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复习资料

宝玉石的概念

(1)广义:泛指宝石不细分宝石和玉石。指的是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

(2)狭义:有宝石和玉石之分。宝石指的是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条件,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的单晶体;玉石是指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条件,并可雕琢、加工成工艺品或首饰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矿物单晶体和非晶体质。

2宝玉石具备的条件

美丽-颜色艳丽、纯正、匀净、透明无暇又光彩夺目,或呈现特殊的光学效应。

稀少-物以稀为贵

耐久-宝玉石必须坚硬耐磨,化学稳定性高,还需具备永葆艳姿美色的的耐久特性

光泽-宝石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

珠宝的分类。

4珠宝的价值。

(1)储备资产价值(2)投资价值(3)信用价值(4)美学及装饰价值(5)宗教礼仪价值(6)医用价

值(7)物用价值(9)研究价值

5珠宝的性质

1、 结晶学性质:

(1)晶体:由其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物质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白铁矿、黄铁矿、辰砂)、氧化物(刚玉、赤铁矿、欧泊、水晶、金红石、锡石)、

卤化物(萤石)、碳酸盐类(孔雀石、汉白玉、珍珠、珊瑚)、磷酸盐类(绿松石、天河石)、硅酸盐类

(锆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托帕石、榍石、十字石、绿柱石、堇青石、电气石、硬玉、软玉、月光石)

力学性质

密度:相对密度=空气中的质量/(空气中的质量—4℃水中质量)

硬度:

衡量标准:(1)宝石的相对硬度(2)宝石硬度的各向异性,指的是同一宝石晶体的不同方向上,因晶体结构的不同而硬度有所差异的现象。

韧度:也称打击硬度,指宝石抵抗破碎(磨损、拉伸、压入、切割)的能力,很难破碎的性质为韧性,易破碎的性质称脆性。

韧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黑色钻石、软玉、硬玉、红宝石、蓝宝石、钻石、水晶、海蓝宝石、橄榄石、祖母

绿 、托帕石、月光石、金绿宝石、萤石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托帕石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裂开和断口: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

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端口、纤维状和多片状断口。

光学性质 光泽: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丝绢光泽、金属光泽

光彩效应: 猫眼效应:在某些弧面型宝石的表面出现的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明显光带效应。

条件: ①宝石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呈一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②切磨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组成的平面;③宝石必须切磨成弧面型,其长轴方向垂直于包裹体延伸的方向。 星光效应:在切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中见到的通常为四射、六射以及偶尔十二射的星状闪光效应。

条件:①宝石必须含有极丰富的至少呈两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②切磨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排列方向所组成的平面;③宝石必须切磨成弧面型。

分类:(1)六射星光 (2)四射星光 (3)十二射星光。 产生原因:与猫眼形成机理相同。但是由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或结构引起的。

月光效应:是光从月光石特殊的正长石和钠长石互层结构中反射并发生干涉所产生的一种光学效应。

颜色分类:自色宝石:主要由宝石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性决定。他色宝石:纯净时为无色,其颜色是

由不构成其化学成分中主要部分的微量元素所致色的宝石。假色宝石:宝石是由于某些几何光学和物理光

学原因造成的。

白色、无色、黑色、灰色的解释:白色、无色--光基本上全吸收。黑色、灰色--物体对白光中各种波长的光是同等程度均匀吸收。 发光性是指宝石在外部高能辐射线影响下反射可见光的性质。 荧光:指宝石在高能射线辐照下发射可见光的现象。 磷光:指被辐射的宝石在外部辐射源关闭后,具有荧光的宝石仍能继续发光的现象,即余光现象。 物理性质:导热率、导电性、电压型、介电性、热电性、放射性、磁学性质 钻石的分类:

1、Ⅰ型钻石:含微量N,按N的存在形式进一步分为:

①Ⅰa型:N以原子对或N3中心的方式出现。N3中心越多,钻石越黄,大部分钻石属于此类型。

②Ⅰb型:N以单原子形式出现,在自然界中此类型钻石少见,这种类型的钻石颜色为黄、黄绿和褐色。

2、Ⅱ型钻石:不含N的钻石,但可能含微量的硼。这种类型的钻石导热性很好,在自然界也少见。

①Ⅱa型:不导电,具最高的导热率,室温下的导热率是铜的6.5倍。

②Ⅱb型:因含微量B而成为电的半导体,颜色多为蓝色。 晶体特征: 晶系:等轴晶系,均质体。结晶特征:单形常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等,还有上述单形组成的

聚形。表面特征:常发育三个方向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并因此在表面产生特殊的三角座标志性特征。 物理特征: 光学特征:①颜色:变化大,常为无色、黄、黑等色;少量为绿、红、蓝等颜色②光泽:为典型的金刚光

泽③透明度:透明至不透明④光性:偏光镜下全消光,常显异常干涉色⑤折射率:2.417~2.419,无双折

射⑥色散:0.044,较高,表现出很强的火彩⑦无多色性⑧吸收光谱⑨荧光:钻石略显磷光成为夜明珠

力学特征:①解理:四个方向完全的的八面体解理,解理面平行于晶体的八面体面②硬度:10③韧度:抗

压性大,性脆,易破碎④密度:3.52g/cm3 热学性质:热膨胀性低,热传导率最高。电学性质:除蓝色钻石外,一般是绝缘体。表面吸附性:特殊的

亲油性 祖母绿的宝石学性质以及与绿柱石族不同颜色品种的致色元素 晶体性质:主要呈六方柱状,柱面上发育有平行于晶体长轴的纵纹,并常见垂直于主体的解理。 力学性质:①解理:不完全,与晶体地面平行②贝壳状断口③硬度:7.25~7.75④韧度:较小,显脆性⑤

密度:2.7~2.9g/cm3 光学性质: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射率:1.56~1.59,双折射率:0.004~0.009,一轴晶,

负光性,色散低,多色性明显 致色元素:祖母绿----含铬的翠绿色绿柱石;海蓝宝石-----含铁的天蓝至海蓝色绿柱石;金色绿柱石-----含

铁的金黄色绿柱子石;暗褐色绿宝石---含钛铁矿具星光效应绿柱石;铯绿柱石----含铯、锂或锰绿柱石。 红蓝宝的宝石学性质 晶体性质:三方晶系,晶体常呈六边形桶状或柱状,具双晶,在锥和柱面上常有横条纹,三角生长标志。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①解理差,常发育有平行底面和菱面的裂开,贝壳状断口②硬度9③韧度极好④密度:

3.9~4.1g/cm3 光学性质:①红,蓝②玻璃光泽③透明至不透明④折射率:1.76~1.78⑤双折射率0.008⑥色散低⑦中等至

强多色性⑧光学效应:星光效应,极少猫眼效应,似变石的变色效应 合成红蓝宝与天然红蓝的鉴别特征与区别

①生长纹,焰熔法合成的多为弧形,而天然结晶形成的是直的折线

②宝石内的包体,助熔剂法合成宝石中常含有未能熔化的熔质小点和致色熔剂的残留物,在20倍放大镜

下为“蠕虫状”;有时有圆形的气泡和微小的气泡群,有时可见坩埚上脱落下来的六边形或三角形铂金片。

天然宝石中的包裹体多是一些细小的金红石晶体,或是指纹状气液包体;还常见小裂隙。

③颜色,合成品的颜色过于艳丽,非常均匀,看起来有点呆板、刺眼,天然品则色泽相对柔和。 红蓝宝各种优化处理方式以及鉴定特征

热处理:宝石表面产生凹坑,宝石内部有白色被熔融过的包体,其周围发育原盘状裂隙;加工过的在450mm

处不显吸收带;

扩散处理:扩散处理过的蓝宝石放在折射率为1.74的浸液中,明显可见颜色主要集中于表面

填充处理:跨过刚玉和填充物界线处可见颜色和光泽的差别,还可见充填物中的气泡

注油和染色:反射光下用放大镜观察,可见裂隙中存在干涉色;用热针靠近保护表面,可能从裂隙中吸出

油 红蓝宝石的产地

红宝石:缅甸、阿富汗、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越南、坦桑尼亚、澳大利亚

蓝宝石:克什米尔、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泰国、柬埔寨、老挝、澳大利亚、越南、美国 金绿宝石(猫眼、变石)的宝石学特征和性质。 晶体特征:斜方晶系,原石晶体一般为扁平状或板状,垂直的面上常有条纹。许多金绿宝石常以三连晶出

现,外观呈假六边形 物理特征: 力学特征:具差至中的的柱状节理,硬度8.5,密度4.72g/cm3

光学特征:颜色有黄色、绿色、褐色、红色,具典型的猫眼效应和变色效应,折射率1.74~1.75,双折射

率0.009。玻璃光泽。色散低。多色性中等,在优质变石中明显。

常见宝石(书上9种)的宝石学性质

电气石:俗称碧玺,硼硅酸盐矿物,因成分复杂、存在广泛类质同象,因而颜色变化大。环绕晶轴发生变

化而成环带状,“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具热电性。三方晶系,晶体呈三方或六方柱状,三方柱晶面通

常显示清晰条纹,贝壳状断口,硬度7~7.5,密度3.01~3.11g/cm3,折射率1.62~1.65,双折射率0.018,

一轴晶负光性,玻璃光泽,色散低,多色性由强至弱,当电气石含大量平行纤维或线状空穴时可显猫眼效

应。 海蓝宝石:天蓝色、淡天蓝色,玻璃光泽,包裹体较少,可见管状包裹体,若密集定向排列,具猫眼效应。 水晶:古代叫水精,是结晶特别完好的二氧化硅。化学成分SiO2,晶体常由六方柱及两端的菱面体组成,

如果这两套菱面体同等发育,则晶体将以六方双锥为其终端,便面总显示回评条纹。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硬度7,密度2.65g/cm3,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色散0.013。一轴晶正光性,玻璃光

泽,多色性弱至强,具热电性和压电性。品种:无色水晶、紫水晶、烟晶、茶晶、墨晶、发晶、蔷薇水晶

(芙蓉石)、石英猫眼、星光石英 锆石:锆的硅酸盐,四方晶系,单形为四方柱或四方双锥,解理差,硬度高型为7.25,低型为6;折射率:

高型(1.93~1.99),低型(1.78~1.83);双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几乎没有;密度:高型

(4.6~4.8g/cm3),低型(3.9~4.1g/cm3);色散:高型高,低型无;光型:高型(一轴晶正光性),

低型各向同性。亚金刚光泽,多色性弱。 尖晶石:立方晶系,常呈八面体,双晶常见,八面体晶体常显示三角座标志,无解理,硬度8,密度

3.58~3.61g/cm3,折射率1.712~1.730,单折射,色散中等,玻璃光泽,颜色变化大。 石榴子石:立方晶系,晶体常呈菱形十二面体,不常见四角三八面体,均质体,单折射,无解理(镁铝榴

石、铁铝榴石、锰铝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钙铬榴石) 托帕石:含氟的硅酸盐,斜方晶系,原石晶体主要呈柱状,有时以水蚀卵石产出,具完全的平行底面的解

理,硬度8,密度3.5~3.6/cm3,无色、褐色及蓝色的折射率为1.61~1.62,双折射率为0.010;红色、

橙色、黄色和粉色折射率为1.63~1.64,双折射率为0.008,二轴晶正光性,玻璃光泽,色散低。 橄榄石:八月生辰石,镁铁硅酸盐矿物,斜方晶系,柱状,常以碎块或滚圆卵石形式出现。解理差,硬度

6.5,密度3.32~3.37g/cm3,折射率1.65~1.69,色散中等。二轴晶正光性,玻璃光泽,淡黄绿色至深绿色,

多色性弱,典型铁致色吸收光谱。 月光石:长石族宝石变种,六月生辰石,钾钠硅酸盐,由正长石和钠长石交互层组成,单斜晶系,原石呈

破裂碎片或滚圆卵石,解理在两个方向上好,硬度6,密度2.65g/cm3,折射率1.52~1.53,双折射率0.006,

二轴晶负光性,色散低,玻璃光泽,透明至微透明,无色、白、粉、黄、红、橙、绿、褐、灰。 翡翠: 成分: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次要组成为闪石和长石类矿物,蚀变次生风华矿物:绿泥石,高岭石,蛇

纹石,褐铁矿 物理特征:①力学:两组完全解理,硬度6.5~7,密度3.34g/cm3②光学:颜色变化大,绿色,紫蓝色,

红色最名贵,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也显油脂光泽,折射率1.66,非均质集合体, 结构特征: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 产状:原生矿产出的山料,块状,原石表面新鲜,无风化壳,棱角清楚,质地较差;水蚀卵石的仔料,磨

圆比较好,有风化壳,质量较好;山流水介于两者之间, 产地:缅甸 评价依据:山料:颜色、结构、透明度、净度;仔料和山流水:皮壳特点(皮与质地,皮与绿、皮与绺、

皮与门子;成品:颜色(正、阳、浓、和),透明度(纯度和自身透明度、自身双折射率、晶体大小,形

状,排列方式、裂纹、厚度)、结构(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净度(瑕疵、裂纹)工艺质量、重

量或体积 软玉: 成分:含水的钙镁硅酸盐,是透闪石-阳起石中的一员,主要为透闪石,单斜晶系,常见长柱状和纤维状,

主要呈块状

力学性质:①密度2.95g/cm3②硬度6~6.5 光学性质:①颜色:白,灰白,黄,黄绿,灰绿,深绿、墨绿和黑②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③光泽:玻璃光泽,带有很强的油脂性④折射率平均1.62,没有消光⑤台湾花莲县和四川等地软玉抛光后有特殊的猫眼效应 结构特征:纤维状交织结构,块状构造。 产状:山料(山玉、碴子玉、宝盖玉):棱角状、块度大小不同,质地良莠不齐;山流水: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秒较光滑;仔玉:呈卵状,大小全有,小块多,大块少,质地好,水头足,色泽洁净;戈壁玉:润泽度和质地比山料好 产地:新疆和田玉、青海软玉、俄罗斯软玉、岫岩软玉、台湾软玉。 质量评价:颜色、质地、光泽、净度、重量或体积、工艺质量 岫玉:由微细纤维状、叶片状和胶状蛇纹石矿物集合体组成,常见带黄的浅绿色,也有白、黄、墨绿,硬度4~4.8,半透明至微透明,蜡状光泽,密度2.44~2.8g/cm3,折射率1.555~1.573,遇盐酸或硫酸可分解。 独山玉:黝帘石斜长岩,主:斜长石、黝帘石,次:次闪石、绿闪石、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颜色:白、绿、紫、黄、黑;微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硬度6.5~7,密度2.7~3.09g/cm3,折射率

1.56~1.7 绿松石:含水的铜铝磷酸盐,三斜晶系,单晶体为短柱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团块状和结核状;蓝色,绿色、杂色;蜡状光泽;硬度5~6;密度2.8~2.9g/cm3;折射率1.6~1.65,一般无荧光或荧光很弱,不耐酸、不耐热,易污染 石英质玉石(玛瑙、玉髓、碧玉):隐晶质、多晶质石英,含少量云母、绿泥石、粘土矿物和褐铁矿;硬度6.5~7;密度2.55~2.65g/cm3;纯净时无色;玻璃光泽,有时显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射率1.53~1.54 青金岩:等轴晶系,单晶为菱形十二面体,一般以粒状和致密块状的单矿物集合体形式出现,具粒状、不平坦状断口;硬度5~6;密度2.75g/cm3;颜色:深蓝、青蓝、天蓝、紫蓝、翠蓝和绿蓝;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微透明至透明;折射率1.5,短波紫外线下可发绿色或白色荧光 寿山石:硬度2~3;密度2.5~2.7g/cm3;韧度较高,颜色:白、乳白、黄、淡黄;蜡状光泽;不透明至微透明,折射率1.56,长波紫外线发乳白色荧光 鸡血石(冻石):隐晶质至微晶质致密块体,硬度2.13~3.36,韧度很好,密度2.53~2.68g/cm3;地的颜色:白、灰白、灰、黑、青、粉红、紫红、黄、绿、棕;血的颜色:鲜红色;半透明至微透明,蜡状光泽,折射率1.55~1.6 欧泊:含水非晶质二氧化硅;非晶质体;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5~6;密度2.1g/cm3;颜色:体色—黑、白、橙、蓝、绿,伴色—红、橙、黄、绿、蓝、紫;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折射率

1.45;均质体;无多色性;黑色或白色体色的欧泊可具中等强度的白色、浅蓝色、浅绿色和黄色荧光,并可有磷光。火欧泊可具中等强度的绿褐色荧光,可有磷光。具变彩效应。包裹体:有时可有二相和三相的气液包裹体,可含有石英、萤石、石墨、黄铁矿 有机类宝石 珍珠、珊瑚、琥珀、煤玉、象牙、龟甲


© 2023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