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导论论文

《公共气象服务导论》

题 目: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分析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任课教师:

二O一二 年 十二 月 十二 日

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摘要: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公益性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刻不容缓。

关键字:气象服务;效益;提升服务水平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通过使用气象信息或者接受气象服务,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风险应对意识,并且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我国气象信息服务所发挥的效用与社会需求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公众气象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气象部门有必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评估等工作,深入了解公众用户的需求情况,从用户角度对当前的气象服务提出改进措施,以全面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一、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

公众气象服务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或者网络等媒体,以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为主要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活动。

公共气象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它可以明确宣称政府就是公共气象产品的提供主体;社会公众是公共气象产品的消费受益主体,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气象产品的途径是社会公众媒体;公共气象的宗旨是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产品的满意程度,不断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细性和多样性的气象服务需求。

二、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三、我国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的较晚,因此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具体有几下方面:

(一)公共气象服务理念有待加强,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的存在,直接导致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从服务理念方面看:一些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公共服务的理念还要进一步增强,素质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有待强化。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公务人员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

轻服务的现象;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性思维。

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仍然比较薄弱,进一步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和理念尚待强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界定还不够明确,全民均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二)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缓慢,质量和数量均有待加强

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作为一个国家和政府投入的公益性事业,仅仅依靠国家提供资金的发展速度很难和整个经济体的发展相匹配。中国的气象服务的年产值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了较大的差距,一小部分的有偿服务难以提供公共气象服务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其次,作为我国的气象服务,除了数量存在不足以外,其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气象预报的准确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也正是由于公共气象服务的目前的不足,也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消费的信心,不利于了市场的长期发展。

(三)气象服务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不强

公共气象服务的特性要求每一个气象工作者必须要有公共服务意识。服务意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气象服务水平,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气象队伍的公共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其原因在于我国现在的气象产业的产出不强,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是很强烈,打击了气象服务产业人员的积极性,服务的意识变弱。

四、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设性提议

(一)根据各地差异建设重点服务任务

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

(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为了拓宽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促进气象服务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面对 21 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现化代和可持续发展给我们提供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目前的人才队伍现状以及今后气象服务商业化人才队伍在商战中的战略地位。

针对我国现在的气象人员不足的现象,应该在高校中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气象人才,同时培养他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意识,通过高校里气象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公共气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各级气象部门应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为各级领导和各行各业、重点工程提供气象科技服务。加强全方面合作,不断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依托其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网络平台,大力发展信息资讯业。

(2) 加强与电力、交通、保险等气象敏感行业的深层次合作,努力开拓行业气象服务。

(3) 加强国内气象工作者之间经常性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我国气象服务的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4) 加强与外国气象服务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成功经验。

五、小 结

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正处在稳步发展的阶段,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气象产业将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气象服务也必将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大河,孙鸿烈主编.《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马鹤年,沈国权,阮水根,秦祥士等.《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许建民,孙家栋.《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第四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4】郑国光在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08.9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