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我国与有关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未根本解决。虽然我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团结得到巩固,但是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仍然十分猖獗。

总之,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使我们在忧患中警醒、在警醒中奋进,才能够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学生更应该由此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习动机,掌握科技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使他们牢记历史教训,勇敢地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二、史、地、政各学科如何渗透“居安思危”教育

(一)历史学科

以史为鉴,资治育人是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如: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致“文景之治”的出现。李大钊也曾说过,我国革命应当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通过历史教育达到“鉴古观今”的境界。

改革开放至今,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同时,国际上仍然存在着颠覆社会主义以及敌视中华民族的势力。而这一代青少年由于出生和生长的环境比较优越,容易出现自满、骄傲的情绪,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特别是新课程中有关人文功能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更积极、努力的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突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中增加了“居安思危”栏。以下就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观。

从近代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中,我们就可以汲取教训“真爱生命,远离毒品”;从五大侵华战争中,我们也可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中国人被无辜地杀戮,深刻地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由此启迪21世纪的青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们身上,使学生们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使他们明白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和生命等价甚至是于高于生命的,而什么样的东西是不需要用生命的毁灭做代价的

二、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自信力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从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到商鞅变法,汉武大帝的大统一、强盛的唐帝国、疆域的空前辽阔,唐乾盛世的辉煌无一不是在述说祖国历史的光辉灿烂。可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火烧圓明园、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无一不在诉说着外国侵略者的罪行。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把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光荣与辉煌,同近代历史的衰败与屈辱相对比。使学生深刻认识落后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危机意识。

今天、台独、藏独势力活动猖獗,日本右翼分子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罪行,贩毒,吸毒现象屡禁不止,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赌博、追求享乐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应结合历史史实,教育学生充分认识:

1、台湾自古以来就中国的领土,从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再看清朝设置台湾府,以及二战中(开罗宣言)的发表,无一不证实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年学生应学好历史。用史实同台独分子进行斗争。

2、元朝时,中央设宣政府管辖西藏,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未放弃对西藏的管辖,藏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

3、近代开始,林则徐就领导了著名禁烟运动,贩毒,吸毒不仅摧残人的生命,更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青年学生应远离毒品,同贩毒,吸毒行为斗争。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世界正逐步融为一个整体。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剧,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革新精神的民族。从管仲的改革,商鞅变法,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无不证明改革的巨大作用。因此,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要适时制定经济政策,闭关保守是要失败的。

5、要结合历朝历代追求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育学生拒绝不良诱惑,与赌博,追求享乐等现象斗争。

(二)地理学科

一、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1.资源渐缺, 破坏严重。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快和经济发展过猛而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 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源短缺和破坏, 目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 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的快速发展。据统计, 目前全球受到荒漠化不同程度危害的土地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如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80亿吨以上, 居世界之首, 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1000多平方千米, 甚至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荒漠地。

(2) 水资源: 由于淡水资源全球分布不均, 约60%的区域缺水, 43个国家面临淡水不足问题,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适当地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 无控制地将大量污水排入河湖, 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等问题。

(3) 矿产资源: 地球上蕴藏各种金属, 非金属估计其耗竭时间将在数十年以至数百年陆续出现。

(4) 能源资源: 若按耗用量的增加率推算,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21—2035年耗去80%, 天然气只可维持40—50年,而煤可供200—300年使用。其他如水能开发虽然人类已积累不少有关的技术、经验, 但有关建设大型水坝而引起的河流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仍未被彻底克服。至于核能也始终摆脱不了正常的核意外的放射性污染的阴影, 太阳能在技术上一直未能突破光电转换效率低的状况。

(5) 生物资源: 破坏日益严重, 主要包括森林、草原及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和灭绝。如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 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

2.环境日益恶化。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造成的酸沉降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性气温升高以及核意外和核试验中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石油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森林、草原等大面积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气候、生态、物种的失衡等, 这些问题只处于研究和了解阶段, 再加上其形成机制一般都很复杂, 影响地域广, 治理上有一段很长的路。

3.人口膨胀。人口数量过多对各种自然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构成压力, 造成各种耗损和污染的问题, 这些问题反过来又直接威胁人类存在。至1985年, 全球人口已达48亿, 年增率为

1.7%左右; 1995年, 我国大陆人口达12亿; 2005年1月6日, 为我国13亿人口日, 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1986年起, 我国人口每年增加1500万; 每年消费粮食( 每人按200公斤) 30亿公斤, 每年消费布料( 以每人每年消费2米计算) 3000多万平方米, 需要增加住宅( 每人按4平方计算) 6000万平方米; 每年消费全国新增加国民收入的20%, 中国文盲达2.5亿, 12岁以上的女性文盲率达45%。我国本是“地大物博”,但按人均计算, 就成为“地大物薄”。

二、在居安思危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虽然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 但他们已具有一

定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客观地分析上述问题, 有利于他们培养居安思危意识, 树立发展观念。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将居安思危意识教育贯穿于相应知识点中, 有的放矢, 切忌空

洞、抽象, 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应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要从本质上与“悲观论”严格地区分开来。居安思危意识教育不是悲观主义, 而是让学生

了解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甚至区域问题, 培养他们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居安思危意识已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他们“先天下之忧

而忧”的思想, 使他们穷则思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

(三)思想品德学科

忧患意识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鼓舞历

代爱国人士为国家前途、国家命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然而,由于社会氛围,舆论宣传、教育理念等的偏差,导致当前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忧患意识淡薄。在思想品德课中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方式和操作还不尽人意,但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既十分丰富又具体生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忧患意识教育,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忧患意识。

一、热点时事专题大讨论

关于某阶段的热点时政,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即时”原则,并以专题形式引入课堂,多角度有侧重地进行时事专题大讨论。我曾开辟了一系列的专题课,比如以《居安思危----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为题进行国防教育。这堂课中我通过当时的热点----《义务兵役法》中一些新规定的解析,设计出活动内容和课堂提问来解决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大学生是否应该报名参军”、“有哪些具体要求”等,使大家了解了国防的重要性。 在探讨解决这一情景题时,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行了一场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后就要挨打,强大的国防需要有强大的军队,你不参军我不参军谁来保家卫国,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都明白了这一道理,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开展专题报告会

针对目前中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动向等问题进行讨论与解答,多角度给学生以知识的冲击,在答疑解惑的同时,让他们的心与国家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将国家利益放到第一位。通过这样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树立高尚的情感和信念,把忧国之情、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融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动中。活动中要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根据初中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分层次拟订计划,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辩论赛、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手抄报评比等)和途径等进行。

三、利用社会现实进行居安思危教育。

奥运会在中国召开,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神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等,振国威,聚民心。然而,H1N1甲型流感的爆发,南北方先后遭受雪灾,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等自然和人为事件频发,我们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现实的存在。自然灾害的发生警示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然灾害是不能避免的,但自然灾害发生后,怎样使受灾程度减到最小,怎样使人们在灾后都能够展开自救、互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从中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忧患意识的增强,从而达到进行居安思危教育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生活在物质文明相对繁荣环境中的中学生,缺少困难和痛苦的磨砺,追求时髦,讲究享受者比比皆是,如何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国与国之间激烈的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可见只有提高人文素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才能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行。

三、史、地、政各学科导学案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使他们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增强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通过讲授我国的基本国情,使他们正确认识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使命感;就我国内部存在的、可能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隐患展开讨论,激发他们关心时事、研究国情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成为有用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学校教育方面,除了教材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忧患意识不够外,更严重的是我们的教学理念有问题。曾经有不少人写文章为我们的少年叫屈,说他们玩的时间少了,身上的书包重了,心理的压力大了,等等。这固然有些道理,但我们却不敢完全苟同。我们认为,青少年未来所面对的是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已加入了WTO,青少年将与全世界的人去展开就业竞争、生存竞争,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塑造中,连一些小小的家长的训斥、老师的善意批评都承受不了,那日后将怎么去面对工作压力,怎么去面对严酷的社会竞争,怎么去面对时代和社会的挑战。比如说,一个青年在就业屡屡受挫后,特别是在被老板“抄鱿鱼”后,是否能冷静反思、是否不怨天尤人,如果不能,又是否会觉得过分受辱,在难以自我控制或不能进行心理调节的情况下选择极端行为——自杀?如果他真的去自杀了,那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吗?因此,我们着实不可把爱护下一代与必要的意志培养及心理训练、忧患意识培养完全对立起来,因为心理上的不健全远比生理上的畸形更可怕。

当今的“小皇帝”太娇气,太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太缺乏同情心,太缺乏谦让修养,太缺乏恶劣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并对他们的未来忧心忡忡。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毫无忧患的氛围中。家庭成员和老师对他们都是百般呵护,对他们而言,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不曾遇到什么打击,自然也就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更谈不上具有独立的应变能力了。个人如此,民族更是如此!这恐怕是我们民族最大的忧患了。

初中文综老师,应在塑造学生人格时,以平淡之心讲述历史上的辉煌,以浓墨重彩来展示昔日的耻辱,让忧患警钟长鸣!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反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进了竞争机制,使人人时时感受压力而忧患前景。青少年作为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他们具备了忧患意识,就能时刻警醒自己,这样我们中国前进的步子就会更快、更稳!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