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及其文论观

  【摘 要】中华文明五千年,在这个文明的国度里,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著名的有两大流派,即儒家流派和道家流派。下面就儒家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思想和文论观略作一述。

  【关键词】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文论观

  一、孔子的思想和文论观

  (一)孔子的一般思想

  1、关注现实,忌形而上的玄思,认为形而上的玄思是无法验证的问题,观注人道而不关注天道。他认为四时形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地震、火山等自然各种奇异现象。

  2、政治思想,主张克己复礼,即只有克己才能回复周礼。

  3、伦理思想,首先以“仁”为核心内容。人要有爱人的思想,泛指所有的人爱人,泛爱众才具备爱人的条件。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把别人当做人来对待,才能做到爱人,它是泛爱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别强加给别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杀身成仁”告诉了我们人如何才能成为“仁”的道理。其次以“礼”为表现形式。把言行举止表现出来,才能以“礼”来做到“仁”。提出“身心修养”的观点,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同世界。要求人们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克己才能实施“礼”。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删诗”。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典籍流传与孔子有关,经过他系统的整理,针对社会流行的3000首诗歌进行删除及保留,最终选定305篇,编成一个集子,现称《诗经》。

  1、文艺的社会作用(1)诗歌具有修身之功用,体现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经过这三个阶段。从学习诗经开始,诗经是由他整理编定,是非常优秀的,读诗会无形中受到一种感染。诗歌是艺术形式,具有引譬连类,感发意志的作用,听了也能使人心平气和。(2)赋诗言志,不读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援之以政”说的就是诗歌在外交政治活动中的作用,古代如此,现代社会也必不可少,也是如此。(3)诗可以起兴,引譬连类,感发意志,现在许多民歌写法上采用“兴”的写法,例“信天游”中“一碗碗凉水一张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读诗可以观社会风俗之盛衰。能使人的思想心灵相互交流,具有团结相协作的功能。诗也可以怨,怨刺上政,具有批判现实的功能。小子何莫学夫诗?识于草木虫鱼之名!通过谈诗可熟悉,认识大自然的各种现象。

  2、文学批判的标准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它所表现的必须是纯正、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使读者达到心灵的纯正,不是针对诗经而言,诗歌要追求中和之美。

  3、论“雅乐”与“郑乐”

  雅乐(古乐),?郑乐(流行音乐)。古乐也是周乐(周王朝留下来的金典音乐)。流行音乐追求的是时尚,论证二者其著名的话,孔子对流行音乐的不满用三个字平概括,那就是“放郑乐”,同时这也暴露他轻视大众文化,轻视通俗文化。

  4、论内容和形式

  孔子的基本观点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并重,也是文和质的并重。流露出侧重质而轻文。内容追求超过形式,文章则简朴,反之文章则表现出“野”,也就是内容的浮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容及形式的统一,同样做人也一样,情欲言,辞欲巧。谈到形式时,孔子说:“辞达而己矣。”,形式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内容决定形式。

  二、孟子的思想及其文论观

  (一)孟子的一般思想

  1、政治思想,提出“与民同乐”的思想观点,说“独于乐、与人于乐、熟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伦理思想,人天生本性是善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羞恶之心,义也;是非之心,智也。”此四者,非由外铄吾也,我固有之。

  3、民本思想,以老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最著名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它与孔子的思想相同。

  (二)孟子的文艺思想

  1、提出“以意逆志说”。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谓得之。用读者的心理来推断作者的真正意义。也就是从一般情理出发,推究作者的意思。

  2、提出“知人论世说”。交友时提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交友时范围应广泛,也就是以友之天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人。读古文,与古人交流思想,达到与古人交朋友,和此人交朋友,不但知其人,还应知其事,因此,他提出是以论其世矣。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论其世。

  三、荀子的思想和文论观

  (一)荀子的一般思想

  1、“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大自然有它的独立,客观的运行规律,既不为尧存,也不为舜亡,否定天道的威力,认为天道不能主宰人事,也不要害怕天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坚持正确的思想不改变,老天爷给人降灾祸也不害怕,因此他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

  2、政治思想,提出“法后王”,认为历史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也即提出历史发展观。

  3、对古代儒家典籍的大胆批评,孔子及孟子是做不到的。

  4、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自私自利的。

  (二)荀子的文论观

  1、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经后天培养,获得的东西为伪。人本来的本性,天生的,先生的,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改掉人的本性,注重后天的学习,修养,改变人的恶性,引申出“学而优则仕”的观点。

  2、明道、征圣、遵经的思想

  这说的是文章的写作,(1)明道,人们言论举止,写文章都要表达道,道,就是自然之道,社会之道,圣人之道。(2)征圣,以圣人思想为依据,学习圣人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总特点是观注现实,积极入世和忌形而上学。我们要明道,必须要征圣,“圣人者也,道之管也”。(3)遵经,遵崇圣人留下的经典著作。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